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发布「纸媒纷纷停刊剩下的许多在自嗨你还要向纸媒文学期刊投稿吗」

郭敬明曾经主编的《最小说》文学期刊,鼎盛时期一期发行量可以超过100万,但在2017年停刊;1980年代《故事林》一年的发行量50万份左右,作者稿酬也很高,但2021年1月停刊。

曾经发行量极大的《最小说》

近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媒体也快速发展,传统的纸质媒体被挤到悬崖边上,很多纸媒破产停刊。《绘意》杂志停刊、《萱小说》杂志停刊、《鹿小姐》杂志停刊……据不完全统计,最近20年,80%以上的传统文学类纸质期刊消失了。

现在还活着的纸质的纯文学刊物,面临着巨大的尴尬:没有印数,没有发行量。一些刊物,印数之低,完全是超出人们想象。很多文学期刊的每期印数不到1000本,每期只有几百册的印数是常有的事。

2019年下半年,鸡西传媒集团有200余位编辑记者,12个月没给发工资了,他们为了生活,只有自己兼职打点零工。他们需要靠卖苹果,或者在澡堂给人搓澡维持生计。

现在还活着的文学期刊,例如《人民文学》、《花城》、《收获》、《诗刊》等,主要靠国家及有关部门供奶才得以生存,但这些期刊的编辑及记者收入是很低的,除了个别是完全在体制内拿铁工资外,大量体制外的员工只能得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收入。多数杂志的编辑收入连一个普通的洗碗工都不如,他们月薪大都在2000以下,甚至还有在1000左右的,日子过得很是难受。纸媒生存非常艰难,纸媒员工们为了养家糊口,展开了一些自救行为,他们除了做一些其他兼职外,也有“互救互助”行为,你写的稿子到我刊发,我写的稿子到你刊发,这就是所谓“约稿”或“组稿”,名义上是保证作品质量,实质上是穷人互相救济一点稿费。

甚至还有比这个更惨的,比如《小小说大世界》文学月刊、《祁连风》纯文学双月刊等,杂志社几乎没有一分钱的收入,作者完全没有稿费,编辑们完全需要兼职搞收入,然后把自己的兼职收入用于刊物的运行,这时的期刊,基本上也成了编辑们自嗨的舞台,自己写、自己发、自己看。

而现在的互联网媒体,有许多活得很滋润的,很多小说网站、自媒体平台,拥有上亿的用户,阅文集团旗下文学网站,月活跃用户超过2亿户,最近几年阅文集团的年总收入稳定在30亿以上,年净利润达10亿元;今日头条有7亿用户,有2亿日活跃用户。在这些网络媒体平台上的创作者,收入高的可达年收入100万。

目前,互联网媒体已基本取代了传统的纸质媒体,我们还要向纸媒文学期刊投稿吗?

纸媒发布「纸媒纷纷停刊剩下的许多在自嗨你还要向纸媒文学期刊投稿吗」

在互联网发展的冲击下,纸媒会彻底消息吗?

我认为为在互联网发展的冲击下,纸媒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最终彻底消失不可能,至少会有少数几家留存。但未来的纸媒,也就是象征意义的报纸了!或者说纸媒并不是消失,而是换一种方式继续存在,这就是媒体转型深度融合发展。


由于新媒体具有高速、便捷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新媒体作为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这使得传统媒体的主导者地位受到动摇。基于人们阅读新闻资讯的习惯逐渐从纸端转向屏幕端,一些学者便开始预测纸媒的命运。他们普遍认为,传统媒体将不再受到公众的欢迎,纸媒的命运变得岌岌可危。但纸媒作为一种文明的载体,无论是书籍还是纸媒,它所承载的人文信息都是独具内涵的,也是任何一种互联网产品不可替代的。网络给予人们使用过程的快捷与便利,却无法承载文化属性的温度与魅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更多地是在电脑和手机上刷屏,而不愿意看书、看报、看杂志,纸媒受到了很大冲击。

纸媒会不会消亡,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需求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二是供给侧是否有技术和能力适应需求侧变化。

从需求侧来说,阅读习惯已然发生变化,人们花在读屏的时间要多于读纸媒的时间。由于这种变化太快,有些人还不太习惯,还习惯于阅读纸媒。但当这些伴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长大的“网络原住民”占据读书导力量之后,一代、两代、三代......阅读习惯还是问题吗?

