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为什么就衰落了呢,温州为什么有钱

10年前,温州房价比深圳还要高。

10年前,温州人均收入要高于全国。

甚至于温州商人、温州炒房团都可以大杀四方,有钱成为当时整个温州市最大的名片。

但是在时代的浪潮之下,在产业升级的腾挪之间,当年让全国人民大吃一惊的温州,多达900多万的温州人,却逐渐消失在岁月的暗影之间。

我试图在时代、楼市、产业三者之间,为温州失落的10年的找寻到合理的答案。

1

当我调研完温州这座城市之后,浮现在我脑海中的词汇只有一个:

分裂。

一种非常直接却又不可名状的分裂。

一种穿梭于时代、城市、金钱之间的分裂。

特别明显,特别晃眼,而温州的一切秘密皆藏于此。

1、过去与现在的分裂。

2、10年前房价最高10万 ,与10年后房价集中在2-4万之间的分裂。

3、一超多强的格局,与组团内部新与旧的割裂。

4、市府板块/瓯海区府板块/万达板块与五马街、永中镇、瓯北的分裂。

5、主城3-4万越贵越好卖与远郊越低越降价的分裂。

6、温州低溢价、小作坊式的制造业与迫切想要科技智能转型的分裂。

7、GDP倒数/人均人均倒数与本外币存款高达1万亿的分裂。

一切的一切,全都打上了温州本身的烙印:

贫与富。

低端制造业与高端互联网。

新与旧。

温州的分裂与挣扎,写满了时代的注脚。

2

温州楼市相对简单:

1、多山,空地少,平地更少。

2、一超多强。

市府第一。

城市向东。

鹿城区优于龙湾优于瓯海。

3、温州买房最重要的4个逻辑。

向东第一。

滨江第一。

学区第一。

主城第一。

4、老掉牙的放弃郊区。

经开区,地缘自住,1万1,降价。

瓯北板块,永嘉县,老城区,便宜1万出头,看江2万 ,降价。

瓯江口,填海造陆,1万4,降价。

3

温州房价真贵。

滨江豪宅,5-7万,不聊这个。

顶级学区,5-7万,不聊这个。

市府豪宅,5-7万,不聊这个。

因为这些与普通人无关,我们看了一些主城的刚改、改善,位置稍微好点的楼盘,价格基本上都在2万-3万 ,总价都在200-400万之间,要知道,温州只是一个三线城市。

1、保利大境堂悦。瓯海区景山板块,特价2万4,车位原价25万,现在优惠24万,等于1万一个,精装,装修一般。

2、弘阳上坤西湖四季。精装2万4,瓯海高桥板块,今年3月和6月交房,周边二手房2万7。

3、铁建未来世界。黄龙板块,鹿城核心区,界面一般,附近二手万科城市之光2万9,片区均价3万 ,没有倒挂。

4、远洋泊云庭。瓯海区,2万4精装,95/105/125。

5、建发翰林九境。瓯海奥体,高端盘,均价3万4简装,装标1000,77/95/125/145,装修太差了。

6、华董璞丽湾。瓯海东梧田板块,距离S1线龙霞站,精装2万4。

7、绿城凤起玉鸣。豪宅,最低230平,4万3。

8、中梁鹿城一号。鹿城吕蒲商圈,市政府西,片区比较成熟,中梁、金茂、滨江、绿城联合开发,精装3890,均价4万45。

9、融创凯迪博学园。永嘉瓯北板块,毛坯2万,100-130平。

10、德信新希望江屿云庄。永嘉瓯江北岸瞰景房,瞰江楼栋2.5-2.8,中间2.2-2.4,后排1.8-2.0。

11、银城玖珑天祝。龙湾永中板块,精装2万4,装标一般。

12、龙湖揽境。龙湾核心区,浙南科技城板块,北斗信息产业园,大唐5G,国科大产业园等,2万2精装。

13、祥生城建九玥府。龙湾东富春板块,均价2万8,送车位,返油卡。

4

温州挣扎的第一点:

房价高低的分裂与城市新旧的分裂。

1、房价高低的价差。

看两个城市的数据,你就知道温州的房价又多么的割裂了。

宁波:远郊2万,主城4-5万,价差一倍。

金华:远郊1万4,主城2万4,价差一倍以内。

温州呢?

