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的前身是美国的,因特网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中国正在说#

Internet始于1969年的美国,又称因特网。它最早来源于阿帕网(ARPANET),这是美国国防部为了预防受到前苏联第一次核打击后仍能进行反击而设计出一种分散的指挥联网系统。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术团体、企业和个人用户的进入,因特网逐步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交流与通信工具。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极大推动了经济社会的繁荣进步。进入21世纪,网络与传统行业逐渐融合,进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应用场景极为丰富,从而形成了新的发展业态,并重构了社会经济生态。

吕述望: 网络有了,知识借助网络发展。人类享受了internet的服务,以此带来了现代文明工具的使用。

1991年,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成立,吕述望主持密码研究工作, 1994年,中国全面接入因特网。身为密码学专家的吕述望与网络安全发生了交集。

密码工作是我基础工作,密码学的应用从信息安全来看,它是解决信息的保密性问题,所以自然有信息安全,就会进入到网络安全的考虑。网络不安全,网络不可用,其他东西都是白说。

(文字整理自东南卫视《中国正在说》节目“应对因特网安全的中国对策”)

因特网的前身是美国的,因特网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因特网的来历

因特网始于1969年的美国。

是美军在ARPA(阿帕网,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首先用于军事连接,后将美国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UCSB(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这个协定由剑桥大学的BBN和MA执行,在1969年12月开始联机。

按照中国大陆的定义,互联网是指凡是能彼此通信的设备组成的网络就叫互联网。因特网是Internet的译音,指利用TCP/IP通讯协定所创建的各种网络,是国际上最大的互联网,也称“国际互联网”。

万维网是一个由许多互相链接的超文本组成的系统,通过因特网访问。在此定义下,万维网是因特网的一项服务,因特网是互联网的一种。不是因特网的互联网还有朝鲜的光明网。不过多数民众并不区分三者,常常混用,简称“上网”。

扩展资料:

互联网相关协议:

1、最底层的是IP协议(英语:Internet Protocol,即互联网协议),是用于报文交换网络的一种面向数据的协议,这一协议定义了数据包在网际传送时的格式。当前使用最多的是IPv4版本,这一版本中用32位定义IP地址,尽管地址总数达到43亿,但是仍然不能满足现今全球网络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IPv6版本应运而生。

在IPv6版本中,IP地址共有128位,“几乎可以为地球上每一粒沙子分配一个IPv6地址”。IPv6当前并没有普及,许多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并不支持IPv6协议的连接。但是,可以预见,将来在IPv6的帮助下,任何家用电器都有可能连入互联网。

2、再上一层是UDP协议和TCP协议,它们用于控制数据流的传输。UDP是一种不可靠的数据流传输协议,仅为网络层和应用层之间提供简单的接口。而TCP协议则具有高的可靠性,通过为数据报加入额外信息,并提供重发机制,它能够保证数据不丢包、没有冗余包以及保证数据包的顺序。

对于一些需要高可靠性的应用,可以选择TCP协议;而相反,对于性能优先考虑的应用如流媒体等,则可以选择UDP协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互联网

因特网的前身是美国的,因特网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因特网起源于哪一年

因特网始于1969年的美国。

因特网是Internet的中文译名,它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主持研制的ARPAnet。

20世纪50年代末,正处于冷战时期。当时美国军方为了自己的计算机网络在受到袭击时,即使部分网络被摧毁,其余部分仍能保持通信联系,便由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设了一个军用网,叫做“阿帕网(ARPAnet)。

阿帕网于1969年正式启用,当时仅连接了4台计算机,供科学家们进行计算机联网实验用。这就是因特网的前身。

扩展资料

近十年来,随着社会科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大发展,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们对信息的意识,对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的重视越来越加强。

这些都强烈刺激了ARPAnet和NSFnet的发展,使联入这两个网络的主机和用户数目急剧增加,1988年,由NSFnet连接的计算机数就猛增到56000台,此后每年更以2到3倍的惊人速度向前发展。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同样是排骨为啥超市卖20元菜场要32元是肉不好还是被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