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驳虎 疫情「唐驳虎疫情拐点已经出现还有几个好消息」

文/凤凰新闻客户端荣誉主笔 唐驳虎

自从上一篇重头总结,已经两天没有分析过数据了。

这几天,全国统计病例人数从1.4万、1.7万猛增到2.0万、今天的2.4万,增量增速是越来越猛,也让很多公众越来越忧心。

这里先继续把拆分归类的纵横数据呈现出来,后面再予以分析。

究竟什么是真实的拐点

现在看来,哪怕是最乐观的专家也只敢说,预计正月十五(2月8日)有望出现大家所期望的疫情拐点。

台湾大学化学系徐丞志助理教授根据各家预测绘制的新增确诊人数曲线图(这的确是拐点的正确意义——增速的改变点)

主流意见认为是二月下半月。一些悲观的国外专家甚至说,拐点预计要到四月份才能出现。

你怎么就敢说疫情拐点已经出现了呢?明明现在的的病例增速还那么迅猛。

这里要分为两个区别:

1、大众以为的拐点,和实际定义的拐点。两者之间的差异。

通俗地说,数学上的拐点(Inflection Point)又称反曲点,是指增速从加速上升(越来越陡峭的爬坡),开始改变为增速下降(坡度开始平稳,即将变缓)的的点。

而不是指增速已经明显变得很低,趋向于平稳,乃至停止增加的稳定点——这叫驻点(Stationary Point),甚至是改为调头向下的点——这叫极点(Culminating Point)。

绝大部分人(包括很多专家)对拐点的理解和应用,都存在偏差甚至错误。

2、现实中真正意义的数据,和被统计上来的临时数据。两者呈现的差异。

我们知道,湖北省外的数据是有充足检测资源、流行病学调查队伍作为保障的,相当真实可信。

而湖北省内尤其是武汉市内,还积压着大量待检测疑似病例。

根据东亚地区国家撤侨的估算

根据省外病例规模比例的估算

2月2日,湖北要求医疗检测机构,最大限度挖掘检测潜能,在这两天内消化检测存量。注意这里指的还是积压在检测机构的已采集待检样本。

而在检测机构之外,还有大量疑似病例还在排队等待送检,从现实中病例的转换为统计数据中病例,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襄阳的这份通报显示,实际送检的确认病例比例在50%左右,其中第一次检出比例33%,第二次补检检出比例约25%。

当然,武汉已经授权25家医院、12家检验机构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检测能力从上月底的每天2000份又有了新的提升。

而全国核酸检测试剂的日产量到2月1日已经达到了77.3万人份,未来最高有望超过128万人份。预计湖北将很快实现每天超万人规模的疑似病例的诊断需求——

2月4日(昨天),武汉和湖北的确诊病例增量分别达到了1967和1189人,总计3156人,背后的确已经是近万人规模的实际检测能力。

预计未来几天,湖北、武汉的确诊病例人数还会继续高速增长,最终呈现出接近于现实真实的统计规模。

在此之前,在统计数据上,我们更关注同样严防死守的湖北省外的病例情况。

我们更关注真实的规模,而不仅仅是统计数字呈现的动态规模。

为什么说拐点实际已经来了?

那么关注一下省外最近几天的确诊病例增量:

31日752,略有下降;1日668,明显下降;2日722,又上升了;

3日888,没有稳住,又涨起来了,并且创造了新纪录;4日730,跌了回去,但都还没有跌回2日的水平。

这省外的数据也不支持啊,每天依旧起起伏伏的,凭什么说拐点来了?