瓯北、经开、瓯江口等板块的价格都在1万上下,贵的1万4、5,便宜一点的不到1万,而温州主城的的新房价格则在4万以上,整个城市的价差至少在3倍以上,这还没有计算滨江豪宅、顶级学区、市府豪宅动辄5-7万的超级价格,如果这样计算的话,温州的房价价差至少在3-5倍之间。

2、城市新旧的分裂。

不止是我们吐槽温州老城又旧又小,更关键的是在刚需聚集地等板块,集中了大量城市界面非常差的板块,这是我们在城市最核心的滨江位置拍摄的一张照片,以及在潘岱村厂房拍摄的一张照片,两张照片非常明显的展示了城市新旧的分裂。

最关键的是,这种新旧的分裂,不是绝对的分开,而是犬牙交错,全部交织在一块,哪怕是最核心的市府板块,就在旁边机会有一些棚改没有拆迁,哪怕是滨江豪宅的旁边,也照样会有一些老房子拆掉,更不要说老城的高额拆迁成本了。

这是一线滨江豪宅附近:

这是岱村工业园附近:

5

温州挣扎的第二点:

低端制造业与高端互联网之间的分裂。

这一点,已经触及温州城市的内核。

温州靠什么起家?

全靠温州人的敢打敢拼,从最开始做一些低端的制造业开始,那个时候,只要你敢做,你要只有渠道,你就一定能挣钱,而且是挣大钱,躺着挣钱。

这也是为什么前几年温州人这么有钱的原因。

但是现在呢?

出口贸易,全球大环境都差。

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运输成本,全部上涨。

都在玩互联网,谁还搞低端。

就算高溢价制造业,怎么做?谁来做?

我们开车专门沿着温州的工业园,全部转了一圈,从最低端的小作坊、到初具规模的厂房,再到正规化的工业园,再到有一些稍微好点的科技园,温州全部都有,可是到底怎么样?纳税多少?能持续多久?未来结果如何?

变数很大。

我跟大家说一下我的想法。

我跟宋富贵晚上8点多开车到潘岱村,以及我们经过的很多村子,没有所谓的工业园,最多是一些厂房,甚至作坊式的工厂,这里全部都是年轻人,这里非常非常热闹,他们充满了年轻人的激情与活力,在这里挥洒着青春与活力。

最关键的是,8点左右的时候,一到路口,乌央乌央的人全部骑着电车,一辆接着一辆的穿过红绿灯,场景非常壮观。

这一点,温州的工厂还是充满了活力。

6

温州挣扎的第三点:

穷与富的分裂。

看一个数据:

除去省会大城市的优势,温州的本外地存款数额仅次于宁波、南通、东莞、佛山。

也许你对这个数据无感,你看另外几个数据:

1、GDP总量7585亿,增速倒数第一。

2、人均GDP垫底,仅高于金华、丽水。

要知道,2005年之前的温州到底有多牛逼?

1、1978年-1999年,温州GDP平均年增速达到15.57%,位居浙江之首;

2、温州GDP占全省的比重,从10.69%一路升至13.35%,达到改革开放之后的最高点。

但是,之后的温州,一路下滑。

2005年-2014年,温州GDP平均年增速仅有9.9%排在浙江倒数第一。

温州GDP总量(7585亿)至今仍未突破万亿,只相当于杭州(18109亿)、宁波(14595亿)的42%和52%,与新世纪之初相比差距明显拉大。温州的经济首位度一路降至10.32%,已经是1994年以来的最低值。

2016年之前,温州一直是浙江第一人口大市,2016年开始被杭州反超,退居第二。

2010-2020年,杭州常住人口增加323.56万人,人口首位度从15.99%上升至18.49%;温州则仅增长45.08万人,人口首位度从16.76%降至14.83%。2021年,宁波与温州之间的人口差距已经缩小至10万人,反超温州也只是时间问题。

你觉得住在单价7万的绿城滨江豪宅,市府棕榈树的金茂府的有钱人,跟住在农民自建房的小年轻人,跟刚刚进入温州打工的年轻人,他们有共同语言吗?

一辈子,几乎不可能。

7

温州的命运,完美阐释了一个词:

脱实向虚。

进入新世纪后,温州经济走向了“脱实向虚”的迷途。大量民间资本辗转于房地产、棉花、煤炭等领域,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货币政策的收紧,温州粗放增长优势不再、产业转型滞后、企业空心化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错过了新世纪中国经济的“黄金十年”。

当我在感叹温州这座城市在衰落的时候,却又非常明显的发现,温州的房价虽然经历了一波腰斩,但是那已经是10年前的笑谈了,目前温州的房价也不低,想要在主城买一套品质稍微不错的房子,动辄3万以上,全国有几座城市的购房者具备这样的资金实力?