从供给侧看,作为文化企业,面对需求侧的变化,显然不能无动于指哗衷,谁跟读者过不去旅高呢?读者可是媒体的衣食父母啊。最主要的是,给读者提供网上阅读的电子读物,在技术层面上已经不是问题了。制作电子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的技术已经很纯熟了,大型数据库的开发也方兴未艾。也许不久的将来,出版社、期刊社、报社的工作重心将转到电子出版物的生产上。

纸媒的明天似乎并不乐观。


在传播学者拉塞尔罗伯特看来,人们正在养成一种全新的阅读习惯,即越来越少地使用纸媒去获取新闻资讯,转而进入到互联网进行阅读或获取信息。他特别强调,这些行为在那些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身上尤为明显。而根据“数字原生代”这一概念,一些国外学者也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将把在线获取信息作为他们的主要选拆逗尺择。

如今信息传播越来越不依赖“纸”作作为介质。已经有海量的信息诞生于无纸环境,并且在完全脱离纸媒的情况下被消费、再创作、传播,最后归于沉寂。

从人们的观念或者习惯上来说,上述过程越常态化,倒回纸媒时代就越不可能:当大众习惯了无限信息源,习惯了不断更新的事件进展、不断丰富的细节和背景,就很难再去信任有限视角下产生的静态观点

个人认为,纸媒从实用角度是会消失的,如同竹简代替甲骨,绢帛代替竹简,纸张代替绢帛,电子媒体也会取代纸媒。


这个代替过程,可能比以往历次内容载体的更迭都更快完成,以现在的技术发展速度和对用户体验的响应程度,这个更替过程不会太长,因为背后有巨大的商业利益驱动。每一次电子媒体的技术升级,都会从纸媒分流出一部分读者,直到最后纸媒变成一种非常小众的阅读形式。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纸媒的读者,纷纷转向了手机和电脑等新媒体阅读工具,再加上自媒体的兴起和迅猛发展,使得纸媒的阅读空间,又被大大压缩了。目前的纸媒,广告版面不断缩小,个人订户越来越少,总体呈惨淡经营状态,而且,全国已有多家报纸停刊了。

当然,纸媒在短期内不会消亡。但从长远来看,作为大众传媒,纸媒将逐步淡出公众的视野,成了类似于书法之类的艺术门类。

纸媒发布「纸媒纷纷停刊剩下的许多在自嗨你还要向纸媒文学期刊投稿吗」

《环球军事》停刊,为什么纸媒纷纷撑不住?

实际上,运举当前很多纸媒的冬天已经到来了。

一方面传统杂志都在硬撑着,不仅仅是这一本杂志撑不住,其实大多数的传统杂志媒体都撑不住了。只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有一些传统媒体还在苦苦煎熬而已。若干年后来看,也许很多传统杂志会羡慕《环球军事》,可以在2017年级走出这一步。


另一方面,已经没有人看杂志了,尤其是传统的杂志。现有的传统杂志,不管怎么努力,都是垂死挣扎而已,并不能改变什么现状。当然杂志作为一个媒体,尤其是作为一种传统媒体,在短时间内还会长期存在,但这改变不了杂旁磨碧志已经日薄西山西的事实。


时间,总是在历史的重要关口显示出特别的意义。2017年12月16日,今天最后一期的她,是从2001年2月创刊至今,带着17年壮丽辉煌呈现在您的面前。这一刻,她光荣地完成了历史使命。是的,我们要停刊了。17年间,不忘初心,《环球军事》人在追求军事新闻梦想的道路上从未放弃,重大军事事件的报道一线有我们的身影。演训场、阅兵场、发射场,我们用欢呼记录中国军人的成绩;上高原、赴海岛、出国门,我们用脚步丈量中国军人的青春;聚焦“两会”、香格里拉论坛、国际军事比赛,我们用镜头定格中游族国军人的风采。——停刊公开信


总之,这本杂志宣布停刊,说明纸媒已经撑不住了,毕竟在线阅读才是现在网民的选择,纸媒是传统媒体中最先会垮掉的,但并不是唯一会垮的,电视业的垮掉估计也不远了。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未经授权音乐下架,能听下架的音乐的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