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也是铁饭碗吗(国企工作真的是铁饭碗吗)

核心提示:作为国有企业的HR,我劝你清醒一点。并不是所有的国企都能“端铁饭碗”,国企也有层级之分、主次之分、优劣之分。即便你抱着一个“铁饭碗”,没有饭

作为国有企业的HR,我劝你清醒一点。并不是所有的国企都能“端铁饭碗”,国企也有层级之分、主次之分、优劣之分。即便你抱着一个“铁饭碗”,没有饭,不还是一样会饿死,光要个铁饭碗有啥用。而且,现在很多大型国有企业,都在推行混改,不断优化资产结构配置。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即使在经济效益稳中向好、资源处于垄断地位的优质国企工作,也不能简单的认为你手里捧的就是“铁饭碗”。重点看你能否端的住、端的稳。搞不好,“铁饭碗”也会生锈,也有腐蚀的一天。下面,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经验,做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一、不是所有的国有企业都能“端铁饭碗”

(一)国有企业有层级之分

在国有企业,尤其是规模比较大的集团企业,会划分公司管理层级。一般分为一级单位(总部机关)、二级单位、三级单位等等。在过去,可能有一种说法:一级单位属于金饭碗,二级单位属于银饭碗,三级单位属于铁饭碗。但是,在市场经济面前,所有饭碗都不值一提,尤其是对于那些三级单位,他们的生存处境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个别企业正在或者已经处于破产的边缘。因为很多国有企业三级单位属于直接面对市场经济竞争的企业,如果上级单位没有资源和政策支持,这些三级单位是很难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有立足之地。一是传统国有企业管理模式的条条框框限制企业发展的活力,面对机遇,光是一些审批流程就让你费尽周折,有时明明有一个好项目,等报请集团审批,再等批复,可能就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二是三级单位的薪酬待遇一般,甚至劣于同行业,直接导致人才大量流失,企业成了培养人才的摇篮,成才一个,送走一个,最后企业留下的只是老弱病残。没有人才,直接导致企业竞争力大大减弱。

因此:对于处于层级末端的国有企业,无论是在管理机制、人才储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可能还不如一个民企,更不要说什么铁饭碗了,也许有些民企的饭碗更结实。

(二)国有企业有主次之分

在国有企业,也分主导产业和非主导产业。正所谓,十个手指头不一般齐,对于国有企业,也有其核心产业和边缘产业之分。我们可以通过天眼查,随便找一个大型集团企业,仔细查看他的公司构成,从中不难发现,很多大型国有企业涉足领域非常广。比如:有些明明是军工企业,但是他们还有可能涉足民品行业。因此,对这些大型国有企业而言,其主导产业一定掌握着集团大量资源,甚至处于行业垄断地位;但是其非主导产业,手里不一定有充足的资源,也不一定有广阔的市场。毕竟术业有专攻,你那你的三等马(边缘产业)去PK人家的一等马(主导产业),你能拼的过吗?

因此,对于处于边缘产业的国有企业,在资源配置、专业程度等方面,很难与同行业中的“正规军”进行正面交锋,即使上去PK,赢的概率也很小,在这样的国有企业工作,不能说是“铁饭碗”。

二、哪有什么“铁饭碗”,即便给你了,也要端的住,端的稳

在国有企业改革大潮中,逐渐淡化了“铁饭碗”的概念,现今的国企,“铁饭碗”少了,如果一定要说“铁饭碗”,那只能是公务员、教师、医生能称得上“铁饭碗”。

谁说国企搞不好?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残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变成现代企业。——2018年6月13日,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

(一)光有“铁饭碗”还不够,没有饭,一样还是会饿死

对于一些国企而言,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面对市场经济的竞争压力,活下来都很难,你手里捧着“铁饭碗”没错,可是没有饭啊。如果一直这样抱残守缺,不思进取,只有等死,最后的结局就是“抱着铁饭碗”饿死。

(二)手里端着“铁饭碗”,还要端得住,端得稳才行

对于一些层级较低、处于边缘产业的国有企业而言:要遵守市场规律,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谋求二次转型升级,顺势而为;如果不遵守市场规律,逆势而为,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到时上级单位自身都难保,谁还有功夫管理,国资委的“僵尸企业”大名单将是你的唯一出路。要么改革,要么破产,这是摆在很多国有企业眼前的一道选择题,看似残酷,实则有一国有企业已经上了“僵尸企业”大名单,已经破产了。

对于那些在层级较低、处于边缘产业工作的国有企业员工而言:不要总做白日梦了,现在都2020年了,早已经不是80年代、90年代的国有企业了。过去企业再辉煌,都已经成为了历史;如果个人还在幻想着手里捧着“铁饭碗”,熬到退休就算胜利,这种想法是万万不能有的。这样不但坑了企业,也害了自己。当然,对于一些临近退休5年以内的职工,有此想法也不奇怪,毕竟马上要退休了。可是,也许你所在的企业未必能陪你到退休。尤其是疫情期间,很多私企,甚至国有企业,各项经营业绩指标直线下滑,开工资缴纳社保都成了负担,还指望“铁饭碗”能吃饱饭,这太难了。只有个人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和企业一道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才能够让手里的“铁饭碗”真的有饭吃,才能端的住,端的稳。

国有企业也在不断深化改革,优化选人用人,考核力度逐渐提高:近几年国家不断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推行混改,淘汰落后产能,对不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连续亏损且没有好转的企业,都纳入“僵尸企业”名单。国有企业也在不断优化选人用人管理,强化绩效考核力度,过去那种终身制的用工关系一去不复返,现在更强调能者上,弱者汰,双向选择的聘任制,也会有末位淘汰。其实,对于个别国有企业的领导、甚至职工,工作压力也非常大,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清闲。

因此:即使手里捧着“铁饭碗”,也要有饭才行。对于在层级较低,处于边缘产业工作的国有职工,也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就像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只有努力奔跑,提升自己专业能力,才能端得住、端得稳自己的“铁饭碗”,才能一辈子有饭吃。

写在最后:

1.国有企业真的没有大家想想的那么好,也不至于那么差,既要因国有企业层级而异,又要因国有企业主次行业而论。

2.哪有什么“铁饭碗”,今天是,明天也许就是个废铜烂铁。

3.即便给你手里捧着“铁饭碗”,这还不够,没有饭,一样还是会饿死。

4.有了“铁饭碗”,既要端的住,更要端的稳,否则一样摔的细碎。

5.所谓“铁饭碗”,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里都有饭吃。

关于在国有企业工作,相当于捧了个“铁饭碗”,你认同吗?

欢迎留言!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问答,感谢您的阅读!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别忘了评论、转发、点赞、收藏呦!

我是ink-at" data-uid="6076811500" href="https://www.wukong.com/user/?uid=6076811500" target="_blank">@人事通 ,你身边的人事小助手。

欢迎关注!

不是铁饭碗,用工制度改革后,用人单位自主招工,现在无论你在国企,民营上班都是合同工,但是国企劳保福利加班加点按规定发放,过节费,年终奖少不了。民营企业就没有那么好拿了。国企你一进工作岗位,在规定时间与你签订劳动合同,一签三至五年,合同到期优秀者继续签约。並为你缴纳社会保险费(五险一金),每月及时发放工资,该休息,放假按规定执行。节曰加班按本人基本工资3倍发给。这是国企的优势。但不是铁饭碗,经营不好连工资都发不出,也有倒闭重组。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照镜子好看但是镜头很丑,现实中的你比镜子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