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一个人面对公众的演讲能力,主要都是后天训练出来的,在2008年至2010年期间,我曾经担任深圳晚8点美酒美食栏目的主持人,长达两年半,每两周一次,风雨无阻,加上国内其他的现场超过200人以上活动的主持,每年要超过50场,坦率的说,开始也要做准备工作,收集资料,打腹稿,甚至要背关键的台词,即便如此,也经常会忙中出错,后来渐渐习惯了,熟能生巧,基本上也就不需做任何的准备,往往是三五朋友吃饱喝足,然后上台就能根据实际情况应对自如,滔滔不绝。
另外作为资深葡萄酒的专业讲师和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的常务副会长,以及一系列的社会职务,我也经常会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被邀请上台演讲,无论主办方给什么题目,从不怯场,总能获得良好的结果。
所有的这一切,我认为都是后天训练的结果,跟先天的素质没有太大的关系。
而后天的训练,我认为最主要的有三个:
一、平时多看书多学习,积累丰富的知识以应对现场不确定性的各种问题。
二、要有时刻准备着的心态,出席各种活动的时候,即使邀请方没有预先的提示,我也会事先想好,万一主办方邀请上台演讲,应该讲什么呢?
三、这点最关键,我训练过许多专业的讲师,能否合格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在演讲的同时能不能保持头脑清醒?能否一边讲,一边思考?演讲者在演讲的同时,一定要训练自己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根据现场的情况,调整自己的语调和语速,甚至演讲的次序和内容,而我坚信这一点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锻炼出来。
所以我最后的结论是:先天的性格和素质可能对演讲者有一点点的帮助,但是成功的演讲者一定是通过后天的实战锻炼出来的。
要有自信,相信自己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