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呕吐是常见现象,宝宝出现呕吐情况可能是喂食过量引起的,也可能是胃食管反流造成的,新生儿呕吐妈妈最好了解其中的原因,下面我们来分析新生儿呕吐的几种原因。
新生儿呕吐找原因
1、宝宝呕吐可能是喂食过量引起的,消化不良会引起呕吐现象,妈妈要注意正确喂养方式,也不宜让宝宝吃得太多,吃得太多容易引起宝宝吐奶,最好才取少食多次的喂养方式。
2、胃食管反流会引起宝宝呕吐,由于新生儿食管和胃之间肌肉尚未发育成熟,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而导致胃里面的食物向上反涌,宝宝就会出现呕吐的症状。
3、宝宝呕吐可能是肠胃疾病,由于宝宝肠胃功能较弱,不注意饮食卫生,发生细菌感染就容易引发一些肠胃疾病,不仅会出现呕吐的现象,还会伴有食欲下降的症状。
4、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疾病也会引起呕吐,宝宝的鼻腔非常敏感,容易被鼻涕堵塞,从而会产生恶心、呕吐的现象,如果是疾病引起的呕吐要尽早解决。
如何避免新生儿呕吐
1、合理喂养能有效预防新生儿呕吐,妈妈要注意正确喂养宝宝的方式,最好坚持母乳喂养,吃奶的时候要控制速度,吞咽过快会导致大量空气进入宝宝的体内,容易出现吐奶现象,妈妈要注意,千万不要等宝宝过于饥饿时再哺乳。
2、新生儿免疫力较差,要尽量做好护理工作,防止细菌或病毒感染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感染,这些疾病都有可能会引起新生儿呕吐,宝宝呕吐要了解具体原因,尽量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宝宝的奶瓶和水杯要经常消毒,避免细菌和病毒感染。
3、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新生儿呕吐的原因比较多,根据原发疾病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能有效缓解宝宝呕吐情况,同时还可控制病情的发展,避免并发症的产生,随着病情发展,不仅会引起宝宝身体不适,还会严重影响到身体正常发育。
宝宝如果经常呕吐,父母最好引起注意,宝宝呕吐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如果是疾病引起的,要尽早采取治疗措施,减轻疾病给身体带来的危害,如果是生理性的呕吐则要尽量控制进食量,一次不要让宝宝吃太多,宝宝吃完奶后要及时拍嗝。
新生儿为什么会吐奶?如何去护理新生儿?一、居室环境二、衣服尿布三、睡眠和睡姿四、哺乳和喂养五、预防感染六、皮肤护理
总结下我家柚子刚出生那会出现的问题:呛羊水、不吃水奶、胎便太多、黄疸、粟粒疹、马牙、漏尿、湿疹、红屁股、蜕皮、打嗝、吐奶、胀气、肠绞痛、不喝奶瓶……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呐!
其实,新生儿吐奶是常见现象,所以不用太过着急!
一、首先了解下吐奶的原因:
一个原因是由全身性,或者是胃肠道的疾病导致的,比如说是感染,或者是肠炎、腹泻之类的都会导致吐奶,这是一种病态的现象。
第二种属于生理性的。绝大多数的宝宝吐奶都是属于生理性的。新生儿宝宝的胃不像是成人,好多都是那种水平的,随着他的发育慢慢的受重力作用变成垂直的才不容易吐奶。宝宝们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婴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
与大人相比,新生儿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们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当孩子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了。
另外每次喂养量过大,或者是喂养过频,或者是配方奶粉吃的不耐受,或者是在调配浓度的时候有问题,或是喂养姿势不对都容易导致吐奶。
二、婴儿吐奶怎么办
1、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势
一旦呕吐物进入气管会导致窒息。因此在让孩子躺下时,最好将浴巾垫在孩子身体下面并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孩子躺着时发生吐奶,我们可以把孩子脸侧向一边。
2、吐奶后,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状况
在孩子躺着时要把孩子头部垫高,或者索性把孩子竖着抱起来。吐奶后,孩子的脸色可能会不好,但只要稍后能恢复过来就没有问题。另外,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给孩子补充些水分。
3、补充水分要在呕吐后30分钟进行
孩子吐奶后,如果马上给孩子补充水分,可能会再次引起呕吐。因此,最好在吐后30分钟左右用勺先一点点地试着给孩子喂些白水。
4、吐奶后,每次喂奶数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
在宝宝精神恢复过来,又想吃奶的时候,我们可以再给宝宝喂些奶。但每次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左右,不过喂奶次数可以增加。在宝宝持续呕吐期间,我们只能给宝宝喂奶,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辅食。
三、减少婴儿吐奶的方法
1、妈妈要注意一个哺乳的姿势,在喂养的时候,,尽可能是头高脚低,成四十五度倾斜 的状态。
2、喂奶时不要太急、太快,中间应暂停片刻,以便宝宝的呼吸更顺畅。
3、适量喂食,切勿过多。少量多餐,以减少胃部所承受的压力。
4、在喂食之后,不要让宝宝有激动的情绪,不要随意摇动或晃动宝宝,别急着逗宝宝玩。
5、给宝宝拍嗝,在喂食完毕后,不要让宝宝马上平躺,先把上半身挺直一会儿,最好让宝宝竖立20到30分钟,让宝宝竖直趴在大人肩上,轻拍宝宝背部,这个动作可将吞入胃中的空气排出,以减少胃的压力。
6、在躺下时,也应将宝宝上半身垫高一些,最好是右侧卧,这样胃中的食物不易流 出。
7、如果奶瓶喂养,奶瓶开孔要适中,开孔太小则需要大力吸吮,空气容易由嘴角处吸入口腔再进入胃中;开孔太大则容易被奶水淹住咽喉,阻碍呼吸气管的通路。
四、帮助孩子拍嗝的正确方法
1、直立式:将婴儿竖直抱在胸前,头靠在你的肩膀上,一手扶住婴儿的头和背,另一只手在背部轻轻拍打5分钟以上,是帮助孩子拍嗝的基本方法。如果孩子还是不能打嗝的话,也可以试试用手掌按摩孩子的后背。
2、端坐式:扶着婴儿坐在你的膝盖上,一手支撑住他的胸部和头部,另一只手轻拍他的背部,因为孩子坐着的时候,胃部入口是朝上的,因此打嗝也就比较容易了。
3、侧趴式:让婴儿趴在你的腿上,扶住他的头,让头部略高于胸部,然后轻拍他的背或轻轻画圆抚摸。
4、打不出嗝的时候,吸入胃中的空气,有时会夹在前后吸入的奶汁中,此时如果将孩子上身直立起来,将有利于胃中空气的排出。因此,妈妈可以将孩子竖着抱起来,或者可以给孩子垫高后背使上身保持倾斜30分钟左右。
五、 婴儿漾奶、溢奶和吐奶的区别
婴儿漾奶:是指喂奶后随即有1~2口奶水返流入嘴里从嘴边漾出。也有少数情况是因为乳母在喂奶后不久给婴儿换尿布而引起漾奶。一般情况下,这不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所以可视为正常现象。随着月龄的增长,6个月内婴儿漾奶会自然消失。
婴儿溢奶:婴儿吃奶后,如果立即平卧床上,奶汁会从口角流出,甚至把刚吃下去的奶全部吐出。但是,喂奶后把宝宝竖抱一段时间再放到床上,吐奶就会明显减少。医学上把这种吐奶称为溢奶。
婴儿吐奶: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现象。吐奶也可称喷奶,不同于漾奶,是由于消化道和其他有关脏器受到某些异常刺激而引起的神经反射性动作 往往会有一个恶心的动作,会把胃里的奶绝大多数的呕吐出来,带有酸臭味,有的甚至是小块状,像奶酪一样, 呕吐时奶水多是喷射性地从嘴里、甚至鼻子里涌出的。吐奶的量比较多,可发生在喂奶后不久,或半小时以后,吐奶前孩子有张口伸脖、痛苦难受的表情 。
六、新生儿常见问题还有哪些?
1、如何护理宝宝脐带?
脐带是孕期妈妈为宝宝输送营养和氧气的通道,分娩后不再使用,被剪断后结扎,形成脐带残端。通常情况下,脐带在7-14天脱落,最长时间不超过8周。
正确应对方法:保持脐带残端的清洁干燥,在脱落之前,不建议给宝宝洗盆浴,可以采用擦浴;如果不小心弄湿,要及时用干的棉布或者纸巾擦拭干净;在更换纸尿裤的时候,也要注意避免遮住脐带,以免浸湿或者摩擦;如果脐带周围有红肿、黄色分泌物、或者有异味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2、宝宝鼻塞或者鼻腔有杂音是感冒吗?
新生儿的鼻腔小而短,分泌物不易排出,干燥后形成堵塞,从而导致鼻塞或者杂音,并不是感冒引起的。如果堵塞严重或者通气较差的时候还会影响宝宝的进食。
正确应对方法:使用生理盐水或滴鼻液湿润鼻腔,软化干燥的分泌物,并进行清理。如果空气干燥,还可以使用加湿器。另外,避免在屋内吸烟,和减少室内空气中的绒毛、灰尘或者比较强烈的气味,这些都会对宝宝的鼻腔粘膜造成刺激。
3 、宝宝黄疸怎么办?
