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是抗日神剧的理由「题材敏感当初都不敢拍抗日神剧亮剑背后的秘密往事」

2000年,军旅作家徐贵详写了一本小说《历史的天空》出版了。

一个关于草根姜大牙,在抗战中成为一代高级将领的成长故事。

故事内容很精彩,很真实,也很有教育意义。

于是,徐贵详就托了各种关系,找到了解放军宣传部艺术处影视负责人李洋。

希望对方能够看在小说精彩质量的份上,改编成电视剧。

李洋看过小说,眼前一亮,故事很好,很精彩,但是...

题材太敏感。

这类小说,要想拍成电视剧,还没有相关的先例。

李洋左右为难,想拍,但又不敢冒这个险。

为了试探下可行性,李洋在北京军区做了个调研。

结果,但凡看了小说的,都觉得内容精彩,实属佳品。

但无一都表示:没把握。

大家都不敢拍。

几经周转,小说又传到了上海天视文化传播公司老总周林手中。

周林是退伍军人,对这类题材兴趣很大。

于是,李洋也是趁热打铁,就怂恿周林买下了小说《历史的天空》的版权。

周林,就决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说拍就拍。

剧本改好了,投资方也找到了。

正准备开拍的时候,投资方大概心里没底,居然选择撤退了。

后来,安徽电视台接手了这部电视剧,磕磕碰碰,总算给拍完了。

粗剪的时候,大概34集,后来审片的时候,删除了一部分不适合内容,最终剩下32集。

一开始,制作方想找央视首播。

结果央视觉得不妥,风险太大,有些事情需要观察观察,让下面的兄弟先试试。

2004年,《历史的天空》选择了在昆明电视台首播。

结果,播出之后,非常受欢迎。

随即,开始登陆各大电视台,轮番播出。

这部电视剧,捧红了导演高希希,带火了主演张丰毅,配角殷桃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部敏感题材的热播,超出了所有参与人员的预期。

大家都没抱太多希望,却打开一个重要的口子。

“敏感题材”并不一定真的敏感,还原历史真相,可歌可泣的“真人故事”,老一辈的观众们才会发出感概:当年就是那样的。

没有什么故事,比真实的故事更感动人。

二、

错失《历史的天空》首播机会的央视,内心表示很后悔。

于是,央视再次找到李洋,能不能推荐一部与《历史的天空》相媲美的小说题材。

经过一番搜索,李洋推荐了小说《亮剑》。

大概是在1998年的某一天,40几岁的都梁和几个朋友坐在一起谈天说地。

突然聊到一些文学作品。

都梁毫不客气地就批评道,现在的小说,都写的什么玩意,看看那些抗日神剧,太不像话了。

朋友们一听,就反问:有本事,你写一个,比他们更好的,别光耍嘴皮子。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都梁还就真和朋友扛上了,说写就写。

都梁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少年参过军,服役过坦克部队。

虽说没有像徐贵详(《历史的天空》作者)那般深刻的军旅生活。

不过,好歹也在部队呆过,也算有点相关人生阅历。

为了反驳朋友,为了证明自己。

都梁白天做生意,利用业余时间,收集整理资料,甚至就趴在老人的病床前,创作小说。

最终,耗时8个月时间,呕心沥血,写完了这本43万字的小说《亮剑》。

小说出版后,反响不错。

所以,李洋看到之后,就推荐给了央视。

央视大概想都没想,就决定拍《亮剑》。

剧本打磨的时候,部分剧组人员心里有个疑问,《亮剑》的主人翁李云龙和《历史的天空》主人翁姜大牙,似乎有着相同的成长背景,形同“山寨版”的《历史的天空》,观众们还会喜欢吗?

此时,李洋给出了自己充满信心地回答:李云龙和姜大牙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人物。

姜大牙是“老虎变成猫”的成长故事;李云龙是猛虎,一直是猛虎的成长经历。

在李洋的鼓励之下,导演张前和编剧都梁(也是小说创作者),经过精心打磨。

多方衡量和考虑之后,把《亮剑》小说的前半部分改编成了剧本。

也就说,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亮剑》,只是小说的前半部分。

三、

2004年,据说《亮剑》的制作方投资费用只有900万。

对于战争题材的《亮剑》来说,每一分钱都务必要花在刀刃上。

最难受的地方在于,李云龙这个既有匪气又有英雄气概的男主角,找谁比较好?

