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维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安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第一计 瞒天过海
原文
备周则意殆;常见则不疑。阳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译文
认为防备万分周到的就容易产生轻敌麻痹思想,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再怀疑了,秘计隐蔽在暴露的事物里,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计名探源
本计计语及典故出自唐代。
太宗御驾亲征统兵三十万,欲取高丽及至海边,只见大水漫漫,远望高丽,隔海千里,30万大军如何渡过这汪洋大海?此时,太宗后悔没有听从那些谋士的劝告,不该发动这场战争,他马上召集各路将领商议渡海之策。等问到张士贵,张回禀说,再想一想再答复,于是众臣散去。
回到寨中,张士贵派人请薛仁贵商议此事,薛仁贵思索片刻后说:“皇上不过是担心大海阻隔,难征高丽,我用一计,保管让他千里海水,来日踪迹全无。让太宗和士兵安稳过海如履平地,你看如何?”张士贵闻听惊喜异常。
数日后,一老人求见皇上,欲为大军提供军粮,太宗大喜,传见。太宗随老人至海边,进入一间屋子,室内华丽典雅,帐幕锦绣。太宗心情极佳,与众官员共品美酒,忽闻屋外波声如雷,桌上杯盏摇滑,不由心生疑惑,令人拉开帷帐,只见外面海浪滔滔,茫无际涯,太宗大惊。张士贵答:“陛下与30万大军工飘摇过海,前往高丽。”这就是瞒天过海一记的来源,他出自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
评语
“瞒天过海”其意谓:运用欺骗手段,无所不至。语出明代阮大铖的《燕子剑》。古人认为运用诡秘之计,既不能不合时宜,也不能在无人区域施用。这如同在半夜里行窃,在僻静街巷里杀人越货,都不是谋士所应做的事情。熟视无睹,常见不疑,这都是人们在观察各种社会现象时经常犯的毛病,而“瞒天过海”则是巧妙的利用这种常见的错误来掩盖军事行为的一个计谋。
战例·
孙膑减灶杀庞涓
战国时,魏惠王派太子申和庞涓集中全国兵力,再次攻打韩国,韩衰侯向全齐国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发兵救韩。孙膑建议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田忌说:“军师上次用过此计,这次再用恐怕被敌人识破。”孙膑笑着答道:“这次我另有计谋让敌人上当。”田忌听从了孙膑的建议率军直逼魏国都城大梁。
魏惠王听说齐军来攻大梁,急忙令太子申和庞涓回兵就魏。
孙膑与庞涓曾是同学,深知他有勇无谋,可以智取,不宜硬拼。于是他向田忌献上“减灶诱敌”的计策。
魏齐两军刚刚遭遇,孙膑就命令齐军撤退,庞涓追到齐军驻地时,清点齐军的灶头十万有余。第二天齐军又急急退却,只留下了五万个灶头,到第三天齐军的灶头只剩下二万个。庞涓见状,非常高兴,命令魏军加紧追赶齐军。太子参申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庞泊说:“我早就听说齐军胆小怕死,三天之内就逃走了大半,我军穷追不舍,定能取胜。”
后来齐军撤到两山之间的马陵道,孙膑见这里谷深路窄,易于设兵埋伏,就命令士兵砍下树木作为路障,又把路旁一棵大树的树皮剥去,在上面刻了一行大字,接着他吩咐一万弓箭手夹道埋伏,只等庞涓前来送死。
黄昏时分,庞涓带领疲惫不堪的魏军来到马陵道。士兵清理路障时,有人发现了树上的字,忙向庞涓报告。庞涓赶来持火把一照,见上面写到“庞涓死于此树下”这几个大字不由得大惊失色,未及庞涓回过神来,齐军已是万箭齐发,魏军顿成瓮中之鳖,庞涓中箭负伤,自知生还无望,于是拔剑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