很多婴儿出生后的几天,会出现黄疸,看起来似乎很吓人,但实际上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发育尚不完善,不能及时分解产生的胆红素,导致胆红素集聚在皮肤和眼睛巩膜,出现发黄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严重,可以自行消退,但有些较严重的情况下,需要一定的治疗。
正确应对方法:轻微的黄疸,也就是黄疸指数小于14,可以勤喂母乳、可以吃点益生菌,这样利于黄疸的消退;如果黄疸指数超过了17,或者总胆红素超过280,可以进行蓝光治疗。但切忌使用茵栀黄退黄疸,国家药监局已经明确新生儿禁用此药物了。
4、新生儿宝宝要用枕头吗?
老人经常会让宝宝睡头型,给宝宝使用各种定型枕,实际上,对于小宝宝来说,根本不需要使用枕头,另外,婴儿床上如果放置枕头、棉被等物品,还有导致宝宝窒息的危险。
正确应对方法:1岁前都不要给宝宝使用任何枕头,宝宝“睡头型”的说法也都是错误的。另外,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婴儿应该尽量采取仰卧位,这样的睡姿对于宝宝来说最安全,以减少“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
5 、母乳喂养的宝宝便便较稀是腹泻吗?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便便是黄色或者微绿色的,粘稠的糊状或者奶油状,有时候会被宝妈误以为是腹泻;另外,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有比较大的变化范围,甚至每天大便有10次,每次喂奶或者用力的时候,都会喷出一点儿,这主要是由于宝宝的胃肠反射导致的,为了释放更多的空间来摄入母乳。
正确应对方法:上述被宝妈认为是腹泻的便便都是正常的,注意观察宝宝的吃奶和排便情况,只要宝宝状态好,各方面正常,体重稳定增长,妈妈就不用担心了。另外,随着宝宝逐渐长大,由于母乳容易消化,只有很少的废物需要通过结肠来排泄,所以宝宝也可能每一周才大便一次。
6 、宝宝出生要打什么疫苗?
宝宝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要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分别用来预防乙肝病毒和结核病。另外,乙肝疫苗在宝宝出生后的1个月需要进行第二次接种。
正确应对方法: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接种位置的红肿,或者宝宝发热等情况,这些情况通常都是正常的反应,如果发热较严重,或者红肿部位出现分泌物,要及时带宝宝就诊。
7 、如何预防宝宝尿布疹?
尿布疹是在尿布的覆盖部分出现的皮疹或者皮肤发炎的现象,通常出现在臀部、生殖器和大腿根的皱褶等处,由于接触尿液或粪便,出现皮肤发红或者细小的疹子。这些往往和没有及时更换尿布或者纸尿裤有关,皮疹会导致宝宝不适,甚至影响睡眠和情绪。
正确应对方法:及时更换尿布或纸尿裤,减少皮肤在潮湿环境下的暴露;每次大便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用干净的棉布“拍干”;另外,为了避免尿液、粪便对宝宝皮肤造成刺激,可以涂抹润肤油、护臀霜等,起到隔离的作用。如果尿布疹继发真菌感染,可以使用抗真菌的药膏。
8、宝宝需要每天都洗澡吗?
只要每次更换尿布的时候,都能够保持尿布区的清洁,婴儿不需要经常的洗澡,因为频繁的洗澡会导致皮肤干燥,特别是洗澡的时候使用肥皂。
正确应对方法:新生儿每周洗澡3次就足够了,在脐带脱落之前,只给宝宝做擦浴。洗澡后涂抹低敏的润肤露,这样还可以起到预防湿疹的作用。
9、宝宝指甲抓伤自己怎么办?
婴儿刚出生几周指头很小,可是指甲却长的很快,清醒的时候舞动手臂,可能抓伤自己,有些妈妈会使用婴儿手套,这种情况是坚决不允许的,因为这样既对宝宝的发育不利,同时如果手套内的线头缠绕在手指上,导致坏死,此类的事情时有发生。
正确应对方法:定期给宝宝修剪指甲,差不多每两周就要修剪一次。使用婴儿专用的指甲钳,但是要特别小心,以免弄伤宝宝。宝宝睡觉的时候是妈妈剪指甲的最佳时机。另外,修剪完毕后用比较柔软的磨甲棒磨平。
10、宝宝出现肠绞痛怎么办?
大概20%的宝宝会发生肠绞痛,特点是哭闹时间比较一致,在傍晚或者晚上,而且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喂奶也不能让宝宝安静下来,在哭闹的同时还伴有蹬腿。肠绞痛通常在2-4周的时候开始,3-4个月停止,目前还没有找到确切的发病原因。
正确应对方法:虽然肠绞痛目前没有特别的治疗药物,但一些方法可以缓解宝宝的疼痛:
1、给宝宝使用安慰奶嘴
2、顺时针轻轻的按揉宝宝的小肚子
3、让宝宝趴在你的胳膊上,你一手托住宝宝的腋下,一手托住宝宝腹部,然后轻轻摇晃,让宝宝感觉像在坐飞机;
4、轻轻的将宝宝包裹起来,增加宝宝安全感,从而慢慢安静下来;
5、母乳喂养的妈妈,可以试着停止摄取奶制品、咖啡因、洋葱、卷心菜以及刺激性的食物。
新生儿为什么会吐奶?如何去护理新生儿?一、居室环境二、衣服尿布三、睡眠和睡姿四、哺乳和喂养五、预防感染六、皮肤护理
总结下我家柚子刚出生那会出现的问题:呛羊水、不吃水奶、胎便太多、黄疸、粟粒疹、马牙、漏尿、湿疹、红屁股、蜕皮、打嗝、吐奶、胀气、肠绞痛、不喝奶瓶……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呐!
其实,新生儿吐奶是常见现象,所以不用太过着急!
一、首先了解下吐奶的原因:
一个原因是由全身性,或者是胃肠道的疾病导致的,比如说是感染,或者是肠炎、腹泻之类的都会导致吐奶,这是一种病态的现象。
第二种属于生理性的。绝大多数的宝宝吐奶都是属于生理性的。新生儿宝宝的胃不像是成人,好多都是那种水平的,随着他的发育慢慢的受重力作用变成垂直的才不容易吐奶。宝宝们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婴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
与大人相比,新生儿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们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当孩子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了。
另外每次喂养量过大,或者是喂养过频,或者是配方奶粉吃的不耐受,或者是在调配浓度的时候有问题,或是喂养姿势不对都容易导致吐奶。
二、婴儿吐奶怎么办
1、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势
一旦呕吐物进入气管会导致窒息。因此在让孩子躺下时,最好将浴巾垫在孩子身体下面并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孩子躺着时发生吐奶,我们可以把孩子脸侧向一边。
2、吐奶后,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状况
在孩子躺着时要把孩子头部垫高,或者索性把孩子竖着抱起来。吐奶后,孩子的脸色可能会不好,但只要稍后能恢复过来就没有问题。另外,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给孩子补充些水分。
3、补充水分要在呕吐后30分钟进行
孩子吐奶后,如果马上给孩子补充水分,可能会再次引起呕吐。因此,最好在吐后30分钟左右用勺先一点点地试着给孩子喂些白水。
4、吐奶后,每次喂奶数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
在宝宝精神恢复过来,又想吃奶的时候,我们可以再给宝宝喂些奶。但每次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左右,不过喂奶次数可以增加。在宝宝持续呕吐期间,我们只能给宝宝喂奶,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辅食。
三、减少婴儿吐奶的方法
1、妈妈要注意一个哺乳的姿势,在喂养的时候,,尽可能是头高脚低,成四十五度倾斜 的状态。
2、喂奶时不要太急、太快,中间应暂停片刻,以便宝宝的呼吸更顺畅。
3、适量喂食,切勿过多。少量多餐,以减少胃部所承受的压力。
4、在喂食之后,不要让宝宝有激动的情绪,不要随意摇动或晃动宝宝,别急着逗宝宝玩。
5、给宝宝拍嗝,在喂食完毕后,不要让宝宝马上平躺,先把上半身挺直一会儿,最好让宝宝竖立20到30分钟,让宝宝竖直趴在大人肩上,轻拍宝宝背部,这个动作可将吞入胃中的空气排出,以减少胃的压力。
6、在躺下时,也应将宝宝上半身垫高一些,最好是右侧卧,这样胃中的食物不易流 出。
7、如果奶瓶喂养,奶瓶开孔要适中,开孔太小则需要大力吸吮,空气容易由嘴角处吸入口腔再进入胃中;开孔太大则容易被奶水淹住咽喉,阻碍呼吸气管的通路。
四、帮助孩子拍嗝的正确方法
1、直立式:将婴儿竖直抱在胸前,头靠在你的肩膀上,一手扶住婴儿的头和背,另一只手在背部轻轻拍打5分钟以上,是帮助孩子拍嗝的基本方法。如果孩子还是不能打嗝的话,也可以试试用手掌按摩孩子的后背。
2、端坐式:扶着婴儿坐在你的膝盖上,一手支撑住他的胸部和头部,另一只手轻拍他的背部,因为孩子坐着的时候,胃部入口是朝上的,因此打嗝也就比较容易了。
3、侧趴式:让婴儿趴在你的腿上,扶住他的头,让头部略高于胸部,然后轻拍他的背或轻轻画圆抚摸。
4、打不出嗝的时候,吸入胃中的空气,有时会夹在前后吸入的奶汁中,此时如果将孩子上身直立起来,将有利于胃中空气的排出。因此,妈妈可以将孩子竖着抱起来,或者可以给孩子垫高后背使上身保持倾斜30分钟左右。
五、 婴儿漾奶、溢奶和吐奶的区别
婴儿漾奶:是指喂奶后随即有1~2口奶水返流入嘴里从嘴边漾出。也有少数情况是因为乳母在喂奶后不久给婴儿换尿布而引起漾奶。一般情况下,这不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所以可视为正常现象。随着月龄的增长,6个月内婴儿漾奶会自然消失。
婴儿溢奶:婴儿吃奶后,如果立即平卧床上,奶汁会从口角流出,甚至把刚吃下去的奶全部吐出。但是,喂奶后把宝宝竖抱一段时间再放到床上,吐奶就会明显减少。医学上把这种吐奶称为溢奶。
婴儿吐奶: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现象。吐奶也可称喷奶,不同于漾奶,是由于消化道和其他有关脏器受到某些异常刺激而引起的神经反射性动作 往往会有一个恶心的动作,会把胃里的奶绝大多数的呕吐出来,带有酸臭味,有的甚至是小块状,像奶酪一样, 呕吐时奶水多是喷射性地从嘴里、甚至鼻子里涌出的。吐奶的量比较多,可发生在喂奶后不久,或半小时以后,吐奶前孩子有张口伸脖、痛苦难受的表情 。
六、新生儿常见问题还有哪些?
