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为什么酒量这么好「为何古人的酒量那么好真的能喝40斤酒吗」

《史记》中有一处关于古人酒量的记载,战国时期齐威王问淳于髡能喝多少酒?淳于髡回答:最开心的时候,可以喝上八斗酒。按照当时的计算方式,一斗不到现在的5斤,八斗就是不到40斤。

一个人喝40斤的酒而不醉,在我们现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为何在古代却能发生呢?

古代人喝的酒,跟现在有很大区别。我们今天所饮用的高度数蒸馏酒很晚才产生,在此之前,古代所饮用的酒并非蒸馏酒,多为发酵酒,果酒、谷物酒等,度数都很低。

最初,自然形成的酒为果酒,由水果自然腐败发酵而出现。原始社会,先民采集椰果,葡萄、梨等多汁水果,都能自然发酵成酒,在宋代的文献中均有所记载。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果酒的酿制就逐渐发展起来。至今流传最广的果酒是葡萄酒。葡萄酒原产西域,我国中原地区自酿葡萄酒,大约在东汉末年。三国时葡萄酒已成了酒中佳品,受到曹丕盛赞。唐代,开国勋臣魏征把自己酿制的葡萄酒称为“酪醚”和“翠涛”,唐太宗曾专门写诗赞美。唐代以后 , 葡萄酒没有继续发展 , 直到近代才又发展起来。

当时的果酒度数基本都在10度以下,所以即使喝很多,也只是微醺而已。

先民们在自然酿酒的启示下,学会人工酿酒是水到渠成。推测最早的人工酒,是以黍米或粟等为原料,以稻芽或粟芽为糖化剂,以空气中的酵母为发酵剂而酿成的。在酿酒工艺不发达的时候,酿出来的谷物酒,仅有粗糙酒味,与现代意义的“酒”有很大差距,酒精度数当然也有天壤之别。

中国古代比较流行的是黄酒,以大米、黍米、粟为原料。黄酒是温性酒,“其性在温、其用在调、其效在通、其功在平、其旨在和”。其口感接近于如今的米酒,甜中带香,清冽爽口,度数也是非常低的。

为了提高酒的度数 ,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酿造酒的基础上 , 利用酒精与水的沸点不同制造出了蒸馏酒。蒸馏酒酒精含量比黄酒、果酒都高,称作“烧酒”。这是中国酿酒技术史上划时代的进步。这种工艺酿造出来的酒接近现代工艺,酒的度数也比较高。不过,直到元代以后,才出现蒸馏酒。以元代为分水岭,在此之前,酒的度数基本不超过20度,放到现代都属于低度酒。

古代酿酒技术受各种条件局限,酒的质量和现在相去甚远,含有的杂质较多,酒体也相对浑浊,口感也有很多不足。而现今,酿酒技术已经科学、稳定、成熟。以酱香酒为例,12987工艺保证了出品质量,酿酒过程中的高温蒸馏等环节,充分保证了醛类、硫化物、杂醇等有害物质的去除,再加上长时间的陶坛贮存,酒体继续“微氧循环”,酒质纯粹、醇厚。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你以为弹摇滚吉他蹭蹭蹭就可以不用唱歌了吗,吉他摇滚节奏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