一开始,导演们想到的是唐国强。

据说也非常有诚意地拿出55万的片酬,只不过唐国强拒绝了。有人说,他希望片酬100万。

没办法,剧组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

于是退而求其次,他们找到了李幼斌。

不过,李幼斌一开始也是拒绝的,虽说刚刚拿了几个奖,55万的片酬也不少。

只是47岁的李幼斌,担心拍摄时间在寒冬腊月,身体吃不消。

不过,一个女人的出现,改变了李幼斌的想法。

李幼斌的红颜知己史兰芽看了《亮剑》剧本之后,觉得非常不错,预感这题材一定大火。

(女人的预感,有时候就是那么强)

于是极力劝说李幼斌接下这部戏。

大红大紫就在这一念之间。

李幼斌赶紧联系了导演,表示愿意出演。

2004年的大冬天,剧组一行人进入了太行山腹地拍摄。

目的就是为了最真实的还原历史场景,让观众感受到战争的凄凉和残酷。

因为资金有限,剧组也是想着办法省钱。

群众演员不够时,导演陈建和副导演都亲自上阵,客串出演。

当时需要一个会日语的群演,就在剧组现有人员中找,结果一个客车司机杨清文有自学日语,就这样“凑合”着上了。

由于赶时间,李幼斌每天需要拍8场到10场,压根没时间休息,基本不是在拍戏,就是在背台词。

有时候连化妆都省了,随便抹点颜色,脏兮兮的就好。越没形象,越真实。

零下二十几度的天气,导致很多用餐的镜头经常因菜会冻上影响拍摄效果,剧组只好换上花生、大枣作为替代品。

即便如此,李幼斌、张光北、何郑军、王全有这些老戏骨们,还是顶着严寒,奉献出了精湛演技。

最终,剧组花了4个月的时间,紧赶慢赶才拍完。

2005年9月,《亮剑》在央视一经播出,就霸占了收视率,评分高达9.5。

这一年,《亮剑》以平均收视率10.7%夺得冠军,《京华烟云》以8.51%的平均收视率位居亚军,《八路军》获得季军。

《亮剑》一出。

李幼斌的李云龙,那句嘶声裂肺的开炮成了网络热梗。

张光北的楚云飞,盖过了当年在94版《三国演义》里饰演吕布的口碑。

不知道,当年那些拒绝受邀的演员们,是否后悔过?

四、

2010年,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寻思着拍《新亮剑》,因为老版《亮剑》太火了。

播出5年,重播了3000次,平均下来,每年重播600次。大概也就是各个地方台每年都要重播那么几次。

如此高频率的“洗脑式”重播。

李云龙的形象已经深入观众内心。

距离旧版《亮剑》播出才5年的时间,观众的记忆力满满的都是李幼斌的李云龙。

也不知道浙江广播电视怎么想的,如此情况之下,选择了逆流而上,勇气可嘉。

据说,《新亮剑》集结了4000万资金,踌躇满志。

翻拍经典,主角的敲定就尤为重要。

毕竟,想要超越李幼斌的李云龙形象,给观众洗脑,让观众认可,难度很大。

《新亮剑》邀请黄志忠饰演李云龙。

虽说黄志忠刚刚拿了飞天奖,在《大明王朝1566》中也有出色的表现,观众缘还是不错的。

即便如此,黄志忠接到邀请时,心里没底,也没有信心超越李幼斌。

黄志忠犹豫,导演也毫不吝啬的说到:“我们是大投资,肯定能超越李幼斌,他们那会才900w,我们可是整整4000w,多了好几倍。”

钱多自然好。

虽然新版亮剑添加了一些李云龙前传的故事,拍了40集,很多地方做了细节上的补充。

然而,2011年,《新亮剑》播出之后,口碑很辣眼。

评分仅仅只有4.7分,这分数连老版的一半都不到。

这结局,不是一般的惨,太尴尬了!

事实证明,钱多不一定能办大事。

翻拍的时候,导演想的很美好。

1、因为不差钱,场面更宏大、故事情节更丰满。

2、老版《亮剑》的观众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的,新版亮剑观众主要是21世纪的。

只能说,相当然了。

说实话,翻拍经典作品,没见过间隔5-6年就要翻拍的。

其实,观众还是那批观众,故事情节变化不大,李幼斌痞和勇已经非常入味了。

先入为主的记忆依旧那么崭新,翻拍之后,大概率也就是被抛弃。

关于两部新旧的区别,我觉得这句话的评价就够了:

李幼斌在演李云龙,而黄志忠是在演李幼斌。

李幼斌版的亮剑,应该属于真正的“抗日神剧”,至少未来50年,难以超越,你们信吗?

亮剑是抗日神剧的理由「题材敏感当初都不敢拍抗日神剧亮剑背后的秘密往事」

《亮剑》没敢拍的结局:英雄落幕,田雨狱中受辱,李云龙饮弹自尽

2005年,一部抗日神剧《亮剑》横空出世,便掀起了一阵阵高潮,也一直大火了十几年。当然,此“神剧”非彼“神剧”,良心之作《亮剑》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一些粗制滥造的“抗日神剧”的嘲讽,一提起它,就会想到李云龙身经百战,军人本色始终不改的坚毅的面庞。

不过,稍微了解过《亮剑》原著小说的人们可能会对电视剧意犹未尽,因为电视剧只是放到李云龙最后授勋,当上了将军,便再无后文。不仅仅是李云龙,楚云飞、赵刚、孔捷、丁伟等人的结局也并没有交代,几乎是将原著“拦腰斩断”。

很多人说是因为碍于一些敏感的原因才没能将其拍摄出来,但是真正看过《亮剑》原著的人所感受到的一定是悲壮和痛心。电视剧毕竟不同于小说,后面的情节太过于沉重,自然是没有办法很完美地将其和前面的热血情节一起展现的。

