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读者向烈酒商业观察爆料,跨境电商渠道部分干邑大牌的零售价已经低于一般贸易同款产品的批发价。事实是否如此?烈酒商业观察进行了调查。
01
部分干邑大牌的跨境购零售价低于线下批发价
根据读者指引,烈酒商业观察登录主营线上免税店、跨境电商的京东国际,看到千邑洋酒海外专营店销售的轩尼诗VSOP 1000毫升,价格为539元/瓶,另一家名为酒水海外专营专区销售的700毫升同款产品,价格为409元/瓶。
而WBO在轩尼诗位于京东的官方旗舰店看见,700毫升的VSOP价格为495元/瓶。
WBO询问了一名酒水经销商陈宏(化名),他则表示700毫升的轩尼诗VSOP,批发价将近500元/瓶。1000毫升接近800元/瓶,但经销商有70多元/瓶的退瓶费。
烈酒商业观察发现,价格出现倒挂的还不止轩尼诗。京东国际四季全球购销售的马爹利XO干邑700毫升,售价为1099元,京东国际融盛洋酒海外旗舰店的人头马XO干邑700毫升,售价为909元/瓶。
据陈宏介绍,这两款产品目前的批发价,分别为1490元和1280元。
02
低价冲击由跨境电商的低税收政策引发
据南方航空跨境电商副总经理王晨介绍:目前一些洋酒大牌在跨境电商的零售价,已经低于一般贸易的批发价。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王晨认为这还是跟税收有关系。根据我国规定,一般贸易的方式进口白兰地关税税率为10%,增值税为13%,消费税为10%,综合税率约38%。而跨境电商的进口模式无关税,增值税与消费税打7折,洋酒通过跨境电商进口的综合税率仅为17.89%,比一般贸易的综合税率低了20.11%。
而跨境电商模式非常适合洋酒大品牌,因为洋酒大品牌的利润本就非常低,平行进口货以跨境购电商的方式入境,价格势必有竞争力。
对于这种情况,王晨指出:这是一件好事,尽管在境外在不断限制货源,但只要有利润,就一定会流通,但这不一定冲击消费基本盘,还可以抑制价格猛涨。在价格趋于比较理性时,市场出现扩容的可能性会进一步提升,就是俗话说的薄利多销。
03
对传统渠道冲击有限
就此,烈酒商业观察也询问到一些销售一般贸易洋酒大品牌的人士。四川潇懿国际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罗照兴坦言:跨境电商货的价格确实便宜太多,对传统渠道有一定冲击,从这么多网店的数量来看,也肯定是有部分顾客信任的。
但罗照兴依然认为跨境电商带来的冲击是有限的。“毕竟,私人购买,不需要发票的才可能会在这种渠道购买,但是量都不大,所以很难成为主流渠道。”他说。
此外,单人在跨境电商购物的年度限额为3万元也对该渠道的销售规模带来了限制。
广州荣葡酒业总经理张家荣也认为冲击有限,他表示:低价的洋酒其实一直都存在,近几年除了跨境购,还有平行进口货、水货,都是没有中文背标的,而我发现这其中也掺杂着一些假货。我们做产品销售时,会给客户讲这样的情况,部分消费者为求品质保障,还是更愿意拿官方渠道的货源。
不过,熟悉传统渠道和商超零售渠道的酒商李兰(化名)表示,虽然大品牌干邑的价格较高,当前与喜爱网购的群体的消费力可能有些不匹配,但跨境电商拥有低价的优势,对线下的日场如商超、烟酒店形成更大冲击是迟早的事情。
“当前,京东、天猫、抖音、快手、拼多多、得物都有跨境购,通过大平台的带动,跨境购的流量势必日益增强,消费者尝到甜头后,复购率也会相应提高。” 李兰说。
分销渠道的选择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分销渠道的选择对企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1、企业产品销量:分销渠道的不同决定了企业产品销量的多少;
2、品牌知名度:分销渠道的选择,涉及到产品品牌的辐射范围,影响品牌知名度;
3、企业利润空间:分销渠道越多越广,企业产品瞎山销量越多,价差保持合理就可以获得更多利润;
