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 广州报道
自香港与内地恢复全面通关后,一股“反向代购”的潮流应运而生。
3月下旬,深圳居民艾琳准备到香港与朋友聚会。由于每隔半个月就会赴港一次,因此她延续了几年前的香港代购“副业”,这天她如常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了一条代购的推文。但让她感到奇怪的是,这次后台询问代购事宜的,更多是来自香港本地。艾琳晒出多张自己与顾客的聊天记录,记者留意到,都是在港人士需要其帮忙代购深圳连锁餐饮店糕点、奶茶等食品的需求。
艾琳这才知道,在两地通关之后,“反向代购”渐渐火了。所谓“反向代购”指的是替在港人士代购内地食品或物品。可以看出,代购风潮已悄然转变,从过去替内地旅客代购香港产品,到如今反向购买内地产品。
事实上,在这波“反向代购”兴起之前,海外消费者购买中国货的“反向海淘”热潮已经从海外华人华侨群体间扩展到更广泛的外国人群体。
记者了解到,“反向海淘”购买的商品也从零售、饮品、服饰拓展到各类新奇小家电、数码产品等。如今,人们网购中国货的热情空前高涨,与前几年国内兴起的海淘潮流相映成趣。
反向购买国货的潮流是如何兴起的?这背后透露出一种怎样的消费新趋势?
美食“反向代购”兴起,味蕾串联粤港情怀
近期,社交平台上不断涌现“反向代购”的帖子。记者留意到,经反向代购者们传递到香港的热门商品五花八门,包括鸭脖等零食、奶茶、国内连锁网红店糕点等。
3月中旬,香港与内地全面通关已一个月有余。常住香港的95后宝妈蔡蔡偶然了解到“反向代购”,就在自己的社交上发了第一条推文,询问香港的网友是否有代购需求。“其实最早也是因为看到那条一点点代购回港的推文,才知道有深港‘反向代购’的需求。”她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香港与内地通关之后她本来想做香港代购,但做了几天发现下单的人并不多,这才决定转型做“反向代购”。
从本月19日算起,蔡蔡做了近9天的“反向代购”,每次都有十几张订单,“反向代购”的糕点店从一家拓展到三家,奶茶也有三家可供选择,她的代购业务还包括购买烧烤等熟食。
成为兼职代购还不到一个月,蔡蔡的代购业务迅速拓展,前来询价的人越来越多。她告诉记者,扣除交通费后,送货一天大概能有200港元收入。“虽然收入不高,但也总算有一些家用贴补。”蔡蔡表示,随着天气开始升温,为了让顾客能有更好的饮食体验,她还特意配备了冷藏箱和保温箱进行配送。
跟蔡蔡类似,许多从事“反向代购”的人士都不是职业代购,很多只是因为个人生活、工作原因等经常往返港深两地,并在得悉港人的购物需求后萌生了带货的想法。
深圳居民小蕊与男友常居深港两地,因此她经常在深港两地走动。通关之后,小蕊都会在出发去香港的前一天,在社交平台上写一条关于“反向代购”的推文。她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每次接单后她都是手提过关,但一次最多只能带4至5单,“因为香港地铁费用高,做‘反向代购’其实并不赚钱。每次收入100多港元只能贴补路费,更多是与人方便。”
“最近深港两地出现的‘反向代购’火爆,我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市场现象。”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任志宏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首先是香港与广东同宗同源,作为大湾区的有机组成部分拥有共同的饮食文化偏好,不管在哪儿,舌尖味蕾所唤起的乡情记忆是南粤居民都割舍不掉的情怀。其次,随着一码通深港通关全面实施,深港两地过境变得十分便捷,大湾区融合发展融合趋势,也在最基本的生活层面开始运行。
任志宏认为,伴随着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反向代购”客观上反映了内地产品的质量得到了部分香港居民的认同,“目前还只是局限于网红类食品类快消类产品,下一步可能会传递到生活居家类相关产品类别,以及在内地尤其是大湾区制造的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这也给我们的生产厂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市场信息。”
