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
遵循总书记的指示,10年来,山东重庆两省市长期坚持并不断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两地勠力同心,打赢了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山东与重庆虽相距1500公里,十年扶贫协作,早已让两地心连心。山东的深情厚谊,在重庆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留下了一连串温暖的印记。
“快看,我们的山东专家上电视了!”
4月12日,《梦圆千年脱贫路——重庆市打赢脱贫攻坚战纪实》第五集“聚力”播出。片中,因鲁渝扶贫协作而来到酉阳县人民医院的山东医生顾磊,被不少酉阳观众认了出来。
顾磊到酉阳时间不长,但在当地颇具知名度——2020年1月,他到岗10多天后,就成功完成酉阳县人民医院首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顾医生态度好,医术更好,我们相信他!”顾磊的患者说,他们就认准了这位“山东专家”。
“山东专家”到酉阳,也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2010年至2020年,山东省累计向重庆投入财政援助帮扶资金24.2亿元,实施援建项目1770个。鲁渝两地互派挂职和交流党政干部275名;互派教师、医生、农技人员等专业技术人员4163名。
现实版的“山海情”,在重庆上演。鲁渝扶贫协作,以实际行动谱写着共同富裕奔小康的时代壮歌。
重庆农产品“飞”上山东饭桌
3月20日,山东潍坊,春意盎然。重庆·开州扶贫特产馆潍坊市丹桂里店,人潮涌动。“开县春橙”进潍坊暨扶贫产品展示推介会,正在这里隆重举行。
“春橙味道甜,汁水多,果香很足!”推介会现场,不少潍坊市民品尝“开县春橙”后,当场就开始购买。
“‘开味开州’区域公用品牌已经形成较高知名度和感召力,开州特色产品丰富了潍坊人民的米袋子、肉案子、果盘子。”潍坊市副市长卞汉林出席推介会并在现场表示。
推介会上,潍坊市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与开州区“开县春橙”及开州特色产品供应商签订了合作战略协议,建立起稳定供销关系。这意味着南门红糖、紫水豆干、开州香肠等开州特产,也将走入潍坊市千家万户。
山东方面“高调”助渝拓展农产品销路,让重庆感到温暖。“我们心存感激,深表敬意!”开州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张建平说,如今,开州特色产品扎根潍坊,已建成消费帮扶专馆2个、专区4个、专柜11个。
像开州这样,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中受益的区县,重庆还有不少。城口蜂蜜、香菇、老腊肉走进了山东临沂;秀山土鸡“飞”到了山东德州;石柱茶叶“香”遍了山东淄博……
重庆市扶贫办的数据显示,10年来,山东累计采购、销售重庆扶贫产品和贫困地区农副产品8.5亿元。重庆市组织认定的巫山脆李、奉节脐橙、涪陵榨菜、丰都肉牛、汇达柠檬等扶贫产品11636个进入山东省销售,覆盖带动贫困群众88.5万人。
为进一步打开重庆农产品销路,山东还开设“重庆重点农产品供货专栏”,组织山东大型商场、批发市场采购重庆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并建立消费扶贫专区162个。
2020年全国消费扶贫月期间,重庆组织2020“渝货进山东”促进季暨2020鲁渝消费扶贫协作产销对接会,现场就签订协议20个,达成采购意向约1.8亿元。
推动东部产业、技术落地重庆
比“输血”更重要的是“造血”。因此,产业合作一直是鲁渝扶贫协作的重点。
连日来,位于山东烟台·巫山产业园的重庆巫峡粉丝有限公司(下称“巫峡粉丝”)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
“今年1月上旬,我们完成新设备的安装调试,日产能从20吨达到26吨。”公司负责人董明坤称,产能上来了,订单增多了,330多名当地员工收入增加了,工人们热情高涨。
董明坤是地道的山东汉子。2018年,山东三嘉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建设巫峡粉丝,董明坤因此来到巫山。2019年10月,巫峡粉丝正式投产。
来到巫山后,董明坤发现当地的土豆、红薯质量好,有特色。但深加工程度不够,产业链条不长,没有给当地人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我当时就下定决心,要用好三嘉投资作为中国淀粉制品十强企业的技术优势,帮助巫山当地人脱贫致富。”董明坤说,项目一期每年可消化红薯1.5万吨,投产当年就吸纳了超百名建卡贫困户。今年1月,巫峡粉丝又借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功将经销市场由西南地区省会城市拓宽到周边地级市,与绵阳、德阳等四川重点城市的农贸、超商建立起产销合作,月销售额预计将突破600万元。
在巫山,烟台“印记”还不止是巫峡粉丝一处。在山东烟台·巫山现代农业产业园,烟台大樱桃、秋月梨等36个优良果蔬品种扎下了根,网架栽培、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传授到位;烟台·巫山“双创”中心建成后,已吸引13家山东和巫山创业型电商企业进驻创业。