凭增量的结构。

来源“中国气象爱好者”

我仔细查看了各省尤其是相邻的安徽、河南、湖南还有重灾区浙江温州公布的近日确诊病例详情。一个非常明显的结构性转变,就是前几日的新增病例,还是从武汉封城前后返乡的人群中产生。

安徽

河南

浙江温州,有约20多万人口在武汉做生意,是一个传播重地

湖南

随着武汉封城至今已过十余日,23日封城前最后一批离开武汉的返乡人群,实际发病的感染者已经基本得到确认(潜伏期3~7日,加上入院、确诊期3~4日)。

所以1~2日的增量出现了一个短暂的下降。可以称之为原发性病毒的衰竭。

而最近几日的各地新增病例,已经明显转为本地病例,而且大多是之前确诊者的亲密接触者(家人)。

这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

R0的真正意义

疫情这些天,各路媒体、专家快速向大众科普了“基本传染数R0”。

经过各方专家的核算,目前nCoV新冠病毒比较公认的R0值是2.6~2.8之间。恰好与SARS(一般估算2.5~3.0)相当。

但是,SARS如果扣除几位“超级传播者”,普通感染者的R值只有1.8左右。

所以,在实际生活当中,nCoV的传播能力的确是略高于SARS的。

我们知道,R0越大,传染性越强,只要大于1,病毒就会以指数形式扩散;而R0如果小于1,就会逐渐收敛——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在中东本地的R0就只有0.6~0.7,因此没有构成大规模疫情。

只是到了韩国,由于盛行的“探病文化”、隔离病房不够严密等原因,才塑造了几位“超级传播者”,造成了186人规模的疫情。

从根本上来说,R0作为数学指数值,不是用于预测的,而是警告和建议。警告如果不采取行动,就会出现灾难性的传染病暴发和蔓延。

但只要尽可能采取措施,降低R0传播指数,最好是能够以最快速度降到1以下。我们就实现了对疫情的抑制,并最终导向胜利。

人类对抗传染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降低R0

其实,原始的R0值指的是整个社会什么也不做,毫无防备地袒露在病毒侵袭之下。当每个个体都在处于没有防护的自然状态下,平均一个病毒患者能再传染几个人。

所以在《瘟疫公司》里,玩家最乐意的事情就是让病原体悄无声息地在人群中散播,最不愿意看到的便是各个国家关闭进出通道。

2003年SARS变化曲线

一旦现代的人类社会反应过来,全面动员起来,就能实现对病毒的围剿和反杀。

因为人类在对抗传染病的反复斗争中,早已总结出一套应对规律: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而作为这套规律重要组成部分的“隔离”,便是正常人远离致病源,不给疾病提供传染途径或新宿主的可能性。

全国民众深宅在家,换来了阶段性胜利

现在看来,面对扩散的175万外流人口,其中实际的约6000被感染且发作者(参考2月2日数字),全国各地方全面行动起来,以1:28倍的规模追踪到紧密接触者,并普遍实现医学观察。

从这几天第二轮传播的规模与速度来看,病毒在外地已经中断了指数增长的可能,线性增长的潜力也已被死死扼住。

在实践中,第一代被感染且发病者(武汉回流人口)身上的病毒的确平均能传染2~3人,但正常也就到此为止了。

因为全面检测者已经绝大部分处于自我隔离和医学观察状态,基本阻断了第三代传播的可能。

这就是近12天以来,全国民众都自觉“宅”在家中深居简出、出门也都普遍戴口罩的意义所在。

虽然不时爆出某地总有几个不守规矩、胆大妄为并且造成一定程度扩散,但也很快被摁住了。

大范围的医学观察随即跟上,毕竟这只是个案,不是普遍现象。

nCoV是一个非常讨厌的病毒,但不是超能的

nCoV当然是一个非常讨厌的病毒——不仅严重性高,对病床资源挤兑严重,而且潜伏期长,一般3~7天,最长可达14天。

这导致其隐蔽性突出,而且需要隔离观察的时间非常长,这也导致了整个中国从除夕之夜到现在的长时间停摆。

如果再叠加“潜伏期、携带者可以传播病毒”,那这病毒真是无敌了,《瘟疫公司》也不敢这么设计。

2020年1月30日,顶级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德国1传4感染新冠病毒的文章,似乎证实了无症状者可能传播病毒的假设。

这则消息顿时在国际医学界引发了轰动,因为这将证明疫情控制将变得更加困难,几乎是不可能。

然而,2月3日,德国政府的公共卫生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KI)就写信给NEJM澄清,这篇文章的结论并不正确。