1、如何护理宝宝脐带?
脐带是孕期妈妈为宝宝输送营养和氧气的通道,分娩后不再使用,被剪断后结扎,形成脐带残端。通常情况下,脐带在7-14天脱落,最长时间不超过8周。
正确应对方法:保持脐带残端的清洁干燥,在脱落之前,不建议给宝宝洗盆浴,可以采用擦浴;如果不小心弄湿,要及时用干的棉布或者纸巾擦拭干净;在更换纸尿裤的时候,也要注意避免遮住脐带,以免浸湿或者摩擦;如果脐带周围有红肿、黄色分泌物、或者有异味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2、宝宝鼻塞或者鼻腔有杂音是感冒吗?
新生儿的鼻腔小而短,分泌物不易排出,干燥后形成堵塞,从而导致鼻塞或者杂音,并不是感冒引起的。如果堵塞严重或者通气较差的时候还会影响宝宝的进食。
正确应对方法:使用生理盐水或滴鼻液湿润鼻腔,软化干燥的分泌物,并进行清理。如果空气干燥,还可以使用加湿器。另外,避免在屋内吸烟,和减少室内空气中的绒毛、灰尘或者比较强烈的气味,这些都会对宝宝的鼻腔粘膜造成刺激。
3 、宝宝黄疸怎么办?
很多婴儿出生后的几天,会出现黄疸,看起来似乎很吓人,但实际上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发育尚不完善,不能及时分解产生的胆红素,导致胆红素集聚在皮肤和眼睛巩膜,出现发黄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严重,可以自行消退,但有些较严重的情况下,需要一定的治疗。
正确应对方法:轻微的黄疸,也就是黄疸指数小于14,可以勤喂母乳、可以吃点益生菌,这样利于黄疸的消退;如果黄疸指数超过了17,或者总胆红素超过280,可以进行蓝光治疗。但切忌使用茵栀黄退黄疸,国家药监局已经明确新生儿禁用此药物了。
4、新生儿宝宝要用枕头吗?
老人经常会让宝宝睡头型,给宝宝使用各种定型枕,实际上,对于小宝宝来说,根本不需要使用枕头,另外,婴儿床上如果放置枕头、棉被等物品,还有导致宝宝窒息的危险。
正确应对方法:1岁前都不要给宝宝使用任何枕头,宝宝“睡头型”的说法也都是错误的。另外,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婴儿应该尽量采取仰卧位,这样的睡姿对于宝宝来说最安全,以减少“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
5 、母乳喂养的宝宝便便较稀是腹泻吗?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便便是黄色或者微绿色的,粘稠的糊状或者奶油状,有时候会被宝妈误以为是腹泻;另外,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有比较大的变化范围,甚至每天大便有10次,每次喂奶或者用力的时候,都会喷出一点儿,这主要是由于宝宝的胃肠反射导致的,为了释放更多的空间来摄入母乳。
正确应对方法:上述被宝妈认为是腹泻的便便都是正常的,注意观察宝宝的吃奶和排便情况,只要宝宝状态好,各方面正常,体重稳定增长,妈妈就不用担心了。另外,随着宝宝逐渐长大,由于母乳容易消化,只有很少的废物需要通过结肠来排泄,所以宝宝也可能每一周才大便一次。
6 、宝宝出生要打什么疫苗?
宝宝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要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分别用来预防乙肝病毒和结核病。另外,乙肝疫苗在宝宝出生后的1个月需要进行第二次接种。
正确应对方法: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接种位置的红肿,或者宝宝发热等情况,这些情况通常都是正常的反应,如果发热较严重,或者红肿部位出现分泌物,要及时带宝宝就诊。
7 、如何预防宝宝尿布疹?
尿布疹是在尿布的覆盖部分出现的皮疹或者皮肤发炎的现象,通常出现在臀部、生殖器和大腿根的皱褶等处,由于接触尿液或粪便,出现皮肤发红或者细小的疹子。这些往往和没有及时更换尿布或者纸尿裤有关,皮疹会导致宝宝不适,甚至影响睡眠和情绪。
正确应对方法:及时更换尿布或纸尿裤,减少皮肤在潮湿环境下的暴露;每次大便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用干净的棉布“拍干”;另外,为了避免尿液、粪便对宝宝皮肤造成刺激,可以涂抹润肤油、护臀霜等,起到隔离的作用。如果尿布疹继发真菌感染,可以使用抗真菌的药膏。
8、宝宝需要每天都洗澡吗?
只要每次更换尿布的时候,都能够保持尿布区的清洁,婴儿不需要经常的洗澡,因为频繁的洗澡会导致皮肤干燥,特别是洗澡的时候使用肥皂。
正确应对方法:新生儿每周洗澡3次就足够了,在脐带脱落之前,只给宝宝做擦浴。洗澡后涂抹低敏的润肤露,这样还可以起到预防湿疹的作用。
9、宝宝指甲抓伤自己怎么办?
婴儿刚出生几周指头很小,可是指甲却长的很快,清醒的时候舞动手臂,可能抓伤自己,有些妈妈会使用婴儿手套,这种情况是坚决不允许的,因为这样既对宝宝的发育不利,同时如果手套内的线头缠绕在手指上,导致坏死,此类的事情时有发生。
正确应对方法:定期给宝宝修剪指甲,差不多每两周就要修剪一次。使用婴儿专用的指甲钳,但是要特别小心,以免弄伤宝宝。宝宝睡觉的时候是妈妈剪指甲的最佳时机。另外,修剪完毕后用比较柔软的磨甲棒磨平。
10、宝宝出现肠绞痛怎么办?
大概20%的宝宝会发生肠绞痛,特点是哭闹时间比较一致,在傍晚或者晚上,而且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喂奶也不能让宝宝安静下来,在哭闹的同时还伴有蹬腿。肠绞痛通常在2-4周的时候开始,3-4个月停止,目前还没有找到确切的发病原因。
正确应对方法:虽然肠绞痛目前没有特别的治疗药物,但一些方法可以缓解宝宝的疼痛:
1、给宝宝使用安慰奶嘴
2、顺时针轻轻的按揉宝宝的小肚子
3、让宝宝趴在你的胳膊上,你一手托住宝宝的腋下,一手托住宝宝腹部,然后轻轻摇晃,让宝宝感觉像在坐飞机;
4、轻轻的将宝宝包裹起来,增加宝宝安全感,从而慢慢安静下来;
5、母乳喂养的妈妈,可以试着停止摄取奶制品、咖啡因、洋葱、卷心菜以及刺激性的食物。
新生儿为什么会吐奶?如何去护理新生儿?一、居室环境二、衣服尿布三、睡眠和睡姿四、哺乳和喂养五、预防感染六、皮肤护理
总结下我家柚子刚出生那会出现的问题:呛羊水、不吃水奶、胎便太多、黄疸、粟粒疹、马牙、漏尿、湿疹、红屁股、蜕皮、打嗝、吐奶、胀气、肠绞痛、不喝奶瓶……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呐!
其实,新生儿吐奶是常见现象,所以不用太过着急!
