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从通勤工具逐渐转变为「玩具」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问:
从什么时候起,摩托车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是什么车型替代了摩托车?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汽车用户而言往往会有这种疑问,能看到的摩托从曾经的踏板、弯梁、跨骑,逐渐变成现在的休旅车、巡航车和部分追求复古味道的精致踏板车。似乎摩托已经变成了“玩具车”,实用价值似乎是很低了;不能否认在城市中确实是这样,在乡镇农村还有些主打实用的弯梁车,但是摩托的保有率究竟低到了什么程度?
这就要从机动车的保有量来判断了,截止2020年的统计数据,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72亿,其中汽车保有量2.81亿;(3.72-2.81=0.91)亿辆的机动车中还不仅包括摩托哦,由此可见摩托车的保有量确实比较低,2020年的保有量新增似为826万辆,比汽车的2424万辆也是有很大差距的,下面就来分析一下摩托为什么会逐渐冷门,是什么替代了摩托车吧。
城市道路-两个因素
1:公共出行的便利性决定了摩托车的热度必然会降低。
摩托车是一种既不能遮风、也不能挡雨,驾驶安全系数也确实比较低的车型,骑行全靠平衡感来稳定车身姿态,但是在雨雪湿滑路面骑行总很难控制车身;而且摩托的发动机没有隔热板,夏季骑行时会感觉很烫。所以骑行摩托并没有很理想的体验,作为摩友也只是喜欢“嘈杂中的静谧”——也就是耳畔的风神和发动机的轰鸣掩盖了背景噪音,能够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
然而喜欢这种感受的司机毕竟是少数,尤其是在特殊的天气中;那么如果公共出行足够便利且通勤成本很低,为什么还要风吹雨淋呢。
2:DPI数据的增长决定了汽车必然会替代摩托!
近几十年的国内经济发展可以说是飞速的,不过汽摩这两种曾经的大宗消费品的价格其实并没有什么波动;20年前的高品质摩托也得五位数,汽车总也要一二十万元,但是曾经的薪资只是从几十元到数百元的标准,此时想要买一辆摩托也需要长期的储备。但是今天的优秀摩托车仍旧是万元左右,汽车的价格还越来越低;可是DPI却有了很多倍的提升,可用于大宗消费品消费的预算要高了很多。
现在购买一辆汽车就像是很多年前规划购买一辆摩托车一样,那么为什么不选择能遮风挡雨的汽车呢?所以汽车替代摩托是必然的结果,这点在欧美日韩等区域也都有相同的阶段性变化的出现,摩托最终会成为一种“文化车型”。
低速电车-两种类型
很多人对乡镇农村的印象还停留在“水泥路”和“拉板车”的阶段,其实到现在的农村看一看会发现完全不是这样了。村村通的公路修的几乎没有死角,铺装道路的上也总会有“农村公交”或“城际公交”;这些公交车的班次并不少,等待的时间也不是很长,而跨度却能有几十到上百公里。
长途通勤不再像曾经那么麻烦,而且成本也是很低的;所以日常代步也就不需要燃油机动车,选择续航里程能覆盖周边生活与工作区域的电动车即可,也就是随处可见的两轮电瓶车。只有仍旧要选择燃油动力摩托通勤,有这种交通工具务工的用户才会坚守摩托车;不过随着新车的价格逐渐下探,以及二手汽车评估与销售的逐渐规范,价格低廉的二手汽车又在逐渐替代摩托。
「低速电动汽车」将会进一步缩减摩托车的市场份额,在九月份即将退出低速车的国标;车辆按照国标生产即可满足登记注册、投保车险,以及持驾驶证正常驾驶的标准,这些车未来当然是能够享有路权的。那么这种价格主攻2-4万区间的电动汽车,必然会成为补偿公共出行盲区,成为真正“老年代步车”的理想选项。
所以未来即便是电摩也会越来越少,两轮车会以新国标电动自行车为主,燃油动力摩托车为辅,四轮低速电动汽车成为热门车型;而入门级燃油动力或混合动力,会随着DPI的进一步增长加速取代油动摩托——记住一点,除了极少数骑行爱好者以外,以摩托通勤的用户并不喜欢骑行,还是遮风挡雨的汽车能让人更有安全感和幸福感。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是有人强制他淡出了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