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印象笔记格式全乱了。让我登录试试看是不是浏览器或者网络的问题。
一看,我这边没问题。但是登录他的印象笔记,无意中发现他全部收录的各种金句。
我有点好奇,问他,你收集这么多金句干嘛?
他说,就是非常喜欢,从读书起就喜欢摘抄,现在就喜欢收集喜欢的金句。
我说我以前也喜欢,但是现在不了。
为什么呢?
很多人喜欢快文化,提炼过的知识,看看各大自媒体平台上的书单号有多火就知道了。
大家都以为,金句,一定是浓缩的精华。
但实际上,你有没有想过,脱离了上下文,这些阉割的金句,会攻心,但是不一定带给你真正的思考与价值观。
内容创作者,一项核心的能力就是,说服你,让你接受对他有利的价值观。
比如说,付费思维。
付费思维本来就是对的,我本人也非常认可。但是谁更乐忠于科普这个思维?
价值提供者。
因为他只有让更多的人有付费思维,才有更多的人为价值买单。
断章取义的看金句,有可能会陷入别人为你设置的思维局限里。
比如,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宣传的“三纲五常”,什么群臣有义、长幼有序……,其中衍生出来的一些价值观,“忠诚不侍二主,好女不嫁二夫”,但是,这些都是被阉割的文化。
实际上,完整的内容是这么写的:
“夫为纲常”,没错,但是后面还有一句,“夫不正,妻可改嫁。”
“父为子纲”,没错,但是后面还有一句,“子不正,大义灭亲”
“君为臣纲”,没错,但是后面还有一句,“君不正,臣投他国”
正统文化大肆宣扬前半句,出于对文化的迷信,不是有很多人受这些思想的毒害吗?
金句本身没有错,错的是用金句的人并不一定真正的懂金句,而迷信金句,就会潜移默化的接受这些片面的观点。
比如年轻时,你想干点事儿,有人劝你,古人都说了“父母在,不远游”。
有道理吧,这是孝顺的选择。
但是原文是这么说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句话的意思完全不同,父母在,是可以远游的,只不过,应该告诉他们你去哪儿了。
你想做一件事情,有人劝你“三思而后行”,这话听来没错,但是多少有些不赞成的意思,但是原文的后半句是,“斯,再可矣”。
啥意思呢?
就是你想了三次还想干,那就干吧,还是要敢于承担风险。
这里敲重点!后半句才是精华呀。
为什么金句很容易被阉割呢?
随意聊聊我的理解。
第一,是传播者刻意为之,传播对他有利的思想。也就是他压根不希望你搞懂,你越是迷信阉割的金句,对他越有利。
《乌合之众》里面有句话说“文明是被一小部分人创造的”,马克思说“杰出人物是历史发展的关键力量”。
也就是一小部分人领导着大部分人的思想,如果是这样,出于利益的考量,他只会告诉你他希望你知道的内容。
有一部分人可能真的不希望聪明人太多。
第二,语言的工整,更习惯传播。
看《逻辑英语》时,钟平老师讲了一个英语的变迁挺有意思的。我们现在学的英语,有的单词有复数,有的没有,为啥,研究的结论表明,古英语都有复数,但是有的不好念,有的拼写不和谐,在语言的进化中,部分单词的复数形式就被简化掉了。
我并不研究英语,但是这种进化流程在我们的理解中还是蛮科学的。再来看金句,容易口口相传的,都是顺口、对称,或者意思足够吸引眼球的。一些关键的小尾巴,在流传中自然而然的就丢了。
上个星期,我对持续输出感到吃力,决定每周看两本书。这一看,真有大发现。
我看的第一本是《乌合之众》,说实话,这本书虽然我没系统看过书,但是我觉得我挺熟悉,做互联网的,谁不知道那句“当个体群集,低智商化就开始起作用”。之前也在网上看了关于这本书的醒脑名句。
但是当我系统的看书时,才知道,这本书不仅有惊世骇俗的观点,还有方法论,而且大批微营销、经营管理者已经无师自通的用到了其中的方法论。
可是我们最常见到的,是经常有人拿出些唬人的观点,但是不告诉你方法论。而我们自己由于思维懒惰,也不去追究。
再说说我看的第二本书,估计很多人也听说过《文案训练手册》。
说实话,关于文案方面,各种干货、课程我看了不少,你要让我给你讲好文案怎么写,好标题什么特点,哪怕是我从日常观察学习得来,也能讲个八九不离十。
但是这么多人讲文案,就很少有人系统的讲讲写文案之前要具体准备什么。
写出来只是一个结果,重要的是写之前怎么思考的,甚至是为什么要这么思考,书里讲的很透彻。
在写文案的流程上,通过看书,终于补上了缺失的一课。
想一想是不是感觉很有意思,如果大部分人都在学习阉割的知识,你肯探索源头,就有机会跑在前面。
而金句,好吃但不一定营养。
最后感叹一句,像我这样真诚的讲这些的人不多了,点赞和在看,你们自己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