一、首先了解下吐奶的原因:
一个原因是由全身性,或者是胃肠道的疾病导致的,比如说是感染,或者是肠炎、腹泻之类的都会导致吐奶,这是一种病态的现象。
第二种属于生理性的。绝大多数的宝宝吐奶都是属于生理性的。新生儿宝宝的胃不像是成人,好多都是那种水平的,随着他的发育慢慢的受重力作用变成垂直的才不容易吐奶。宝宝们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婴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
与大人相比,新生儿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们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当孩子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了。
另外每次喂养量过大,或者是喂养过频,或者是配方奶粉吃的不耐受,或者是在调配浓度的时候有问题,或是喂养姿势不对都容易导致吐奶。
二、婴儿吐奶怎么办
1、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势
一旦呕吐物进入气管会导致窒息。因此在让孩子躺下时,最好将浴巾垫在孩子身体下面并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孩子躺着时发生吐奶,我们可以把孩子脸侧向一边。
2、吐奶后,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状况
在孩子躺着时要把孩子头部垫高,或者索性把孩子竖着抱起来。吐奶后,孩子的脸色可能会不好,但只要稍后能恢复过来就没有问题。另外,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给孩子补充些水分。
3、补充水分要在呕吐后30分钟进行
孩子吐奶后,如果马上给孩子补充水分,可能会再次引起呕吐。因此,最好在吐后30分钟左右用勺先一点点地试着给孩子喂些白水。
4、吐奶后,每次喂奶数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
在宝宝精神恢复过来,又想吃奶的时候,我们可以再给宝宝喂些奶。但每次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左右,不过喂奶次数可以增加。在宝宝持续呕吐期间,我们只能给宝宝喂奶,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辅食。
三、减少婴儿吐奶的方法
1、妈妈要注意一个哺乳的姿势,在喂养的时候,,尽可能是头高脚低,成四十五度倾斜 的状态。
2、喂奶时不要太急、太快,中间应暂停片刻,以便宝宝的呼吸更顺畅。
3、适量喂食,切勿过多。少量多餐,以减少胃部所承受的压力。
4、在喂食之后,不要让宝宝有激动的情绪,不要随意摇动或晃动宝宝,别急着逗宝宝玩。
5、给宝宝拍嗝,在喂食完毕后,不要让宝宝马上平躺,先把上半身挺直一会儿,最好让宝宝竖立20到30分钟,让宝宝竖直趴在大人肩上,轻拍宝宝背部,这个动作可将吞入胃中的空气排出,以减少胃的压力。
6、在躺下时,也应将宝宝上半身垫高一些,最好是右侧卧,这样胃中的食物不易流 出。
7、如果奶瓶喂养,奶瓶开孔要适中,开孔太小则需要大力吸吮,空气容易由嘴角处吸入口腔再进入胃中;开孔太大则容易被奶水淹住咽喉,阻碍呼吸气管的通路。
四、帮助孩子拍嗝的正确方法
1、直立式:将婴儿竖直抱在胸前,头靠在你的肩膀上,一手扶住婴儿的头和背,另一只手在背部轻轻拍打5分钟以上,是帮助孩子拍嗝的基本方法。如果孩子还是不能打嗝的话,也可以试试用手掌按摩孩子的后背。
2、端坐式:扶着婴儿坐在你的膝盖上,一手支撑住他的胸部和头部,另一只手轻拍他的背部,因为孩子坐着的时候,胃部入口是朝上的,因此打嗝也就比较容易了。
3、侧趴式:让婴儿趴在你的腿上,扶住他的头,让头部略高于胸部,然后轻拍他的背或轻轻画圆抚摸。
4、打不出嗝的时候,吸入胃中的空气,有时会夹在前后吸入的奶汁中,此时如果将孩子上身直立起来,将有利于胃中空气的排出。因此,妈妈可以将孩子竖着抱起来,或者可以给孩子垫高后背使上身保持倾斜30分钟左右。
五、 婴儿漾奶、溢奶和吐奶的区别
婴儿漾奶:是指喂奶后随即有1~2口奶水返流入嘴里从嘴边漾出。也有少数情况是因为乳母在喂奶后不久给婴儿换尿布而引起漾奶。一般情况下,这不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所以可视为正常现象。随着月龄的增长,6个月内婴儿漾奶会自然消失。
婴儿溢奶:婴儿吃奶后,如果立即平卧床上,奶汁会从口角流出,甚至把刚吃下去的奶全部吐出。但是,喂奶后把宝宝竖抱一段时间再放到床上,吐奶就会明显减少。医学上把这种吐奶称为溢奶。
婴儿吐奶: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现象。吐奶也可称喷奶,不同于漾奶,是由于消化道和其他有关脏器受到某些异常刺激而引起的神经反射性动作 往往会有一个恶心的动作,会把胃里的奶绝大多数的呕吐出来,带有酸臭味,有的甚至是小块状,像奶酪一样, 呕吐时奶水多是喷射性地从嘴里、甚至鼻子里涌出的。吐奶的量比较多,可发生在喂奶后不久,或半小时以后,吐奶前孩子有张口伸脖、痛苦难受的表情 。
六、新生儿常见问题还有哪些?
1、如何护理宝宝脐带?
脐带是孕期妈妈为宝宝输送营养和氧气的通道,分娩后不再使用,被剪断后结扎,形成脐带残端。通常情况下,脐带在7-14天脱落,最长时间不超过8周。
正确应对方法:保持脐带残端的清洁干燥,在脱落之前,不建议给宝宝洗盆浴,可以采用擦浴;如果不小心弄湿,要及时用干的棉布或者纸巾擦拭干净;在更换纸尿裤的时候,也要注意避免遮住脐带,以免浸湿或者摩擦;如果脐带周围有红肿、黄色分泌物、或者有异味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2、宝宝鼻塞或者鼻腔有杂音是感冒吗?
新生儿的鼻腔小而短,分泌物不易排出,干燥后形成堵塞,从而导致鼻塞或者杂音,并不是感冒引起的。如果堵塞严重或者通气较差的时候还会影响宝宝的进食。
正确应对方法:使用生理盐水或滴鼻液湿润鼻腔,软化干燥的分泌物,并进行清理。如果空气干燥,还可以使用加湿器。另外,避免在屋内吸烟,和减少室内空气中的绒毛、灰尘或者比较强烈的气味,这些都会对宝宝的鼻腔粘膜造成刺激。
3 、宝宝黄疸怎么办?
很多婴儿出生后的几天,会出现黄疸,看起来似乎很吓人,但实际上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发育尚不完善,不能及时分解产生的胆红素,导致胆红素集聚在皮肤和眼睛巩膜,出现发黄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严重,可以自行消退,但有些较严重的情况下,需要一定的治疗。
正确应对方法:轻微的黄疸,也就是黄疸指数小于14,可以勤喂母乳、可以吃点益生菌,这样利于黄疸的消退;如果黄疸指数超过了17,或者总胆红素超过280,可以进行蓝光治疗。但切忌使用茵栀黄退黄疸,国家药监局已经明确新生儿禁用此药物了。
4、新生儿宝宝要用枕头吗?
老人经常会让宝宝睡头型,给宝宝使用各种定型枕,实际上,对于小宝宝来说,根本不需要使用枕头,另外,婴儿床上如果放置枕头、棉被等物品,还有导致宝宝窒息的危险。
正确应对方法:1岁前都不要给宝宝使用任何枕头,宝宝“睡头型”的说法也都是错误的。另外,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婴儿应该尽量采取仰卧位,这样的睡姿对于宝宝来说最安全,以减少“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
5 、母乳喂养的宝宝便便较稀是腹泻吗?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便便是黄色或者微绿色的,粘稠的糊状或者奶油状,有时候会被宝妈误以为是腹泻;另外,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有比较大的变化范围,甚至每天大便有10次,每次喂奶或者用力的时候,都会喷出一点儿,这主要是由于宝宝的胃肠反射导致的,为了释放更多的空间来摄入母乳。
正确应对方法:上述被宝妈认为是腹泻的便便都是正常的,注意观察宝宝的吃奶和排便情况,只要宝宝状态好,各方面正常,体重稳定增长,妈妈就不用担心了。另外,随着宝宝逐渐长大,由于母乳容易消化,只有很少的废物需要通过结肠来排泄,所以宝宝也可能每一周才大便一次。
6 、宝宝出生要打什么疫苗?
宝宝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要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分别用来预防乙肝病毒和结核病。另外,乙肝疫苗在宝宝出生后的1个月需要进行第二次接种。
正确应对方法: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接种位置的红肿,或者宝宝发热等情况,这些情况通常都是正常的反应,如果发热较严重,或者红肿部位出现分泌物,要及时带宝宝就诊。
7 、如何预防宝宝尿布疹?
尿布疹是在尿布的覆盖部分出现的皮疹或者皮肤发炎的现象,通常出现在臀部、生殖器和大腿根的皱褶等处,由于接触尿液或粪便,出现皮肤发红或者细小的疹子。这些往往和没有及时更换尿布或者纸尿裤有关,皮疹会导致宝宝不适,甚至影响睡眠和情绪。
正确应对方法:及时更换尿布或纸尿裤,减少皮肤在潮湿环境下的暴露;每次大便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用干净的棉布“拍干”;另外,为了避免尿液、粪便对宝宝皮肤造成刺激,可以涂抹润肤油、护臀霜等,起到隔离的作用。如果尿布疹继发真菌感染,可以使用抗真菌的药膏。
8、宝宝需要每天都洗澡吗?
只要每次更换尿布的时候,都能够保持尿布区的清洁,婴儿不需要经常的洗澡,因为频繁的洗澡会导致皮肤干燥,特别是洗澡的时候使用肥皂。
正确应对方法:新生儿每周洗澡3次就足够了,在脐带脱落之前,只给宝宝做擦浴。洗澡后涂抹低敏的润肤露,这样还可以起到预防湿疹的作用。
9、宝宝指甲抓伤自己怎么办?
婴儿刚出生几周指头很小,可是指甲却长的很快,清醒的时候舞动手臂,可能抓伤自己,有些妈妈会使用婴儿手套,这种情况是坚决不允许的,因为这样既对宝宝的发育不利,同时如果手套内的线头缠绕在手指上,导致坏死,此类的事情时有发生。
正确应对方法:定期给宝宝修剪指甲,差不多每两周就要修剪一次。使用婴儿专用的指甲钳,但是要特别小心,以免弄伤宝宝。宝宝睡觉的时候是妈妈剪指甲的最佳时机。另外,修剪完毕后用比较柔软的磨甲棒磨平。
10、宝宝出现肠绞痛怎么办?