因为文章只依赖了被传染的四名德国籍患者提供的信息——

他们认为原始患者、1月19日至22日访问德国的中国业务伙伴在与自己接触之时,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

论文附带的感染时间轴线图

然而撰文的德国医生们,并没有联系到首位原始患者(中国籍公民)证实,只凭4位德国被感染者的说词,就下了这个严重结论。

实际上,原始患者居住在中国上海,当时是短暂出差德国。事实上,她早已出现乏力、四肢酸痛的症状,并且在服用阿司匹林,只是症状不太明显。

所以,无症状者、病毒携带而不发作者,能够传播病毒只是为数极少的情形(具体原理以后可以进一步分析)。

这一下就解除了人们最大的担忧。

武汉已经真正意识到问题所在

我在前一篇结论性文章里判断,nCoV是一种传染性中等、严重性较高、致命性较低、治疗难度不太大的新发传染病。

最严重的问题就出现在对病床资源的挤占上。

另外,各人的体质条件、免疫能力大有不同,虽然发病者中需要住院治疗的比例达到了40%,尤其重症患者达到了近10%,但同样有60%的发病者只需普通的支持治疗即可自我痊愈。

武汉最近几天新增了1300床位正规救护病床,但依然一床难求

在nCoV患者当中,真正最需要住院的,是总数大约3000的重症患者。其次是约1.2万症状较明显的患者。

根据东亚地区国家撤侨的估算

根据省外病例规模比例的估算

当然,同期还有包括估算2000人的流感重症患者,也需要住院。以及日常都有的孕产妇、儿童、血液透析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医疗救治工作,也不可因为救治nCoV而让路。

现在,武汉已经终于意识到真实的病例规模和真实需求,开始着手合理的分配医疗资源。

2天时间内,武汉利用大型公共建筑,建起11家“方舱医院”、132个集中隔离点,到2月4日24点,增加普通观察性床位12571个,已经收治各类病情一般的人员5425人。

就在昨晚(2月5日晚),武汉市卫健委发布通知,各定点收治医院从即日起,原则上只能收治确诊的重症病例和危重症病例,以及疑似的危重症病例。

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患者,新就诊的一律安排送往社区隔离点或方舱医院收治;

尤其是已经收治的,定点收治医院要及时办理出院手续,送往社区隔离点或方舱医院。

这就是分级分层诊疗的意义所在——几万患者人人都住ICU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何况不少普通患者只需要支持治疗,而真正急需救护的重症患者,不少又一床难求。

不是每个患者都需要顶级救护——但是危重患者必须得到救护

另外,截至2月3日晚6时,国家、军队和29个省市区,共派出70支医疗队、8329名医疗队员,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工作。其中武汉有59支医疗队、6794名医疗队员。

按部署,很快还将新增2000名队员,服务于各类医院,全力救治疫区中心的武汉。

光看统计数字是看不出这一切的

理顺了种种关系,一系列纷繁的苦难终于可以成为过去时。

省外已牢牢控制住了扩散风险,武汉终于可以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事实上的疫情扩散拐点,已经到来了。

唐驳虎 疫情「唐驳虎疫情拐点已经出现还有几个好消息」

地产行业2022:踯躅、彷徨与几个好消息

2022年春节假期已过,大多数地产人已回到岗位开始认真搬砖。对大家桥仔友而言,刚过去的一年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一年,行业政策持续收紧,融资和负债成为压垮不少明星房企的巨石;这一年,地产人水深火热,甚至有近百人在同一天收到了离职通知;这一年,房企想尽办法卖房自救,“工抵房”横出江湖旋即又迅速遭到禁止。


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迎接未来。在经历了深度洗牌之后,越来越多出现的回暖信号昭示着行业的好消息。


春天,似乎并不遥远了。




01行业:融资困境与房企自救


自2020年三条红线和贷款集中度政策出台后,2021年,房企融资、供需两端持续收紧。


2021年1 3月,房地产融资合规方面的政策监管持续加强,上海、北京、深圳等地严查经营贷违规入市;4月,上交所和深交所同时发布指引,严控城投公司、若资质企业发行公司债;6月有消息称,中国人民银行已将“三道红线”试点房企商票数据纳入监控范围。彼时,有房企内部人士曾向地产圆周率透露,要求相关房企将商票数据每月上报。