那么,我想问几个问题:

温州没地,拿什么吸引企业?

温州没学校,拿什么去掐尖?

温州不多的互联网甚至高溢价制造业,拿什么吸引年轻人?

温州没有民生房价,拿什么吸引年轻人?

温州为什么就衰落了呢,温州为什么有钱

温州:激荡30年,落寞10年


从中国城市的崛起回顾,位于东南沿海的温州像是一个励志又让人叹息的故事。


1978年的冬天,寒意料峭,春天已然不远,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以往被计划经济捆住手脚的温州,仿佛重新获得了生机,开启了野蛮生长的道路。


在三十年的坎坷挫折中,温州慢慢崭露头角,诞生了响彻大江南北的温州模式。


直至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温州陷入泥泞。2011年,汹涌而来的企业倒闭潮,让温州雪上加霜,民营经济的神话才就此结束。


回顾过去40年,如果说中国改革开放是全球工业革命几百年的缩影,那么温州就是中国的缩影。


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生机与混乱、开放与保守、崛起与落寞。


温州跌落神坛已经很多年了,如今我们叹息温州,叹息的究竟是什么呢?我总结了以下4点。
1、辉煌后的失落
2、北方衰落,温州躺赢
3、制造业的蒙尘
4、城建落后,朝气失去
5、叹息,也要感谢
01 辉煌与失落


2019年,温州重回中国经济30强。
唏嘘的是,上一次温州30强,要追溯到2008年了。


说温州人天生骄傲,是因为在老一辈温州人的记忆里,温州发展基本是靠自己,甚至是面对强大的阻力发展起来的。


温州自古以来就是破败落后的存在,位置偏僻,三面环山,人口众多,平原稀少,发展为城市是近几十年的事了。


1978年的温州,GDP排名全国67位,也是浙江最贫穷的地方之一。


到了2004年,温州从几百个城市中脱颖而出,荣获了“CCTV城市中国”颁布的10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奖项。
当年的温州也是中国创业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其它三个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


温州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奇迹,也如同一次工业革命,带动整个产业由农业向工业快速转变。


以至于后来,“乡镇经济看苏南,民营经济看温州”的口号响彻全国,温州经验被许多城市学习、借鉴和比较。


只是没有人会想到,2005年炒房团的兴起,将是温州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再到后来,经济危机和民间借贷危机的双重打击更是让温州一蹶不振。


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当年的神曲《江南皮革厂》作为一种 社会 纪实,也是每一位温州人都哀叹的悲歌。




02 北方衰落,温州躺赢


风云变幻四十年,中国的经济格局从东强西弱,演变成了南强北弱。


北方的衰落肉眼可见,以东北的衰落最显著,昔日的“共和国长子”到今天的“投资不过山海关”,仿佛转眼间的事。


2003年10月,振兴东北战略正式实施。细细数来,“振兴东北”这一概念已经提了十七年了。


然而十七年过去,东北衰落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政策扶持仅仅延缓了它衰老的面容。


最为典型的是东三省的省会,2018,沈阳、哈尔滨、长春的GDP还排在温州前面,到了2019年就位居其后了。


兴奋的市民看到此处,便高喊着温州奋起,却不知这些年北方城市经济大幅度挤水,温州杀入30强仅仅属于一次“躺嬴”事件。


所以说,不是温州太狠,而是对手太弱。


我们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经济潮水的涨落,便会发现,东北衰落是 历史 的导向,也是规律的结果。


沈阳等老牌城市被杭州、长沙、合肥等新兴城市赶超是不争的事实,但它们深厚的底蕴,不容忽视。


温州赶超是经济上的赶超,GDP并不等于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


与同样以民营经济发达、制造业出名的泉州相比,温州经济就远远被泉州碾压。


2019,泉州GDP力压温州,高出了3300亿,差距在进一步拉大。


人们不知道的是,在十年前,温州和泉州还是在同一赛道,同一起点,属于一个量级的选手,两者都是2500亿左右的规模。


然而十年后,泉州一个弯道超车,就把温州远远甩在了后方。



在上世纪80年代,温州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形成了鞋服、电器、汽摩配、泵阀等为支柱的制造业。


