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学大师们的过往经历「成功学大师们的过往」

点击上方“深夜韬略”,关注后接受更多精彩内容!!!

在电影《华尔街之狼》里,男主莱昂纳多把一只没人要的钢笔,通过创造需求,完成了销售。

那怎么把“成功”卖出去?

和男主卖那支钢笔一样:

没有需求,就创造需求,没有意义,那就赋予它意义!

01

1987年,一个叫陈安之的年轻人,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刚刚换了他人生第19份工作;

这次换的工作跟以往不同的是,这家公司的老板叫安东尼罗宾,他和安东尼有着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过往,

翻阅安东尼的过去,陈安之有一种强烈的熟悉感迎面扑来,也是17岁开始打工,也换过十几份工作,

也是在人生的低谷时期听到另一位成功学大师吉米罗恩的演讲后,安东尼的人生开始了逆袭;

除了熟悉感以外他还有一种强烈的渴望和能接近成功的欲望,这种渴望和欲望让陈安之成为日后的成功学大师打下了基础。

剧情的顺理成章,让他成为不变故事中的新主角,21岁的陈安之到安东尼的公司做起了电话销售,边打电话边学讲课,

为了离成为大师更进一步,陈安之强迫自己每天站着最少打完100通推销电话,上下班路上边开车边大声演讲,睡前还要对镜子练三小时表达......

终于苍天不负苦心人,陈安之的出师仪式设在夏威夷,17米长的地上摆满火炭,火炭上铺有铁板,所有人必须赤脚从铁板上跑过去。

几经犹豫,陈安之咬牙跑过了铁板,

事后回忆说:那一刻忽然明白了成功学的真谛。

(陈安之)

1992年,25岁的陈安之开始自己创业,每年举办200场成功学演讲,在香港半岛酒店开设总裁班时,三天费用18万,听者仍趋之若骛。

在后来他的宣传中变成了:27岁已是亿万富翁,华人成功学第一人,信心和潜能激发大师。

九十年代后期,陈安之前往台湾发展,出版《要你成功》书籍光碟,成为畅销书第一名。

1999年,借课程建立的信赖感,向四五十位学员吸资5000万,代理美国费尔滋饼干店。

结果饼干店一家家接连倒闭,学员找他索要赔偿,他反控学员是黑社会恐吓。

就在陈安之官司缠身之际,他的演讲光盘开始漂洋过海,流往大陆,结果在大陆异常畅销。

千禧年,陈安之在台湾混不下去了,于是带着他的成功学到了大陆,

之前漂洋过海的光碟,成功吸引到了一批追随者,这些追随者当中有一个关键人物——刘一秒。

(刘一秒)

02

刘一秒,黑龙江绥化青年,听了陈安之光盘后,热血沸腾,受陈安之感召南下深圳,到了陈安之机构做电话销售;

当时刘一秒被陈安之打鸡血激励,也是每天站到桌子上给客户最少打100通电话,

就这样,他把一个非常重要的客户通过电话邀约了过来。

这个人就是太太口服液的创始人王阳,王阳来了一听,觉得很有市场,然后就成立了深圳梦工厂来包装推广陈安之。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陈安之造梦,梦工厂卖梦,就这样陈安之牌成功学火便祖国大江南北。

(王阳、陈安之、刘一秒)

不久后,刘一秒和王阳也去美国听了陈安之师傅安东尼罗宾的课程,回来后的刘一秒也想造梦讲课,但是陈安之就不让他讲。

这让刘一秒很生气,感觉陈安之格局太小,于是他就离开了梦工厂,

离开梦工厂,刘一秒又和一个叫李阳的再次去了趟美国跑了一趟火炭上的铁板,

跑铁板归来,刘一秒开始模仿陈安之讲授成功学,而李阳回来后借用同样的逻辑做了一个产品叫疯狂英语。

(李阳)

在这期间跟随陈安之的还有个插曲人物——徐鹤宁,就是那个自称亚洲销售女神徐鹤宁也是师出陈安之。

21岁的徐鹤宁大学毕业后加入陈安之机构推广陈安之的课程,26岁便同师傅陈安之同台演讲,

(陈安之、徐鹤宁)

徐鹤宁后来也收了个弟子叫姬剑晶,姬剑晶多年后又收了一个弟子叫岑怡诺,就是那个能教16岁学生一天作诗2000首的岑怡诺,不过这都是多年以后的故事了。

(姬剑晶、徐鹤宁)