前三季度持续收紧的政策下,部分房企陆续爆发了债务违约。2021年9月以来,恒大多次遭遇债务冲击,房企顶流跌下债务神坛;2021年9月20日深夜,新力控股股价突然暴跌87%。随后的9月30日深夜,新力控股公告称多笔融资出现逾期,董事长张园林所持有的1.49亿股股份也被强制平仓;2021年10月初,花样年控股发布公告称,有一笔2.06亿美元的票据逾期违约;2021年11月初,佳兆业理财产品爆雷、陷入流动性危机等消息刷屏;11月中旬开始,中国奥园开始为三笔境内债的展期寻求方案;12月,阳光城大股东阳光集团发生实质性违约;12月27日晚,华夏幸福披露了债务重组预案。


行业的大趋势传导到营销端,财务稳健、保证交付已然成为一种卖点。比如,鄂州龙湖昱光之城项目在宣传中打出“龙湖集团,财务稳健”的标语。而纽宾凯武汉汉阳区的项目则直接打出“恒大停工,我们不停工”口号。


“保交付”戏剧性成为卖点的背后,揭露的正是下半年以来,部分企业频繁因为资金问题导致停工甚至出现爆雷现象。对于普通购房者而言,掏空六个钱包后,一旦面临项目烂尾,带来的损失将是巨大而不可承受的。


除了花样的宣传噱头,“工抵房”也频频出现。然而,与此前不同的是,这批重磅推出的公抵房多半是房企为了应对“限跌令”,不得已实施的降价销售措施。房企对于回款的需求迫切提升。




02地产人:走马换将背后的无奈


“2021年11月29日被通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无法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答应补偿一个月工资。”直到决定在公共平台记录自己的失业日记,顾南(化名)已经在家躺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顾南是一家房企东莞公司的投资副经理。失业以来,顾南开始频繁地投简历。除了地产行业,他还投资了不少同行业BD职能相关的岗位。“上个星期面试了蔚来戚滚的商务拓展,但是没过,最近也投了滴滴、理想 汽车 、小鹏等,也都没有回复,大方向还是寻找别的行业的机会,要找国家政策支持的朝阳行业”。


地产人被离职,已经逐渐成为行业见怪不怪的事情。而其背后,是地产商奋力自救的心酸和无奈。


今年1月16日,中型房企代表中梁表示因组织架构调整,控股集团总部职能将与地产集团总部进行整合,超过300名员工被裁员或转岗。


然而,集团总部要求,全员与1月17日正常出勤,无法出勤的员工要提前报备。也就是说,这300多名员工将在被敏槐通知的当天就必须选择转岗或者离职。


虽然企业后来澄清实际上只裁掉了100多人,而且公司会按照法律规定的N 1进行离职补偿,一天内这么多人失去工作,还是让整个行业唏嘘。


除了底层员工,位于中层甚至上层的高管同样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地产圆周率了解到,某些高管实际上并不像想象中的风光。一位号称750万年薪的高管,由于没有完成年度目标,绩效被老板打为0,实际上只能拿到一半,即350万的工资。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年共有接近800位高管出现人事变动,其中离职(辞职、退任、免职、退休)高管超过300人。




03展望:政策破冰,拐点将至


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2021年可谓是记忆最深刻的一年。而在经历了踯躅、挫折与谷底的绝望之后,2022年政策端出现的回暖信号也让地产人开始燃起一丝新的希望。在这其中,优质房企将迎来率先发展的机会。


2021年12月初,银保监会表示,现阶段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合理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此外,证监会和银行间交易商协会也有消息传出,将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发行债券,资金可用于出险企业项目的兼并收购。


