1939年,杰出的核物理学家西拉德和爱因斯坦联袂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警告他有证据表明纳粹德国正在研发毁天灭地的原子弹。天知道希特勒这头野兽掌握核武器会怎样,他有可能打个喷嚏都会丢一颗,到头来势必在地球上乱炸。
西拉德认为,想要拯救美国,有两个办法。第一,必须抢占先机,造出美国人自己的原子弹。第二,造龙珠雷达,集齐七颗龙珠,逃到德国召唤神龙。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罗斯福被吓服了,狂砸20亿美元,磨刀霍霍动员起10万人开展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
图 | 罗斯福
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如期而至架到了一座103英尺高的试爆塔上,那时德国已经战败,而日本还在负隅顽抗。本来喂给德国人的原子弹,现在要打算喂给日本人。
这是新任总统杜鲁门与丘吉尔之间的秘密,他们并不打算告诉斯大林。因为有了原子弹,两巨头已经不像雅尔塔会议时说好的那样渴望苏联人帮忙赢得对日战争了。相反,杜鲁门和丘吉尔要将斯大林蒙在鼓里,防止他更早地抓住战争结束的尾巴,进入中国东北一边打日本人,一边捞取太多的油水。
然而,蒙在鼓里的又何止斯大林一人。
波茨坦会议开始的前天凌晨,斯大林的高级间谍正戴着太阳墨镜,涂抹防晒油,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上,观赏原子弹爆炸。这个人叫克劳斯•福克斯,是原子弹研发的核心数学家。
当杜鲁门和丘吉尔一厢情愿地商量好关于原子弹的信息,哪些该跟斯大林讲,哪些不该讲时,福克斯已经提前给斯大林吹哨。此时斯大林正紧锣密鼓地把百万大军调往中苏边境,随时准备提着镰刀进入中国东北割日本人和中国人的韭菜。
但不管斯大林如何揣着明白装糊涂,迅速给日本人喂原子弹,加快日军投降,解除战争正当理由,是遏制苏联在中国盘踞扩张、大发横财的高效办法。
而随着离原子弹试爆时间越来越近,有没有必要给日本人喂原子弹的争议,也进入了最后的人道主义挣扎阶段。
首要考量的一种微小可能是,美国人通过破译日本人的外交密电得知,日本天皇正在向苏联寻求一种体面的方式来结束战争。也就是说,不投原子弹,日本也可能投降。而且日本本土经过美军战机大量地投喂炸弹,日本人民已经深切体会到“针扎到肉疼”的战争之苦,内部业已出现投降议和的声音,日本宪兵正高压扑灭这种冉冉上升的耻辱火苗。
关键点在于结束战争的方式,相比起怜惜百姓的生命,日本内阁认为寻求优雅的战败更为重要。如果美国人继续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将死战到底,为天皇玉碎更多人肉耗材。有一种可怕的势头是,每一个日本士兵都被训练成视死如归的自杀式炸弹,就连老弱妇孺也自愿放弃保送俘虏的权利,拿不起枪,就拿起木棍战斗。届时日本将上演一场盛大的自杀冲锋,来祭奠这片终将无人生还的土地。
原子弹试爆前四天,美国陆军部长亨利•史汀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愁容满面,他的桌面上再度摆着一份关于日本下决心玩命硬刚美军的魔术摘要。照这样下去,日本俨然打算狮子大开口独吞举全美之力苦心钻研的全世界首颗用于实战的原子弹。
和研发原子弹的科学家一样,史汀生痛恨并敬畏原子弹,他曾专门成立一个“平淡无奇临时委员会”来拍板定夺原子弹的使命。
作为委员会主席,史汀生痛心疾首地建议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并且无须事先警告。但轰炸应该力求“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既要远离平民区,又要让尽可能多的日本平民产生心理阴影。
哈佛大学校长詹姆斯•科南特建议“最理想的目标应该是一家雇佣大量工人并且周围密布工人住房的重要兵工厂”。
“平淡无奇临时委员会”讨论得更多的是怎么炸,至于要不要向日本先行展示原子弹威力再进行轰炸的策略,只在可乐配鸡翅的下午茶时,轻描淡写地讨论过一次。显然这个提议被干脆否决了,因为无法排除日本人在展示期间打瞌睡或者对绝美的蘑菇云缺乏恐惧审美,那等于美国人支付了一张天价电影票。“平淡无奇临时委员会”认为这样的白干出于好心,但浪费力气。
所以得出的结论是,画饼不能充饥,望梅不能止渴。实实在在给日本人喂原子弹,是美国人最大的真诚和善意。杜鲁门最终接受了“平淡无奇临时委员会”的决议。
另一头,当年说服美国政府启动原子弹项目的重要推手西拉德向杜鲁门提交请愿书,呼吁永不使用原子弹。理由是美国特工潜入德国,发现希勒特的原子弹还在踩奶。既然德国原子弹威胁解除,美国拥核的动机就不再那么正当和伟大。