但跟当年的秒哥不同的是,陈安之同意了徐鹤宁讲课,不仅同意还携徐鹤宁去听安东尼的课,听完让徐鹤宁也跑了一趟铁板。

跑铁板,成为成功学大师的身份象征。

科学解释称,赤脚能跑铁板是因脚掌的汗液形成保护层。

还有一种更接近真相的解释:洗脑到位,就能骗自己不疼。

03

新世纪的开篇总有别样张狂,人人都觉得财富触手可及,只要能奋力前冲,不过不同的是有人冲了出来,有的人垫了脚。

2003年3月,一个叫刘松琳的小伙在深圳的佛具店开了张,

4月3日,他花3800块钱去听了陈安之讲的成功学,和现场所有人一样,他内心一种渴望成功的激情与斗志被激发了,

和绝大多数学员不一样的是,他还在这堂课上看到了接近那种成功的机会。

(刘松琳)

刘松琳准备第二次去听课时,给他送门票的是一个叫罗恩的小伙,刘问罗:想创业不?罗说没想法

过了几日罗恩电话又打了过去,说有个创业想法,两人一聊有了大致方向,次日罗恩把周嵘带到了刘松琳面前;

周嵘,罗恩的表哥,做了十多年销售,销售经验丰富。

刘罗周几人一合计,成功学只有鸡血走不远,要干就干点实际的能解决问题的培训,能真正帮助到企业老板的企业管理培训。

方向定下来了,做决策也容易,最终刘松琳投资做董事长,周嵘担任市场总监、罗恩任总经理,

做的这家公司叫:深圳市聚成企业管理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聚成成立一个多月后,陈永亮加入,任总经理一职,

陈永亮,加入聚成前就是一个500人工厂的老板,也读过MBA,甚至是这几人中唯一一个上过大学的人;

不过,这并不影响几人在几年之间迅速将聚成做大,搬到了位于福田八卦路的自购的四层楼里。

(左二陈永亮、左三罗恩、右二周嵘、右四刘松琳)

04

刘一秒离开陈安之后的那几年,秒哥的却不是那么顺利。

为什么呢?

因为他的课程还没有自己的东西,讲的都是陈安之那一套,关键他模仿的太像了,口音都是台湾腔。

可以想象,一个东北人,讲着一口台湾腔,总会感觉有点怪怪的。

2005年到2007年,刘一秒去学习了很多身心灵的课程,发现这个好,从内找,从内悟。

据说他还专门跑到印度的合一大学(一所著名的灵修学校)去闭关修学至少一个月以上,国内的各种课程就更不用说了。

身心灵的课都绕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奥修,奥修有一句名言:搞宗教是最赚钱的事业!

可能是这句话让刘一秒顿悟,获得灵感,开始研究宗教的经营智慧。

于是,他就开发出一个非常火爆的课程:《宗教智慧》

课程开发出来了,他不敢到那些培训竞争厉害的城市去讲,而是在山西找了一个煤老板合作,然后开始推广这个课程。

通过老板带老板,圈子带圈子的业务方式,完成第一步的原始积累后成立了思八达,

思八达取自谐音的斯巴达,象征着斯巴达勇士的勇敢、坚毅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同时,秒哥也舍得分钱,分的非常狠,把75%的钱给代理商,代理商只留25%,然后50%给业务员。

初级的课程2万元,一个业务员拼命打电话,就算是玩概率,一个月成交一个,就是1万收入,比很多白领还高。

思八达公司的业务员,甚至有一个月拿200万佣金的,可以想象这样的刺激有多猛。

于是,所有的业务员都疯狂了,许多老板都是被这些业务员骚扰的彻底受不了了,

很多人是出于好奇是什么样的公司,竟然能够训练出如此疯狂的业务员,且交钱去了解一下吧,然后就来上课。

这时候,历史的机遇出现了,狠狠的帮了刘一秒一把。

2008年,金融危机来了,非常多的传统企业,经营开始变的非常累,老板活的也非常累。

刘一秒所有的课程,虽然名字都有智慧两个字,其实核心都是在讲一个词,

那就是:找感觉!