其实除了反向代购食品和饮品,近日一部分发帖人还拓宽了自己的业务——淘宝网购代收和代退货。上述退货服务是指,给在港人士在通关前购买的货品办理退货。Ruby是一名跨境学童的母亲,此前因为每天都要来往深港,顺势做起了“反向代购”。但随着天气升温,Ruby逐渐将业务的重心转向代收退货。收退货的品类多样,既有服装、鞋类,也有佩戴饰品、药物等,而收取代收换货费用从每件9元到20元不等,跟“反向代购”价格类似。
“随着内地电商行业发展,港人购物的渠道增加,内地商品的优势逐渐显现。”Ruby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之所以转型业务,也是看到通关后很多人有退换货的需求。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内地制造商品越来越多地受到港人的欢迎。
对此,任志宏表示,商品消费热潮受国货崛起和新国潮的影响,再者是因为同样的产品类别两地商品存在差价。而且无论是代购还是要退换货品,都能简单实现。“由于深港两地硬联通基本做到无缝衔接,香港交通尤其是地铁沿线非常便捷发达,部分民众简单捎带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任志宏说。
“反向海淘”成新风口,折射中国制造优势
随着中国制造的质量和价格优势日渐凸显,“反向海淘”也变得火热,越来越多海外消费者在国内电商平台购买“中国货”。
与“反向代购”类似,最先吸引消费者“反向海淘”的源头往往是饮食文化偏好。有身在海外的华人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反向海淘的“战果”,在食物方面就有面食、各式调料和火锅底料、坚果、辣条等小零食。“海外同一品牌的食物跟国内买的味道没办法比,始终更加喜欢国内出品的食物。”在美国波士顿居住的小风告诉21记者,为了节省运费,他会与同区域的网友一起拼单。
其实在食品之外,记者观察到,越来越多在海外的消费者选择海淘中国产的各种新式家居生活用品。
吸引消费者的“中国货”,首先具有稀缺性。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居民谷小姐告诉记者,由于大学时读的是园艺专业,她一直保留着园艺种植的兴趣,但在国外很难买到园艺用具,所以她一直从国内海淘园艺产品,如各类小铲子、电动喷壶等。此外,谷小姐表示,她对于国内的宠物小玩意特别感兴趣,比如猫爬架等。这些宠物用具价格便宜,更重要的是,这些商品都是国外没有的。
“其实像是药物保健品、化妆品,服饰以及甲油胶等,都是客户主要下单的品类。”专注澳洲市场的国内集运公司众递集运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使用习惯不同,很多在国外的华人仍倾向于用中国货,而且同类产品国内可供选择的品类也更多,这些都是“反向海淘”越发受欢迎的原因。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B2B与跨境电商部主任、高级分析师张周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反向海淘”的兴起,一是出于习惯,在国内生活多年养成的习惯对国内物品有青睐感;其次,相对很多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商品,中国商品性价比很高,极具吸引力。此外,“反向海淘”购买的物品种类越来越多,加之国潮品牌涌现,都说明中国制造的商品竞争力逐渐增强。
除了在国外的稀缺产品,消费者还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聚焦在产品的功能性上。例如国内的智能家居等技术升级型产品,近年来也开始在国外流行。
加拿大留学生Sammi告诉记者,自己就曾买过国内生产的多功能榨汁机、无线除螨仪和扫地机器人,吸引她的不外乎是小家电丰富的功能以及高性价比。
住在硅谷的Sunny在国外生活已有七年,去年第一次体验“反向海淘”,购买了尿布垃圾桶以及各种婴儿连体衣、防水帽、车挂包等新生儿用品。Sunny告诉记者,自己之所以尝试“反向海淘”,最开始是因为那段时间一直在研究购买能够隔味的功能性垃圾桶。她发现,若想要在国外超市买到较为满意能够起到隔味效果的垃圾桶或垃圾袋,价格往往偏高,而价格稍微便宜的,使用效果却不好。她突然想起之前在国内用过效果不错的一款智能垃圾桶,苦于在国外找不到同款,这才决定“反向海淘”。