拥有“中国电器之都、中国鞋都、中国汽摩配之都”等33个“国”字号专业产业基地。



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绕不开温州制造。90年代,温州服装更是统治了半个中国,人们身上穿的,大半来自温州。


到了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温州制造已经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了。


【鞋服】


温州2020年鞋服产业目标突破1300亿,而泉州2020年纺织鞋业产值将达5000亿。
从上市公司的市值比较,泉州的安踏 体育 市值2000亿,南极电商市值400多亿。


温州是多少?森马服饰市值270亿,奥康国际市值30亿。


更尴尬的是,位于温州西边的中国鞋都工业园,园区内没有一家鞋企的上市公司。


【汽摩配】


汽摩配领域上,冠盛企业是温州汽摩配行业的首家A股上市公司,目前市值34亿。


宁波这些年涌现了拓普集团、均胜电子、旭升股份等八家上市公司,下游均为特斯拉、宝马等世界一流车企,总市值超过千亿。


【小家电】


小家电产业更加心酸,温州家电业昔日的“四大花旦”分崩离析,月兔破产,奔腾变卖,康泉萎靡,飞科飞走。


宁波却涌现了公牛、方太、奥克斯、帅康等全国知名企业。


【食品】
不少人说温州食品产业卧虎藏龙,刚上市的熊猫乳品是温州第一家食品企业,市值为80亿。


而佛山生产酱油的海天味业,市值已经是温州23家上市公司总和的4倍。


【紧固件】


温州是全国的第三大紧固件市场,也没有一家上市企业,而东莞的坚朗五金市值高达400多亿。



同样与泉州相比,2019年,泉州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产值约17594亿,而温州刚破5000亿,大约是温州的三倍,这个差距在十年前仅仅是1300亿。


一个简单而又可怕的现实是,温州目前所有的知名企业,都已经是上个世纪的遗产。


盛极一时的温州制造业,已经蒙上了尘埃。



1988年,温州开始了新一轮的旧城改造,最先的改造工程从人民路开始,也是当时温州几十年来旧城改造最大的建设工程。


后来经过10多年建设,人民路的改建成为了当时国内旧城改造的样板,温州新时代的城建开端就此开始。
1999年,中国电信大厦建成,是当时的浙江第一高楼,现在你去黎明西路,还能看到上世纪温州城建留下的影子。


临边上的新世纪商务、东方大厦、工商银行旧楼、国信大厦等大楼,都还矗立在那里。


可惜的是,这些上世纪的辉煌,如今已然变成了破旧的代名词,到了今天,温州城建与诸多城市比较,已经是相对滞后的存在。


热心的市民更是直言,城建方面,温州落后杭州十年,落后宁波五年,拥有大城市的名气,却是小县城的建设。


温州也并非没有紧迫感,从2010年开始,温州启动了综合体、交通、绿化等等城市建设项目。


到2020年,城市面貌得到了根本性改善,但温州效率还是太慢了。


以轨道交通为例,这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一座没有轨道交通的城市是不完整的城市。


宁波的第一条地铁建设耗时5年。而大部分为高架路段,且全线避开了市中心的温州S1线,建设却用了整整快7年的时间。


温州慢,步步慢,距离地铁成网的日子遥遥无期,广大市民很是无奈,“其他城市是有施工年限的,温州别问,问就是力争。”


图上画画,墙上挂挂,然后温州规划变成了鬼画。


落后的城建,失去的朝气,与先进城市差距不断拉大。


年轻人看不到希望,自然选择背起行囊,离开了这里。




有人说,城市命运与人的命运一样,除了需要自身的努力,也要考虑 历史 的进程,温州也不例外。


我们是得承认,几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 国家发展重心早已从第二产业转到了第三产业,甚至在酝酿第四次工业革命。


温州也一直无缘一条条政策和快速通道,到现在已经沦为中下级的低端制造业城市。


但这不是温州这些年落寞的理由。


1984年,第一批沿海开放的城市有14个,比温州强的城市只多不少。


后来温州位居其上,为什么是温州?又凭什么是温州?


