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之争为什么项羽失败,楚汉争霸中项羽为什么输给刘邦

汉王刘邦比起西楚霸王项羽,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论国力,当时的楚国可是众诸侯中的“老大”,众多“小兄弟”只要有谁不听话,就发兵去“胖揍”一顿。论个人实力,霸王之勇古今有谁能与之相比。而刘邦的"汉国”,只是被楚怀王新分封的诸侯国,国力和楚国根本没法比,分封时还被项羽撵到了巴蜀。而刘邦本人,就更是“流氓无赖”出生,像打架斗殴,吃饭喝酒打白条,夜敲寡妇门这样的事情可没少干,也因此被项羽所不齿。无论怎么看,项羽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结果确实项羽被揍得“挂了”。

在乱世,选“老板”真的很重要。项羽虽然个人能力强,但是他绝对不是个好的“老大”。项羽之所以会成为“老大”。那主要还是他叔父项梁,已经给他“打好基础”,“种好桃树”,”施好了肥”。他直接“摘桃”就可以。所以要想成功,有个帮你栽树的人真的很重要。但是项梁被章邯给“咔嚓”了以后,项羽的做事方式那可不是“率性而为”可以表达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项羽为什么注定会失败。

1.没有战略眼光,整天就想我要江东,我要江东

志向,说好听叫理想,说不好听叫野心。对于“争做老大”的人来说。没实力,野心大,那就纯粹是,嫌弃自己活得太长。有实力,野心太小,那纯粹是浪费“资源”,“浪费表情”。项羽就有点属于后者。在攻下秦国都城咸阳后,项羽想的不是“占据关中”而是只想把咸阳的好东西统统带回家,于是就纵兵劫掠咸阳,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有人劝他“得关中者,得天下”,他倒好,认为这是秦人的地方,哪有大楚好,说这话的人就该杀了。于是就把劝他的人砍了,死得真是冤。临走时,感觉好不过瘾,放了一把火,一不小心就把咸阳城和阿房宫统统烧成灰。攻占下的秦国地盘,额,这个好像不是我的,谁爱要谁要。也不占领。自己带着金银财宝,屁颠屁颠的跑回了江东。白白的将关中给了刘邦。自古,关中平原就是粮食的高产区,人口众多。北边的河套地区,不仅仅能产粮食,而且还能提供源源不断的战马。而粮食,人口,马匹。那可是冷兵器时代的战略物资。真是不知道“霸王”脑袋里是怎么想的。对于一个心里没有天下的“霸王”,注定得不到天下。

2.方向不明确

项羽一直存在一个问题,他所希望看见的就是效仿战国时期天下分封的政治格局。各诸侯国各管各的。他再来当这些诸侯国的“老大”,闲来无事可以找几个小朋友“揍一揍”,齐国就很不听话,被揍了好几次,但每次揍完就走,并不进行占领。根本就没有统一天下的想法。一开始在反秦的时候,为了壮大反秦势力。项梁推出“楚怀王”这面大旗。等到秦国被灭,叔父项梁也“挂了”,早就看义帝(楚怀王)不顺眼的项羽,将分封完18路诸侯的义帝(楚怀王)赶到长沙郴县。自己占了都城彭城。义帝那个气呀!,好歹自己也是个皇帝不是,现在被赶到一个小县城,实在是太窝囊了。但人在屋檐下,又哪能不低头。项羽也看见义帝(楚怀王),实在是没什么用了,于是就让人半道上把他给“做了”。按理来说,将皇帝干掉,一般情况下都是为自己腾位置。但项羽偏偏不,杀皇帝纯属爱好。要杀你没道理。杀了义帝,自己又不登基上位当皇帝。依然沿用那个一人之下,众诸侯之上的“西楚霸王”的称号。结果把皇帝杀了,有许多以前还算听话的“小兄弟”就纷纷跳出来反对项羽。反正“义帝”这个旗号也倒了,当初拜山头“竖旗”是立在怀王这个山头。现在人都不在了,也没这个必要了。

3.为人多疑且刚愎自用

项羽早年叔父项梁找人教他念书,但刚上完“扫盲班”就没再念了,主要还是坐不住。找人教他练武,练了个入门,就凭借着自己力气大,把师傅给打趴下了,从此自认为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于是也就没再练。于是项梁教他兵法,兵法倒是学了几年,但脑子一根筋,讨厌阴谋诡计,对于“诡道”之称的兵法也没学到什么精髓。他打战喜欢直来直去,更多的是靠个人勇武,而且在作战时,刚愎自用听不进其他将领的意见。这对于领兵将领来说,真的比较危险,最终导致“垓下”之围。刚愎自用很危险,但是再加上多疑,那就真的是致命了。他除了相信“项家人”以外,对于其他的将领都有所“保留”,就连他的“亚父”范增都不是完全信任,更何况是以前投降过来的秦军将领。

