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男怕夜奔,女怕思凡”是什么意思?演艺界的人常爱说“男怕夜奔,女怕思凡”,背后有什么隐情吗?
民间俗语都是人生经验的提炼与升华,所以,出语往往形象鲜明、言简意赅,且发人深思。比如“冷莫靠灯,穷莫投亲”、“富人妻,墙上皮;穷人妻,心肝肺”、“歹马也有一步踢”等等,都是从不同的方面透析了为人处世之道。
不仅是为人,各行各业也有自己的独特的俗语老话,如从军者讲究个“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从文者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置业者之“百万买宅,千万买邻”……在昆曲界也有句著名的俗话,那就是“男怕夜奔,女怕思凡”,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夜奔》与《思凡》是昆曲中的两个剧目。《夜奔》和《思凡》分别是昆曲中武生和旦角最难演的戏。都是独角戏,一人演尽种种曲折。因此有男怕《夜奔》,女怕《思凡》一说。
《夜奔》,又名《林冲夜奔》,昆曲传统武生戏,是《宝剑记》传奇中的一折,取材于《水浒传》中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林冲的娘子因被高衙内惦记上,自己连遭陷害,甚至差点被人夺了性命,于是,愤而火烧草料场。为了避祸而投经奔柴进,柴进又专门修书,推荐他投梁山,林冲因而乘夜远行。高俅得报后,派遣金枪手徐宁率部追捕。王伦得信后,也派杜迁、宋万到黄河渡口接应林冲。林冲被徐宁追上,两人战不出胜负,最后,林冲在杜、宋二人的帮助下杀退徐宁,这才上得梁山……
《夜奔》一曲既讲究唱工又讲究做工,身段极其繁复,并且整出戏都是边舞边唱。几乎每个字都有身段,要求演员一招一式不得含糊,而且需要满宫满调地唱昆腔,这对表演者的表演技术和功力要求很高,是最能考验武生功夫的一段。
《思凡》是昆曲《孽海记》中一折。《孽海记》是创作于明朝后期的一出剧本,借小尼姑色空、小和尚本无逃离佛门追寻爱情的故事,对明代束缚人性的礼教和宗教加以尖锐的批评。《孽海记》原系弋阳腔,清代初年, 昆曲吸收了其中《 思凡》《下山》两出戏,保存原有的唱词,加入丰富的舞蹈身段和表演技巧,成为著名昆曲 折子戏,流传至今。
《思凡》的主人公是小尼姑色空,她年幼时多病,被父母送入仙桃庵寄活。色空不耐拜佛念经的寂寞生涯,私自逃出尼庵。全剧一人到底,身段繁重,姿态多变。前半剧以唱腔细腻及思想转变的过程为主,后半剧则着重在身段功夫,涵盖了闺门旦及贴旦的领域,一般以贴旦应工,必须要有闺门旦的含蓄,难度非常大。
《思凡》的文词优美,很受观众喜爱,林语堂先生曾称赞“其文辞堪当中国第一流作品之称而无愧色”。如小色空的最后一段唱词,就将一个思凡少女形象活脱脱地推送到人面前:
奴把袈裟扯破,
埋了藏经,弃了木鱼,丢了铙钹。
学不得罗刹女去降魔,
学不得南海水月观音座。
夜深沉,独自卧,
起来时,独自坐。
有谁人,孤凄似我?
似这等,削发缘何?
恨只恨,说谎的僧和俗,
哪里有天下园林树木佛?
哪里有枝枝叶叶光明佛?
哪里有江湖两岸流沙佛?
哪里有八千四万弥陀佛?
从今去把钟鼓楼佛殿远离却,
下山去寻一个少哥哥,
凭他打我,骂我,说我,笑我,
一心不愿成佛,不念弥陀般若波罗!
…… ……
这一个人又唱又跳的,没点真功夫,还真拿不下来。正因为《夜奔》与《思凡》是非常考验男女演员唱、演功力的段子,一般艺人很难胜任,所以,在戏曲界才有了“男怕夜奔,女怕思凡”这种说法的流行。
(图片来自网络)
〈霸王别姬〉中有句台词,“男怕夜奔,女怕思凡”是什么意思?
这是指两出戏,夜奔是指《林冲夜奔》,思凡是指《尼姑思凡》。分别是两出功夫戏(也说是考纲戏)。均是两则只有一个演员的折子戏,非常考验演员的功底。
夜奔是一出描写林冲受迫害后一个人夜晚独自逃奔水泊梁山落草的过程,由林冲一个人载歌载舞表演完成,其中又有大段的唱腔和高难度的身段表演,是一出全面考察一个武生唱念做打翻等各种技巧的功夫戏,对演员的要求很高,因为就用“男怕夜奔”来比喻这出戏的难度,就是男演员最怕演夜奔的意思。
《思凡》则是一出描写尼姑思念凡尘的旦角戏,也是由一名女演员从头演到尾。因而也就有女演员最怕演思凡一说,也是用于表示思凡这出戏难度高。
《思凡》的来历:
清初,昆曲吸收了《孽海记》中的《思凡》与《下山》两出戏,保存原有的唱词,加入丰富的舞蹈身段和表演技巧,成为著名昆曲折子戏。《思凡》写小尼姑色空,年幼时多病,被父母送入仙桃庵寄活。色空不耐拜佛念经的寂寞生涯,私自逃出尼庵。
全剧一人到底,身段繁重,姿态多变。前半剧以唱腔细腻及思想转变的过程为主,后半剧则着重在身段功夫,涵盖了闺门旦及贴旦的领域,一般以贴旦应工,必须要有闺门旦的含蓄。
男怕 夜奔 女怕 思凡 是什么意思? 有典故吗
男怕《夜奔》,女怕《思凡》”是昆曲界的一句行话。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夜奔》和《思凡》分别是武生和旦角最难演的戏。
二者都是昆曲,都是大段的戏只有主角一个人在台上,唱做功夫非常繁重,对演员压台的功力也很有要求。而且都有珠玉在前,一个是杨小楼的拿手戏,一个是梅兰芳早年的常演剧目。
思凡简介
清初,昆曲吸收了《孽海记》中的《思凡》与《下山》两出戏,保存原有的唱词,加入丰富的舞蹈身段和表演技巧,成为著名昆曲折子戏。
《思凡》写小尼姑色空,年幼时多病,被父母送入仙桃庵寄活。色空不耐拜佛念经的寂寞生涯,私自逃出尼庵。
全剧一人到底,身段繁重,姿态多变。前半剧以唱腔细腻及思想转变的过程为主,后半剧则着重在身段功夫,涵盖了闺门旦及贴旦的领域,一般以贴旦应工,必须要有闺门旦的含蓄。戏曲界有“男怕夜奔,女怕思凡”的说法,言该剧的难度之大。
著名学者林语堂先生在其著作《吾国与吾民》中,称赞《思凡》“其文辞堪当中国第一流作品之称而无愧色”。
人物:赵色空(旦)
情节:谓有赵氏女,自孩童之时,为父母舍入尼庵。削去八千烦恼丝,做佛门弟子。及至情窦初开,始悔空门之中,不足以结善缘,并不足以证善果。于是晨钟暮鼓,转辗愁思。礼忏唪经,反增魔道。
入夜来僧房寂寞,对此半明半灭之孤灯,更难消释。左盘算,右盘算,九转回肠:计惟觅一如意郎君,度少年大好之光阴,结我善缘,证我善果,且可举我善愿。正值庵中一切优婆塞优婆夷等,均有事他往,遂逃下山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