大概20%的宝宝会发生肠绞痛,特点是哭闹时间比较一致,在傍晚或者晚上,而且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喂奶也不能让宝宝安静下来,在哭闹的同时还伴有蹬腿。肠绞痛通常在2-4周的时候开始,3-4个月停止,目前还没有找到确切的发病原因。
正确应对方法:虽然肠绞痛目前没有特别的治疗药物,但一些方法可以缓解宝宝的疼痛:
1、给宝宝使用安慰奶嘴
2、顺时针轻轻的按揉宝宝的小肚子
3、让宝宝趴在你的胳膊上,你一手托住宝宝的腋下,一手托住宝宝腹部,然后轻轻摇晃,让宝宝感觉像在坐飞机;
4、轻轻的将宝宝包裹起来,增加宝宝安全感,从而慢慢安静下来;
5、母乳喂养的妈妈,可以试着停止摄取奶制品、咖啡因、洋葱、卷心菜以及刺激性的食物。
新生儿为什么会吐奶?如何去护理新生儿?一、居室环境二、衣服尿布三、睡眠和睡姿四、哺乳和喂养五、预防感染六、皮肤护理
总结下我家柚子刚出生那会出现的问题:呛羊水、不吃水奶、胎便太多、黄疸、粟粒疹、马牙、漏尿、湿疹、红屁股、蜕皮、打嗝、吐奶、胀气、肠绞痛、不喝奶瓶……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呐!
其实,新生儿吐奶是常见现象,所以不用太过着急!
一、首先了解下吐奶的原因:
一个原因是由全身性,或者是胃肠道的疾病导致的,比如说是感染,或者是肠炎、腹泻之类的都会导致吐奶,这是一种病态的现象。
第二种属于生理性的。绝大多数的宝宝吐奶都是属于生理性的。新生儿宝宝的胃不像是成人,好多都是那种水平的,随着他的发育慢慢的受重力作用变成垂直的才不容易吐奶。宝宝们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婴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
与大人相比,新生儿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们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当孩子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了。
另外每次喂养量过大,或者是喂养过频,或者是配方奶粉吃的不耐受,或者是在调配浓度的时候有问题,或是喂养姿势不对都容易导致吐奶。
二、婴儿吐奶怎么办
1、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势
一旦呕吐物进入气管会导致窒息。因此在让孩子躺下时,最好将浴巾垫在孩子身体下面并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孩子躺着时发生吐奶,我们可以把孩子脸侧向一边。
2、吐奶后,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状况
在孩子躺着时要把孩子头部垫高,或者索性把孩子竖着抱起来。吐奶后,孩子的脸色可能会不好,但只要稍后能恢复过来就没有问题。另外,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给孩子补充些水分。
3、补充水分要在呕吐后30分钟进行
孩子吐奶后,如果马上给孩子补充水分,可能会再次引起呕吐。因此,最好在吐后30分钟左右用勺先一点点地试着给孩子喂些白水。
4、吐奶后,每次喂奶数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
在宝宝精神恢复过来,又想吃奶的时候,我们可以再给宝宝喂些奶。但每次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左右,不过喂奶次数可以增加。在宝宝持续呕吐期间,我们只能给宝宝喂奶,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辅食。
三、减少婴儿吐奶的方法
1、妈妈要注意一个哺乳的姿势,在喂养的时候,,尽可能是头高脚低,成四十五度倾斜 的状态。
2、喂奶时不要太急、太快,中间应暂停片刻,以便宝宝的呼吸更顺畅。
3、适量喂食,切勿过多。少量多餐,以减少胃部所承受的压力。
4、在喂食之后,不要让宝宝有激动的情绪,不要随意摇动或晃动宝宝,别急着逗宝宝玩。
5、给宝宝拍嗝,在喂食完毕后,不要让宝宝马上平躺,先把上半身挺直一会儿,最好让宝宝竖立20到30分钟,让宝宝竖直趴在大人肩上,轻拍宝宝背部,这个动作可将吞入胃中的空气排出,以减少胃的压力。
6、在躺下时,也应将宝宝上半身垫高一些,最好是右侧卧,这样胃中的食物不易流 出。
7、如果奶瓶喂养,奶瓶开孔要适中,开孔太小则需要大力吸吮,空气容易由嘴角处吸入口腔再进入胃中;开孔太大则容易被奶水淹住咽喉,阻碍呼吸气管的通路。
四、帮助孩子拍嗝的正确方法
1、直立式:将婴儿竖直抱在胸前,头靠在你的肩膀上,一手扶住婴儿的头和背,另一只手在背部轻轻拍打5分钟以上,是帮助孩子拍嗝的基本方法。如果孩子还是不能打嗝的话,也可以试试用手掌按摩孩子的后背。
2、端坐式:扶着婴儿坐在你的膝盖上,一手支撑住他的胸部和头部,另一只手轻拍他的背部,因为孩子坐着的时候,胃部入口是朝上的,因此打嗝也就比较容易了。
3、侧趴式:让婴儿趴在你的腿上,扶住他的头,让头部略高于胸部,然后轻拍他的背或轻轻画圆抚摸。
4、打不出嗝的时候,吸入胃中的空气,有时会夹在前后吸入的奶汁中,此时如果将孩子上身直立起来,将有利于胃中空气的排出。因此,妈妈可以将孩子竖着抱起来,或者可以给孩子垫高后背使上身保持倾斜30分钟左右。
五、 婴儿漾奶、溢奶和吐奶的区别
婴儿漾奶:是指喂奶后随即有1~2口奶水返流入嘴里从嘴边漾出。也有少数情况是因为乳母在喂奶后不久给婴儿换尿布而引起漾奶。一般情况下,这不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所以可视为正常现象。随着月龄的增长,6个月内婴儿漾奶会自然消失。
婴儿溢奶:婴儿吃奶后,如果立即平卧床上,奶汁会从口角流出,甚至把刚吃下去的奶全部吐出。但是,喂奶后把宝宝竖抱一段时间再放到床上,吐奶就会明显减少。医学上把这种吐奶称为溢奶。
婴儿吐奶: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现象。吐奶也可称喷奶,不同于漾奶,是由于消化道和其他有关脏器受到某些异常刺激而引起的神经反射性动作 往往会有一个恶心的动作,会把胃里的奶绝大多数的呕吐出来,带有酸臭味,有的甚至是小块状,像奶酪一样, 呕吐时奶水多是喷射性地从嘴里、甚至鼻子里涌出的。吐奶的量比较多,可发生在喂奶后不久,或半小时以后,吐奶前孩子有张口伸脖、痛苦难受的表情 。
六、新生儿常见问题还有哪些?
1、如何护理宝宝脐带?
脐带是孕期妈妈为宝宝输送营养和氧气的通道,分娩后不再使用,被剪断后结扎,形成脐带残端。通常情况下,脐带在7-14天脱落,最长时间不超过8周。
正确应对方法:保持脐带残端的清洁干燥,在脱落之前,不建议给宝宝洗盆浴,可以采用擦浴;如果不小心弄湿,要及时用干的棉布或者纸巾擦拭干净;在更换纸尿裤的时候,也要注意避免遮住脐带,以免浸湿或者摩擦;如果脐带周围有红肿、黄色分泌物、或者有异味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2、宝宝鼻塞或者鼻腔有杂音是感冒吗?
新生儿的鼻腔小而短,分泌物不易排出,干燥后形成堵塞,从而导致鼻塞或者杂音,并不是感冒引起的。如果堵塞严重或者通气较差的时候还会影响宝宝的进食。
正确应对方法:使用生理盐水或滴鼻液湿润鼻腔,软化干燥的分泌物,并进行清理。如果空气干燥,还可以使用加湿器。另外,避免在屋内吸烟,和减少室内空气中的绒毛、灰尘或者比较强烈的气味,这些都会对宝宝的鼻腔粘膜造成刺激。
3 、宝宝黄疸怎么办?
很多婴儿出生后的几天,会出现黄疸,看起来似乎很吓人,但实际上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发育尚不完善,不能及时分解产生的胆红素,导致胆红素集聚在皮肤和眼睛巩膜,出现发黄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严重,可以自行消退,但有些较严重的情况下,需要一定的治疗。
正确应对方法:轻微的黄疸,也就是黄疸指数小于14,可以勤喂母乳、可以吃点益生菌,这样利于黄疸的消退;如果黄疸指数超过了17,或者总胆红素超过280,可以进行蓝光治疗。但切忌使用茵栀黄退黄疸,国家药监局已经明确新生儿禁用此药物了。
4、新生儿宝宝要用枕头吗?