如今叹息温州跌落,叹息的是,温州用了30年的时间,由弱变强,拥有了逆袭的机会,却在大潮中迷失,错失了由弱胜强的时机。


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如果温州能有长期远大的规划,让温州变得更加开放有吸引力,能够在国家经济大转型的背景下,让自己成为一块产业升级的热土,或许还能再次获得发展的机遇。


只是温州要做到这点非常难,尤其是在城市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

在回顾过去之余,我们除了叹息,也要感谢。


感谢改革开放的宏观背景,感谢我们父辈吃苦耐劳的拼搏,以此文致敬。

温州为什么就衰落了呢,温州为什么有钱

中国正走向衰落的城市,有你的家乡吗

近年,美国曾辉煌一时的底特律申请破产,对中国城市的发展敲响警钟。由于资源枯竭或产业衰退,中国十大辉煌城市正逐步走向衰落。

近年,美国曾辉煌一时的汽车城底特律申请破产,对中国城市的发展敲响警钟。2011年,中国公布了一份“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共有69个城市上榜。资源型或靠单一传统产业支撑发展的城市,经过长期过度开发使用,如今面临着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的尴尬局面。这些城市现状如何,又该何去何从?

一、 资源城市的产业转型之路

资源型城市似乎总难以逃脱"建设-发展-萎缩-报废"宿命。长期依赖资源的开采,忽视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技术的创新,加上环境污染,让城市不可避免走向衰亡。这些城市往往因资源而生,也因资源而亡。

1、 鄂尔多斯:煤都神话的破灭

这个曾经名不经传的内蒙古三线城市,创造了一系列的经济神话--GDP一度赶超香港,房价直逼"北上广"。鄂尔多斯的煤炭产业占经济总量近70%,占财政总收入近50%。拥有"黑金资源"的鄂尔多斯,在煤炭产业的黄金十年里,风头一时无两。可惜,煤炭带来的巨额财富,被这座城市挥霍在房地产市场里。据公开资料显示,2006年鄂尔多斯的楼市均价大约为1200元,三年后,住房均价飙升到7000元左右。

神话的破灭始于2011年底,煤炭量价狂跌,楼市出现低迷,鄂尔多斯这个富裕煤都陷进债务危机。显然,单一依靠煤炭资源,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粗放生产,导致环境恶化,产能落后,同时热衷房地产的投机买卖,这让鄂尔多斯的发展之路越走越窄,泡沫隐患重重,终于一夜之间,神话破碎。

近年来,城市产业谋求转型,将装备制造基地作为强力引擎,引进500强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全市非煤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预计到2017年,非煤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将提高到50%左右,有望形成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和大型企业。"完成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生产的转变。

2、 陕北神木:煤炭王国风光不再

“因煤而兴,因煤而富”,神木构建了一个让人艳羡的优质煤炭王国,拥有免费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该县煤炭探明储量500多亿吨,几年时间,神木先后成为陕西十强县、中国百强县。

同样患有煤炭资源"依赖症"的神木,在煤炭市场低迷,资金链短缺背景下,出现大额非法集资案件。而且,多年对煤炭的过度开发使用,也导致当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尽管当地官员一再否认政府财政危机,但根据《榆林市2013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今年一季度神木县99处地方煤矿停产了42处,另外尚有50处在做基建,实际也未开工,真正正常生产的只有7处,煤炭行业无法支撑当地经济。而依附煤炭行业的物流、商业、煤炭机械等大规模下降,导致地方财政吃紧。

面对资源的枯竭,结构单一的产业无法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神木县也开始寻求产业转型和升级。当地政府筹备慈善公益基金,却饱受种种质疑;资源相应的产业得不到带动;上下游的技术创新与农业创新说多做少,实业艰难,未能带来相应的收益。转型之路困难重重。

3、 甘肃玉门:聚散皆因油

1939年玉门老君庙第一口油井出油,解放前十年间,石油产量占同期全国总量的90%以上,奠定中国石油工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玉门输送大量人才和技术。这里繁华兴盛,拥有近11万人口,经济发达。

然而,过度的开采,石油产量开始下滑,环境破坏严重。由1959年最高的140.62万吨降至1998年的38万吨,这个国内最早开发的油田,如今成了企业规模最小、发展困难最多的石油企业。2009年3月,玉门市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

此时,这里人口已不足三万,经济萧条。随着企业的接连破产与个体户的锐减,产业经济的萧条最终影响到了地方税源的缩水,企业存款和居民储蓄存款大量外流。而油田企业部分搬迁和生活基地的搬迁,造成了大量人口迁徙。高收入高消费群体和高劳动素质人才流出,迁入的却是贫困群体和低素质农业人口,消费能力和生产动力严重缺乏。