企业经营的很累,企业老板活的也很累,而刘一秒的课程,跟陈安之的成功学不同,他讲的都是迎合人性的东西,

据说雅迪电动车的董事长和西贝的贾国龙都受到过秒哥的教诲,听完都很有启发和帮助。

迎合了市场的需求,同时分钱又狠,几年后,秒哥已经成为知名讲师,再提到陈安之,称呼已经变成了那个台湾小鬼……

05

而陈安之呢?

当时陈安之被梦工厂推火之后,王阳把单仁请到了深圳梦工厂,然后打算把深圳梦工厂进行股份制改革,做大上市。

没想到,陈安之不愿意了,因为他已经出名了,他也不再想和王阳分享胜利果实,

于是他就离开了梦工厂,离开了深圳,然后跑到上海发展。

到了上海之后,陈安之找到了之前几经接触的苏引华,那时候他还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刘标峰。

(陈安之、苏引华)

当时,苏引华做了一个培训行业网站,据说流量非常的大,叫做游遨网,有一百多万注册用户,就是没有变现模式。

陈安之能够在上海再起发展,一开始苏引华帮了很大的忙,苏引华也顺势拿下了陈安之在上海的总代理,

后来陈安之在上海扎下根后,他们就没再合作了,不合作的具体原因不详。

但是后来的苏引华也开始自学讲课,也去了一趟美国跟安东尼罗宾跑了一趟铁板;

跑完回来和当初的秒哥一样,讲的东西也很杂乱,没有自己的东西;

据说是后来得到了一位培训行业王姓的高人指点,这才把大脑银行做了起来,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那两年秒哥在找感觉的宗教智慧上大火,苏引华在修内功找方向,而聚成股份的刘松琳此时心里面临着极度挣扎;

2009年9月,私募基金进入聚成的前夜,聚成的团队要稳定,这是周嵘等人认为谈判最好的机会。

周嵘在私募基金前进来就已经提出退股,否则就要召开股东大会,罢免陈永亮,自己出任总裁。

几经谈判,没谈妥,周嵘去意已定。24小时内,周嵘制定出兑现股权的14项条款,刘松琳与他签约。

周嵘走的第二日,与周嵘一起离开的还有聚成研发中心总经理单海洋、总裁办主任王昭云、三位地方分公司总经理和几十位员工。

周嵘走后几天,聚成全国的客户收到一条短信,大意是:

“是什么让中国第一大管理培训公司在即将上市前,高管集体离职?10月24日我们将在北京开课,血淋淋地现身说法揭露聚成内幕。”

聚成原创始人之一周嵘和原高管袁丽军、单海洋等人另创“北京盛世合兴”。由于聚成和盛世合兴都没有分开解释周嵘等人集体离职原因,小道消息满天飞。

不过,几人的合作貌似也不愉快,不久后单海洋南下深圳成立了深圳华一世纪,主讲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同时也成了聚成的股权课程供给端。

2013年,刘松琳离开了聚成,至于离开的原因有人说他在聚成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有人说他不幸福,所以创立了一家叫本自幸福的公司。

2013年开始,成功学这一年开始卖不动了。

不知道是需求不好创造了,还是意义赋予的不够多,陈安之从这一年开始逐步淡出了大众的视线,

与此同时,微信崛起,那两年名为“陈安之助理”的微信活跃各大微信群里,疯狂加粉;

不过这一次的套路没千禧年王阳的套路好使了,不仅陈安之,疯狂英语的李阳、销售女王徐鹤宁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秒哥还好稍微点,一直活跃到了2016年,2016年后秒哥也消失了。

在陈安之、刘一秒、徐鹤宁、李阳在那两年慢慢淡出大众视线的同时,苏引华得到了一个姓王的高人指点,

从原先自己主讲的思维导图课程《引爆学习力》转型不讲了,做了一堂叫《总裁商业思维》的新课,

跟前几位不同的是,苏引华的新课将成功学的鸡血劲和宗教智慧的找感觉加上商业经验管理的常识结合后,研发了这个商业思维课,

在这位姓王的高人指点后,《总裁商业思维》大卖,直到现在苏引华还在卖这个课,不过课程内容每年都有所更新。

苏引华早期课程

机遇是公平的,曾经帮过秒哥这次也帮了苏引华,苏引华也迎来了一个发展契机,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越来越多的行业出现了行业周期、产能过剩、供大于求导致了很多企业越做越难做......

