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跟高中同学小聚,一个女同学唱了一首尘封在心底许多年的电视剧主题曲:“红萝卜的胳膊/白萝卜的腿/花心心的脸庞/红嘟嘟的嘴/小妹妹和情哥一对对/刀压在脖子上也不悔/情哥哥···情哥哥···”,一曲未了,把我们带到了那个单纯美好的童年。
一群熊孩子挤在一台17寸的黑白电视机前,叽叽喳喳地看电视剧《康德第一保镖传奇》,看完了余兴不减,还不忘学着男主霍殿阁摆出八极拳迎敌的架势,念一声:“八极八极,八方极远之地!”,互相追打、嬉闹。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这部80年代的经典电视剧《康德第一保镖传奇》?
01康德第一保镖——霍殿阁
那时候还所知甚少,不知道霍殿阁何许人也。因为他姓霍,是武术世家,又跟霍元甲的儿子霍东阁重了一个字,就把他当作霍元甲的儿子了,还到处炫耀自己的儿童版推理,唬得大人都是一愣一愣的,现在想来,好玩又好笑!
历史上,霍殿阁确有其人,也确实武艺精湛,是一代武术宗师、八极门第六代宗师、沧州十大武术名人之一,却跟霍元甲没有半毛钱关系。霍殿阁是末代皇帝溥仪的武术教师兼保镖。1934年,溥仪改"国号"为"满洲帝国",改"年号"为"康德",霍殿阁也因此被称为康德第一保镖。
霍殿阁出身于河北沧州,沧州自古就是武术之乡,高手辈出。据统计,在明清时代,沧州出过的武进士、武举人就有近两千人。获得武进士和武举人可是经过了真刀真枪的比试,江湖卖艺的那些花拳绣腿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霍殿阁的师父是武术名家李书文,他的武功登峰造极,誉满海内外,其中枪法和拳术最为精湛,天下无双,在江湖上留下"刚拳无二打、神枪李书文"之美誉。霍殿阁小时候身体单薄,又黑又瘦,根本不是练武的料,被李书文拒之门外。但是霍殿阁毫不灰心,到李书文门前站立请求,连续三天三夜,风雨无阻。李书文终于被他的执着感动,收他为徒。
霍殿阁非常珍惜,他勤学苦练,不仅将师傅武艺的精髓全部掌握,还有所创新。霍殿阁经过十年苦练,独创的"神枪"之技,无论是准头、力度都炉火纯青,出神入化,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其中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他曾经手持一杆长枪,以闪电般的速度,将镜子上的苍蝇一个个扎死,而镜子则完好无损。
出师之后,霍殿阁闯荡江湖,声名鹊起,在天津创办国术馆,收徒传艺,弘扬中华武术,桃李满天下。
当时的大清已经灭亡,被冯玉祥驱逐出北京城的溥仪来到天津,住在天津的日本租界。由于溥仪是日本人罩着的,身边的保镖自然是日本人。但是溥仪不想被日本人控制那么死,就产生了聘请中国保镖的想法。
日本人当然不满意,向霍殿阁下战书,发誓打废这个霍殿阁,让溥仪打消换保镖的想法。谁曾想,两个日本保镖被霍殿阁打得满地找牙,若不是枪下留情,就把他俩串成了糖葫芦。
就这样,霍殿阁成功上位。之后,他在溥仪的授意下,成立了一支护卫军,由于这支部队大都是霍殿阁的徒弟,人们把这支护卫军叫“霍家军”。
霍殿阁保卫溥仪的安全,尽职尽责,日本人对“霍家军”非常忌惮,每次来见溥仪的时候都提心吊胆,这让日本人很不爽,他们决定搞掉这个“霍家军”,故事逐渐进入高潮。
02差一点就流产了
本片是刚建台不久的长春电视台拍摄的,起因是有个机关干部拿出一个剧本给台长想出钱合作拍摄一部武打电视剧。
长春电视台一看剧本真不错,写的是当年伪满洲国皇帝溥仪的御前保镖霍殿阁的事迹,当时由于《少林寺》的成功,武打片正走红。而且这个电视剧由长春电视台拍摄正合适。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摄制组马上成立准备拍。
就在准备开机的时候,导演纪小黑却发现这个剧本“似曾相识”:这个剧本不是抄袭齐铁雄的小说《皇帝武师》吗?于是,纪小黑找到了齐铁雄。齐铁雄看了剧本后,实锤抄袭。刘某连忙道歉说:“我在司法机关工作,知法犯法我的前途就完了,请您不要告我,我什么都可以答应你。”
因为发生了抄袭风波,电视台的一位台长要解散摄制组,可前期费用已经发生了许多,如果散伙损失肯定很大,最后只好硬着头皮拍下去。
当时的拍摄条件很艰苦,没有服装,只能到处借;专业演员很少,女主角是一位在邮局工作的武术爱好者;拍摄过程中群众演员的服装更是漏洞百出,一翻跟头就可以看到脚上穿的是旅游鞋。整个电视剧拍下来,成本加起来才63万元。
即便如此,历经千辛万苦和万般周折,36集电视连续剧《康德第一保镖传奇》还是于1986年和观众见面了,它是当时中国第一部最长的电视剧,比电视剧《红楼梦》还早,创造了一个奇迹,堪称经典。
03终成绝响
《康德第一保镖传奇》播出了,火了。主人公霍殿阁的命运成了长春人茶余饭后的话题,连嘴里哼哼的歌曲也是“红萝卜的胳膊,白萝卜的腿......”。全国各电视台争相和长春电视台交换节目(因为当时的经费紧张,各台只能交换节目,而无钱买节目),甚至北京电视台还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春节晚会的除夕夜播出此剧。
