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个村子在湖北境内村民大部分娶湖北媳妇学生每天上学需跨省

在河南省的西南方向,有一个荆紫关镇。荆紫关镇隶属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与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白浪镇和湖北省十堰市郧县白浪镇接壤。三省交界的地方还有一条街道,叫白浪街,是一脚踏三省的地方。

明清以来,荆紫关镇水陆并通,为南北交通之要塞,商业高度繁荣,有“小上海”的美誉。如今,荆紫关镇总面积有168.8平方公里,近6万人口,下辖37个村。鲜为人知的是。其中有一个村庄,并没有在河南省境内,而是“飞”进了湖北省境内。

这个“飞”到湖北省境内的村子,叫石槽沟村,属于河南省级的飞地。

石槽沟村是一个“袖珍”村,全村只有2个村民小组,共计320余人,村域面积0.8平方公里,耕地 330亩。石槽沟村在地图上就像一个被包围的小岛屿,属于长椭圆形状。在地面上看,其地貌则像个硕大的石槽,这可能就是村名字子的由来。

虽然石槽沟村地处湖北境内,周围都被湖北的村庄包围,但是石槽沟村的车牌依然是豫R的,座机区号是0377,手机号码的归属地还是河南,但是一出村就变成了长途加湖北漫游了,这真可谓一大奇观。

因此,以前为了省钱,有些村民家里有两部电话,一部湖北的,一部河南的。后来电话费便宜了,就没有这样的情况了。现在手机资费也不高,而且取消漫游费,有些村民就用的是十堰的电话号码。不但电话用的湖北省的,走的路也是和湖北临时调换的地修的,就连媳妇都是娶的湖北的姑娘,因为这里是山区,河南的姑娘不愿嫁过来。

关于石槽沟村的“飞地”成因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因为它太小了,小到了很多人将他遗忘,特别是以前战乱的时候,谁又会分得那么清呢!不过有三种流传的说法:一是陪嫁说,二是迁徙说,三是剿匪说。

一是陪嫁说,石槽沟村当时是因为湖北嫁闺女给河南人,把这块地当作嫁妆一起送给了河南。这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但是在古代土地私有的情况下,大地主将这块土地作为嫁妆还是有可能的。而且这块土地西面、南面、北面三面环山,北面是条山沟,在当时农业社会看来,也不是什么太好的土地。

二是迁徙说,村里主要的两大姓贾、王两家祖先都是从河南南阳迁徙到石槽沟村的,时间大概是清朝道光年间,他们在自己的身份上认同上是河南人,就继续向就近的河南南阳淅川县登记缴纳赋税。因地处偏僻,当地政府也没有实地核对,只要交税就行,就认可石槽沟村是河南省南阳的地盘。

三是剿匪说,话说以前在石槽沟村北面有个洪门寺,寺里的和尚不务正业,祸害乡里,当时郧县(今十堰郧阳区)官府离这里太远,鞭长莫及。后来,就让较近的河南官府代为处理,将那些无法无天的和尚一网打尽。后来湖北干脆就将这块地方给了河南,由河南南阳荆紫关镇管辖。后来,就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飞地”了。

传说就是传说,因为没有相关的史料记载,其中的历史真相一直都是一个谜。其实这都无所谓,不管归属哪里,只要老百姓过得幸福就好了。

石槽沟村的村民虽然长期生活在湖北省村庄的包围之中,但是他们依然保持着河南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他们爱听南阳梆子,喜欢吃河南捞面条,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人。由于当地人口太少,小学只能上到四年级,之后只能去9公里外的荆紫关镇,不能去附近的湖北学校。

针对这些诸多问题,湖北白浪镇的政府工作人员曾经动员石槽沟村的村民归属湖北,但是遭到了石槽沟村村民的坚决反对,他们认为自己的祖先都是河南人,自己就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人,不能背叛祖先。当地村民誓死不从,声称“生是河南人,死是河南鬼。最后,不了了之,就成了我们今天的“飞地”情形了。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澳门名称的由来,澳门英文名字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