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是一种野生麻类,我国南北俱有,无论狭叶、阔叶,叶片及茎上均有芒刺,一旦与人的皮肤接触,便起疙瘩,剧烈瘙痒,皮肤灼热,所以有“荨麻疹”之名。
荨麻疹的中医认识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限局性水肿反应。约1/4的人一生中至少发作过一次荨麻疹。
《金匮要略•水气病篇》曰:“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博,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汗出乃愈。”论述了外感风邪胜,则皮肤出现瘾疹,要用发汗法。
荨麻疹病因有哪些
荨麻疹的病因有很多,如食物、药物、感染、吸入物、物理因素(包括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精神因素、内脏和全身性疾病等。
秋冬季常见的寒冷性荨麻疹
主要分为两型
01
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
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可于任何年龄突然发病。皮肤暴露于冷风、冷水等环境后,数分钟内局部出现瘙痒性水肿和风团,可持续一小时,保暖后缓解。贴冰试验阳性(在贴冰的部位出现类似的皮损风团)。
02
遗传性寒冷性荨麻疹
遗传性寒冷性荨麻疹属显性遗传,女性多见。婴儿期发病,持续终生。于受冷后数小时出现泛发性风团,有烧灼感,不痒,可持续48小时。同时伴畏寒、发热、头痛、关节痛和白细胞增多等。贴冰试验阴性(在贴冰的部位未出现类似的皮损风团)。
关于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
病因与治疗
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今天,我们就谈一谈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的相关事宜。
首先,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初发多属实证,久病则多为虚证,而风邪是本病主要外因。“风为百病之长”,可挟寒、挟热,治疗以祛风为主。秋冬之际昼夜温差变化剧烈,则更易受风寒侵袭,进而形成荨麻疹,这是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的主要病因。治疗时应遵循“风血同治”“气血同治”“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原则。
其次,应认识到荨麻疹的病位在皮毛,与外感风邪有关,由于其起病突然,变化较快,符合中医风性善行数变的特点。肺外合皮毛,风寒侵袭则肺气失宣,卫外不固,进而发病。
当人体出现脉弱,舌质淡嫩,舌苔薄白。体倦乏力,大便稀溏,动则气喘易出汗,面色淡白,缺乏血色,口唇青紫,怕风怕冷,容易感冒等症状时,这往往提示正气不足,容易气虚。此时,如果遇到冷风,或者冷水,或者正在出汗的时候被冷风吹到,则容易出现荨麻疹,一抓一挠,全身起淡白色的风团疙瘩,瘙痒不止。
那么,针对以上病症情况
该如何治疗呢?
01
气血不足,外感风寒的寒冷性荨麻疹
临床中,我们首选赵炳南的“麻黄方”加减化裁治疗本病,通过辩证分型,对症开药,达到通过辛温宣肺,推邪外出,祛风散寒,养血润肤,消风止痒的治疗目的。经运用总结发现,“麻黄方”加减化裁治疗尤其对气血不足,外感风寒的寒冷性荨麻疹疗效显著。
02
病情反复的顽固性寒冷性荨麻疹
针对病情反复的顽固性寒冷性荨麻疹(肌体正气相对虚弱,复感风寒之邪;皮疹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气血损耗),我们多采用“多皮饮”化裁治疗,可达到较好的疗效。
最后,特别提醒大家,秋冬之际昼夜温差大,要注意防寒保暖,健健康康度过寒冷季节。
来源: 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
天气一冷身上就起疙瘩是怎么回事?寒冷性荨麻疹4个治疗方法
天气越来越冷了,很多人又开始犯荨麻疹了。室外秋冬风又冷又硬一吹、出汗之后一着风着凉、用了冷水,或者是从温暖室内到干冷的室外,暴露的皮肤部位就会有灼热、刺痒的感觉,随之不经意的一搔抓就出现“风团”一样的皮疹, 这就是寒冷性荨麻疹,中医属风寒型荨麻疹。
寒冷性荨麻疹 属于中医“瘾疹”范畴的 风寒型, 从中医角度考虑大多是因为“风邪客于肌中则肌虚,真气发散,又被寒搏皮肤,外发腠理,开毫毛,淫气妄行,则为痒也”。风寒型荨麻疹的发生多是因为禀赋不耐,腠理失固,风寒外袭,络脉拮据而成,是一种机体变态反应性疾病。女性是这一类荨麻疹的好发人群,主要表现症状为皮肤上突然出现苍白色瘙痒性风团,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境界清楚,或部分出现泛及全身,或稀疏散在,会密集成片,部分患者搔抓后随手起条索状风团,遇冷风吹则加剧,得热则减轻,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
对于一般的风寒型荨麻疹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治疗,调整规律的饮食和作息、适当地增加 体育 运动提高免疫力,是可以自愈的,但复发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症状非常明显、瘙痒感很强、发作频率比较高,已经影响到工作和生活,就需要积极的治疗。
风寒型荨麻疹的瘙痒感非常强的时候,可以口服抗组胺药来快速缓解症状,然后到从调理体质入手,彻底根除治愈。4个中医辨证论治方案:
1、肺气虚型: 白色风团,瘙痒明显,疹子多发生在上半身,多发于秋季;治疗思路 祛风散寒、调和营卫 。
2、脾虚型: 风团出现较早,瘙痒剧烈,主要以腹部及小腿部位居多,多发于春季;治疗思路 清热利湿、疏风解毒 。
3、肾虚型: 风团出现较缓,色泽苍白,瘙痒较轻,主要以背部及腰腹部为主,冬季多发;治疗思路 和营消风、温阳补肾 。
4、肝血虚型: 风团色暗,情志不畅,如心烦易怒、情绪激动,而且当情绪起伏打的时候症状会加重;治疗思路 养血柔肝、疏风和表 。
中医的治疗是非常细致的,上面说的4个辨证论治方案只是临床常见的类型,每一个人的体质情况不一样,具体的治疗方案也不太一样,中医比较注重一人一方的辩证治疗。
我是@皮肤科马成杰大夫 ,不求闻达,但求利人!分享皮肤疾病相关知识,帮助大家提高 健康 意识,愿每一个人喜乐安康!欢迎 关注、点赞转发,让更多人受益!#中医# # 健康 中国# #生命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