而苏引华的课程又直指人心,围绕收钱、赚钱、分钱这三大痛点做宣传;

终于,那趟成为大师身份象征的铁板苏引华没有白跑。

正直苏引华高光时刻的同时,2016年聚成股份作价6.88亿将绝对控股权卖身河南雏鹰农牧,

这场交易以雏鹰农牧董事长侯建芳个人占股55.38%成为聚成股份第一大股东最终告一段落。

随后的几年里,卖身雏鹰农牧的聚成日子并不好过,其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第一大股东雏鹰农牧,

先是公告说巨亏没钱买饲料猪都饿死了,然后没钱还债以肉抵债,再是投资不当盖了豪华猪圈用不上......

至此,中国最大的企业培训公司因为大股东的“猪周期”开始走下坡路了。

06

这些大师这辈子做的最成功的的一件事,大概就是贩卖“成功”,不过陈安之比其他的大师确多了一件;

从众多徒子徒孙的成就和行业发展史来看,陈安之确实是“师祖级别”,若换成别的行业,他定名留青史,

但遗憾的是,成功和成功学本身就是两种定义。

从商业的角度讲,这些大师都成功过,但最后都失败了,

可每个创业者都会反思自己犯过的错,

但如果他们不犯那些错,能更成功么?

我想大概率是:不会

高光时刻时万人仰慕,时代的浪潮褪去后,又遭世人嫌弃唾骂,没有谁是真正的笑到了最后;

岁月如潮,一切的一切,终将变成时代的注脚,曾在浪潮巅峰的大师终将会将灿烂还给这个时代,然后悄声匿迹。

因为市场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只会留下人们真正需要的。

注:本文觉得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成功学大师们的过往经历「成功学大师们的过往」

成功学大师简史:我唯一的成功就是骗你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当家长们为自己孩子内向害羞而苦恼,犹豫着是否该报个演讲培训班锻炼一下时,“别人家的孩子”已经开始卖课了。

前段时间,一个小女孩的履历惊爆网络。

十四岁少女自称能写300首词牌、2000首诗、15000字小说。

一天写2000首诗是什么概念?

热心网友给小姑娘算了一笔账。

按照2000首诗来算,一天24小时,不吃不喝不睡的话,平均43秒一首诗。

这写作速度,让人顿时觉得“斗酒诗百篇”的李白就是个只会拖稿的渣渣。

看完神童的简历,我终于认识到:人类和人类果然是不一样的物种啊!

在神童的履历中,一个名字多次出现——姬剑晶。

这位姬老师就是臭名远扬成功学大师陈安之的徒孙。

每一个逆天的“神童”背后,总不免有个老谋深算的操盘手。

今天,我们就来深扒这些操盘手们。

陈安之,成功学1.0时代

陈安之,国内第一位成功学大师,凭着三寸之舌割了第一波韭菜,靠着成功演讲把学员骗到倾家荡产。

关于他成功的经历分为两个版本。

当事人自述版本是在其12岁时跟着亲戚去往美国。在往后的十年间里,他做过餐厅服务生、卖过净水器、 汽车 、护肤品,倒腾过电话卡和优惠券。到21岁时,他银行存款仍然是0。但在这一年出现了转折,他认识了人生中的贵人——安东尼· 罗宾。从成功学鼻祖得到了成功的奥秘,靠着自身努力完成了从存款从零到十亿身家的逆袭。

查阅资料后我们不难发现,陈安之回国后第一站是去了台湾,而后陈安之与其相差19岁的富婆相恋。不得不说,后浪们还在喊着:“阿姨,我不想努力了。”陈前浪已经积累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陈老师学成之后坚持要把成功的奥秘洒遍中华大地,自此,陈老师走上了演讲收徒之路。

归国后的陈安之先在台湾忽悠了一波岛民跟他投资美国的一个饼干厂,结果这个饼干厂没干多久就关门大吉了,陈老师还为此被判定为非法集资。

作为成功学大师的陈安之怎能就此轻易放弃,眼看在台湾的口碑一落千丈,陈老师决定转战大陆。

2000年的大陆互联网还未普及,陈安之利用中西方的信息不对称,将西方的“企业管理”、“自我管理”进行简单粗暴的包装,摇身一变成为“成功学”四处揽钱。陈安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包装自己,接连出了多本书籍自传,一时间火遍各大机场书店和报刊亭,靠着“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往前冲”的口号,成为一代国民激励大师。

当时的陈安之究竟火到了什么程度?

