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腾讯将投入100亿助力基础科研的“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引起了整个科研圈的广泛关注。一方面是有腾讯这个大“IP”坐镇;另一方面,是有一下子就能抓住眼球的100亿“巨资”。
据悉,“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是一项聚焦原始创新、鼓励自由探索、公益属性的新型基础研究资助项目。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由科学家主导、腾讯公司出资、独立运营。腾讯公司将在10年内投入100亿人民币,长期稳定地支持一批杰出科学家潜心基础研究、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
从2022年开始,“新基石研究员计划”将聚焦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两大领域中的60位科学家进行资助。具体资助类别分为两类,一是实验类,不超过500万元每人每年;二是理论类,不超过300万元每人每年,并连续资助5年。
事实上,这并不是腾讯第一次在科研成果转化领域“出手”,早在2018年,腾讯就发起了“科学家探索奖”,助力基础科学研究。而在此后的几年,腾讯也一直在探索如何参与科研成果转化的具体模式与触达路径。
当然,腾讯也不是唯一一个在科研成果转化发力的互联网大厂。近一两年,阿里巴巴、百度、字节跳动等都在用自己不同的方式深度参与到这场聚焦于原始创新的产业变革之中。
那么,互联网大厂为何会选择在当下将目光聚焦于科研成果转化?他们又是如何具体参与到其中的?想要在这背后达到怎样的目的?为解答这些疑问,动脉橙果局对此进行了深度分析。
#01互联网大厂为何将目光聚焦科研成果转化?互联网大厂总是很乐于参与新鲜事物,当下的“科研成果转化”就很符合其特征。
首先从政策层面来讲,国家和地方政府当前都高度重视科研成果转化,并在近年来制定出台了大量相关政策;其次从创新力生产端来看,科研院校迫于“绩效考核”的直接压力,在当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专注于科研成果转化。
最后从创新力落地端来看,以投资机构为代表的产业方,其无论是对早期科研成果的关注度还是执行力度,都较之前有了极为明显的提升。
那么,互联网大厂为何会选择参与其中呢?除了市场热度之外,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基于品牌宣传。科研成果转化不仅在当前拥有“高流量”,与此同时还是一个需要重度支持的核心领域,而互联网大厂的“加盟”不仅能快速提升其市场影响力,同时还能圈一波好感。这将在市场营销上给予互联网大厂巨大的红利。
其次是基于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一方面,科研成果转化的核心人员是科学家,互联网大厂通过参与科研与他们进行深度接触,将很大程度上帮助其引进一批全球顶尖科研人才。
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大厂的参与下诞生的科研成果,也将帮助其产品管线升级迭代,同时也将提升企业整体的科技含量。这将使互联网大厂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多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是基于其新产业领域的突破需求。互联网大厂虽然都是从互联网领域“发家”,但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之中,也在不断地向其他前沿产业布局。医疗领域就是其中之一,当前,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大厂都深度参与其中,并且还单独成立了子公司品牌,进行独立运营。
而通过参与科研,并在这一领域进行集中发力,将使其医疗板块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同时也将为整个集团带来巨大市场价值。
#02大厂参与科研的共同之处:平台、资源、资金正如前文所说,我国科研成果转化当前正属于起步阶段,因而需要产业链多方的参与和支持。那么作为互联网大厂,他们在创新与转化这条产业链上究竟能提供什么呢?共同之处是大平台、多资源和多资金。
首先是大平台,主要是指技术平台,为科学家提供研发的原始支持。产品的落地必然要依赖底层平台的支撑,而好的设备设施讲为科研工作提供巨大助力。
目前,阿里巴巴正在大力发展AI医疗,为此,集团旗下的达摩院更是聚集先进的科研设施设备,来打造机器智能系列实验室,其中就包括语音实验室、视觉实验室、语言技术实验室等。
其次是多资源。科研成果转化是研发的深入,同时也是资源链接的过程。从实验室到商业场,在这转化的过程之中需要不同角色的加入。
一是科研人员的加入。科学家是原始创新的源头,有了“人”才有技术的诞生。据悉,2022年3月,阿里巴巴公布的“研究型实习生”计划在全球已有200多所高校的1000多名学生参与,其中博士生占比超7成。