2022年1月初,有房企人士向媒体透露,目前银行已告知一些大型优质房企,针对出险企业项目的承债式收购,相关并购贷款不再计入“三条红线”相关指标。


1月6日,承债式并购贷款政策落地。1月12日,招商蛇口率先完成首笔并购类票据的注册,成为今年“第一个吃螃蟹”的房企。


1月27日,在远洋集团投资者会议上,远洋集团管理层透露,并购贷在不纳入“三道红线”后,监管机构以及人民银行旗下的交易商协会鼓励优质房企来做一些并购的专项贷款,远洋也在受邀白名单中,公司也在尝试和准备,但要根据总体战略考虑,不会为了并购而并购。同日,万科发行今年首期30亿元中期票据,拟用于商品房项目建设,此次发行利率为2.95%,主体和债项评级结果均为AAA。


除了融资端出现政策缓和,房贷尤其是二手房贷款发放开始加速。根据权威媒体报道,2022年1月上旬,过户到放贷的周期在一周左右。而在放贷难的2021年后半年,这一环节要被拉长至3个月以上。


土地方面,随着杭州第三轮集中供地土拍规则放宽,降地价、涨房价规则之下,土拍热度逆势而上。


冬天过去之后,春天终将会到来,但房地产行业的逻辑,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房地产过去依靠高杠杆扩张的模式不再可行,行业日益演变成一个利润固定、偏向基础制造业的行业。深耕区域、小而美的公司或将在这轮 历史 的大洗牌中逃过一劫,国企和优质民企能够获得更多政策上的倾斜。


2022,春天的曙光冒出了一个头。





唐驳虎 疫情「唐驳虎疫情拐点已经出现还有几个好消息」

北京医保个人账户余额禁止自由支取?先别急,还有几个好消息

最近几天,不少北京市民在银行门口排着长队、等着取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来前不久,北京市医保局发布了一则通知,从九月份开始,北京市的医保个人账户,将试行记账管理,定向使用,而参保人员今后将不能随意支取个人医保账户里的余额。
      估计不少其他省份的朋友看到这则消息,会非常惊讶,之前北京医保账户里的钱,还能随意支取的么?
      是的,一直以来,北京市的医保个人账户和其他省份医保个人账户并不完全一样,其他省份医保个人账户里的钱都是“专款专用”的,只能拆岩在医院和药店看病买药使用,而北京医保个人账户则不一样,账户里的钱,参保人员可以随时随地的取出来,另作他用。
      然而从今年的九月一号开始,北京市医保个人账户将取消过去专款不专用的情况,今后北京市的医保个人账户将和其他省份一样,个人账户里的钱,将统一用于医保定向报销,参保人员不能再随意取出。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最近不少人纷纷跑到银行门口,试图将医保个人账户里的钱全都取出来,禅和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大可不必。
      因为根据北京银行的说法,在九月一号之前,存入账户里的钱,依旧是可以随时取出来的,这笔钱是属于你个人的,就算你现在不取,等到明年、后年,也一样是可以随意取出来的。
      而九月一号之后,医保个贺御盯人账户的钱,将不会再继续存入医保存折当中,而是由北京医保经办部门统一记账管理,所以说大家现在并不需要着急去银行取钱,等真有需要了的时候再去也不迟。
      另外,北京医保还传来几个好消息,之前其他几个省份陆续开通了医保家庭共济制度,现在终于轮到北京了,从今年的十二月份开始,北京也将开展医保家庭共济制度,参加基本医保的家庭成员,也可以使用参保人员的医保账户余额。
      值得一提的是,医保家庭共济并不等于医保卡共用,看病的时候,还是需要手持本人的医保卡才行,只是今后直系亲属的医保账户的钱,家庭成员之间可以共同使用了。
      另外,从明年起,将不再设立职工医保门诊最高限额,也就是说,以后报销额度上不封顶,不像过去还有两万元的最高限额。
      最后,从今年起,北京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保障起付线也降低了,根据北京市医保局的通知,起付线从之前的39525元,降低至现在的30404元,降了九千多,这也意味着,能有更多的大病患者,可以享受到大病医疗保障的实惠,减少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卖口罩收入猛增8亿多现业绩腰斩毛利率远低于同行平均值健尔康募投项目合理性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