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
提到鲍勃·迪伦(Bob Dylan)的名字,相信各位朋友一定不会陌生。他的身上贴有许多标签:诺贝尔奖文学奖得主、诗人、抗议民谣、摇滚巨星……但鲍勃·迪伦始终认为“I am just a singer”(我只是一个唱歌的人)。鲍勃·迪伦是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民谣的代言人,之后又转型为民谣摇滚音乐人。在迪伦的音乐生涯中,他不停地寻求突破和变革。2016 年,迪伦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奖的音乐人。鲍勃·迪伦,这个音乐天才,从踏入音乐圈起就注定要成为传奇,他自由、勇敢的人格魅力,不但征服了许多 音乐人,连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都视他为偶像。这一篇,我们就来介绍鲍勃·迪伦和他的音乐故事。
巨星诞生鲍勃·迪伦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一个小镇上,那时的他还叫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高中时期,他组建了自己的摇滚乐队⸺金色和弦(Golden Chords)。进入明尼苏达大学后,他又渐渐对民谣产生兴趣,于是开始在民谣咖啡馆、酒吧这些地方演出,并为自己取了“鲍勃·迪伦”的艺名。说到鲍勃·迪伦,就要提起他的伯乐―民谣歌手伍迪·格思里(Woody Guthrie),他也是迪伦一生中最崇拜的精神偶像。伍迪·格思里和鲍勃·迪伦一见如故,他还断定迪伦一定会成功,而迪伦也的确没有辜负这份期望。
民谣革新让鲍勃·迪伦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答案在风中飘荡》鲍勃 迪伦出现之前的民谣,老套、千篇一律。迪伦出现后,民谣的歌词有了更多文学性,表达的意义也更加丰满,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文学作品。20 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正处在不断的革命中,美国的青年人与父辈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左翼思潮盛行,人们关注越战、妇女和有色人种的合法权利,因此政治抗议运动频频发生。而鲍勃·迪伦的音乐,刚好唱出“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的青年人所有的内心感想。
美国民谣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答案在风中飘荡》(Blowin' in the Wind)是美国反战运动、民权运动参与者心中的圣歌。也正是这首歌的歌词,让鲍勃·迪伦获得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答案在风中飘荡》创作于越战的时代背景下,带有浓郁的反战、抗争色彩。这首歌的出现标志着鲍勃·迪伦风格的成熟。1963 年,这首歌因为美国人气民谣组合彼得、保罗与玛丽(Peter, Paul & Mary) 的翻唱而走红,迪伦也因此而名声大噪。 虽然这首歌表达的是反战主题,但并非是口号式的呐喊。它带着冷静的思考,以淡淡的疑问口吻,提出对战争的疑惑和抗议。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得奖作品,《答案在风中飘荡》的歌词写道: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一个男人要走多少路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才能称得上男子汉?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一只白鸽要飞越多少片海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才能安歇在沙滩上?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炮弹要飞多少次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才能将其永远禁止?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 in the wind
