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微信的段子「微信的这些槽点今天让我们一吐为快」

微信作为时下最主流也最被我们熟知的社交软件,到了今天在很多用户心中几乎已经有了不可取代的地位,但其实关于微信还是有不少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得到较好的用户体验,而关于这一点微信支付张小龙曾在微信公开课上做出过解释,他说他很庆幸但又惊讶外界对微信的评价是它是一个异类,因为在这背后证明了微信在市场上是与众不同的,但同时又惊讶于微信只是守住了一个好产品的底线就已经在市场上脱颖而出了,而在这之中,张小龙所说的底线就是“不忘初心的克制”。

但是也就是在这种克制之下所有有一些关于微信的槽点我们又不吐不快,接下来就跟着笔者一起看看,以下这些槽点是否与你心中所想一样吧。

没有二级密码:

目前很多涉及隐私或者财产方面的软件都已经单独为用户提供了二级密码的设置,比如百度网盘和支付宝,而微信作为一个涉及隐私和财产方面功能的软件,确没有为用户提供独立的二级密码设置。试想如果微信有了二级密码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微信锁,那么我们的隐私和财产安全是否都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安全保障呢。

聊天记录不能同步到腾讯云:

关于聊天记录在我们的日常使用中,经常会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而出现误删的现象,此外由于聊天中经常会包含大量的表情包、图片、语音等内容,所以占用我们的储存空间也比较大,而微信想要备份聊天记录仅可通过PC版本的微信进行同步备份,且备份的内容并不完善,所以如果微信可以支持聊天记录云同步,那么不仅可以节约我们的内存占用空间,还可以避免我们重要的聊天内容丢失。

不能转发语音:

看到这条可能有的朋友会想到语音虽然不能转发,但是其实有一个折中的方法可以解决此问题,那就是先将语音翻译成文字,然后再截图转发,但首先微信的语音转换成文字如果遇到普通话不是特别标准或者环境较为吵杂的情况,那么翻译的准确度就会偏低,且语音和文字的表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如果微信可以推出语音转发功能,那么就可以解决各种学习群、工作群老师或者领导的一些语音内容。

进群不需要本人同意: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莫名其妙的被别人拉入一个微商群或者营销群的情况,而当我们发现时早已充斥着无数条消息提醒,对于这种情况不仅会打扰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且还需要逐个退群,但如果再加入一个群聊之前,事先需要本人同意,那么后续就不会有这么多不好的使用体验了。

语音不能分段或者夸页面播放:

语音不能分段播放这一问题在QQ推出了语音进度条功能后,又再一次的引发了微信用户的关注,虽然微信用户对该功能的迫切需求已经持续了多年,但小编认为如果分段播放功能在微信上很难实现,那是否可以折中让微信中的语音可以支持夸界面的播放,比如我们在点开一段语音后,可以继续刷朋友圈或者阅读公众号的文章,并且语音都不会被中断,这样一来其实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读取效率。

以上就是今天小编要吐槽的关于微信为什么没有推出的一些功能,不知道在微信的使用中,你是否又有过其他不满意的地方吗?如果你对今天的文章内容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哦。

吐槽微信的段子「微信的这些槽点今天让我们一吐为快」

微信改版遭林更新等网友吐槽,新版微信有哪些槽点?

微信更新的消息我是在一个群里面知道的,但是App Store还没有碰兄更新提示,我就从“我的-设置”里面的选项检测更新的。更新后,功能上没有太注意,只是看到页面、图标和文字变得更加细腻、圆滑和好看;然后当天晚些时候,微信更新改版的信息、文章就刷屏了。下面我也加入吐槽大军,吐槽一下下。

第一个槽点:微信开启画面。看到一些文章说微信开启页面有原来的地球改为了一朵花,并配文旅伍:因你看见,所以存在;张小龙也在朋友圈发了一句王阳明的话,我想这应该是配文灵感的源泉。我知道开屏会是一朵花后,我把微信关了,再开,依旧是地球;关机了再开,还是地球。感觉我是不是被网友们骗了,但是那一张张的图片又摆在那里,而我的微信却没有看到,必须吐槽一下。