不仅如此,烟台挂职干部还积极“做媒”,为巫山引来东部企业。2020年,浙江蓝绿双城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和桐庐兴龙物资有限公司顺利落户巫山,到位资金1.54亿元。
抓住机遇,承接山东项目,巫山县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鲁渝扶贫协作的若干政策》,对巫峡粉丝有限公司在固定资产投资、龙头企业奖励、扶贫产品销售补贴等方面兑现政策性奖励补助300万元。此外,巫山还对山东籍游客开展门票减免优惠,至今累计减免84万元。
烟台帮巫山,山东帮重庆。山东金秋农牧集团和重庆本地企业共同出资建设了位于万州区龙驹镇梧桐村的国家级汶水芦花鸡西南片区繁育中心基地项目,芦花鸡产业链整体产值可达到1亿元以上;山东聊城帮助彭水县保家镇发展白茶产业,打造鲁渝扶贫协作茶叶产业园,成功打造了“苗望养心茶”品牌,亿级产业正逐渐形成。
重庆市扶贫办的数据显示,在山东引荐支持下,2020年共有40家东部企业在重庆当时的14个贫困区县投资兴业助贫,实际投资额6.36亿元。其中,通过“云招商”等方式,新增招引26个项目落户重庆,新增投资4.5亿元。建成石柱、开州、奉节等5个区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还建成28个鲁渝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
10年来,山东累计引导121家山东企业赴贫困区县投资兴业,完成投资16.4亿元,带动贫困人口1.8万。鲁渝两地共建产业园区22个,援建扶贫车间136个,1.1万余名重庆贫困人口实现转移就业或就近就地就业。
把“软资源”变成“硬实力”
“现在到大城市交流,人家都喊我艺术家!”4月初,说起到新加坡等地交流的经历,石柱县中益乡坪坝村的残疾妇女张玉芳笑开了花。她说,万万没有想到,身体残疾的自己能靠着学习“非遗”手艺脱贫,甚至还因此走出了国门。
改变张玉芳命运的,是位于中益乡的壹秋堂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这也是鲁渝扶贫协作在重庆的18个深度贫困乡镇建立的非遗扶贫工坊之一。
2019年,壹秋堂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开班”,张玉芳听说在家附近能挣钱,便积极地去报了名。
“虽然身体不方便,但我有信心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生活!”张玉芳说,过去她不能干农活,丈夫打零工,收入不高,一家人陷入了贫困。而非遗扶贫工坊开展手工技能及产品研发集中培训,将土家族刺绣与“非遗”夏布相结合,是一门实实在在的致富技术。她在学习中建立了自信,立志用劳动创造价值。
怀着一股证明自己的干劲,张玉芳事事领先,很快当上了班组长,如今每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2019年,她还和其他学员一起,带着产品到新加坡参加了中国文化节。
在鲁渝扶贫协作中,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酉阳清泉乡茶溪村的陈碧海失去劳动能力,他通过在非遗扶贫工坊学习酉州苗绣,月收入达到1800元,还买了“五险一金”;开州大进镇的留守妇女郑代令参加了鲁渝共建开州区旗袍传统技艺非遗扶贫培训班,成为非遗“旗美人”旗袍扶贫工坊的员工,月收入2000多元,一家人在镇上买了房。
据统计,山东建立非遗扶贫工坊后,举办非遗传统技艺培训班49期,培训贫困户、留守妇女等1500余人,“手把手”“面对面”传授非遗技艺,帮助参训学员就业。学员就业后,人均月增收500—3000元。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同时,山东大力扶持重庆贫困地区教育。据统计,山东累计拨付省级教育援助资金超过3000万元,聚焦18个深度贫困乡镇,用于重庆贫困乡镇教师培训、教科研发展,援建重庆贫困地区幼儿园、小学,精准解决贫困地区学校、教师发展短板。并重点选派深度贫困乡镇、定点攻坚村的校长、老师到山东交流,跟班学习、提升能力。仅2020年,重庆就利用山东的远程教育资源,对当时的14个贫困区县约9.46万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了远程培训。
山东与重庆,相隔1500公里,10年鲁渝扶贫协作,却让两地干部群众的心紧紧贴在了一起。
近两年来,重庆240名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到山东挂职学习,学先进经验,学先进理念。10年来,山东帮助重庆1.8万余名贫困人口实现转移就业或就近就地就业。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两省市多部门通力合作,从“家门”到“厂门”无缝对接,组织贫困人口赴山东就业,实现918名贫困人口在山东稳定就业。
跨越千里,山海情深。
鲁渝扶贫协作的实践证明,东部支援西部,先富带动后富,开创了优势互补、长期合作、聚焦扶贫、实现共赢的良好局面。
对口帮扶献真情,东西协作谱新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遵循,展望未来,重庆和山东必将继续携手前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