西拉德预言,如果苏联人知道原子弹无论是实战还是恐吓,都是可行的,能尝到甜头的伎俩,他们将会投入全部资源制造自己的原子弹,各国也会孤注一掷跟风开展没完没了的军备竞赛。
就在原子弹试爆前夕,西拉德还在奔走阻止原子弹试爆。他认为日本必败无疑,原子弹只是加速器,但研发出来后患无穷。虽然眼下投放原子弹会拯救许多美国士兵的生命,但未来会杀死更多人,甚至全人类。尽管还很艰难,但战争的结束不应该用极端武器来走捷径,一旦使用原子弹,功在当代,弊在千秋。
他甚至以极其严厉的口吻忠告,“如果一个国家开了先例,那么这个国家未来也许要为开启一个规模无法想象的毁灭时代而负责。”
令西拉德沮丧的是,他的声音不是被无视就是被蔑视,但他没有停止努力。他找到原子弹之父、“平淡无奇临时委员会”参议员之一的奥本海默,向他建议说,出于礼貌考虑,原子弹用于实战前,至少应该当着所有联合国代表的面,在沙漠或荒岛上展示一下。
有着精神分裂症的奥本海默拒绝了这一多此一举的建议,他告诉西拉德:“原子弹算个屁,虽然它会爆炸,很大的爆炸。”但他支持“平淡无奇临时委员会”的做法——毫不犹豫地直接喂给日本人吃原子弹,无需先礼后兵,无须事先炫耀武力。
实际上,这群立志造福人类的科学家内心都有一股不可告人的求知欲望,他们觉得,原子弹这种东西研发出来,就是用来杀人的,怎么能不拿人来试一下!
一位训练自杀式人肉炸弹的日本军医亲历了后来的广岛原子弹爆炸,他说:“美国人测试了原子弹爆炸的威力,但没测试过核辐射的威力,他们需要大量的活人来做实验,但绝对不会是美国人。这就是美国十分清楚日本已经粮绝,人民已经整整一年没有吃过大米,军队战斗力颓靡的情况下,还要投弹的原因。”
总的来说,在参与其中的美国人看来,投弹不会是一件后悔的事,原子弹也不能是一件留有遗憾的作品。
7月16日,早上5点29分,在新墨西哥州原爆点,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准时试爆,准时成功。
远在德国波茨坦的杜鲁门发来贺电前,测试总指挥肯尼思•班布里奇显得麻木而疲惫,他走向奥本海默,罕见地用脏话说出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奥本,现在我们都成狗娘养的了。”
离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仅仅不到三个小时,只能属于日本人的另一颗已经发货在路上了。
三周后,当广岛上空升起第二个太阳时,日之丸旗将为自己所犯下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付出惨绝人寰的代价。
美国为什么要向日本投核弹?
美国向日本投核弹是为了加速战争进程。
广岛原子弹事件,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末的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
1945年夏,日本败局已定,但日本在冲绳等地的疯狂抵抗导致了大量盟军官兵伤亡。当时美军已经制订了在九州和关东地区登陆的"冠冕"行动和"奥林匹克"行动计划,出于对盟军官兵生命的保护,尽快迫使日本投降,并以此抑制苏联,美国总统杜鲁门和军方高层人员决定在日本投掷原子弹以加速战争进程。
8月6日和9日,美军对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造成大量平民和军人伤亡。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发布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扩展资料:
1941年底,美国正式开始实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投入资金为20亿美元。最初美国打算原子弹一旦研制成功,即用以对付德国,直至1943年5月5日,美国才在一次最高级会议上决定用以惩罚日本。所以做出这一变更,主要有两条理由,一是美国担心遭到科技实力胜过日本的德国报复;二是让苏德两国两败俱伤。1944年9月,美英首脑在伦敦海德公园举行会晤时,罗斯福将有关情况和决定向丘吉尔通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岛原子弹事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美国为何决定对日投放原子弹
二战后期美国为什么要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许多人常常都对这个问题产生疑惑,二战后期,美国明明已经取得了一边倒的优势,为何还要对日本投放原子弹呢?