虽然,项羽的先天优势就比刘邦的要强很多,且个人能力也比比刘邦强不少。但是项羽所缺乏的,恰好就是刘邦所拥有的。无论是进巴蜀,占关中的战略眼光。还是能够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用人方式。亦或是问鼎中原决心,都为他能够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楚汉之争为什么项羽失败,楚汉争霸中项羽为什么输给刘邦

楚汉之争,项羽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项羽的失败,确如他所言,“非战之罪”。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军事将领,项羽对自己的军事才能充满自信。他至死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勇冠天下的他,最终输掉了这场他曾占尽先机的角逐。

后世对项羽失败的原因有过很多总结,包括政治(分封诸侯,诛杀义帝);性格(刚愎自用,不听谏言);出身(旧贵族);民心(多次屠城,火烧秦宫);杀降(坑杀秦卒);人才(韩信、彭越);格局(衣锦还乡)等等方面。而从根本上来讲,项羽的失败,在他放弃形胜天下的关中平原,决意以东楚为根据地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因为从地缘潜力上来说,东楚之地根本无法支撑他的霸业。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示意图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示意图(图片来自维基)

项羽为自己选择的封地可以分为三部分:江东、泗上、梁地。从地理概念上来看占据了中原和东楚。中原乃天下至中,东楚是项羽的家乡。项羽有理由认为,以江东为依托,以中原为后盾,足以称霸天下。

然而如果项羽肯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的话,他应该会知道,他所选择的封地属于典型的四战之地,在后战国时代一直处于被动地位(魏、宋,以及被楚国吞并的吴)。东楚之地一马平川,没有山地为依托,仅仅依靠淮河及其支流的国土防御是十分困难的。

而被项羽放弃的关中之地正好相反,有秦岭、陇山、黄河大峡谷、陕北高原、鄂尔多斯高原拱卫;有潼关(楚汉战争时还未兴建)、函谷关、武关、大散关、萧关据守,属于四塞之地,易守难攻。古典时期,以雄关为依托,真正可以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战国后期山东六国合纵攻秦,大都止步于函谷关前(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当然攻入关中的途径不仅仅只有函谷关,还可以从南阳盆地经武关(刘邦入关中路线),或者从山西跨过黄河(吴起取河西之地),但都十分困难。反过来秦国攻打六国就占尽了战略优势。同时,关中平原、四川盆地俱是富饶之地(以都江堰、郑国渠为代表的水利工程),拥有强大的战争潜力。

楚汉之争为什么项羽失败,楚汉争霸中项羽为什么输给刘邦

楚汉之争中项羽为什么失败呢?

秦朝灭亡后,紧接着的是项羽和刘邦的楚汉之争。一开始,楚强汉弱,不过,笑到最后的却是刘邦。

项羽为何失败?通常的观点是,项羽虽然善战,但只是战术层面的胜,其在战略层面上犯了很多重大失误,以至于酿成最后的恶果。

其中一项关键性的战略失误,便是他选择定都彭城,而非关中。  

关中土地肥沃,而且地势险要,为四塞之地,易守难攻,秦朝以此成就帝王之业。刘邦也是凭借这一优势而建立两百年的大汉基业,后来的盛唐亦如此。

假如项羽选择了土地肥沃、四塞之地的关中,那么楚汉之争,胜败未可知也。可惜,项羽目关短浅,难成大器。

真的如此吗?

关于项羽为什么选择定都彭城,《史记·项羽本纪》是这么记载的:

项羽进入咸阳后,杀掉秦王子婴及王室宗亲,并一把火烧得了阿房宫。这时,有人向项羽进言:关中地势险要,是四塞之地,土地肥沃丰饶,可以以此建立霸业。

然而,项羽见到咸阳宫廷都以残破有所犹豫,更重要的是,他一心想着东归楚地,于是拒绝道: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劝他的人顿时无语,随后跟人吐槽:人家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然如此。这话传到项羽耳中,他大怒,进而将这个人给烹杀了。

从上述的历史中,引申出两个成语——锦衣夜行、沐猴而冠。后人一提项羽定都之事,都会联想到这两个成语,视之为千古笑柄。项羽也自此被打上目光短浅的标签。

但这种说法,不过是成王败寇后的抹黑而已。

巨鹿之战后,章邯率领二十万秦军投降,然而项羽却将之全部坑杀。这一次坑杀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极其残忍的杀戮,其规模仅次于白起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赵军的行为。

其后,进入咸阳后,他不仅屠杀了秦王子婴及宗亲贵族,还屠杀了咸阳百姓,其后又放火焚烧咸阳城,大火三月不灭。

不论动机如何,项羽的种种行为都使得他彻底失去了秦人的民心。在秦人普遍仇恨的情绪下,项羽没有了立足的根基,自然不可能再在关中称王。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向占用区间发出列车属于什么事故,两辆列车碰撞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