朋友,答案在风中飘荡
The answer is blowin' in the wind
答案在风中飘荡
这首歌还曾出现在电影《阿甘正传》(Forrest Gump)中,珍妮站在台上唱起这首歌的画面成为一代美国人的国民回忆。在这首歌里,我们听得到对和平的呼唤,对无辜遇难者的悲痛之情。鲍勃·迪伦用他的音乐掀起一股反战的热潮,而这首歌也成为那个时代的代表作,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被无数次翻唱。
从传统民谣转向民谣摇滚风格《像一颗滚石》迪伦的另一首代表作是《像一颗滚石》(Like a Rolling Stone),这首歌可以说是他从传统民谣转向民谣摇滚风格的重要转折点。迪伦曾经说过“在我看来,我写的任何一首歌都不会过时,无论它们是关于什么话题的,它们承载的是那些我永远找不到答案的东西……”。从过去到现在,迪伦最讨厌的就是成为标签化的人物,他渴望自由、渴望遵循内心的感受。当鲍勃 迪伦撕掉过往的标签转向民谣摇滚后,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对民谣的背叛行为,但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必然,是一件鲍勃·迪伦应该会去做的事。
迪伦的第四张专辑《鲍勃·迪伦的另一面》(Another Side of Bob Dylan)发行后, 迪伦正式与抗议民谣告别,开始创作与个人生活、情感相关的作品。1965 年 8 月,迪伦发行摇滚专辑《重访 61 号公路》(Highway 61 Revisited),告别不插电的传统民谣时代,挣脱了民谣这个标签的束缚,彻底走上了民谣摇滚的道路。
在《重返 61 号公路》这张专辑中,《像一颗滚石》再度成为迪伦的一首经典作品。这首歌改编自迪伦旅行后写下的长韵文,在这首长达 6 分钟的歌里,迪伦开始尝试摇滚的节奏,将创作领域转移到民谣摇滚。2004 年,《滚石》(Rolling Stone)杂志评选史上最伟大的 500 首歌,鲍勃·迪伦的这首《像一颗滚石》位列首位。《滚石》杂志是这么评价它的:“从来没有一首流行歌曲,能够像它那样深刻地改变那个时代的商业体系与艺术观念。”
在《像一颗滚石》中,“滚石”象征着美国战后那些谨慎、空虚的年轻人,就像歌词里提到的:
To be on your own
独自一人无依无靠
With no direction home
找不到回家的方向
Like a complete unknown
完全没有人知道你
Like a rolling stone
就像一颗滚动的石头
这首歌写出那个时代年轻人的迷茫,他们没有归属感,像一颗滚石茫然前行。迪伦用突破性的民谣摇滚形式,撕掉身上被赋予的标签。他反抗大众流行文化的浪潮,不希望只是满足别人的期待或是维持大众认定的一种传统,而是要拥有自己的意志, 要自由地生活和创作。就像他曾说过的那样:“无论如何,音乐对我都是不够的,我追寻伟大的语言和节奏的跳动。”
黄金年代后的鲍勃·迪伦唱起了温情的乡村民谣《敲开天堂之门》。20 世纪 60 年代过后,迪伦的音乐风格再次发生了转变。1966 年,迪伦远离聚光灯,在车祸后离开纽约来到伍德斯托克静养。在这里,迪伦彻底戒了毒,读了许多书,还爱上了绘画。也正是在这里,他唱起了温情的乡村民谣,写出甜腻的情歌。