有人将之诠释为“美国不想死太多人了”,确实有这种因素,但太过于片面了,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出于多方面原因考虑的。
首先是杜鲁门的选票,我们知道,杜鲁门总统其实是个“半路升级”的总统,他的前任罗斯福与二战末期死在了任上,因此作为副总统的杜鲁门获得了直接转正的运气。
但是呢,这种临时由副职转上宝座的总统,尽管名正言顺,却依然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和压力,罗斯福在美国人心中的地位相当之高,他的突然逝世,给美国社会带来了一个“思维空窗”,人们看谁都碍眼,谁当总统都得与罗斯福比较一番。
杜鲁门当时的优势是“已经转正”,但压力也来自于此,所以他必须尽力去表现自己,在总统位置上施展出自己的才能,赢得社会的赞誉,藉由主场优势让自己在换届选举时取得连任。
这并不容易,但不得不说杜鲁门其实也是个被罗斯福光辉掩盖的人才,他很快抓住了“人民希望战争尽快结束”,和“军队产生厌战心理”这两条出手,对各方做出了“将尽快结束战争”的承诺,甚至大耍了一把亲情牌——在对手们延续二战思维,不断炒作“战斗、上前线、当兵、支援胜利”等关键词的时候,杜鲁门说:“我要让丈夫和儿子、父亲们安然的回家”。
杜鲁门很快得到了社会的认同,美国当年虽然爆发出极强的工业实力进行战争,但实际上他们也勒紧裤腰带了,粮仓里的食物不断减少,大量的富余物质被拿去援助他国,工厂里的工人连轴转动,各种安全事故不断,从10多万爆发成1000万的军队,让男人大批走上前线,然后女人成为搬砖、拧螺丝、干粗活的主力。虽然美国越打越富,但人民却是越打越窘迫。(这些思维直接引发了战后的反战潮)
更别提雪片般从前线寄来的阵亡通知书,也许其它陷入世界大战的国家已经适应了,但这对长期享受和平,1941年才加入战争的新大陆居民来说是件极难承受的事情。据说当年有个美国寡妇,连续嫁了3次,3个丈夫都战死了,她愤怒的要求罗斯福政府停止宣传沿自1917年《i want you for u.s.army》的海报,并得到了许多人的声援,“更需要他的是妻儿”她们这样说。
(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莱比锡拍下了一组美军机枪手被射杀的画面,战士雷蒙德·鲍曼被认为是美军在欧战中死去的最后一人)
这种逐渐传播开的反战情绪,虽然因为大战而压在人心底,但它们很快就随着德国人的投降而燃烧起来,对日作战是最后一仗,但谁又想像“莱比锡阳台的士兵”那样,成为胜利前最后一个倒霉蛋呢?
反战情绪从民间波及到美军,相当程度的士兵产生出不想白白的送死的念头,他们一边鏖战,一边发出困惑:“日本人怎么打到这份儿上都不投降呢”?尤其是硫磺岛、冲绳战役之后,在日军杀阵前血流漂杵的美军更是有些胆寒,连一些高级将领都产生了动摇——如果日本场场战争都学牛岛满那样搞下去,这将付出多大的牺牲?
最终,美军巨大的伤亡和厌战思维的崛起,成为了杜鲁门最大的政治支持力和票仓,但承诺归承诺,要实现则必须拥有手段,因此杜鲁门在尝试过大规模空袭日本后,很快便将原子弹推上了战场。
不过,相比于让美军少死人,原子弹更大的作用是“遏制苏联进攻”,或者这个才是它最主要的投放原因。
欧洲战场结束后,实际上各个战胜国已经产生了裂隙,开始忙于瓜分战后的利益,彼此之间虽然不至于爆发出火药味,但口水战和暗中较劲可一点都不少。急于收获利益的美国,不愿意在远东再继续浪费精力了,他们已经收获了中国这个盟友和地盘,当时的日本完全就是个碍事的东西,如果有可能,美军甚至巴不得它们马上自己沉掉。
而更令美国恼火的是,明明是自己把太平洋战争打到这一步,但还没等尘埃落定,英、法等国又开始打小心思,企图回归自己的亚洲殖民地,这完全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嘛。
这还不嫌乱,嗅到气味的苏联也开始准备对日进攻,虽然他们之前与日本签订了和平条约,但随着条约的到期,苏联也没必要继续厚道下去了,况且对日作战还是当年美国与苏联商议的结果——谁叫那会儿美国人自己心里也没底呢?
