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思远
向日葵签约咨询师
胡慎之工作室签约心理咨询师
『厌倦感,是婚姻中的毒瘤,它会进一步吞没伴侣之间的沟通欲望、表达欲望,和性欲望。』
之前杨振宁先生的遗产分割,很受大家的关注。
原因是小他整整54岁的翁帆,在陪伴了他13年的晚年生活后,得到的只是清华大学附近一套别墅的使用权。
用人生中最灿烂的十几年,换取一栋房子的使用权,这在很多人的眼里是很不划算的买卖,所以在新闻评论里,人们多是或唏嘘,或嘲讽,或指责。
王尔德有句至理名言:真相很少纯粹,也绝不简单。
你我都不是当事人,对真相的捕捉也不过仅仅是透过蛛丝马迹的猜测而已,所以啊,把他们的爱恨情仇就留给他们自己吧。
让我们来谈谈自己,谈谈由此想到的,我们为什么要结婚。
1、你渴望的,真 的 是 婚 姻 吗 ?关于婚姻,有一个很浪漫的西方神话:
说人类在最初其实是圆球形的,
长有四只手、四只脚和两个面孔,他们企图打开一条通天之路与诸神交战,宙斯于是下令把人都劈成一半,以免遭受威胁。
从此之后,每个人都是残缺的“一半”,他们苦苦寻求自己的另一半,渴望与他们共度余生,重回圆满。
就好像这个神话在西方被广为流传一样,我们对婚姻的认识,也从小时候就产生了,
譬如,我们很早就知道,成家立业是我们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找一个人和我们共度余生,是一个重要的奋斗目标,等等,
但是我们很少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什么婚姻要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急匆匆地赶在30岁前把自己嫁出去?
为什么要给大龄单身青年贴上“剩男剩女”的标签?
……
我们早已经习惯了被生活的惯性裹挟向前,很少主动思考为什么。“什么为什么?大家不都这样嘛!你们文艺女青年,毛病就是多”,
偶有主动思考的人去提出疑问,却经常被翻白眼,吓得人还是随大流了。
随大流的意思,就是和大家一样,求学、工作、结婚、生子,
它们就好像我们人生中的小怪兽,要一级一级地通关,并且以什么样的姿态通关、在什么年纪通过,都有相应的标准范式,我们只要照样子去做就好了。
婚姻,也成为我们人生中的一个标准范式。
它被翻译为:
“结了婚,你的人生就成功了一部分”、
“结了婚,你就会过上幸福的生活了”,
“美好的爱情故事,最终的动人结局就是迈入婚姻的殿堂”
……
当我们的大脑对婚姻形成了这样的认知图谱,我们对婚姻也几乎不会say no了,我们只会蜂拥而至,去过上一种看上去更好的生活。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你渴望的未必是婚姻,而是被认同——被我们的文化、制度、风俗所建构的主流价值观认同。
当然了,你也可能会说:扯淡!我想要一个孩子,我想获得一段完美的亲密关系,我想通过婚姻实现阶级的跨越……这么多实实在在的理由,难道不能成为我想要婚姻的动力吗?
没错,这些都是结婚的驱动力,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孩子也好、亲密关系也罢,又或者阶级跨越,它们都不是婚姻本身。
相较于你的欲望而言,婚姻只是你达到目的的一个工具而已。
2、为什么婚姻总是让人大失所望?婚姻产生于私有制时代,最初是为了男性的遗产继承,创立了婚姻制度——你看,它的存在之初,就跟浪漫扯不上半毛钱的关系。
到了现代,婚姻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子嗣和财产,而有了更多的内涵和外延。
关于现代婚姻的分类也有很多,从个人角度而言,我把婚姻分为两类:
一类是“工具型婚姻”,
就是结婚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的,譬如上文提到的“我想生个孩子,但是孩子得有个爸爸”,
又或者“他非常非常有钱,嫁给他我就不再是伪中产了”,等等。
第二类是“情感型婚姻”,
就是结婚是为了获得情感满足,
譬如你很爱很爱一个人,付出感让你很满足;
或者一个人很爱很爱你,被爱的感觉让你很富足很安全;
又或者你们两个在一起很舒适,岁月静好的感觉让你们很温暖,等等,
无论是哪一种状态,它都能够在情感上满足你,让你的生活更加明亮、愉悦。
无论哪一种婚姻,我们最终都难免大失所望。
对于“工具型婚姻”,我们失望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初结婚的动机也不是指望对方有多爱我,
但是对于“情感型婚姻”,我们为什么同样大失所望?