俗话说:“人红是非多”,电视剧也不例外。就在全国热火朝天播出《康德第一保镖传奇》时,编剧齐铁雄却收到了广电部的传票,《康德第一保镖传奇》被列出了“三大罪状”。罪状一:这个剧名不行。康德是伪满洲国的年号,不能以此命名。罪状二:霍殿阁是伪满洲国“皇帝”的保镖,属汉奸类,不能歌颂。罪状三:溥仪想通过日本人来恢复大清王朝,成立伪满洲国就是卖国贼,不能表现他与日本人之间的矛盾。因为这三大罪状,所以广电部准备“封杀”此剧。
当时,连拍摄的成本都没有收回来,齐铁雄和长春市广播电视局、长春电视台的领导都很着急,一齐跑到北京,一面向主管部门说明情况,一面找熟人疏通关系。最后找到广电部主管副部长,到他家里去汇报工作,要求宽限时日以收回成本,不给解决问题就“赖”在家里不走。
最后,通情达理的副部长同意给长春电视台两个月的时间发行此剧,尽快收回拍摄成本。两个月后广电部向全国各电视台发了明码电报,宣布《康德第一保镖传奇》停播。
当你不能再拥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现在,我们只能通过一些图片和文字去回忆这部童年时的热播剧了,那个曾经引发万人空巷的《康德第一保镖传奇》,就像我们曾经阳光灿烂的青葱岁月一样,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1983年山东电视台播了部电视剧,一共只有八集,却成永恒之作
在大众的记忆里,电视机最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才开始走进普通国民的家中,当年的电视机能接收到的只有区区两三个电视台,而且没有遥控器,所有的换台方式都要通过电视机上自带的旋钮进行操作,再加上1980年,我国影视剧行业刚刚开始发展,电视台根本就没有太多国产剧可播放,所以当年的热播剧几乎都是国外电影中文配音后的版本在看中了国内电视领域的发展后,各大影视制作商也纷纷将国产剧的制作提上日程,1982年,央视任命杨洁、王扶林等人开始拍摄四大名著系列的前两部作品,而在地方频道,广东电视台于同一时期推出了最早的自拍电视剧《虾球传》,此剧上映获得成功后,山东电视台也开始筹备一部极具地方民族特色的电视剧《武松》
可能很多朋友们都有些纳闷,到目前为止,山东电视台最出名的电影不应该是《水浒》么?如何又变成《武松》了?其实这个问题主要原因还在于拍摄经验上,当年的山东电视台是希望拍摄《水浒》全系列的,但由于收视率和资金投入的问题,他们决定先挑一位水浒中的人物拍摄单元剧,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然是武松
作为山东民族 历史 上被广为流传的英雄人物,武松的知名度应该算是梁山好汉中传播最广的一位,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等早在上世纪初就被山东快书传人编成了歌谣传颂,在历来尊崇侠义情怀的山东人眼中,武松就代表了整个山东的高尚文化
从1980年初开始,电视剧版的《武松》便准备拍摄,一直到1983年才正式在国内上映,而这部剧最初在山东卫视播放后,引起了观众巨大的反响,眼看有如此高的收视率,剧组才在后续添加了宋江、林冲、鲁智深等人物的传记视频,最后整合成了一部《水浒人物志》,而在整部电视剧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当然还是武松
从现在来看,1983版的8集电视剧《武松》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功,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从剧本到演员都带有地方特色
想必看过这部剧的朋友们都有一个观点,那就是《武松》绝对是属于原汁原味的山东特色电视剧,因为在当年拍摄时,无论从剧组成员到演员构成,绝大部分都是山东本地演员,其场景拍摄也全部在山东省内,以至于当时观众对演员的评判,只从气质就能看出其山东人的身份
角色选择方面,男主武松的扮演者祝延平祖籍就是山东泰安人,而且他的形象也非常符合山东人的特色,和小品演员朱时茂一般的浓眉大眼,着装后看上去憨厚淳朴,且带有一股诚实和善良的感觉
尽管在《水浒》这个ip火热后,央视翻拍的版本里启用了丁海峰作为武松的人选,但打戏方面的经典并不能掩盖其角色缺少的气质,坦白来说,丁海峰版本的武松在武打拍摄技术上是有所进步的,可1演员最缺的那种山东人气质并没有展现出来,毕竟丁海峰本人也不是山东人
另外,在《水浒》影视 历史 上,公认最美最经典的潘金莲应该是王思懿所扮演的,而83版本的《武松》里,牟霞岀演的潘金莲同样出彩,之所以未被关注,也是因为其身上带着颇有山东“土味”的特质