让Sunny感到惊喜的是,邮寄过来的国产智能垃圾桶包装严密,使用效果也如预期中的好,性价比很高。“从下单到取货,用了不到一个月,拼团价格也非常便宜,一共8件商品的邮费才150元人民币。”
在新经济、新消费习惯的催化下,近几年,兼具智能化、个性化等特点的小家电正逐步成为家电市场增长的重要动力。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中国小家电行业市场规模整体上涨趋势明显,五年间复合增长率达到8.72%,预计到2023年,中国智能小家电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924亿元。
资深家电产业观察人士刘步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年来,中国制造在全球制造业格局中的地位有明显提高。以家电行业为例,过去中国制造的家电被外国人常年贴上“质次价廉”的标签,但是今天,像海尔、海信等头部企业的产品在海外市场大放异彩,越来越多海外消费者通过它们改变了对中国家电产品的传统看法,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消费者热衷于“反向海淘”。他认为,“反向海淘”的走红体现出中国制造在全球地位的持续提升,未来,海外市场的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信心还将会进一步增强。
还有分析认为,跨境电商在中国的加速崛起是“反向海淘”火爆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自去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以来,跨境电商这一新型贸易形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与此同时,面向海外消费者的直播带货等新的推广形式,也带来了新的跨境电商热潮。
对此,张周平认为,“反向海淘”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为其背后的消费人群数量和消费能力都在提升。他预计,RCEP生效后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契机,也会成为“反向海淘”进一步增长的动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中国电热毯、电暖器等取暖设备火到欧洲,还有哪些设备成为抢手货?
欧洲市场需要大量的供暖设备
欧洲各国原本是制造也十分发达的国家,衡族此前在国际制造业领域也占据着很大的市场份额,但是随着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矛盾发生之后,欧盟各国开始制裁俄罗斯的经济和体育,导致欧盟各国和俄罗斯的关系逐渐恶化,最终俄罗斯选择停止了对欧盟各国的天然气输送;而天然气则是欧盟各国日常生活和企业正常生产的必需用品,失去了俄罗斯的供应之后,出现了严重的天然气不足,导致欧洲国家的供暖设备生产效率十分低下,加上欧洲地区的冬季即将来临,所以欧洲市场出现了大量的供暖设备空缺,开始向全世界大量进口供暖设备。
我国的很多商品在欧洲都是供不应求的
由于我国制造业生产速度十分迅速,同时商品价格的性价比也是十分优秀的,所以在欧洲各国进口的时候就大量选择了我国的供暖商品;比如我国生产的电热毯,每个月需要向欧盟各国输送100多万张,同时还有各种各样的取暖器和烤火炉在欧洲都成了紧俏的商品,甚至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大量购买加厚的毛毯等等,可见我国商品在欧洲的市场是畅销无阻的。
欧盟各国将会面临史无前例的寒冬
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矛盾还在持续进行,并且欧盟各国也没有向俄罗斯进行和谈的准备,所以欧盟各国的能源危机也将会一直持续到青年冬季咐闷弊;而天然气不足也会导致居民的天然气供暖将会彻底停止,同时今年气候变得更加极端,今年冬季也有可能是近些年来最为寒冷的一年,所罩改以欧盟各国居民可能将会面临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寒冬;我希望欧盟各国能够在冬季来临之前解决这个问题。
南方日报-中国制造专辑:中国奇迹的背后,求内容或链接地址!