老人经常会让宝宝睡头型,给宝宝使用各种定型枕,实际上,对于小宝宝来说,根本不需要使用枕头,另外,婴儿床上如果放置枕头、棉被等物品,还有导致宝宝窒息的危险。
正确应对方法:1岁前都不要给宝宝使用任何枕头,宝宝“睡头型”的说法也都是错误的。另外,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婴儿应该尽量采取仰卧位,这样的睡姿对于宝宝来说最安全,以减少“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
5 、母乳喂养的宝宝便便较稀是腹泻吗?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便便是黄色或者微绿色的,粘稠的糊状或者奶油状,有时候会被宝妈误以为是腹泻;另外,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有比较大的变化范围,甚至每天大便有10次,每次喂奶或者用力的时候,都会喷出一点儿,这主要是由于宝宝的胃肠反射导致的,为了释放更多的空间来摄入母乳。
正确应对方法:上述被宝妈认为是腹泻的便便都是正常的,注意观察宝宝的吃奶和排便情况,只要宝宝状态好,各方面正常,体重稳定增长,妈妈就不用担心了。另外,随着宝宝逐渐长大,由于母乳容易消化,只有很少的废物需要通过结肠来排泄,所以宝宝也可能每一周才大便一次。
6 、宝宝出生要打什么疫苗?
宝宝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要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分别用来预防乙肝病毒和结核病。另外,乙肝疫苗在宝宝出生后的1个月需要进行第二次接种。
正确应对方法: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接种位置的红肿,或者宝宝发热等情况,这些情况通常都是正常的反应,如果发热较严重,或者红肿部位出现分泌物,要及时带宝宝就诊。
7 、如何预防宝宝尿布疹?
尿布疹是在尿布的覆盖部分出现的皮疹或者皮肤发炎的现象,通常出现在臀部、生殖器和大腿根的皱褶等处,由于接触尿液或粪便,出现皮肤发红或者细小的疹子。这些往往和没有及时更换尿布或者纸尿裤有关,皮疹会导致宝宝不适,甚至影响睡眠和情绪。
正确应对方法:及时更换尿布或纸尿裤,减少皮肤在潮湿环境下的暴露;每次大便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用干净的棉布“拍干”;另外,为了避免尿液、粪便对宝宝皮肤造成刺激,可以涂抹润肤油、护臀霜等,起到隔离的作用。如果尿布疹继发真菌感染,可以使用抗真菌的药膏。
8、宝宝需要每天都洗澡吗?
只要每次更换尿布的时候,都能够保持尿布区的清洁,婴儿不需要经常的洗澡,因为频繁的洗澡会导致皮肤干燥,特别是洗澡的时候使用肥皂。
正确应对方法:新生儿每周洗澡3次就足够了,在脐带脱落之前,只给宝宝做擦浴。洗澡后涂抹低敏的润肤露,这样还可以起到预防湿疹的作用。
9、宝宝指甲抓伤自己怎么办?
婴儿刚出生几周指头很小,可是指甲却长的很快,清醒的时候舞动手臂,可能抓伤自己,有些妈妈会使用婴儿手套,这种情况是坚决不允许的,因为这样既对宝宝的发育不利,同时如果手套内的线头缠绕在手指上,导致坏死,此类的事情时有发生。
正确应对方法:定期给宝宝修剪指甲,差不多每两周就要修剪一次。使用婴儿专用的指甲钳,但是要特别小心,以免弄伤宝宝。宝宝睡觉的时候是妈妈剪指甲的最佳时机。另外,修剪完毕后用比较柔软的磨甲棒磨平。
10、宝宝出现肠绞痛怎么办?
大概20%的宝宝会发生肠绞痛,特点是哭闹时间比较一致,在傍晚或者晚上,而且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喂奶也不能让宝宝安静下来,在哭闹的同时还伴有蹬腿。肠绞痛通常在2-4周的时候开始,3-4个月停止,目前还没有找到确切的发病原因。
正确应对方法:虽然肠绞痛目前没有特别的治疗药物,但一些方法可以缓解宝宝的疼痛:
1、给宝宝使用安慰奶嘴
2、顺时针轻轻的按揉宝宝的小肚子
3、让宝宝趴在你的胳膊上,你一手托住宝宝的腋下,一手托住宝宝腹部,然后轻轻摇晃,让宝宝感觉像在坐飞机;
4、轻轻的将宝宝包裹起来,增加宝宝安全感,从而慢慢安静下来;
5、母乳喂养的妈妈,可以试着停止摄取奶制品、咖啡因、洋葱、卷心菜以及刺激性的食物。
新生儿为什么会吐奶?如何去护理新生儿?一、居室环境二、衣服尿布三、睡眠和睡姿四、哺乳和喂养五、预防感染六、皮肤护理
总结下我家柚子刚出生那会出现的问题:呛羊水、不吃水奶、胎便太多、黄疸、粟粒疹、马牙、漏尿、湿疹、红屁股、蜕皮、打嗝、吐奶、胀气、肠绞痛、不喝奶瓶……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呐!
其实,新生儿吐奶是常见现象,所以不用太过着急!
一、首先了解下吐奶的原因:
一个原因是由全身性,或者是胃肠道的疾病导致的,比如说是感染,或者是肠炎、腹泻之类的都会导致吐奶,这是一种病态的现象。
第二种属于生理性的。绝大多数的宝宝吐奶都是属于生理性的。新生儿宝宝的胃不像是成人,好多都是那种水平的,随着他的发育慢慢的受重力作用变成垂直的才不容易吐奶。宝宝们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婴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
与大人相比,新生儿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们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当孩子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了。
另外每次喂养量过大,或者是喂养过频,或者是配方奶粉吃的不耐受,或者是在调配浓度的时候有问题,或是喂养姿势不对都容易导致吐奶。
二、婴儿吐奶怎么办
1、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势
一旦呕吐物进入气管会导致窒息。因此在让孩子躺下时,最好将浴巾垫在孩子身体下面并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孩子躺着时发生吐奶,我们可以把孩子脸侧向一边。
2、吐奶后,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状况
在孩子躺着时要把孩子头部垫高,或者索性把孩子竖着抱起来。吐奶后,孩子的脸色可能会不好,但只要稍后能恢复过来就没有问题。另外,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给孩子补充些水分。
3、补充水分要在呕吐后30分钟进行
孩子吐奶后,如果马上给孩子补充水分,可能会再次引起呕吐。因此,最好在吐后30分钟左右用勺先一点点地试着给孩子喂些白水。
4、吐奶后,每次喂奶数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
在宝宝精神恢复过来,又想吃奶的时候,我们可以再给宝宝喂些奶。但每次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左右,不过喂奶次数可以增加。在宝宝持续呕吐期间,我们只能给宝宝喂奶,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辅食。
三、减少婴儿吐奶的方法
1、妈妈要注意一个哺乳的姿势,在喂养的时候,,尽可能是头高脚低,成四十五度倾斜 的状态。
2、喂奶时不要太急、太快,中间应暂停片刻,以便宝宝的呼吸更顺畅。
3、适量喂食,切勿过多。少量多餐,以减少胃部所承受的压力。
4、在喂食之后,不要让宝宝有激动的情绪,不要随意摇动或晃动宝宝,别急着逗宝宝玩。
5、给宝宝拍嗝,在喂食完毕后,不要让宝宝马上平躺,先把上半身挺直一会儿,最好让宝宝竖立20到30分钟,让宝宝竖直趴在大人肩上,轻拍宝宝背部,这个动作可将吞入胃中的空气排出,以减少胃的压力。
6、在躺下时,也应将宝宝上半身垫高一些,最好是右侧卧,这样胃中的食物不易流 出。
7、如果奶瓶喂养,奶瓶开孔要适中,开孔太小则需要大力吸吮,空气容易由嘴角处吸入口腔再进入胃中;开孔太大则容易被奶水淹住咽喉,阻碍呼吸气管的通路。
四、帮助孩子拍嗝的正确方法
1、直立式:将婴儿竖直抱在胸前,头靠在你的肩膀上,一手扶住婴儿的头和背,另一只手在背部轻轻拍打5分钟以上,是帮助孩子拍嗝的基本方法。如果孩子还是不能打嗝的话,也可以试试用手掌按摩孩子的后背。
2、端坐式:扶着婴儿坐在你的膝盖上,一手支撑住他的胸部和头部,另一只手轻拍他的背部,因为孩子坐着的时候,胃部入口是朝上的,因此打嗝也就比较容易了。
3、侧趴式:让婴儿趴在你的腿上,扶住他的头,让头部略高于胸部,然后轻拍他的背或轻轻画圆抚摸。
4、打不出嗝的时候,吸入胃中的空气,有时会夹在前后吸入的奶汁中,此时如果将孩子上身直立起来,将有利于胃中空气的排出。因此,妈妈可以将孩子竖着抱起来,或者可以给孩子垫高后背使上身保持倾斜30分钟左右。
五、 婴儿漾奶、溢奶和吐奶的区别
婴儿漾奶:是指喂奶后随即有1~2口奶水返流入嘴里从嘴边漾出。也有少数情况是因为乳母在喂奶后不久给婴儿换尿布而引起漾奶。一般情况下,这不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所以可视为正常现象。随着月龄的增长,6个月内婴儿漾奶会自然消失。
婴儿溢奶:婴儿吃奶后,如果立即平卧床上,奶汁会从口角流出,甚至把刚吃下去的奶全部吐出。但是,喂奶后把宝宝竖抱一段时间再放到床上,吐奶就会明显减少。医学上把这种吐奶称为溢奶。
婴儿吐奶: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现象。吐奶也可称喷奶,不同于漾奶,是由于消化道和其他有关脏器受到某些异常刺激而引起的神经反射性动作 往往会有一个恶心的动作,会把胃里的奶绝大多数的呕吐出来,带有酸臭味,有的甚至是小块状,像奶酪一样, 呕吐时奶水多是喷射性地从嘴里、甚至鼻子里涌出的。吐奶的量比较多,可发生在喂奶后不久,或半小时以后,吐奶前孩子有张口伸脖、痛苦难受的表情 。
六、新生儿常见问题还有哪些?
