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许多人不是为了奉献才当老师的,因为“奉献”可以作为从事任何职业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爱孩子才当老师,如果是这样,应试教育也不会搞得这般如火如荼。
我们一定不是为了发财才当教师,全世界没有靠当中小学教师发财的例子。有些孩子小时候曾想过当教师,这不足以说明他们从小有远大理想,那多半是因为他们见过的职业不多,与其说他们喜欢当教师,还不如说他们喜欢指挥人。有时他们会喜欢当医生,或者当售票员,喜欢做权威是人的天性。
我认为,绝大多数教师之所以最终当了教师,只是因为这种职业满足了一种谋生的需要。人工作首先是为谋生,即通过教育劳动获取报酬,用于“养家活口”,在这一点上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并无本质上的不同。
在一堆可以从事的职业中,教师绝不是一个最值得选择的职业,也许教师职业有比其他一些职业优越的地方,但无疑,要比另一些职业缺乏吸引力。对许多男性而言,对许多胸怀远大志向的年轻人而言,对许多中学时代最优秀的学生而言,如果他们居然当起了教书匠,那也差不多是不得已的选择。不得不承认,在走上教师岗位的我们之中,很少有第一流的人才。
因此,也就不得不承认,我们心理上,很少有人在从事这个职业之前就作好了充分的职业准备,甚至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入错了行”——他们如果在这个工作位置上感觉很差,再怎么努力都成不了一流教师,是因为他们当初从事教师工作就不是他们的选择,而今天能允许他们独立选择了,却发现其实已经别无选择。这时,也就只能安慰自己,这个职业也不错,有寒暑假期,收入不高至少也不低,工作忙累可至少还不担心下岗。
如果我们不得已才当了教师,那为什么在这所学校当教师,而不在另一所更好的学校当教师呢?因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们不仅不能选择职业,而且还不能选择工作单位,就如“投胎”,投得好不好,只有听天由命了。这使教师中的许多人,既不喜欢这个职业,又不喜欢工作的单位。
既然是不得已当了教师,那现在允许人才流动了,你为什么还“赖”在这里不走呢?虽然我们告诉他,你可以辞职,你也可以换单位,可他一般不到万不得已不愿意离开:一是因为做惯了教师,除了嘴上功夫深一点,大多缺少其他技能,换职业的成本太高;二是因为教师这口饭,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一定不是一个最好的职业,可无论如何不是最差的。一些西方国家为了增加教师职业的吸引力,给不了教师很多钱,但给予教师相当多的自由,使教师成为一个自由职业,可见教师这个职业永远不会最差。
如果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确实首先是为着生存,为着满足自己基本的生存需要而继续从事着这个职业,那么我们就必须考虑,怎么做才可以在今天的学校里保住我们的饭碗,保障自己生存的权利。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我们还应该思考,怎么提供更多的让自己一生从事这个工作的真实而充足的理由。我做了这些年教师,还想一直做下去,是因为我找到了充足的理由。
第一条理由,教师要有比其他职业更多的闲暇可以用来快乐。大家知道,快乐是需要有时间作保证的。既然做了教师,注定已经远离名与利了,索性也就不给自己的生命预设什么目标了,比如30岁要当高级教师,40岁要当校长,50岁要当局长,我没有这样的目标。没有这些功利性目标,我就获得了很大的自由,也获得了很多闲暇。
我可以用我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玩新鲜的东西,音乐、艺术、书、旅行、烟酒茶挤占了我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那么多的享乐是不是都要时间?教师是半个自由职业,有的是时间。一年三个月假期,双休日没有老板叫你加班,每天准时上下班,学生放学了你还待在学校干什么?
第二条理由,教育工作本身带有娱乐性。别的好多工作的内容、工作对象都缺少情趣,学校里不同,那些孩子,和他们在一起,和他们一起“长不大”,欣赏他们人性中最纯美的一面,这些风景其他地方哪儿有?
第三条理由,教师职业让我的灵魂安宁,我从职业给我带来的安宁中尝到幸福。学校是人类文明的寄居地,相对其他单位,文化含量总会丰厚些,一般而言,学校是市侩气最少的地方。文化是滋养人的,会让人心灵宁静,而市侩气的庸俗、钩心斗角、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则会让人心浮气动、焦躁不已;但是学校的宁静又不是一汪止水,因为有学生在,学校的宁静中气脉生动,欣欣向荣。
此外,安宁还来自教师工作的特点,我认为做善事是可以带来心灵安宁的,学校里学生是弱势群体,教师在学生面前权力是很大的,如果教师运用个人威望和手中权力,给一些特别需要关怀的孩子以帮助,哪怕是一声鼓励和问候,都会让你自己的心灵受到抚慰。
第四条理由,学校里有做不完的事,只要你愿意做。我记得英年早逝的华东师范大学著名教授施良方先生对他的研究生说,去搞教育吧,那儿有很多事(大意)。对此,我有深切的体会。如果你纯粹是被动地应付工作,上了课完成了任务就可能没事了,和同事聊聊天讲讲股票什么的,那么我告诉你,学校里可以做的事就不多。
而如果一旦你想找些事情来做,那就有你忙的了。我对学校里的许多事很好奇,因为好奇,才会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想完之后,就会有行动。
引自《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郑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