新玉门转向开发风电资源,成为全国第五大风电基地和甘肃第一大风电基地,建设新能源产业城。但其石化产业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还是该市主导产业,"一油独大"的畸形产业结构还将难以改变。

4、 湖北黄石:矿竭城衰

另一个拥有丰富矿源,却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的是湖北黄石。据公开资料显示,黄石的金矿保有储量占全省的88%,铁矿石保有储量虽只占全省储量的23.7%,但产量居全省第一,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江南聚宝盆"黄石市里,企业大多有"恋矿情结"--"反正我们有矿,我们的经济总量在全省依然排在前列。"

这座资源城市,试图依靠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减少资源开发产值,提高制造业和农业的比重,完成经济转型。可是,第三产业的落后,技术生产能力不足,对资源的依赖性,城市未来的发展仍然充满隐患。

5、 云南东川:"天南铜都"的困境

资源枯竭城市名单上还有云南的东川。虽然经两千多年的开采冶炼,东川仍是中国六大产铜基地之一,铜的地质储量仍占全国第二位,精矿含铜量占全国第三位,在我国有色金属及经济发展中东川铜业仍具有其重要地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可是,毕竟经过上千年的开采,矿产资源已濒临枯竭,加上东川以铜资源采选为主,其他产业服务于铜矿开采。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让东川经济发展后继无力,一损俱损。另外中国泥石流六大分布区的川滇山区的地理位置,也让它饱受泥石流灾害的困扰,水土流失严重,流失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七成以上。

近年来,据新闻媒体报道,东川产业开始利用龙东格公路,串联各工业节点,形成"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工业经济发展格局。同时,以特色旅游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再就业特区的成立有效促进再就业,截至今年8月,东川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已经下降至11.54%。东川的转型之路越走有顺畅,有望摆脱资源型城市困境。

二、单一结构城市的产业升级之路

6、 景德镇:千年瓷都的失落

景德镇曾以自己"千年瓷都"的身份为傲,作为世界上惟一一座依靠一种产业维系生存十个世纪而没有中断的城市,景德镇的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人从事着和陶瓷相关的工作。作为历代官窑所在,景德镇陶瓷在解放后曾一度占据全国产量的20%,并且成为好质量的代名词。直到现在,一提到中国陶瓷,不少人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地理名词,仍然是"景德镇"。而在中国,能以一个地方作为整个产业品牌的,并不多。

然而,靠一种产业支撑的景德镇,在销售渠道的分崩离析,南方企业激烈竞争下,已经走上衰落之路。而仅做高仿产品,缺乏创新,"全市有几千个一样的作坊,做出来的东西大同小异,对于经销商来说,这是一个压价的好机会。"目前,景德镇主要依靠展销和外销欧洲市场方式销售瓷器,可是,缺乏资本,规模生产能力,没有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和人才,瓷都一步步走向没落。

单一产业结构,小作坊生产模式阻碍着景德镇"重振雄风"。其实,凭借千年积淀的工艺技术,引进现代化管理,打开销售渠道,景德镇还是能走出困境,再次享誉国内外。

7、 长春:中国的底特律

汽车产业占全市经济总量70%的中国汽车城长春,以生产汽车零部件为主,一直试图复制底特律的辉煌。

金融危机让这个"一业独大"的汽车城遭遇寒冬,也暴露高速增长背后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等种种问题。据权威统计显示,2008年前三季度长春市累计生产汽车数量增长率同比回落17.2个百分点,其中轿车库存高达9万辆,库存增长2.6倍。同时,关于长春汽车企业停产或减产的消息不绝于耳:捷达减产,新宝来、迈腾、速腾停产,老宝来、开迪生产线关停……

幸运的是,长春拥有东北三省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自身发达的交通轨道运输产业。面对底特律危机,长春拉长农产品加工业、轨道客车制造,提高创新能力,降低对汽车工业的依赖性。

8、广州:汽车制造负增长

汽车制造业是广州战略性主导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广州汽车产业以日系为主导,许多日本汽车品牌选择广州为它们在中国的生产基地。