第二个槽点:钱包变微信支付。点开“我的”页面时,图片已经不是以前的灰色的了,而变得五彩缤纷了。但是,当我要找“钱包”,看看里面还有多少零钱时,发现找不到了,而是多了一个“微信支付”,点进去就是原来的钱包页面。以后,再想看余额或其他钱包里面的应用时,微信时刻在提醒你,要记得“微信支付”,会不会产生阴影,强烈要求改回来。

第三个槽点:微信群聊右上角的圆圈。更新后,我发现很多的群右上角都有一个绿色带个小小缺口的圆圈,我很好奇,点了,居然打开拆吵或了摄像头,要我自拍视频,这难道就是“即刻视频”?我这么害羞的人,怎么可能发自拍视频到群里。我就怕在点击查看群成员时点到了小圆圈,然后转成相机,必须吐槽,我是不会自拍的。

吐槽微信的段子「微信的这些槽点今天让我们一吐为快」

微信如何毁了我的工作

微信在它十周年时发布了 8.0 版本。我记得那天,自己收到的第一条关于微信十周年的反馈,来自正在处理稿件的同事。

他说:“作为编辑,我讨厌微信。它几乎毁了我的工作,我恨不得马上卸载。”

我们都知道彼此不可能卸载这款软件,相信你也是。

你可以试着回想起自己使用微信的第一天:朋友强烈推荐你去下载这个全新的 APP:它比打电话方便,比发短信省钱,甚至还能实时收到消息。你很快被微信的极简主义折服,没几个月,它发布的新功能还可以取代对讲机——对,就是现在被吐槽最多的语音消息功能……

十年前,手机 QQ 仍然如日中天,新选手“米聊”是最被看好的挑战者,但大部分人还在用一毛钱的短信作为即时通讯工具,谁也想不到后来者微信会打败甚至摧毁以上所有对手,真正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同事的抱怨提醒了我:当一款软件、一个系统成为了生活甚至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我们除了适应它,是否还有过其他挣扎?为了向你证明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如此关心它、它的糟糕之处,并想要做出改变,我特地建了一个微信群,邀请几位编辑同行一起讨论。(其中一些已经转行,但工作内容仍然和编辑相关。)

他们需要使用微信沟通工作,对于“微信如何毁了我的工作”有不同角度的思考。

*本人在群聊中只负责提问、主持和插嘴,读完这段聊天记录后,你可以看到更多的思考和观点。

黄四

大家好,我是黄四,我会在微信上做文件分享、concall、简单的工作 Briefing、工作日常的沟通交流。

猫弟

我是猫弟,我用微信谈扮办公主要携消是通过文字消息与内外部进行联络,除了邮件和线下会议外,大部分的沟通都在微信上完成。

王恰恰

大家好我是王恰恰,我的工作中几乎所有需要对外沟通的工作都得在微信上完成。

Lynn

大家好,我是 Lynn,我平日里和同事的工作沟通都靠微信完成,以及我们有很多新媒体内容需要依靠微信公众号实现。

哈喽,我是杂志编辑氯。我会在微信上完成一切工作沟通。编辑是个搬砖工作,像制作方案、组建团队、现场拍摄、检查结果,发起一切并对一切负责。其中很多内容都是阶段性的,而沟通贯穿始终。

乌云装扮者

欢迎大家

乌云装扮者

我们对第一个话题不做限制,大家先自由聊聊对微信的看法。

微信的亮点是简单方便,对比 QQ 现在的功能花哨得就像每只脚都穿了小小的人字拖的蜈蚣。

我前些年一直对朋友圈功能“耿耿于怀”,觉得 imessage facebook 是有些不可理喻的,而分组很累,也很容易操作失误。

猫弟

最近好像朋友圈也越来越变成工作广告位了,有一段时间把比较多的个人生活/情绪都发在了豆瓣上。

乌云装扮者

我也会把日记发豆瓣上。

还有一点,微信不能多平台同时登陆,每次在办含隐灶公室电脑和 PC 间反复切换登陆时我都会吐槽一遍。

黄四

对我来说,它最大的槽点是给人一种随时都 available 的错觉,而且信息是个闭环,每个人越来越像井底之蛙。

乌云装扮者

只能活在自己的圈子里。

王恰恰

其实微信实在太全面了,即时通讯、社交、支付、购物、阅读、内容生产……有点“微信宇宙”的感觉。

王恰恰

但我们在庞然大物面前,肯定是既(不得不)臣服又心怀忌惮和恐惧的。

乌云装扮者

我反而觉得大家在微信面前是无感的,它太侵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乌云装扮者

至于说恐惧,也许突然用不了微信的时候,才会感受得到。

乌云装扮者

OK,下个话题

乌云装扮者

请整体谈谈在微信办公的体验吧。

黄四

微信给人随时随地、永远在线的错觉,打破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

猫弟

关于这点,我觉得它和我们的工作性质/现状是相互影响的:微信让工作变得无处不在,也让这种无处不在的工作变得更便利了。

“工作便利了,工作变多了。”