所以美国面临着一个极为复杂的局面,必须快刀斩乱麻的结束东亚的战争,一刻也不能拖下去,否则美军花大力打下的战场将变成外来苍蝇们的蛋糕,甚至波及美国的其它政治利益。但是,这时候美军做梦都想日本快点投降,可日本当时却梗着脖子死不认输,甚至打出了“一亿人玉碎”的旗号,坚决要发扬冲绳岛精神,与美军决战到底。
日本人为什么这么坚决呢?因为天皇不希望放弃“天皇制度”,死到临头的军方大佬也不愿束手待毙,再加上日本政府不愿放弃百年来侵吞的中国土地,日本人也不愿放弃“大和民族走向大陆”的强国梦想,所以许多人都存在牛岛满那样的思想,认为“狠狠的杀戮美国人,用鲜血可以恐惧他们”,最起码的,能让日本有条件的结束战争。
日本人的龌龊幻想当然不能被接受,他们已经是砧板上的鱼肉,美国人只是不愿意花时间做好菜,然后让打秋风的狐朋狗友蹭饭罢了。所以美军在李梅的大规模燃烧弹攻击无效后,很干脆的使用了原子弹,为的就是让日本政府看清事实,赶紧投降。
当美军丢下第一颗原子弹的时候,对各国政府的震动犹如平地惊雷,杜鲁门为了达到轰动效应,专门推迟了一些外事活动和决策会议,很完美的配合了超级炸弹的威慑宣传。这令许多国家猝不及防,因为按照战争的正常推演,美国再怎么能打,也要完成一个繁琐的攻击预备活动,花费不低于冲绳战役的时间去拿下战略要点,而此时之前“约定之国”便可以跟着美军上岸,拿下自己的控制范围。
苏联当年就是这么打算的,所以他们在最后关头也依然把日本挂在线上,没有轻言要对日作战,但美军原子弹炸响后,苏联的一切规划都乱了,他们阵脚大乱,最麻烦的是时间慢了。虽然华西列夫斯基早就在边境秘密进行了布置,可谁都没与日本政府不断传声的苏联明白——日本政府的决心已经到了推一把就会垮掉的地步。
在花了几天消化掉原子弹这个新生事物后,恍然大悟的苏军迅速对日军发动了攻击,他们此时已经不奢望能打到北海道,而是期望攫取最大的远东利益。然而当天上午美军就出动了第二架轰炸机“博克之车”,轰炸了长崎。
很快,心灰意冷的日本政府选择了无条件投降,苏联的参战、美军恐怖的超级炸弹,再加上天皇得知“国统可以得到存续之可能”的消息后,日本再没有打下去的打算。这一投降,美军就获得了绝对的战略胜利,美军很快踏上并占领了日本全岛,然后还北上进入朝鲜,直到碰上苏军,然后在北纬38度划了条线。
空出手的美军不仅在朝鲜顶住了苏军的南下,还在中国帮助国民政府来了次“大搬运”,通过海运、空投和其它辅助运输,大量的中国军队被送进了东北,其中甚至包括共产党的军队(长宁空运),这直接遏制了苏联有可能耍赖不走的行为,并迅速瓦解了各地的日本军队。
最后一点,美军丢原子弹还有做实验的因素在内,曼哈顿工程属于二战中的超级工程,耗资巨大,动员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作为超级工程的产物,原子弹如果不用出去,就太划不来了。
实际上,对日使用原子弹,与曼哈顿工程相关人员对杜鲁门的游说有关,他们成功的让总统理解到“此时不用,过期作废”的道理,同时也通过“三位一体”核试验,让杜鲁门明白自己并没有投资错误,他掌握了一件史无前例的战略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