许多中国听众最早接触迪伦并不是前面的两首经典之作,而是这首 1973 年发布的《敲开天堂之门》(Knocking on Heaven’s Door)。这是迪伦为电影《帕特加雷特和比利小子》(Pat Garrett and Billy the Kid)所创作的主题歌。20 世纪 60 年代后,迪伦的音乐不再像之前那样充满抗争、锋芒毕露。如同这首《敲开天堂之门》, “It's gettin' dark, too dark to see,feels like I'm knockin' on heaven's door(一切正变得黑暗,黑得我什么也看不见,我感觉我已经在敲天堂的门了)”,简单的旋律配上重复的几句歌词就将听众带入到痛苦与挣扎的情绪 中。《敲开天堂之门》也曾被多次翻唱,中国歌迷熟悉的艾薇儿拉维涅(Avril Lavigne)、 枪与玫瑰 (Guns N' Roses)和周华健都翻唱过这首歌。
在 20 世纪 60 年代这个美国民谣的黄金时代,鲍勃·迪伦光芒耀眼,是一个传奇,但之后的迪伦也依然伟大。他是优秀的诗人、有想象力的画家,还是一名创作力旺盛的歌手。20 世纪七八十年代,迪伦依然保持着两年一张专辑的发片速度。虽然迪伦的后期作品呈现出浓重的宗教色彩,引发外界的不解和争议,但迪伦依然坚持自我,唱着自己喜欢的歌。就像他在自传《像一块滚石》里说的那样:“大多数演唱者都想让人记住他们自己,而不是他们唱的歌,但我不在乎这些。对我来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记住我唱的歌。”
鲍勃·迪伦与“民谣女皇”的感情生活《钻石与铁锈》鲍勃·迪伦对于音乐的执着,也影响到了他的婚姻生活。他曾有过两段婚姻,为大众所知的他与琼·贝兹的那段感情更是令人扼腕叹息。迪伦刚在纽约民谣圈闯荡时,才华横溢的琼·贝兹已经被誉为“民谣女皇”。二人相识后,琼·贝兹欣赏迪伦的音乐才华,便邀请名不见经传的迪伦一起巡回演出。在之后的音乐合作中,迪伦和贝兹渐渐相爱,成为当时人人羡慕的民谣伴侣。
鲍勃 迪伦与琼 贝兹合照
然而,音乐观念的不同使这对情侣渐行渐远。迪伦追求音乐的创新,从不插电吉他到摇滚、电子乐,一直都在不断更新自己,而琼·贝兹则忠于原味的木吉他民谣。 此外,迪伦只关注音乐本身,不希望成为一种代表、牵涉更多,而琼·贝兹希望用音乐代替大众发声,她积极参与人权运动,成为一名理想主义战士,为自己的信仰而歌唱。分手十年后,迪伦和琼·贝兹重新有了联系,琼为迪伦写下了她音乐作品中的经典之歌―《钻石与铁锈》(Diamonds and Rust)。她在《钻石与铁锈》中唱出了自己和迪伦的感情经历,这首歌有着多年不见的疏离,有着曾经的深情,还有对那份爱情的决绝,那是属于琼和迪伦的民谣年代。
鲍勃·迪伦在自传中说:“无论我到哪里,我都是一个 20 世纪 60 年代的游吟诗人,一个摇滚民谣的遗迹,一个从逝去的时代过来的词语的匠人。我处在被文化遗忘的无底深渊之中。”一边抱着吉他一边吹着口琴的迪伦,甚至成为许多人对那个年代的美国印象。迪伦喜欢音乐,更热爱自由,他在不同时代坚持唱自己喜欢的歌。 无论多少年过去,他都遵循着自己内心的这份坚持。
看似简单的民谣包含着丰富的感情,每一首民谣的意义也各不相同,而同一首民谣也会因为表演者不同或表演场景不同而具备不一样的意义。对于迪伦来说,民谣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生活的真相,是内心的表达。他的一生在各种身份中穿梭自如,他自在地写诗、画画、弹琴、唱歌,不在乎别人的想法和评价,他只因自己喜欢而行事。
音乐的流行或许一直在变,但年过古稀的迪伦依然像是当年那个桀骜的天才少年。他不想代表谁,只是做自己,却也成为时代里真正的先锋。勇敢表达、自由生活是他的人生信条,也正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真正的渴求。
鲍勃·迪伦,因为伟大,所以值得致敬。
图文摘自《音乐通识课:胡德夫讲世界民谣简史》 胡德夫编著
推荐阅读
梳理世界民谣的前世今生,带你走进跨越地域与时间的经典民谣
梳理世界民谣的前世今生。从欧洲的中古民谣讲起,聊世界各地区的民谣,讲那些经典民谣的创作背景和音乐意境。每篇之后的推荐歌单还能一起欣赏跨越地域与时间的经典民谣。本书作者台湾民谣之父“台湾的鲍勃·迪伦”胡德夫华语流行音乐启蒙运动的先驱者,曾获得第17届代表华语乐坛崇高荣誉的金曲奖,参加CCTV的《朗读者》首期和尾声两档节目,从而被更多大陆同胞熟知,央视综合频道《经典咏流传》特邀嘉宾。翻开本书,和胡德夫一起去探索藏在民谣里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