当初,明明是“因为爱情”才结的婚,可为何如今是生活硬是过成了张爱玲口中的那句“长满了虱子的袍子”,不忍目睹?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答案显而易见:就好比我们每天都是同一款早餐包,就算它再美味,我们也无法做到一辈子不厌倦。
于关系而言,同样存在厌倦期。
婚姻初期,你们的关系是:
我和你一步两步三步四步望着天,看星星一颗两颗三颗四颗连成线;
进入厌倦期,它就变成这样式(参考东北话读音)的了:
我和你一句两句三句四句吵翻天,看彼此一眼两眼三眼四眼想闭眼;
什么感觉?
梦想塌方,有没有?
进入厌倦期,很可能是因为对方不能带给你新意,让你不能拓宽自我了;
又或者是因为你们互相吵架吵烦了,干脆就不吵,直接换成翻白眼了。
厌倦感,是婚姻中的毒瘤,它会进一步吞没伴侣之间的沟通欲望、表达欲望,and性欲望。
由厌倦开始,婚姻进入负面循环:
厌倦彼此——加深冲突——不想沟通——更加疏离——更厌倦
所以,当有热点调查:“每月给你11万,老公不回家,你愿意吗?”,才会有那么多的网友选择钱留下,人嘛,能圆周运动多远就去多远。
这时候,想想曾经的月下情话:“有了你,我什么都不缺”,真真是面红耳赤,心里再骂自己一句:傻瓜!
3、我们到底该在婚姻中寻找什么?我最近追了一部美剧:《天才》。
它以个人传记的方式叙述了上个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情感、工作与生活。
抛开气象万千的20世纪初期的时代背景,和爱因斯坦论证相对论的精彩过程不谈,让人印象颇深的,是他和他第一任妻子米列娃的婚姻爱情故事。
米列娃的物理天赋很小的时候就被她的父亲发现,在当时学校不接受女学生入学读书的背景下,父亲努力把米列娃送进了学校。
米列娃也不负父爱,以物理学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苏黎世理工学院,与第二名的爱因斯坦成为同班同学。
爱因斯坦被米列娃的物理学天赋和才情深深吸引,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因为自幼跛足,米列娃从小到大就没有感受到被爱,所以面对爱因斯坦的迷恋,她又爱又怕。
但最终,她心智中的那个黑洞——渴望被爱,还是促使她沉浸在了与爱因斯坦的爱恋之中。
曾经第一名的学霸,因为恋情而没有顺利毕业,本来可能有更大成就的米列娃,婚后成了爱因斯坦工作和生活的助手。
爱因斯坦全情寄托于自己的工作,但是米列娃的才情、抱负却被日积月累的琐碎磨平。
为爱情的牺牲没有换来一段温暖的关系,却换来了由怨气刻画得愈发难堪的一张脸。
我在想,如果当初米列娃没有因为婚姻放弃自己的事业,或许今天相对论的作者会是她,甚至也有可能有更惊奇的宇宙发现。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我写这样一个小故事,无非是想表达一个观点:在婚姻里,我们最该寻求的不是别的,而是自我成长。
婚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机缘,一个发现自己的机缘。
进入婚姻之后,我们会发现,原来自己也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可爱;
原来我们面对最亲近的人,也会时常愤怒;
原来我们嘲笑别人的斤斤计较和小家子气,在我们身上都能折射出来。
婚姻会让我们发现,原来自己也并不是那么高级。
但这只是开始,我们借由婚姻发现自己的不完美和缺点,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去改变,去修行,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有人曾经问我,你觉得什么时候结婚才算合适?
我回答说:当一个人的离去,不会让你元气大伤的时候。
之所以作如是答,是因为任何关系的本质,都是满足自恋。
只有你修得圆满,内心不再有黑洞渴望被填补的时候,你才会在关系中,自由自在,不是因为有了谁,而什么都不缺,而是因为有了自己,就不再欠缺。
之前很火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面有一段话,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说得比我好,借此机会转送给大家:
“我的归宿就是健康与才干,一个人终究可以信赖的,不过是他自己,能够为他扬眉吐气的也是他自己,我要什么归宿?我已找回我自己,我就是我的归宿”。
——the end——
作者简介:
杨思远,专栏作者、心理咨询师。追求有用的反鸡汤主义者、拥有积极态度的悲观主义者,出版新书《别让坏情绪,毁了你的人生》。个人微信公众号:思远心舍(ID:siyuanxins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