在小说《亮剑》中的结局并不是一个大团圆,甚至会引起人们不适。李云龙作为英雄,身边总有一个卑鄙小人王副军长在衬托他。这个王副军长也是特派员,还自称是李云龙的死敌,他没真正打过仗,纸上谈兵却是了得。
在剧中王副军长害死了当时的政委,还差点搞垮了李云龙的新一团。俗话说“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王副军长做错了事,反而还记恨李云龙。但是李云龙在授勋后,王副军长自然是不敢下黑手的,直到特殊时期,他才找到了下手的机会。

在小说中,李云龙和护士田雨互相倾慕,成为夫妻;但是王副军长也想横插一腿,破坏别人的家庭。李云龙自然是要保护田雨的,这就使得王副军长怨恨到发狂。李云龙最后被王副军长诬陷为“刽子手”,不容申辩就将其关进了监狱。

李云龙在狱中遭受毒打,也不肯承认“莫须有”的罪名,他将自己的名誉看得十分重要。而田雨前来看望李云龙的时候,也被关押了起来。两人本想死在一起也没能如愿,李云龙只能朝着田雨大喊:“你是龙,我是云,我们永不分离!”便举枪自尽。

而田雨随后便受到了王副军长的侮辱,在万念俱灰之下,她选择了割腕自尽。不仅仅是李云龙和田雨的结局让人潸然泪下,其他的战友的结局也并不像理想中的那般美好,甚至也可以说是惨烈。

这样的结局本身就已经和电视剧《亮剑》所需要的表达的主题背道而驰了,再仔细想想,这本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倘若真的全都拍摄出来,前面还在宣扬勇敢坚毅和保家卫国的精神,后半段便是英雄不幸落幕。这样就会向观众传递错误的价值观,以至于产生“小人终会得志,英雄反被辜负”的错觉。

此外,一部受人广泛认可的好电视剧,一定是贯彻了深刻的道理,其表达方式可以丰富多彩,但一定不会是意指不清。而且,《亮剑》这部电视剧已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还原了原著,将最后的结局定点在李云龙受勋才是影视艺术表达中非常聪明的手法,没有过多冗长的对后事的描述才显隆重和辉煌。

以大团圆作为结束的影视剧也并不是中国的专利,就以非常浅显的迪尼斯动画片为例,美丽的公主们往往和会和坚强勇敢的勇士们在历练的途中产生感情,其他卑鄙的王子们总会从中阻拦。故事的最后结局也只会定格在“有情人终成眷”这一幕,至于公主和骑士婚后到底生活得如何,会不会有战争,或是否受到其他王子的迫害,这些就无需再做过多赘述。

毕竟影视剧和小说还是不同,《亮剑》这部小说更像是李云龙本人的人生传记,但影视剧只有在拍人物传记的时候,才会死磕一个人一生的历程。通过描写李云龙从普通人奋战到军长的位置,这才是振奋人心的好影视剧,又何必要将后半段拍出来影响众人的心情呢?

亮剑是抗日神剧的理由「题材敏感当初都不敢拍抗日神剧亮剑背后的秘密往事」

《亮剑》小说结局没人敢拍,小说结局有多悲?

《亮剑》这部小说的结局,主角李云龙,赵刚,丁伟这几个人都被迫害了,而李云龙和赵刚的妻子田雨和冯楠都在丈夫死后就自杀了。亮剑可以说是所有抗日剧中的一部经典剧了,反正在我小的时候就看了不止一遍。现在想起来也都是满满的回忆,但是近来我得知亮剑这部小说的存在,还去看了一下,我发现它的结局并没有被拍出来,因为结局的话实在是太悲惨了。

 


首先就是两对夫妻的结局,其中最先结束的是赵刚和他的妻子冯楠。赵刚这个“政委”真的是剧中非常讨喜的一个人,他不仅是独立团中唯一的一个知识分子,更重要的是他没有文人的羸弱,敢打敢杀,不仅英勇还很有谋略。但是这样一个人结局却很悲惨,他在后期被人们批斗为证清白自杀了,冯楠在把孩子托付给李云龙之后也自杀了。

 


第二对夫妻也就是李云龙和田雨。李云龙他鲁莽的性格也就是使的他可以作为一个英勇的将领,但是却不适合在和平的时代有更大的作为。因此在抗日战争之后,他也因为一些事情被人们批斗然后选择自杀拒绝受辱,他的妻子也紧跟其后。

 

在亮剑这部剧中,还有一个铁三角就是李云龙,孔捷和丁伟。这三个人的结局李云龙和丁伟都是受害,结局悲惨,孔捷则是把几位老战友老伙伴的孩子抚养长大。反正我个人是非常的不喜欢这样的结局,可能当时拍出这部剧的时候也考虑到这部分的原因,所以才没有拍出后面的剧情。亮剑还是它原来的样子,带给我们无畏的勇气。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空间的距离是什么意思(空间的距离与时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