1、如何护理宝宝脐带?
脐带是孕期妈妈为宝宝输送营养和氧气的通道,分娩后不再使用,被剪断后结扎,形成脐带残端。通常情况下,脐带在7-14天脱落,最长时间不超过8周。
正确应对方法:保持脐带残端的清洁干燥,在脱落之前,不建议给宝宝洗盆浴,可以采用擦浴;如果不小心弄湿,要及时用干的棉布或者纸巾擦拭干净;在更换纸尿裤的时候,也要注意避免遮住脐带,以免浸湿或者摩擦;如果脐带周围有红肿、黄色分泌物、或者有异味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2、宝宝鼻塞或者鼻腔有杂音是感冒吗?
新生儿的鼻腔小而短,分泌物不易排出,干燥后形成堵塞,从而导致鼻塞或者杂音,并不是感冒引起的。如果堵塞严重或者通气较差的时候还会影响宝宝的进食。
正确应对方法:使用生理盐水或滴鼻液湿润鼻腔,软化干燥的分泌物,并进行清理。如果空气干燥,还可以使用加湿器。另外,避免在屋内吸烟,和减少室内空气中的绒毛、灰尘或者比较强烈的气味,这些都会对宝宝的鼻腔粘膜造成刺激。
3 、宝宝黄疸怎么办?
很多婴儿出生后的几天,会出现黄疸,看起来似乎很吓人,但实际上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发育尚不完善,不能及时分解产生的胆红素,导致胆红素集聚在皮肤和眼睛巩膜,出现发黄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严重,可以自行消退,但有些较严重的情况下,需要一定的治疗。
正确应对方法:轻微的黄疸,也就是黄疸指数小于14,可以勤喂母乳、可以吃点益生菌,这样利于黄疸的消退;如果黄疸指数超过了17,或者总胆红素超过280,可以进行蓝光治疗。但切忌使用茵栀黄退黄疸,国家药监局已经明确新生儿禁用此药物了。
4、新生儿宝宝要用枕头吗?
老人经常会让宝宝睡头型,给宝宝使用各种定型枕,实际上,对于小宝宝来说,根本不需要使用枕头,另外,婴儿床上如果放置枕头、棉被等物品,还有导致宝宝窒息的危险。
正确应对方法:1岁前都不要给宝宝使用任何枕头,宝宝“睡头型”的说法也都是错误的。另外,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婴儿应该尽量采取仰卧位,这样的睡姿对于宝宝来说最安全,以减少“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
5 、母乳喂养的宝宝便便较稀是腹泻吗?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便便是黄色或者微绿色的,粘稠的糊状或者奶油状,有时候会被宝妈误以为是腹泻;另外,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有比较大的变化范围,甚至每天大便有10次,每次喂奶或者用力的时候,都会喷出一点儿,这主要是由于宝宝的胃肠反射导致的,为了释放更多的空间来摄入母乳。
正确应对方法:上述被宝妈认为是腹泻的便便都是正常的,注意观察宝宝的吃奶和排便情况,只要宝宝状态好,各方面正常,体重稳定增长,妈妈就不用担心了。另外,随着宝宝逐渐长大,由于母乳容易消化,只有很少的废物需要通过结肠来排泄,所以宝宝也可能每一周才大便一次。
6 、宝宝出生要打什么疫苗?
宝宝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要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分别用来预防乙肝病毒和结核病。另外,乙肝疫苗在宝宝出生后的1个月需要进行第二次接种。
正确应对方法: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接种位置的红肿,或者宝宝发热等情况,这些情况通常都是正常的反应,如果发热较严重,或者红肿部位出现分泌物,要及时带宝宝就诊。
7 、如何预防宝宝尿布疹?
尿布疹是在尿布的覆盖部分出现的皮疹或者皮肤发炎的现象,通常出现在臀部、生殖器和大腿根的皱褶等处,由于接触尿液或粪便,出现皮肤发红或者细小的疹子。这些往往和没有及时更换尿布或者纸尿裤有关,皮疹会导致宝宝不适,甚至影响睡眠和情绪。
正确应对方法:及时更换尿布或纸尿裤,减少皮肤在潮湿环境下的暴露;每次大便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用干净的棉布“拍干”;另外,为了避免尿液、粪便对宝宝皮肤造成刺激,可以涂抹润肤油、护臀霜等,起到隔离的作用。如果尿布疹继发真菌感染,可以使用抗真菌的药膏。
8、宝宝需要每天都洗澡吗?
只要每次更换尿布的时候,都能够保持尿布区的清洁,婴儿不需要经常的洗澡,因为频繁的洗澡会导致皮肤干燥,特别是洗澡的时候使用肥皂。
正确应对方法:新生儿每周洗澡3次就足够了,在脐带脱落之前,只给宝宝做擦浴。洗澡后涂抹低敏的润肤露,这样还可以起到预防湿疹的作用。
9、宝宝指甲抓伤自己怎么办?
婴儿刚出生几周指头很小,可是指甲却长的很快,清醒的时候舞动手臂,可能抓伤自己,有些妈妈会使用婴儿手套,这种情况是坚决不允许的,因为这样既对宝宝的发育不利,同时如果手套内的线头缠绕在手指上,导致坏死,此类的事情时有发生。
正确应对方法:定期给宝宝修剪指甲,差不多每两周就要修剪一次。使用婴儿专用的指甲钳,但是要特别小心,以免弄伤宝宝。宝宝睡觉的时候是妈妈剪指甲的最佳时机。另外,修剪完毕后用比较柔软的磨甲棒磨平。
10、宝宝出现肠绞痛怎么办?
大概20%的宝宝会发生肠绞痛,特点是哭闹时间比较一致,在傍晚或者晚上,而且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喂奶也不能让宝宝安静下来,在哭闹的同时还伴有蹬腿。肠绞痛通常在2-4周的时候开始,3-4个月停止,目前还没有找到确切的发病原因。
正确应对方法:虽然肠绞痛目前没有特别的治疗药物,但一些方法可以缓解宝宝的疼痛:
1、给宝宝使用安慰奶嘴
2、顺时针轻轻的按揉宝宝的小肚子
3、让宝宝趴在你的胳膊上,你一手托住宝宝的腋下,一手托住宝宝腹部,然后轻轻摇晃,让宝宝感觉像在坐飞机;
4、轻轻的将宝宝包裹起来,增加宝宝安全感,从而慢慢安静下来;
5、母乳喂养的妈妈,可以试着停止摄取奶制品、咖啡因、洋葱、卷心菜以及刺激性的食物。
新生儿为什么会吐奶?如何去护理新生儿?一、居室环境二、衣服尿布三、睡眠和睡姿四、哺乳和喂养五、预防感染六、皮肤护理
总结下我家柚子刚出生那会出现的问题:呛羊水、不吃水奶、胎便太多、黄疸、粟粒疹、马牙、漏尿、湿疹、红屁股、蜕皮、打嗝、吐奶、胀气、肠绞痛、不喝奶瓶……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呐!
其实,新生儿吐奶是常见现象,所以不用太过着急!