央视为他背书,在《对话》栏目的演播厅里,陈大师在嘉宾席上俯视着才开始创业不久的马云,用轻蔑地口吻告诫这位年轻人:“我非常佩服马云的自信,同时,自信不等于自大”。

在全国开展成功学演讲,弟子遍布各地。据当时媒体报道,他把弟子分为三个等级:31万可以成为拜师弟子,68万可以成为接班弟子,108万则可以成为陈老师的终极弟子。即便是这么离谱的天价,报名的人也源源不断。

仅仅是成功理念、心灵鸡汤就能让人心甘情愿掏钱?

他会一边炫耀自己的资源和人脉,一边列出海外公司原始股、虚拟货币、海参、玉石、易经八卦、起名改名等所谓的精选项目,信誓旦旦地骗你投资,榨干弟子的最后一分钱。

陈安之收徒来者不拒,只要掏钱就能成为他的弟子。骗局揭露后,想和他玩命的人也分散在全国各地,陈老师不得已就此销声匿迹。

空洞的洗脑演讲,虚假的投资项目,陈安之用谎言搭建起来的海市辰楼必定会崩塌。陈安之的1.0时代就此结束。

徐鹤宁和刘一秒,成功学 2.0时代

陈安之的辉煌出现在2000年前后,而到了2010年,陈老师的名气逐渐被两个学生所超越。

他们一个叫徐鹤宁,是亚洲销售女王。另一个叫刘一秒,号称国民素质提高研究院的院长。

他们可不是正儿八经交了费的徒弟,而是刘安之的前员工,主要帮陈老师卖课、卖光盘、卖书。

在陈安之众多的弟子中,徐鹤宁和刘一秒独辟蹊径,对成功学进行了升级迭代。他们并没有将师傅的经验复制粘贴,而是专注到特定群体——中小企业家和销售。

为什么将目标锁向中小企业家和销售呢?

主要原因如下:

1. 陈安之收徒来者不拒,你敢掏钱,他就敢收。骗百万富翁一万块,那富翁可能财大气粗也就自认倒霉息事宁人了。如果这一万块是借来的,那这被骗的人绝不会善罢甘休。2.0吸取了陈安之的教训,对受骗用户做了更精细的定位。

2. 成功学大师的课程价值不菲,轻则上千,贵则百万。宰羊当然要挑肥的宰,中小企业家和销售无疑是最好的目标群体。

徐鹤宁将自己包装成亚洲销售奇才,让那些卖不出去产品的老板们到她这里学习销售秘诀,而套路依旧是公开课转化拜师这个流程。

刘一秒在变现上进行了二次创新。他不仅创造了一套凌驾在成功学基础上的新理论,同时还建立了一套强大的分销网络,所有学员都可以成为他的分销员,所有的分销员都可以享受高昂分佣,而刘老师只拿其中的30%,更多的利润给到了大家,这一下就让刘老师的课程,从年销百万变成了年销过亿。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扩大了受骗群体的声音,同时也改变了以往的授课方式。新型的创业者不再热衷于去酒店参加百人大课,不会轻易被几句“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口号洗脑。而是更倾向线上的知识付费课程,或是参加个商学院或私董会之类的活动。

同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徐鹤宁和刘一秒注定要被 历史 所淘汰。

姬剑晶,成功学3.0时代

姬剑晶,十六岁天才少女的师父。

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徐鹤宁的公司,在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再结合自己的理念,独创了新的收割体系,更有亚洲服务成交王子之称。按他师爷和师傅的话来说,姬老师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开上了一生中第一辆来路不明的劳斯莱斯。

姬老师名下有一家名为“轩辕国际产业集团”的公司,公司的主营产品就是——培训课。但所谓培训课,无非是用各类名人的励志故事打鸡血,逼迫交了钱的学员上台放开自我演讲,自己人客串“成功人士”来忽悠。

