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的青瓦木屋,正在消亡。
我家乡的青瓦木屋,马上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心灵记忆。
河南三门峡某地农村的土墙草屋也应该是历史的记录了。我们的党和政府开展的精准扶贫,一个都不落下的工作理念,正在中华大地日新月异的实现!
我的家乡在乌江中游思南县辖区。十五年前,我一直在家乡生活。离开家乡到贵阳修文县辖区居住,也只有十四五年日子。
土墙草屋,家乡没有见过,刚来修文时,见过一两栋青瓦土墙屋,不到一年就拆掉修成平房了。
言规正传,还是谈家乡的房子吧!
青瓦木屋,看上去黑不溜秋,比起花花绿绿的水泥砖房,实在是丑陋极了。有句话叫“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矮小的青瓦木屋跟不上时代的潮流,矮小的青瓦木屋传承家乡人民几百年的生活情结,矮小的青瓦木屋装满几百年的生活搏击故事!
传说,我的祖先从江西临江府十字街大桥头,一路风雨兼程,寒霜日晒,来到乌江中游老鹰山上,刀耕火种,一代一代传承至今,好不容易,我们这一代沐浴了精准扶贫的阳光!
初来乍到,老鹰山荒无人烟,满山遍野树木参天,鸟语旋律,微风过处,树叶婆娑,坎沿茅草波涛荡漾。山泉淙淙下流,清澈见底。
感谢大自然的造化,好山好水,清幽雅静的环境,我的祖先定居下来。
传说,我的祖先进入贵州居住的第一代房子,其实是窝棚,倒“V”字形,有点北方“地窝子”味道,不同的是,北方“地窝子”要下挖,一方面保暖,一方面増加屋内空间的高度。我们的“窝棚”,用两根带叉子的木棒架上一根斜梁,一头顶在木叉上,另一头埋在地里,架上树枝,扎上厚厚的茅草。
这就是我的祖先第一代房!
流年似水,刀耕火种,虽然生产力原始,还是略有结余。
劳动有剩余价值,人口在逐年増加,“窝棚”也不能满足居住要求。第二代茅草屋诞生了。
第二代,茅草房,与今天青瓦木房一样的格局。茅草盖的“人”字屋面,没有去皮的木头四檐八柱撑起来,墙壁是玉米杆绑扎的,有点透风,还是可以预寒。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柴禾烧窑技术成熟,小青瓦盖房的普及,墨斗、锯子、凿子和刨子等等工具的应用,小青瓦木房取代了茅草房。
现在什么年代了,除特别贫困地区以外,应该都是砖瓦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