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者,篆之捷也”。为了更便于书写,在篆书的基础上,圆转变为方转,弧线趋直。由“磔”——撇捺,代替了所有左右背离的象形曲线,同时简化结构,分难为易;用“波”——蚕头燕尾,平衡简直之枯。
改线条为符号笔画,使隶书脱离古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汉字,这是隶书与篆书等古文字本质的区别。
字体由竖势变为横势,由长方变为宽扁,不过是形体上的不同罢了。有人说这种变化是因为书写材料简牍的纵向纹路造成的,我看不是。纵向的纹路,更利于竖画的书写。而书写橫画时会给笔一定的阻力,反而比容易流畅的书写。这么看来,简牍更利于写成竖长的字形。
隶书的宽扁不是因为简牍形成的,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其实是隶变过程中笔画的改变带来字形的改变。
这里先说一说”波磔“。”波“《说文解字》为”水涌流也“。隶书中有这个特点的就是”蚕头燕尾“的笔画。
“磔”,《说文解字》解释为“辜也”。《说文解字注》有“以疈辜祭四方百物”,”按凡言磔者、開也“。也就是说,”磔“最初的意思就是从中间剖开牺牲用来祭祀神灵的意思。隶书较之篆书,正是这个”撇捺“被分开了,并且被当作独立的笔画单独使用。
所以不要再把”波磔“当成”蚕头燕尾“了,一个”波“字就是”蚕头燕尾“;一个”磔“字也就是撇和捺。
隶书的扁宽正是这个”波磔“的出现造成的。先来看看”磔“——撇和捺,是怎样影响了字的横竖宽窄的。
”磔“一部分是象”木“字这样的向下的对称弧线,被分割成撇和捺;还有一部分单的向下的、向左下的弧线条或者直线条演化的;也有一部分向右下、向下的直线条或者弧线条变成了捺画。
撇和捺收笔处的上扬,缩短了竖向的距离,拉长了横向的距离。比如下面图一,《石鼓文》里的”来“字和《史晨碑》中的”来“字。
单撇画的字象《会稽刻石》里的”廉“,再看看《曹全碑》里的”廉“。撇画的自然上扬使得下面的六个竖画都只能用四个点代替。
单捺画的也有,《峄山刻石》中的”成“和《曹全碑》”成“。向下的笔画都成了撇捺,最右边的变成大大的燕尾。
曲形横弧线的拉直在把字形变扁的因素中,也是重要的一个。在没有了竖画的字中,扁宽的形状更加明显。
下面图中,《石鼓文》中的”大“和《史晨碑》里的”大“。把篆书大字上面的弧线拉直,两条向下伸展的线条,变换成左右开弓的撇笔和捺笔,一下子就缩短了竖向的距离,拉宽了横向的距离。
波画——蚕头雁尾,书写的过程中,提按延长了橫画的长度。提按动作增加的书写步骤,会使这个笔画变长。看下图,《石鼓文》中的”车“和《礼器碑》里的”车“。隶书的车的下面橫画,为了写成蚕头燕尾的样子,明显比上面一个橫画要长的多。
还有一种折画隶变成蚕头燕尾。再看下图,《石鼓文》里的”君“和《鲜于璜碑》里的”君“。隶书”君“字的弯折,也给拉直,并且写成了蚕头燕尾的形状,一下子就拉宽了横向的距离。而那个直向左下的线条,末端被抬起来,节省了竖向的空间,圆角的直转也同样节省了竖向的空间。
综上所述,所以说,隶书的宽扁不可能是书写材料——简牍的原因,倒是笔画改变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