姬老师更是总结了师傅和师爷在成功路上的坎坷,优化了两代大师的弯路。最终把目标投向了孩子,立志成为培训界的海底捞,十六岁天才少女就是这么诞生的。

14岁的岑怡诺,本是无忧无虑的年纪。而在演讲台上的她,举手投足之间都是与年纪不符的老练感。 她也仅仅只是姬剑晶成功学产业下,神童流水线上的一个产品。

姬老师的得意门生莫过于四岁神童孙小佚。尽管牙还没长全,但就能在一群大人面前,轻松的调动气氛,喊口号、打鸡血。姬剑晶不但将她封为亚洲演讲金牌讲师,还为她斥巨资拍摄了一部个人宣传片。

趁着热度,姬剑晶更是接连举办了《青少年领袖演说训练营》,为焦虑的家长设好了陷阱。

这些孩子们宛如一张任人涂画的白纸,就被重复灌输心灵鸡汤、接受洗脑式感恩教育、被推到前台与成人一起打鸡血喊口号,大量灌输这些远远超过他们接受程度的“糟粕”,姬剑晶真是坏到了骨子里。

随着事件发展,姬剑晶旗下公司被上海市松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0万元,没收为没收违法所得145万元,处罚事由为“传销”。

姬剑晶也就此销声匿迹。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成功学简史并没有就此结束。

致富学1.0 plus时代

如今,步入了互联网时代,成功学大师也改变了策略讲起了致富学。

这位周老师是新某想控股集团创始人,而且自祤为“致富学创始人”,出版过多部投资创业书籍。

周老师收割韭菜线上线下联合行动,线下不定期开展业务,线上的音频、视频、短视频也一个没落下,只要有流量的地方就有周老师的身影。

他不同于以往的成功学大师,而是喜欢引经据典、以史为鉴,最后得出致富的方法论。

听了一段周老师的《秦王为什么能统一六国》,让我虎躯一震!

周老师把秦始皇统一六国归功于秦始皇胸怀华夏民族。

这让范雎的远交近攻策略情何以堪。

更有文强经典语录:科比姓科名比。

尽管嘴上胡说八道,但周老师在收割韭菜这件事上一点没耽搁。先是在各大网络平台上留下联系方式,再以“礼包”诱之,添加了大量潜力股韭菜,就等着周老师一声令下就可以收割。

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加了周老师微信,就能走向致富之路呢?

我们把时间轴拉回一下,1.0时代的陈安之收割韭菜来者不拒,2.0的徐鹤宁和刘一秒把目标转向了中小企业家,这3.0时代的姬剑晶把魔爪伸向了孩子。这几位光是通过线下的演讲课就赚得盆满钵满,而所幸的是线下受制于场地、人数等因素,危害有限。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收割韭菜更加标准化、统一化、流程化,这也是已经到来的4.0时代。

社会 浮躁,渴望成功却又不想努力的人太多,造就了一批批被推上神坛的大师。

成功能不能复制不得而知,失败却可以批量生产。

成功学大师们的过往经历「成功学大师们的过往」

他是“成功学”导师,豪车被传1.5亿,曾教导马云,为何如今却销声匿迹了?

成功学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非常的受人欢迎,多数国民都非常相信成功学,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基础,所以许多成功学大师们才粉墨登场,利用老百姓对成功的渴望大肆捞钱,不少渴望成功的群众被人骗了还帮别人数钱。

陈安之是一个企业家,他也是一位演说家和作家,他的人生一直和成功两个字联系在一起,而他的事业也离不开成功这个词。陈安之办过很多场演讲,不少人觉得他是在搞营销,很多人觉得他是骗子,还有人说他非法吸纳资金。中国的成功学大师很多,陈安之一定是最被大家所熟悉的。

陈安之出生于1967年,2001年的时候,他开始大力宣传成功学,此时他遇到了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这个时候的陈安之写过很多成功学书籍,他是一个激情澎湃,勇往直前的人,马云付诸实践,把自己的阿里巴巴做成功了。但是陈安之还是只能凭借自己的一张嘴,动不动就要教别人怎么成功。陈安之一方面对于马云的自信感到佩服,另外一方面他也指责马云需要谦虚一点。

在马云和陈安之对话的时候,马云还是比较谦虚的,他虚心的接受了陈安之的批评。曾经红极一时的陈安之如今却销声匿迹,马云却成了全中国人人都知道的成功企业家。曾经嚣张的陈安之在事实面前还是不得不低头,所有的一切都证明光靠嘴皮子功夫是成功不了的。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马自达六评测「马自达6深度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