乌云装扮者

“随时可以被找到”这件事确实让很多人感觉被绑架,但工具的最大作用还是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更便利和更糟糕都还是使用者如何使用工具的问题。

Lynn

工作中常常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沟通”,微信确实让我们“随时可以被沟通”。

王恰恰

我们注定逃不开工作对生活的全面入侵,所以有一个能把这一切便利地 mix 在一起的工具也挺好的。

乌云装扮者

王恰恰

嗯嗯

黄四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和 Monocle 合作了一些内容,沟通都是通过邮件和线上会议的方式,这样反而大家比较讲求沟通的准确度和效率。

黄四

另外还有一点要吐槽:微信的沟通有时候非常单向度,很多人会很晚发重要的工作内容,只是因为怕自己第二天忘记。

乌云装扮者

各位是否有自己使用微信办公的方法论?

Lynn

首先,自己设定工作时间,学会适当屏蔽信息,可以设定集中进行信息回复和重要事情沟通处理的时间,并且学会适当拒绝。

Lynn

另外,工作时间尽量使用电脑版微信进行工作,比起手机效率会更高。

黄四

1、尝试工作和生活微信号分开,但难度很大。

黄四

2、每天给自己一个 working hour 的规定,工作时间之外就不再回复工作内容。

黄四

3、重要的 Briefing 和文件还是通过邮件沟通,同时用云盘保存微信端的重要文件。

王恰恰

我在尽量号召同事们使用石墨或者 QQ 给我传文件

关于如何防止工作和生活的边界被消弭,方法网上都有,无非是加强对一切的约束。值得一提的是我并没有这么做。

乌云装扮者

那接下来每个人为读者提个小建议吧

我:规范作息

乌云装扮者

我复议

Lynn

Lynn

我的是:能用文字别用语音,实在不行可以打电话!

黄四

重复一遍:设置自己的 working hour 真的很重要。

王恰恰

我建议大家像我一样关掉消息提醒,(尽量)不要被小红点控制你的人生。

王恰恰

已经被控制死死的了

猫弟

哈哈哈

猫弟

我没有建议,就分享几个最近使用微信的心得可以吗?

乌云装扮者

完全可以,even better!

猫弟

1、在疫情后开始线上办公后意识到,需要沟通时,见面优于视频,视频优于电话,电话优于文字。所以在必要的时候(需要相对深入沟通时),尽量打语音/视频电话,而不是一来一回地发文字。通话的效率高,相比文字更不容易产生误解。

Lynn

2、有些时间无法及时回复的信息(比如在会议中)会先置顶,然后统一回复。

猫弟

3、也会在需要集中精力处理 1-2 小时工作的时候,关掉微信提醒/或者直接关掉 wifi,提前和同事说接下来有事请到工位上来找我,结束后再统一回复期间未回复的信息。

乌云装扮者

好的,谢谢大家!

乌云装扮者

需要提醒你,这不是一次“产品圆桌讨论会”,参与讨论者也不是有备而来的产品经理,而是一些重度使用者的零碎发言。之所以组织这次讨论,是因为我们之间有真实的工作沟通,也遇到了真实的困境——

到底怎么做,才能让“微信办公”的概念成立?

很多人在无意识地使用微信

根据腾讯的最新财报,微信全球月活用户数超过了 12 亿,也超过了中国网民总数(这发生在微信身上还是挺合理的),这个体量的微信与上年同比仍然增长 5.4%,相当于增长了三分之一个 B 站。

雷军在 2010 年曾经发微博称:“腾讯已经成就了一代霸业,但强大如罗马帝国如大秦王朝,都有衰落的一天。”问题是,微信会有衰落的那天吗?