一、首先了解下吐奶的原因:
一个原因是由全身性,或者是胃肠道的疾病导致的,比如说是感染,或者是肠炎、腹泻之类的都会导致吐奶,这是一种病态的现象。
第二种属于生理性的。绝大多数的宝宝吐奶都是属于生理性的。新生儿宝宝的胃不像是成人,好多都是那种水平的,随着他的发育慢慢的受重力作用变成垂直的才不容易吐奶。宝宝们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婴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
与大人相比,新生儿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们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当孩子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了。
另外每次喂养量过大,或者是喂养过频,或者是配方奶粉吃的不耐受,或者是在调配浓度的时候有问题,或是喂养姿势不对都容易导致吐奶。
二、婴儿吐奶怎么办
1、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势
一旦呕吐物进入气管会导致窒息。因此在让孩子躺下时,最好将浴巾垫在孩子身体下面并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孩子躺着时发生吐奶,我们可以把孩子脸侧向一边。
2、吐奶后,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状况
在孩子躺着时要把孩子头部垫高,或者索性把孩子竖着抱起来。吐奶后,孩子的脸色可能会不好,但只要稍后能恢复过来就没有问题。另外,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给孩子补充些水分。
3、补充水分要在呕吐后30分钟进行
孩子吐奶后,如果马上给孩子补充水分,可能会再次引起呕吐。因此,最好在吐后30分钟左右用勺先一点点地试着给孩子喂些白水。
4、吐奶后,每次喂奶数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
在宝宝精神恢复过来,又想吃奶的时候,我们可以再给宝宝喂些奶。但每次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左右,不过喂奶次数可以增加。在宝宝持续呕吐期间,我们只能给宝宝喂奶,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辅食。
三、减少婴儿吐奶的方法
1、妈妈要注意一个哺乳的姿势,在喂养的时候,,尽可能是头高脚低,成四十五度倾斜 的状态。
2、喂奶时不要太急、太快,中间应暂停片刻,以便宝宝的呼吸更顺畅。
3、适量喂食,切勿过多。少量多餐,以减少胃部所承受的压力。
4、在喂食之后,不要让宝宝有激动的情绪,不要随意摇动或晃动宝宝,别急着逗宝宝玩。
5、给宝宝拍嗝,在喂食完毕后,不要让宝宝马上平躺,先把上半身挺直一会儿,最好让宝宝竖立20到30分钟,让宝宝竖直趴在大人肩上,轻拍宝宝背部,这个动作可将吞入胃中的空气排出,以减少胃的压力。
6、在躺下时,也应将宝宝上半身垫高一些,最好是右侧卧,这样胃中的食物不易流 出。
7、如果奶瓶喂养,奶瓶开孔要适中,开孔太小则需要大力吸吮,空气容易由嘴角处吸入口腔再进入胃中;开孔太大则容易被奶水淹住咽喉,阻碍呼吸气管的通路。
四、帮助孩子拍嗝的正确方法
1、直立式:将婴儿竖直抱在胸前,头靠在你的肩膀上,一手扶住婴儿的头和背,另一只手在背部轻轻拍打5分钟以上,是帮助孩子拍嗝的基本方法。如果孩子还是不能打嗝的话,也可以试试用手掌按摩孩子的后背。
2、端坐式:扶着婴儿坐在你的膝盖上,一手支撑住他的胸部和头部,另一只手轻拍他的背部,因为孩子坐着的时候,胃部入口是朝上的,因此打嗝也就比较容易了。
3、侧趴式:让婴儿趴在你的腿上,扶住他的头,让头部略高于胸部,然后轻拍他的背或轻轻画圆抚摸。
4、打不出嗝的时候,吸入胃中的空气,有时会夹在前后吸入的奶汁中,此时如果将孩子上身直立起来,将有利于胃中空气的排出。因此,妈妈可以将孩子竖着抱起来,或者可以给孩子垫高后背使上身保持倾斜30分钟左右。
五、 婴儿漾奶、溢奶和吐奶的区别
婴儿漾奶:是指喂奶后随即有1~2口奶水返流入嘴里从嘴边漾出。也有少数情况是因为乳母在喂奶后不久给婴儿换尿布而引起漾奶。一般情况下,这不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所以可视为正常现象。随着月龄的增长,6个月内婴儿漾奶会自然消失。
婴儿溢奶:婴儿吃奶后,如果立即平卧床上,奶汁会从口角流出,甚至把刚吃下去的奶全部吐出。但是,喂奶后把宝宝竖抱一段时间再放到床上,吐奶就会明显减少。医学上把这种吐奶称为溢奶。
婴儿吐奶: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现象。吐奶也可称喷奶,不同于漾奶,是由于消化道和其他有关脏器受到某些异常刺激而引起的神经反射性动作 往往会有一个恶心的动作,会把胃里的奶绝大多数的呕吐出来,带有酸臭味,有的甚至是小块状,像奶酪一样, 呕吐时奶水多是喷射性地从嘴里、甚至鼻子里涌出的。吐奶的量比较多,可发生在喂奶后不久,或半小时以后,吐奶前孩子有张口伸脖、痛苦难受的表情 。
六、新生儿常见问题还有哪些?
1、如何护理宝宝脐带?
脐带是孕期妈妈为宝宝输送营养和氧气的通道,分娩后不再使用,被剪断后结扎,形成脐带残端。通常情况下,脐带在7-14天脱落,最长时间不超过8周。
正确应对方法:保持脐带残端的清洁干燥,在脱落之前,不建议给宝宝洗盆浴,可以采用擦浴;如果不小心弄湿,要及时用干的棉布或者纸巾擦拭干净;在更换纸尿裤的时候,也要注意避免遮住脐带,以免浸湿或者摩擦;如果脐带周围有红肿、黄色分泌物、或者有异味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2、宝宝鼻塞或者鼻腔有杂音是感冒吗?
新生儿的鼻腔小而短,分泌物不易排出,干燥后形成堵塞,从而导致鼻塞或者杂音,并不是感冒引起的。如果堵塞严重或者通气较差的时候还会影响宝宝的进食。
正确应对方法:使用生理盐水或滴鼻液湿润鼻腔,软化干燥的分泌物,并进行清理。如果空气干燥,还可以使用加湿器。另外,避免在屋内吸烟,和减少室内空气中的绒毛、灰尘或者比较强烈的气味,这些都会对宝宝的鼻腔粘膜造成刺激。
3 、宝宝黄疸怎么办?
很多婴儿出生后的几天,会出现黄疸,看起来似乎很吓人,但实际上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发育尚不完善,不能及时分解产生的胆红素,导致胆红素集聚在皮肤和眼睛巩膜,出现发黄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严重,可以自行消退,但有些较严重的情况下,需要一定的治疗。
正确应对方法:轻微的黄疸,也就是黄疸指数小于14,可以勤喂母乳、可以吃点益生菌,这样利于黄疸的消退;如果黄疸指数超过了17,或者总胆红素超过280,可以进行蓝光治疗。但切忌使用茵栀黄退黄疸,国家药监局已经明确新生儿禁用此药物了。
4、新生儿宝宝要用枕头吗?
老人经常会让宝宝睡头型,给宝宝使用各种定型枕,实际上,对于小宝宝来说,根本不需要使用枕头,另外,婴儿床上如果放置枕头、棉被等物品,还有导致宝宝窒息的危险。
正确应对方法:1岁前都不要给宝宝使用任何枕头,宝宝“睡头型”的说法也都是错误的。另外,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婴儿应该尽量采取仰卧位,这样的睡姿对于宝宝来说最安全,以减少“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
5 、母乳喂养的宝宝便便较稀是腹泻吗?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便便是黄色或者微绿色的,粘稠的糊状或者奶油状,有时候会被宝妈误以为是腹泻;另外,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有比较大的变化范围,甚至每天大便有10次,每次喂奶或者用力的时候,都会喷出一点儿,这主要是由于宝宝的胃肠反射导致的,为了释放更多的空间来摄入母乳。
正确应对方法:上述被宝妈认为是腹泻的便便都是正常的,注意观察宝宝的吃奶和排便情况,只要宝宝状态好,各方面正常,体重稳定增长,妈妈就不用担心了。另外,随着宝宝逐渐长大,由于母乳容易消化,只有很少的废物需要通过结肠来排泄,所以宝宝也可能每一周才大便一次。
6 、宝宝出生要打什么疫苗?
宝宝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要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分别用来预防乙肝病毒和结核病。另外,乙肝疫苗在宝宝出生后的1个月需要进行第二次接种。
正确应对方法: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接种位置的红肿,或者宝宝发热等情况,这些情况通常都是正常的反应,如果发热较严重,或者红肿部位出现分泌物,要及时带宝宝就诊。
7 、如何预防宝宝尿布疹?
尿布疹是在尿布的覆盖部分出现的皮疹或者皮肤发炎的现象,通常出现在臀部、生殖器和大腿根的皱褶等处,由于接触尿液或粪便,出现皮肤发红或者细小的疹子。这些往往和没有及时更换尿布或者纸尿裤有关,皮疹会导致宝宝不适,甚至影响睡眠和情绪。
正确应对方法:及时更换尿布或纸尿裤,减少皮肤在潮湿环境下的暴露;每次大便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用干净的棉布“拍干”;另外,为了避免尿液、粪便对宝宝皮肤造成刺激,可以涂抹润肤油、护臀霜等,起到隔离的作用。如果尿布疹继发真菌感染,可以使用抗真菌的药膏。
8、宝宝需要每天都洗澡吗?
只要每次更换尿布的时候,都能够保持尿布区的清洁,婴儿不需要经常的洗澡,因为频繁的洗澡会导致皮肤干燥,特别是洗澡的时候使用肥皂。
正确应对方法:新生儿每周洗澡3次就足够了,在脐带脱落之前,只给宝宝做擦浴。洗澡后涂抹低敏的润肤露,这样还可以起到预防湿疹的作用。
9、宝宝指甲抓伤自己怎么办?
婴儿刚出生几周指头很小,可是指甲却长的很快,清醒的时候舞动手臂,可能抓伤自己,有些妈妈会使用婴儿手套,这种情况是坚决不允许的,因为这样既对宝宝的发育不利,同时如果手套内的线头缠绕在手指上,导致坏死,此类的事情时有发生。
正确应对方法:定期给宝宝修剪指甲,差不多每两周就要修剪一次。使用婴儿专用的指甲钳,但是要特别小心,以免弄伤宝宝。宝宝睡觉的时候是妈妈剪指甲的最佳时机。另外,修剪完毕后用比较柔软的磨甲棒磨平。
10、宝宝出现肠绞痛怎么办?
大概20%的宝宝会发生肠绞痛,特点是哭闹时间比较一致,在傍晚或者晚上,而且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喂奶也不能让宝宝安静下来,在哭闹的同时还伴有蹬腿。肠绞痛通常在2-4周的时候开始,3-4个月停止,目前还没有找到确切的发病原因。
正确应对方法:虽然肠绞痛目前没有特别的治疗药物,但一些方法可以缓解宝宝的疼痛:
1、给宝宝使用安慰奶嘴
2、顺时针轻轻的按揉宝宝的小肚子
3、让宝宝趴在你的胳膊上,你一手托住宝宝的腋下,一手托住宝宝腹部,然后轻轻摇晃,让宝宝感觉像在坐飞机;
4、轻轻的将宝宝包裹起来,增加宝宝安全感,从而慢慢安静下来;
5、母乳喂养的妈妈,可以试着停止摄取奶制品、咖啡因、洋葱、卷心菜以及刺激性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