二是科研院校的加入。在科研转化中,科研院校是人才孕育的摇篮,他们之间需要交流与协助,从而激发更多前沿技术的诞生。据悉,腾讯已在全国21所高校内建立了“腾讯创新俱乐部”,一年开展活动200余场。
三是产业机构的加入。互联网大厂本身就是一个产业高度聚集地,与众多机构都有深度合作,而科研成果转化也是一个多向且多元的过程。
最后是资金支持。许多科研人员都表示,科研转化最怕没有钱,一是研发会被腰斩,二是公司难以运转,当然,也有许多科研人员也在愁生活。为此,腾讯在今年的“科学家探索奖”中增设了医学科学领域,为科研人员提供300万资金。
而在腾讯最近发布的“新基石研究员项目”中,明确表示将在未来10年内投入100亿元人民币,长期稳定地支持一批杰出科学家潜心基础研究,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
#03和而不同:互联网大厂参与科研的差异化打法虽然互联网大厂当前都选择挤在科研成果转化领域,但各自的专注点还是有所不同。
腾讯:以科学家为主导
在科研成果转化的入局策略上,腾讯更关注科学家本身。从2021年的犀牛鸟基金开始,腾讯就开始向科研人员提供15-20万元的研发资金,并设立了“创意基金”和“技术标准化研究”等奖项,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基础研究。
而在今年推出的“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其最鲜明的特色就是“选人不选项目”,这也能看出腾讯对科学家的信任和支持,在资助的金额和期限上都有着充分体现。
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帮助科学家进行研发,腾讯还为科研人员打造了“腾讯云算力资源池”,该资源提供和标准CVM云服务器一致的管理方式,可用于深度学习训练与推理、图形图像处理以及科学计算等场景。
阿里巴巴:搭建研发中台。
阿里巴巴在产业线的核心亮点就是中台建设,而如今,阿里巴巴也将其优势扩大至了科研成果转化领域。
具体来说,中台一个很大的作用是它能快速孵化新产品,加快创新业务的发展进程。从患者服务、慢病服务、营销服务等多个业务中台反映到AI中台,通过语义分析、规则引擎等过个过程进行分析研发。
字节跳动:跨学科合作
与腾讯、阿里巴巴不同的是,字节跳动在科研成果转化领域更想发挥自身所擅长的AI技术,与医药行业进行跨学科合作,从而进入到医疗科研成果的创新与转化过程之中。
字节跳动在2020年才正式开始进军医疗领域,虽然起步晚,但决策却非常果断,2020年年底就投入了近5亿资金,完成了多起对医疗科普平台和医疗、医药企业的投资收购,为自己即将推出的“小荷健康”攒足了底气。
而在“小荷健康”正式登陆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便成功申请了15项发明专利,这些专利使得结直肠医学图像和数据的处理能力、处理速度得到较大提升。
不难看出,字节跳动在线上搭建高效诊疗平台,线下又多方合作医疗机构,就是在试图打通线上线下的医疗生态闭环,为后期专注于科研储备人才和资源方面的建设基础。
不但如此,字节跳动还在2021年成立了医学检验所,用于检验检测服务、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等医疗服务。这也释放出一个信号——字节在创新药研发这一热门赛道跃跃欲试,并将以AI Lab为抓手进行全方位布局。
百度:关注早期投资
2021年,百度健康在健康科普等内容生态上大力布局,不仅固生堂旗下所有公立医院医生纳入百度健康平台,更是推出“医 计划”、“商家赋能计划”等计划,持续深化其内容生态布局。去年6月,百度领投医疗科普健康教育平台有来医生,更是为百度在医疗健康构建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除了在健康科普平台加码,百度近年来还将投资目光聚焦在了医疗早期市场,AI新药研发商索智生物和AI蛋白质设计平台分子之心都是其近年来早期医疗投资的典型标的。
与其他大厂不同的是,百度在科研成果转化领域中更仰仗于自己的投资属性,主要是选择早期初创项目进行孵化,而在早期项目的选择上,主要是瞄准那些当前存在临床痛点且有巨大市场空间的前沿领域。
#04写在最后科研成果转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需要产业链多方参与的合作性事物。所以,互联网大厂的涌入,必定将为正处于起步阶段的创新与转化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但这并不代表就一定会产生实际的效益,即便是互联网大厂拥有诸多核心能力,但如果参与的方式不对,同样也会很容易在科研成果转化领域“折戟”。这样的案例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在少数。
所以,在这阵科研成果转化的热潮之中,互联网大厂要回归到理性的思考中去,不能随着市场而躁动,而是找到当前行业的真实痛点,并尽可能地用自身优势去进行弥补,或者是强化这一方面的核心能力,谋定而后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