4、企业氏神扮规模的大小:分销渠道也是企业规模的一种表现形式,选择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规模的大小;
5、企业形象:分销渠道的选择还会对企业形象造成影歼灶响等。
销售渠道冲突的原因有哪些
1.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1)产生渠道冲突的原因很多,购销业务中本来就存在矛盾。如供货商要以高价出售,并倾向于现金交易,而购买者则要支付低价,并要求优惠的商业信用。矛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生产企业与中间商有不同的目标,生产企业希望占有更大的市场,获得更多的销售增长额及利润;但大多数零售商,尤其是小型零售商,希望在本地市场上维持一种舒适的地位,即当销售额及利润达到满意的水平时,就满足于安逸的生活;制造商希望中间商只销售自己的产品,但中间胡祥商只要有销路就不关心销售哪种品牌;生产企业希望中间商将折扣让给买方,而中间商却宁愿将折扣留给自己;生产企业希望中间商为它的品牌做广告,中间商则要求生产企业负担广告费用。同时,每一个渠道成员都希望自己的库存少一些,对方多保持一些库存。
(2)渠道成员的任务和权利不明确。例如,有些公司由自己的销售队伍向大客户供货,同时它的授权经销商也努力向大客户推销。地区边界、销售信贷等方面任务和权利的模糊和混乱会导致诸多冲突。冲突还可能来自渠道成员的市场知觉差异。例如,生产企业预测近期经济前景良好,要求经销商的存货水平高一些,而经销商却可能认为经济前景不容乐观,不愿保留较多的存货。
(3)中间商对生产企业的依赖过高。例如,汽车制造商的独家经销商的利益及发展前途直接受制造商产品设计和定价决策的影响,这也是产生冲突的隐患。
所有这些都可能使渠道成员之间的关系因相互缺乏沟通趋于紧张。
2.渠道冲突的直接原因
(1)价格原因。
各级批发价的价差常是渠道冲突的诱因。制造者常抱怨分销商的销售价格过高或过低,从而影响其产品形象与定位。而分销商则抱怨给裤拿搏其的折扣过低而无利可图。
(2)存货水平。
制造商和分销商为了自身的经济效益,都希望把存货水平控制在最低。而存货水平过低又会导致分销商无法及时向用户提供产品而引起销售损失甚至使用户转向竞争者。同时,分销商的低存货水平往往会导致制造商的高存货水敏锋平,从而影响制造商的经济效益。此外,存货过多还会产生产品过时的风险。
因此,存货水平也是容易产生渠道冲突的问题。
(3)大客户原因
制造商与分销商之间存在着的持续不断的矛盾的来源是制造商与最终用户建立直接购销关系,这些直接用户通常是大用户,是"厂家宁愿直接交易而把余下的市场领域交给渠道中间商的客户(通常是因为其购买量大或有特殊的服务要求)"。由于工业品市场需求的80/20规则非,常明显,分销商担心其大客户直接向制造商购买而威胁其生存。
(4)争占对方资金。
制造商希望分销商先付款、再发货(如宝钢),而分销商则希望能先发货、后付款。尤其是在市场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分销商希望采用代销等方式,即货卖出去后再付款。而这种方式增加了制造商的资金占用,加大了其财务费用支出。
(5)技术咨询与服务问题。
分销商不能提供良好的技术咨询和服务,常被制造商作为采用直接销售方式的重要理由。对某些用户来说,甚至--些技术标准比较固定的产品,仍需要通过技术咨询来选择最适合其产品性能的产品以满足生产过程的需要。
(6)分销商经营竞争对手产品。
制造商显然不希望他的分销商同时经营竞争企业同样的产品线。尤其在当前的工业品市场上,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并不高,经营第二产品线会给制造商带来较大的竞争压力。另-方面,分销商常常希望经营第二甚至第三产品线,以扩大其经营规模,并免受制造商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