你好,针对你的问题,其实还是有些难回答的,毕竟比较复杂,但目前仍给你回答,希望可以帮到你。一、南方日报:"中国制造"为何国内比国外贵
“中国制造”为何国内比国外贵
代工利薄意在退税,一出一进层层加码,中国补贴发达国家高消费
IPAD过关征收千元关税事件,喧闹后带出一个全新的话题:为什么国内的IPAD要比不少国家和地区贵?是什么造就了在“世界工厂”买不到便宜的东西?是什么驱使国内消费者舍近求远去国外采购?这种“扩大外需”的行为是怎么造成的,是否合理,又有着怎样的经济学动力?要知道,不少IPAD原本就是在国内生产的,深圳富士康就是IPAD的全球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当扩大内需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如何在合理保护我们的市场和自主品牌的同时,更好地激发内需,确实需要引起我们的思考。
生产地买不到平价“中国制造”
◇以IPAD为例,国人要比美国人多付两成,而收入只是人家的1/13。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中国往往比西方贵,成为咄咄怪事
前些年,很多国人都把在境外买回“MADEINCHINA”的东西当作笑话来讲,但事实情况是,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专门到境外买回“MADEINCHINA”的各类产品,从服装纺织到电信产品,大包小包塞得满满的。在我们拉动内需的大环境下,我们看到前赴后继的国人积极地在拉动外需。为什么?原因很简单,看看这组数字就清楚了:
一双耐克或者阿迪达斯的中国产旅游鞋,在国内各大商场,即使遇到商场大减价,也需要500元人民币左右。正价产品动辄七八百甚至上千。而同样款式的鞋子,在美国的一些大卖场上,只需要三四十美元,折合人民币也就两三百元人民币。
服装同样如此。一套在国内售价3万元人民币左右的Armani西服,在美国1000多美元(约合人民币7000元)就能买到。
再以电子产品为例,一部在广东深圳组装的IPAD,以16G的WIFI为例,面市之初在美国的报价是49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300元),香港报价为3888港币(折合人民币约3300元),而在美国上市约一年后,IPAD行货终于登陆中国大陆,但其16G版售价为3988元人民币。
如果再考虑国内外的收入差距,两者之间的价差则更加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0年4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09年的人均GDP为3678美元,世界排名100位,而美国则以46381美元排名第九,约为中国的13倍。也就是说,同样以购买IPAD为例,国人要比美国人多付约两成的钱,而收入只是人家的1/13!
这种现象甚至让美国人自己都觉得“过意”不去。美国《洛杉矶时报》今年就发表了题为《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中国往往比西方贵》的文章,里面提到:“在中国这个世界工厂,这真可谓一桩怪事。中国以替西方消费者生产廉价产品而闻名,但在本国却不总是如此。”
出口导向政策重生产而轻消费
◇代工一台在美国售价为499美元的iPhone,代工企业获得大约4美元。贫困中国为发达国家提供补助,维持着他们的高消费
很多国人对这种国外品牌产品存在的巨大价差已经习以为常,但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模式来看,这种现象是否合理,这里面有没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反思甚至加以改变的地方?为此,记者就此现象展开了调查。
从这些“中国制造”商品的“旅行”轨迹来看,出现这种价格差并不奇怪。近年来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基地,许多国际品牌都已在国内设点生产,珠三角更是重要的出口基地。从传统的服装纺织制造,到芯片电脑的装配,这些世界知名的品牌,通过加工贸易的方式在国内生产,之后转运到第三地譬如到香港一日游后再进口到国内销售,只是进来后往往就身价倍增。
这一现象背后也能看到我国长期以来出口导向政策的推手作用,即生产是为了出口,而不是为消费服务。如我国推行出口退税政策,本意是为了让企业更好地做强做大,提高国际竞争力。但是这些年来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很多外贸出口企业的利润一再被挤压,甚至不少制造企业都是不赚钱甚至贴钱在接订单,而出口退税部分就成了他们赚取微薄利润甚至补回亏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iPhone为例,代工一台在美国售价为499美元的iPhone,代工企业获得大约4美元,其中还包括工人的工资和摊销固定资产投入等。出口退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依然贫困的中国,为欧美发达国家提供补助,维持着他们的高消费水平。
那么,“中国制造”的国际品牌产品国内比国外贵,进口关税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吗?按照WTO的规则,中国入世后关税在逐年下降,究竟关税下降的实惠有没有真正到百姓手中?我国著名WTO法律专家、北京浩天信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江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关税传导到消费品终端价格的影响并不明显,中国关税的整体水平从加入世贸组织前的14.7%下调到今年的9.8%,下调了5个点的税率。中国的进口税率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已经处于较低的水平。他认为,国内目前很多“中国制造”的国际品牌价格偏高,最重要的原因仍然在于国内消费市场本身。