反正我现在还看不到。

要聊起微信的强大,只需看看它把多少竞争对手送进了互联网坟墓:Kik、Talkbox、飞信、易信、来往、子弹短信…… 雷军的米聊也在三天前悄悄停止了服务。

微信不仅是一个 IM 软件,也是这个 社会 最主要的沟通工具、最普及的支付方式、渗透最深的信息获取平台、最大众的媒体出版工具。

关于“微信在这十年里定义了我们的生活方式,重塑了整个商业 社会 ”这件事,已经不需要一个博主过多去做解释。一个有趣的佐证是,刚刚群聊中的“猫弟”在私下交谈中曾提到: “最近已经是无意识使用微信,缺乏思考和批评精神了。”

仔细想想,“无意识使用”不就是对一个产品最大的赞美吗?

微信是个局域网,这很棒,也很糟糕

微信的产品团队是一个极其优雅克制的团队,在发布的十年时间里,它的每一个新功能都无比谨慎。

它的绝大多数主要功能——聊天、朋友圈、通讯录、公众平台,都未曾修改过基本操作逻辑,十年过去,它们看起来甚至比当初还简洁。

你可能要说,但微信始终是我手机里占内存最高的软件呀?

换个角度想想看,一个集沟通、社交、办公、购物、支付、企业服务、阅读、出版、短视频、直播等等功能于一体的巨型软件,还能在你的手机上流畅运行,这正说明它足够简洁。

你可能还会说,为什么它不显示消息已读?为什么它不去掉撤回提示?

好吧,也许这正体现了一个优秀产品团队的素质:不让用户教他做产品。

严格的产品团队,创造了 历史 上最大的“平台级”产品,也创造了无数个“风口”和成功者。从我的领域来讲,微信公众平台创造了“自媒体”的概念,让“创作者”这个群体扩大了百倍千倍。

通过这个平台,许多人改变了命运,从上个时代的博客主、传统媒体人“跳槽”成为创业者,不仅扩大了影响力,还赚了不少钱。新榜刚刚发布了 2020 年微信公众号 500 强 ,你可以点进去看一看,里面的很多账号都是最初那一批受益者。

微信小程序也是一个不错的创业平台。内容创业者不必组建 IT 团队,只需要做个更简单的小程序就行了。在零售电商领域,小程序给了“私域流量”一个新战场;另一个不错的例子是“轻芒”的播客小程序,让那些优质独立播客有了自己的专属品牌展示区。

还有去年发布的微信视频号也一再突破我们的想象:不仅仅是短视频领域的新选手,还是连通内容与服务的前置窗口。

微信带来的创业热潮或许可以比拟互联网的出现、4G 的出现,事实上,考虑到庞大用户数和封杀外链的行为,可以说“微信=中文版局域互联网”。

微信花十年时间精心编织的这个“局域网”,圈住了不少用户,创造了很多工作岗位,事实上也帮助我成立了现在的公司——这一点要感谢它。但我们都要有一点批判精神对不对?

要承认,活在这个巨大的“网”之下,确实有点透不过气了。

社交关系是微信困住你的牢笼

张小龙在最新的微信公开课上又一次打出了“好的产品,是用完即走的”这个旗号,在今天每一个 APP 都想把你钉死在它的信息墙上的时代,这个产品哲学显得很有禅意。

但很多人不记得他当初的下半句——走了还会回来。

哦?

听起来是个不错的使用闭环:微信帮助你高效完成了手上的事情,你觉得不错,下次还会再用。

只不过,这样的用完即走在我看来并不是真正的“走”,只是推开窗户透了透气。

事实上,抖音、小红书、微博甚至淘宝都可以从手机上卸载,但微信是万万卸载不了的。你也很清楚这是为什么:微信用社交关系与内容服务所筑起的铜墙铁壁,才是真正剥夺你自由选择权的那颗“钉子”。

更尴尬的是,微信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但没有一种是令人完全满意的。大而全的产品有这样的通病,一边封杀、收购更小但更有创造力的产品,另一边因为要适应所有人而创新乏力。

十年了,我们享受着微信带来的便利,但也意识到了使用它的代价。

微信到底毁了什么

最近,我们公司采用了弹性工作制,每周坐班两天,开会、碰选题和跟踪进度为主,安排本周工作、定好稿件发布日期,其余时间编辑自由选择办公场地。

这个决定不是拍脑袋想出的,我首先得到了合伙人的建议、然后自己也经过了深思熟虑:不坐在办公室,也不妨碍同事之间用微信沟通,是不是?