另外出现在全剧后期的女主角玉兰,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山东美女,而且其骨子里也带有侠义的气质,从鸳鸯楼飞身而下的身影,不仅成了武松一生的遗憾,也让这个角色成为了观众眼里的经典。
简单来说,看83版的《武松》感觉如同听早期的山东快书一样,打戏酣畅淋漓、 情感 明络清晰,让人只听其中故事的一小节便能上瘾
2.人物故事的完整性
虽然在整部的《水浒人物传》中,有关于武松的剧情介绍只有8集,但其却非常完整地记录了武松由普通人到英雄好汉的成长经历,从最开始的景阳岗打虎、到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重返快活林、血溅鸳鸯楼、夜探蜈蚣岭等剧情,都将武松个人的生平事迹展现的非常详细
相较于山版和央版的武松剧情来说,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对于原著的改动,83版的《武松》在创作上大部分尊重了《水浒》原著,而央视版本的水浒中,部分剧情对于原著的改动颇大,坦白来说,其中有些诸如后期的林冲和吴用结局的改写是成功的,但还有一些则显得太过于戏剧化
3.基于拍摄和剪辑技术的先进
尽管到目前为止,山东台的收视率虽然较低,但其名下所开设的诸如正午阳光等影视拍摄公司,在国产古装剧方面的拍摄水平依旧是最好的,这不仅在于正午阳光个人的企业文化,注重影视拍摄也一直是山东电视台的传统
尽管在80年代初,国产影视剧的拍摄尚处于摸索时代,但83版《武松》无论在剧情、影视拍摄还是武打动作上,都让人看的非常舒服
比如武松审问潘金莲时,剧情后期的武松听闻真相怒杀嫂嫂,此时的两人一站一躺、身着白衣、旁边是武大的灵位,千言万语用一个镜头就能概括了
另外在醉打蒋门神这个片段中,武松用上了醉拳和玉环步鸳鸯腿,这两项绝技都要贴地发挥威力,而蒋门神又是身高几尺的大汉,拍这样的打斗场面在高度上很有困难,所以当时的导演也运用了俯瞰镜头来将两位主角呈现进一个镜头里
剪辑镜头的经典呈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武二郎为哥哥守墓时,目睹一切的郓哥边哭边走向武松,尚未开口,镜头就已经闪现出武大被害的画面,二是在听完哥哥被害的过程后,武松回想起了当年与哥哥一起受苦的经历,这段镜头的剪辑和拍摄能力简直超越了时代
4.最早也最完美的武术动作设计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武松》在内地影视剧拍摄行业是最早也最全面使用武打动作镜头设计的电视剧,港台圈里或许只有李连杰早期的电影《少林寺》能够与之媲美
而且尽管有一些成型不久的动作设计,当年这部戏中的多数武打镜头还是由真人完成的,这也是为什么选祝延平做主角的原因,因为在出道前的他还做过几年的京剧武生,有相当的武术功底
5.充满地域风情的山东配乐
《武松》之所以成为经典,导演在剪辑配乐方面的功底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其中让我最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两首音乐,第一是武松在狮子楼上斗杀西门庆,当时选用的背景配乐为《将军令》,酣畅淋漓的打斗动作加上时缓时急的配乐,让这场打戏成为了武术动作片中的经典
然后是山东代表的民俗配乐《一枝花》,这首曲子最早出于山东唢呐大师任同祥先生,曲风悲壮激昂,带有强烈的地域风味,与武松这个角色简直不谋而合,在多档结局惨烈的镜头中,《一枝花》的配乐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个人来看,即便到如今,《武松》在国产电视剧 历史 上都是一部经典之作,也是山东人民在80、90年代印象最深刻的作品之一,他代表着不仅是山东电视台曾经的巅峰,也是一代人心中永远的回忆
不知在座的各位有没有看过这部剧呢?
你认为最可惜的电视剧是哪一部?
我认为可惜电视剧是《小鱼儿与花无缺》开始在湖卫视播出,为什么没播完就不播了
一部《小鱼儿与花无缺》可是陪了许多90后一块儿成长的。剧中张卫健和谢霆锋两人的搭档和合作绝对经典,那时候看影片时真的是被这两个男艺人给迷到了,而且影片的女主角也特别好看,这部影片真的是一部艺人们长相非常好看的影片,到现在这些主要人物的形象还清晰的记在我的脑子里呢。
这部影片有两个男主角,张卫健扮演的是一个非常机灵还很聪明的混混。而谢霆锋扮演的是一个武功很好也非常聪明的公子哥。这两个人本来不会有什么交集,但是后来他们见了一面之后,就觉得好像以前见过一样,也许这就是大家说的亲情胜过很多的东西吧。不管是他们俩中任何一个角色,结果都是非常悲惨的。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在湖南卫视没播完很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