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类充满现代感的文物,中外历史都有不少,但值得一说的,却是下午这四件中国文物,不但各个以强大技术与先进理念,带来超越历史的现代感,且每一个辉煌瞬间,都足以缩影其背后,那些中国历史上无比骄傲的年代。
1, 沧州铁狮子
首先来镇场的,就是这个大家伙:沧州铁狮子。
沧州铁狮子,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东南,铸造于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关于它的来历,有说是为后周世宗北伐契丹而铸,也有说是为了保一方太平,震慑海啸而铸。但不管哪个目的,这狮子却铸出了大块头:整个体型高五点三米长五点四米宽三米,现存重量三十二吨,姿态十分霸道。
如此霸道大家伙,就算以现代铸造技术,造出来也十分费劲。放在五代十国年间,别说把整个狮子打造得气魄霸气,就连铸造出这么一大块铁家伙,都是个相当高难度的活。比如同时期的欧洲,生铁技术还没影,只能用熟铁冶炼,连士兵都常用青铜矛,铁农具铁工具都没法普及。想造这么个大家伙?基本想都不能想。
但是在此时的中国,不但能想,更是能造,此时的中国冶炼,不但高炉技术炉火纯青,造出大块头铁器毫无压力,叠铸技术也相当熟练,规模生产农具铁器,全都不是问题。这次只要先造出一个整体泥芯,然后分段铸接,六百多块铸范层层垒起,分层浇筑出来,终于有了这么个威武的大家伙,历经千年风霜,已久巍峨耸立。
彼时中国的冶炼水平,铁器的生产普及,一如这霸气的铁狮子般,霸气领先世界。后来宋王朝领先世界的生产水平,就是这霸气技术打底。
2, 秦俑坑铜车马
在动辄惊艳世人的秦俑坑文物里,秦俑坑的两件铜车马,也满是低调的强大。
以铜器冶炼铸造技术,造出这样栩栩如生的车马,放在两千年前的秦汉时期,本身就是个了不起的技术。但对这两辆铜车马来说,造出模样,不过是个“起步价“,更强的却是全身构造:重达1点8吨的体魄,竟是以3000多个部件组装起来,其中不止是春秋战国传统的铸接工艺,更有焊接,子母扣连接,镶嵌等各种工艺,俨然是秦朝铜器工艺的集合体。
尤其叫现代人惊奇的,更有一号铜车马上的立伞,其伞柄居然是空的,里面藏有机关,伞底还有锥拉组合,轻松控制伞柄活动。其俨然如现代玩具般的精巧设计,自从重见天日起,就引来多少惊奇。
放在那个以铜制武器为主的战争年代里,造铜车马都可以造出此等境界的强秦,军工技术,自然也强的无与伦比。虽说欧洲专家常好奇,马其顿与秦朝究竟谁强大?可以此等技术武装到牙齿的赳赳老秦,足以傲视马其顿。
3, 东汉游标卡尺
作为一位亲手灭亡了强大西汉,又亲手把中华天下折腾到沸反盈天的奇葩帝王,新朝皇帝王莽常被后人怀疑是“穿越人”,其中一直接证据,就是王莽时代出现的新奇物件:游标卡尺。
1992年,在扬州甘泉乡的东汉古墓挖掘里,一件突然出土的游标卡尺,把现场所有人吓一跳:这件铜制的东汉卡尺,固定尺长13点3厘米,固定卡抓长5点2厘米,还有13厘米长的鱼形柄和导槽,可以左右拉动测量工具,其原理用法,简直与现代卡尺无二。如果不是鉴定的确凿无误,这么一件新奇东西,完全能被误会为现代仿制品。
而更为佐证的,是《秦汉金文录》上的记载,这些史料里,曾经收录了五件新朝至东汉时代,各类游标卡尺的拓本,却因一直缺少实物而被人怀疑。而这件实物的出现,却成了实锤的证明:虽然新奇的卡尺,当年被当做了陪葬品,但东汉时代中国人的测绘技术,已经如此精进。
4, 蓬莱紫檀木船舵
郑和下西洋的伟业,曾经震撼了亚洲航海史,但一桩史实却常惹后世“专家”怀疑:明朝的中国人,真能造出这么大的船。虽然1957年,南京的原明朝船厂遗址,曾出土了11米长的郑和宝船舵秆,以此还原的郑和宝船体魄,至少有57米长。但怀疑的声音依然不停:不过只是一根舵秆,最多不过碰巧这么大的船而以。整个船队的大船,能有多少规模?
但是,1984年至2005年,山东登州蓬莱水城先后出土的两根紫檀木舵秆,却霸气打脸了类似论调:我大明造船,就能造这么大!
这两根舵秆,前后相隔二十一年,都是在当地清淤工程里意外发现。与南京发现的铁力木舵秆不同,这两根舵秆是用更名贵的紫檀木制成,高度分别是9点2米和8点3米,复原的大船长度,也至少五十米以上。且舵秆上还有“永乐十年”的字样:没错,这就是永乐年间的船。
而且,作为明朝海防重地的登州,其船只也并非大体魄的宝船,多是常规的战船。两根舵秆的意义正在于此:即使是普通的战舰,大明,也可以造到这样的巨型。劈波斩浪的远洋舰队?大明朝一定造得来!
更颠覆现代人看法的,还有这两根舵秆的用料:紫檀木。在中国的紫檀木收藏里,曾有“紫檀无大料”的说法,名贵少见的紫檀木,通常只用来制作小而精的器具。但八米长的紫檀木舵秆,却告诉了后人另一个答案:郑和下西洋后,南洋紫檀木输入中国的商路,已经畅通无阻,大量的紫檀木材料输入中国,一根舵秆背后,是一个几乎被遗忘的,海上丝绸之路繁荣无比的时代。
看似“超越历史”的文物,带来的,却是历史真实的辉煌记忆,其中的兴衰感叹,相信,总有永不过时的回味。
参考资料:《明史》、《汉书》、《后汉书》、《世界冶金史》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高端瓷器,如明代官窑系列入土前即是新品,出土后刷掉泥土如新的一样,遇到这种情况理论就派上用场了,但往往玩家没到这个层次,所以基本上看新基至连看都不看,当然,这一类即使看也看不懂,也不俱备玩这一类的资质。举例,有一宣德官窑瓷器因出土多年优如刚出窑一样,所以宝主拿着去古玩店,这个地方玩家有二千多人,他至少让一百多店家见过99%说新仿,只有一人说老但是光绪仿的,其实,说光绪仿的这一个学艺更不精,还不如看新的玩家,是想宣德重器那儿有光绪的影子,后来这件展转到了大收藏家之手,价值也一高再高。高档瓷器特别是元明的一般玩家即使偶见也不认得,也一定拱手错过,因为层次根本未到,新仿货到是玩的极尽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