Emm……

接下来的吐槽环节,不是从一个“老板”的角度出发的,做出弹性工作制的决定,一方面证明我信任同事,另一方面证明同事值得我的信任。只是采用弹性工作制之后,一些在微信上沟通的问题因为使用频次增大而逐渐暴露了出来,在此统一整理。

在我的上一份工作里,回复老板的要求是最重要的事,这既是一种礼仪,也是一种负责任的体现。在同事之间也是如此,及时 check 邮件,积极响应同事的工作沟通,本质上就是在提高双方的工作效率。

微信作为主要沟通工具时,回复工作消息的优先级没那么高了,很多同事回延迟数小时回复甚至在我催促前都不会回复消息,当然大家会有各自的理由:“没看微信”、“睡觉来着”、“刚出去了”。而这样的借口在一个办公室里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在其他的沟通工具中:Slack、飞书、钉钉、工作邮件等,都有专业的界面和干净的信息流,打开它就是工作的开始,关掉它就是工作的结束,而微信不是一个给人“工作仪式感”的东西,打开它不会给人“开始上班”的感觉。

我的同事大部分是 90 后,非常能熬夜,经常凌晨微信发给我工作消息。作为老板我似乎应该感到欣喜,但首先我也拥有休息时间,其次同事熬夜意味着白天效率变低,这听起来一点也不虚伪——老板应该是最希望员工把工作和生活分开的人。

但是,微信让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完全消失,一方面老板可以 24 小时找到员工,另一方面同事们也意识不到上下班时间,经常半夜来打扰我(或许是由于拖延)。

工作微信群是个伪命题,因为微信群本质上是鼓励人“闲聊”的:群公告、@、指定消息回复,全部在产品中被后置,呈现在你眼前的是“干净”的聊天框,发布一条消息,很快被下一条消息(或成堆的表情包)淹没。

在工作群中发布的重要信息会被无差别地推到几个屏幕之外,其他同事则难以从没有任何格式限制的对话中获取到关键信息:负责人、参与人、DDL……在工作群里,经常感到对方的话没有说完,想追问又在犹豫,这样一来一去,就给各种误会制造空间,既降低了效率,又难以事后追责。

4、微信毁了“认真”

在写工作邮件时,我们会认真反复检查邮件内容,确认无误才会点发送键,在工作邮件中打错一个词就可以被称作“事故”。但在微信对话框里打错一个字是不需要纠正的——能看懂就行。

微信的对话框并不能方便地预览自己的消息,也很难把光标移到错字边上,消息发出后更不支持修改,这一切都在传达一个讯息:

快比正确更重要。

微信的时间线对所有在上面工作的人来说都是噩梦,它仅有三个优先级分配系统:最新的、置顶的、免打扰的。而后两者需要你单独设置,它们的开关无法通过右划对话框实现,而是隐藏在聊天详情页面。

但我们要面对的却是形形色色的人,每一个对话框里都进行着不同的沟通,我们无法方便地给不同的对话框设置任务优先级,这让在微信办公的人变成无头苍蝇,陷入“瞎忙”的怪圈。

除非你是个处理碎片信息的大师,不然很难不在微信沟通中感到疲惫。

有时候看不到消息,打不开链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重新学习使用微信

OK,我用了这么长的篇幅告诉了你一个很悲观的现实:微信很糟糕,但你没得选。

所以,我们只能任由微信操控,直到它膨胀成一个邪恶商业帝国,控制人类 社会 ……

想多了!

并不是没得选,而是我们太依赖“本能”去使用微信。

选择不了离开微信,但至少可以选择另一种使用微信的方式。想想看,之所以我们都不能离开它谈工作,还是因为微信的杀手级优势:用户多,而且随时可以联系上。

为了这个优点,我们可以忍受微信的种种弊端,硬着头皮在上面沟通工作。而微信依旧做那个服务于大多数人的 APP,谨慎地添加任何一个功能。

所以,微信毁了我们的工作吗?

虽然说,好的产品应该减少用户的学习成本,但当你选择成为小众用户时,势必都会遭遇两难选择:是放弃还是改变自己。如果仍希望在微信上实现高效办公,那么我强烈建议你:应该去重新学习如何使用微信。

撰文:Andy 设计:Andy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冲量计算题「仪表工试题冲量式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