流通高费用致“羊毛出在羊身上”
◇进口产品进入流通环节要收取17%的增值税,出口产品还享受退税等各种优惠,从出口到进口同一产品“绕个圈”价格猛增
当进口产品进入流通环节后,增值部分则要收取17%的增值税。另外,国内流通环节的中间费用过高已经不是一个新闻,国内零售商已经习惯于向供货商收取名目繁多的进店费、上架费、节庆费等通路费用,而“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费用最终都体现在产品的标价上并由消费者来“买单”。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国人的崇洋媚外消费思路,也助长了一些洋货一入中国就身价百倍甚至国货争当“假洋鬼子”的现象。有专家提到,很多外国公司是有意在中国提价,从而提升产品的地位,赢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像LEVIS牛仔裤、哈根达斯冰淇淋等,在国内一般在高档商场或以专卖店形式亮相,价格都高高在上,而这些产品在国外都属于大众品牌。这一点在广交会上也有非常突出的表现,本报记者曾在广州一高档商场见过一款打着进口产品的瓷器,价格上万,而几乎一模一样的产品在广交会上的出口报价不到百分之一。
“中国制造”的产品国内定价高于国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这些国际品牌牢牢掌握着价格的话语权和定价权,而我们的自有品牌产品仍未形成与之相抗衡的力量。
扩大内需是我国长期的战略决策,如何让广大消费者能以合理的价格享受到高质量的产品,在国内同样乐购易购,这是当前内需市场必须正视的一个话题。
二、南方日报:“中国制造”能否完美转型?
与世界汽车工业相比,仍有不少难以攻克的短板。
如果说2010年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主战场,那么今年也将成为“中国制造”的汽车真正走出国门的元年。虽然整车出口到海外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在海外市场“中国制造”的汽车仍然无法摆脱低品质、低技术和低安全性的品牌歧视。而正是这些不起眼的中国品牌却在2009年的世界汽车工业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在多起品牌并购案中留下“身影”。海外收购与跨国合作取得成功,也为“中国制造”的汽车扬眉吐气。
去年开始,中国汽车产业向海外市场发起了进军,先是吉利以闪电般的速度拿下了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接着又宣布成为福特旗下沃尔沃品牌的首选竞购方,一切顺利的话,本月底吉利将与福特签署股权收购协议。同样,几次辗转海外并购案中的北汽,经过多次波折后,终于在2009年岁末完成了对萨博汽车3个整车平台以及发动机、变速箱等技术所有权的收购。在海外收购案中捷报频传时,上汽与通用也开始加深合作,成立新合资公司主力开拓亚洲及其他新兴市场的业务。而在刚开幕的日内瓦车展上,比亚迪又与奔驰联合签署了合作意向,将携手开发一款全新电动汽车……
虽然近年来中国市场的兴旺发达,加速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进程,但与世界汽车工业相比,仍有不少难以攻克的短板。据J.D.POWER分析,与10年前相比,中国自主品牌的新车质量有了240%的提高。其中,自主品牌的新车故障率发生的范围也有了明显的变化。2000年,自主品牌的新车故障多发生在产品功能性缺陷方面,比如门锁有问题关不上打不开,电动车窗上不去下不来,雨刮器不能刷干净等。而现在,此类问题已少之又少,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的差距只体现在了提升难度较大的核心技术方面,比如动力总成和NVH(汽车的噪声、震动)。早在三五年前,自主品牌已提出了企业转型的口号,但在技术研发、生产装配工艺、出厂检验标准等核心环节的技术提升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仅靠自身力量,不仅难以短期内收到成效,而且极有可能错失发展的良机。
通过收购、获取海外汽车技术,不失为技术提升的重要“捷径”。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海外资产价格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收购可以极大缩短研发周期。这也有效刺激了中国汽车品牌在金融危机的契机下,纷纷出海寻找机会。
如果过去十年自主品牌从低价低质中杀出一条血路,被看作中国汽车产业站稳了脚跟,那么接下来的五年,将成为中国汽车品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未来的持续发展,自主品牌的产品质量不仅要追赶上国际品牌,而且在产品研发、品牌营销、国内外市场战略乃至综合管理经验上也要接受更为严峻的考验。
三:南方日报:支撑“中国奇迹”的思想精髓
2012年的春天,人们都在回想1992年发生的“春天的故事”,纪念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我们需要回答一个关键问题:纪念小平南方谈话,最应该纪念什么?
