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是通俗的说法,是人体感觉不舒服的一种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心悸,是一种自我感觉心脏跳动时产生不舒适的感觉。再具体点描述的话,应该是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时一般不会自我感觉到心跳,但在受到某些因素刺激或疾病状态下,即感觉到强烈的心脏跳动感,并因此产生身体不适感,这就是心慌。
目前引起心慌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心脏活动过度是心慌发生的基础,与心率及心搏出量改变有关。心跳加快或减慢都可有心慌的感觉,当心跳加快时会感到心脏跳动不适,心跳减慢时则会感到心脏搏动有力。
人为什么会心慌?
心慌又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心慌其实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经历过,小时候犯错误了被大人当场发现后,很害怕被打骂的那种惊慌失措心跳加速的感觉,也是心慌,这是受到精神过度紧张而引起的。另外剧烈运动后,饮酒、喝浓茶或咖啡后,使用某些药物后,会引起心跳加速,心脏搏动增强而心慌。
病理性心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器质性心脏病
当高血压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等引起的左心室肥大,心脏收缩力增强,心脏负荷增加,则可出现心慌。
2.心律失常
正常状态下人的心率应为每分钟60-80次,且心脏规律跳动。某些疾病引起心脏不规则跳动时即为心律失常。心跳过快或过慢,心房扑动或颤动时,人都会有心慌的感觉。
3.其他引起心慌的疾病
甲亢时会因为基础代谢增高和交感神经兴奋而出现心慌。贫血时由于血液携氧量减少,器官组织缺血缺氧,需要通过加快心跳来满足血液和氧气供应,从而引起心慌。身体发热时也会增高基础代谢率,心跳加速而引起心慌。低血糖、嗜铬细胞瘤会引起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刺激心跳加速而引起心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也会引起心慌,这种情况多见于青年女性,但心脏本身并无器质性病变。
如果是偶尔出现的心慌,一般是生理性因素导致,不必过于紧张。如果经常出现心慌,或者心慌影响生活质量时,建议尽快就医,进行心电图和心脏B超等相关检查,看看是否心脏疾病或者其它器官系统疾病导致,并尽早开始规范诊治。
#清风计划# #健康真相馆# @健康真相官 @头条健康
作者简介:方健副主任药师
2003年获执业医师资格证书,2006年获中山大学药理学硕士研究生学位,2012年获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岗位证书。现为三甲医院副主任药师,临床药师。
头条号 药师方健,青云计划获奖者,优质健康领域创作者。
心慌是怎么回事?人为什么会心慌?
心慌在医学上称为心悸,是自身的一种主观的感觉,是一种心跳不舒服的感觉。心慌的原因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这两类,生理性心慌主要是因为过度的抽烟、喝酒、剧烈的运动导致的,心里紧张压力大,药物对人体的刺激,像阿托品、氨茶碱等原因导致的。这类患者不需要吃药或治疗,只需要休息,减少刺激物的服用即可缓解。病理性的心慌原因主要有发热、甲亢、低血糖、缺氧、心脏疾病等等。一旦发生心慌,首先要卧床休息具体用药应该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找出病因后对症治疗,避免耽误病情而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引起其他更严重的并发症。
引起心慌的原因有: 心脏收缩力增强:如高血压心脏病、各种原因所致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等引起左心室肥大,心脏收缩力增强都可引起心慌。 非心脏性疾病引起心脏搏出量增加:甲状腺功能亢进 由于基础代谢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心率加快,会出现心慌。贫血,急性失血后 血液携氧量减少 器官及组织缺氧 机体为保证氧的供应 通过增加心率 提高心排出量来代偿 于是心率加快而感心慌。 心律失常:心动过缓、过速或心律不齐时均可出现心慌。
心慌是一个自我感觉的症状,导致心慌的原因很多,心室率超过100次/分以上就可出现心慌的感觉。心慌可以见于正常人群,也可以见于疾病。正常人群中常见于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后出现心率增快而引起心慌,通过休息、稳定情绪后可得到缓解。由疾病引起的最常见的有甲状腺机能亢进、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衰竭等,引起心脏传导系统、心肌的改变,引起心率增快而出现心慌。具体引起心慌的原因需要结合典型病史和其他的临床症状、临床的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给予病因的治疗的同时可缓解心慌的症状。
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本篇由小编进行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本人会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心慌是怎么回事呢
心慌即中医所说的“心悸”、“怔忡”,发作起来心率比平时加快许多,或出现偷停脉,脉律不整,可能会有乏力气短或者胸闷等症状。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心悸,中医辨证主要以虚为主。
一、心悸引起的原因
心悸是一个常见的症状,一般认为与心脏活动过度有关。健康人在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受到惊吓、体育锻炼、重体力劳动、大量吸烟、过量饮酒、喝浓茶等常可发生心悸。引起病理性心悸的原因有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严重贫血、急性出血等。另外,神经衰竭和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也经常出现心悸。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跳或心慌、常伴有心前区不适感。一般认为与心脏过度活动有关、当心率不齐、致心搏量不正常时,都可引起心悸。
二、常见病因
(一)心脏搏动增强
1.生理性 见于正常人在剧烈体力活动或精神激动之后、饮酒及服用麻黄素、咖啡因肾上腺素等药物也可心搏增强而感心悸。
2.病理性 见于心室肥大(如风湿性、高血压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贫血高热、甲状腺能亢进等引起心输出量增加的疾病均可引起心悸。
(二)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如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及心律不规则(如早搏、心房纤颤等)均可使病人感到心悸。
(三)心神经官能症 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致心脏血管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患者除感觉心悸外尚有左胸部刺痛或隐痛、呼吸不畅,且常伴有 其它 神经官能的症状。
三、问诊要点
问诊时要注意心悸发生的时间、与劳动的关系及伴随症状。
(一)心悸伴胸痛 可见于冠状动脉缺血、心肌炎、心神经官能症等。
(二)心悸伴发热可见于风湿热、甲状腺机能亢进、心包炎、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其它发热疾病等。
(三)心悸伴昏厥、抽搐可见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或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引起的心原性脑缺氧综合症。
(四)心悸伴呼吸困难 可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重症贫血等。
冠心病的发生与饮食、情志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其中情志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情绪的波动可以影响多器官的功能,造成内分泌紊乱,体内毒素和代谢废物的堆积,最终产生一系列的损害。中医先贤早就提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的理论,认为情志对人体全身之气机的影响是很强的,气不足或气太过,气的升降出入异常,都可以影响脏腑功能。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修身养性,颐养情志,减少不良情志刺激对机体的损害,从而预防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