据中新社报道,自去年中日钓鱼岛问题爆发以来,以日系汽车为主的广州汽车产业产值受到很大影响呈现明显下降。广州市经贸委主任王旭东透露,“2012年广州汽车产业产值同比下降6.3%,其中,整车产值减少300亿人民币、汽车全产业链产值减少450亿元,拉低广州工业税收约3%,全市税收减少1%。”

继日系车销售"滑铁卢",广州实施的汽车限牌政策,也使其年汽车销售总量锐减一半。另外,广州还遭遇汽车产值的增长困境。自去年8月起,广州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已连续七个月当月负增长。

《南方日报》分析,城市居民对汽车的需求最近5到10年增长迅速,对汽车的消费快接近一个平台期,尽管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但也应该提前考虑新的龙头产业。"如果广州不未雨绸缪的话,主导产业会出现断层,经济滑坡是必然的。"

广州把目光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据《南方日报》数据显示,市财政连续5年每年投入40亿专项资金扶持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每年投入20亿元财政专项扶持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采用无偿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提升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新材料与高端制造产业3个千亿元级新兴产业群,培育突破时尚创意、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产业3个百亿元级新兴产业群。

9、 温州: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绝路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市借助廉价的劳动力,发展了鞋业、服装、皮革、眼镜、制笔、打火机等一批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产业。这些产业利用成本、价格优势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获得飞速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成为温州现有工业的核心部分。近10年来,温州本地现有工业企业和整体外迁企业对外累计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主要集中在服装、鞋业、塑料制品等行业。

企业借贷资金链断缺,企业主选择仓惶出逃,温州危机震惊全国。这次危机折射出温州制造业和商贸业结构的单一,调整缓慢,企业规模偏小、竞争力低。销售产值超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不到50家,缺乏产业主导企业的有效带动。

"十一五"时期,温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浙江省后列,其中后三年均居全省末位。另外,由于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较快,区域内工业企业资本回报递减,企业利润无法得到保障等因素,致使温州企业向外转移现象突出。这些企业在外投资项目的规模、技术都远远超过本地。

仅仅依靠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温州经济发展走向衰落。这种产业模式缺乏核心技术,利润率较低,容易受到市场环境的冲击。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人民币升值加快,货币政策的紧缩,种种因素的叠加最终压垮了这些本来就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即使货币政策不紧缩,这些中小企业同样会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的威胁,危机迟早会到来,等待他们的命运在这种模式诞生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转型迫在眉睫,这不仅靠企业的努力,还需要国家政策的配合。加强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借贷,为转型提供必要资金支持。

10、 海口:房地产泡沫破灭

1993年6月之前的海南出现一股淘金热潮1992年,网易《中国制造》中数据显示,海南全省房地产投资达87亿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一半。这一年,海口市经济增长率高达83%,海南全省财政收入的40%来自房地产业。

房价高涨的背后,海口市地价由1991年的几十万元/亩,一路狂飙至六百多万元/亩。无数的房地产公司开始击鼓传花式地炒卖这个岛屿上的地皮和房产。高峰时期,总人数不过160万的海岛上,竟然出现两万多家房地产公司:平均每80个人一家房地产公司。开发商在银行大量贷款,把甚至仅仅是在图纸上的房子高价抵押给银行,收获倒卖地皮所得资金。

1993年6月24日,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出台。《意见》包括严格控制信贷总规模、提高存贷利率和国债利率、限期收回违章拆借资金、削减基建投资、清理所有在建项目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公开资料显示,全省1.3万所房地产公司中95%陷入倒闭,数千家开发商卷款逃离。

占全国总人口数仅0.6%的海南省留下的积压商品房数量占全国总量的10%。全省"烂尾楼"高达600多栋、1600多万平方米,闲置土地18834公顷,积压资金800亿元, "天涯,海角,烂尾楼"一时间成为海南的三大景观。海南省花了7年时间,才基本完成对积压房地产的处理。截至2006年10月,全省累计处置闲置建设用地23353.87公顷,处置积压商品房面积高达444.82万平方米。

凭借房地产发迹的海口,直至今天,房地产在海南税收、固定投资的占有较高的比例。仅靠房地产业的支撑,海口有可能会遭遇第二次的泡沫经济。

企业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同时借助国家政策和市场的自发力。政府不断完善市场制度,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放松行业准入限制,让企业自发地追求更高层次的产业结构。总而言之,对于资源型或靠单一传统产业支撑发展的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热拉用户数据库九个月未加密超过500万份资料有潜在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