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我们在日常行文的过程中,对于隔断语句中的那些点、线的用法早已经烂熟于胸:逗号、句号、冒号、分号以及它们家族中的其他成员在一个句子中几乎有着和文字同等重要的作用。
没有标点我们表达语气心情只能用文字衬托,简单干脆的表达它不香吗?在不济,你断句总要用到标点吧(当然那些长到变态的名字除外),没有标点你读起书来不累吗?念起稿来肺活量够不够?标点符号很重要,但也重要到被我们忽视,就比如说很少人对它的过去感兴趣,今天我就做一次“很少人”来谈谈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的诞生
可能你会认为标点符号是和书面文字一起出现的,那你可错了。如果你看过古籍你应该会知道,中国古代的文言文是不用标点符号的,目的是让读书人练就“句读”的能力,也就是断句识文辨义,而且古人读书是很慢的,要一字一句地读才能理解得更为透彻,虽然古人没有标点符号但他们会用红笔断句这种“一逗到底”的方式把句子分隔开来。
不仅我们中国,西方很多国家最早的书面文字都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不过西方人的标点符号比我们出现得早,因为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那群搞辩论的大佬和那些整理古籍被逼疯了的图书馆馆长。那些念演讲稿或者背演讲稿的要掌握说话节奏,而没有标点符号就影响了他们“好好说话”方式。而那些整理书籍的学者要想看懂古文只能靠猜,这就触及到了他们求实的底线,标点符号的概念就从那时开始有的。
当时有一个叫阿里斯托芬开始在文献中加入标注,在每行中用处于上中下三个不同位置的小圆点来分解满版的字母块。虽然这种做法并没有真正打破句子与句子的界限,但是他为之后标点符号的出现提供了灵感。只不过,标点符号并没有因此得到普及,从时间上看它在1000年后才真正做到了普及。
至于没有被普及的原因,一小部分原因是当时断句的方法因人而异,很难真正的统一,当时欧洲传播信息的方式也偏爱口述。但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宗教,宗教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不允许人们看《圣经》之类的宗教书籍(因为如果只有宗教内部的人知道圣经的内容,而其他人都不知道,那不管宗教说什么都是上帝的旨意,这样宗教可以借此来为自己谋求更多的利益),而其他类别的书籍被戴上了异端的帽子,你只要敢读,教皇就敢烧死你。而且当时的书籍不是纸质书,而是羊皮卷那样的收藏品,价格也不是谁能担负得起的。所以书籍在当时并不是一个商品而是奢侈品,为了满足那么几百个人看就发明一套断句体系,谁吃饱撑得干这事?再说就算他们真研究出一套,他们也不想传给大众,同样不能普及。
总之,中外标点符号没有流行的原因都差不多,书籍这个东西无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果人手一本那肯定是要照顾大多数看不懂的人,这样发明标点符号才是趋势。那这个趋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五六百年前,欧洲出现了古登堡印刷术,书籍出现并成为最古老的工业产品,进入市场成了商品。出于成本考虑,印刷商也就是书商就想做大量印刷来摊薄成本,于是他们发明了标点符号,让书变得更容易读、读得更快。这还不够,还要分段。
标点符号在中国流行
我国现在通用的标点符号,是在我国古代的“句读”“圈点”等标点和符号的基础上,再引进西方国家的一些标点符号,经过百余年的使用改造融合而成的。
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打开了当时统治阶级的眼界。就这样清政府那些精英官员为了给大清朝续命,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即学习外国的技术,以对付外国的侵略,当时洋务派想法也是很有学习精神的:不光要引进西方的工业技术来让自己强大,还要学习西方的文化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让自己变强大的,西洋标点便在这个时候传入中国。
然后经过严复、胡适、鲁迅等这些新文化先驱者的开拓,推广更多人能读懂的白话文,坚持在文章中使用标点符号,新式标点开始普及。在学者和舆论的压力下,各地政府也在官方文献中加入简单的标点。而新中国成立后,有关方面对原标点进行了研究整理,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署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随后又经历了几次增补和修改,终于在1995年12月正式发布,至此新标点在我们中国开始有了国家标准。
到了今天,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让传统出版媒体望尘莫及,标点符号才又一次显示出了它的活力。出现了表情符号和表情包等衍生物,很多人也认为表情符号的出现把标点符号玩坏了,像极了标点符号出现时那些守旧派的抵制。标点符号自身证明,它还没有走向死亡,它正等待着下一波技术浪潮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