邓公视察南方的最大成就,就是巩固、推进、扩大了“中国奇迹”。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银行发展报告《2020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专题探讨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快速发展,探讨“中国奇迹”的成因及未来趋势。当时形成一种看法:“中国奇迹”如果能够成功持续,将成为人类历史上为数不多、也许是唯一的由盛而衰、再由衰至盛的大国案例。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5.8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2011年依然居第二位。“中国奇迹”的进程,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中国奇迹”的发生,持续了30多年,绝不可能是偶发的,必然是契合了规律和趋势。那么,支撑“中国奇迹”的最大动力源泉是什么?邓公视察南方,所有的话语都可以归结为他的那句名言: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破解了阻碍“中国奇迹”的思想迷雾,把中国发展路径纳入世界大趋势和基本规律之中。
发展是硬道理,深藏在历史。东西方文明的分岔,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和1498年达伽马开拓新航线。西欧人航海的冲动(其实是逐利的冲动、发展的冲动)开拓了世界市场,促进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这是理性自发演进的结果。与此同时,明朝的禁海,主动切断了与世界市场的联系,使中国一直陷入“王朝更替循环”的困境之中,
难以突破发展的“超稳定系统”,这是中国王朝“建构理性”的结果。
发展是硬道理,深藏在制度。发展需要良好的制度保障,但制度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基于现实,现实问题是一切制度的起点。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回到马克思: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相对健全的制度,就没有二者的良性互动。没有纺织机,没有蒸汽机,就不可能有现代工厂制度;没有铁路,没有轮船,就不可能有现代贸易制度;没有计算机,没有互联网,就不可能有现代金融制度。从男耕女织到全球交换,经济的融合促发了文明的融合,其背后是制度的融合。
发展是硬道理,深藏在现实。美国债务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都告诉我们,高福利社会的支撑在于发展。没有发展,仅靠政府借债和发行货币,只能一时,不能一世。美国重新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号召企业重新回到美国,就是回归到“发展是硬道理”的路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最终解决,还是要靠各国自身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的调整与创新,也是要回归到“发展是硬道理”的路径。国家如此,企业也是如此。柯达的破产,就是因为没有紧紧抓住数码技术的大趋势而及时转型造成的,就是因为偏离了“发展是硬道理”的路径。我们还处在工业化进程中,不能、也不允许偏离“发展是硬道理”的轨道。正如邓公所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
发展是硬道理,深藏在理念。一个社会要激励社会成员勤奋进取,而不能造就一批懒人、庸人,这需要形成正确的财富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增加财富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一个人、一个企业,客观为别人,主观为自己,实现社会激励相容。这种追求财富的方式,正是和谐社会的体现。同时,幸福的基础在于财富,有了财富不一定幸福,没有财富则肯定不幸福。对财富的蔑视(进而对发展的责难),往往是穷人或穷国心态。通过发展,才能实现心态的转变。从穷国心态到
大国心态、到强国心态、到富国心态,这是一种发展的历程。
发展是硬道理,深藏在纠错。当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引发“发展是硬道理过时了”的争论。其实,任何社会都会有矛盾和问题,这不是发展的错,而是“发展不够”的错,是阻碍发展的理念、阻碍发展的利益集团的错。真正的发展,在于形成开放社会,开放社会的标志是形成自纠错机制。市场本身具有纠错机制,但碰到行政性垄断就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了。
邓公“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名言,是对世界发展大趋势和基本规律的总结与展望,是支撑“中国奇迹”的思想精髓。对邓公南方谈话最好的纪念,不是争论“发展是硬道理”是不是过时了,而是应该集中精力探讨“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这一命题亘古不变。
以上就是目前针对你的问题,对你进行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到你,祝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