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刘襄没有被立为「齐王刘襄是汉高祖长孙为何没能当皇帝他得罪了一个人」

公元前180年,掌控西汉王朝的吕后病死,朝政由他的侄子吕禄、吕产把持。这引起了西汉诸侯王、功臣们的不满,他们里应外合,发动政变,除掉了吕氏外戚集团。之后,朝中的大臣们打算重新立一位皇帝,在这场动乱中立有功劳的齐王刘襄成为了首选!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呼声最高的刘襄却“落选”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刘襄的父亲是齐悼惠王刘肥,而刘肥是汉高祖刘邦的庶长子,换言之刘襄是刘邦的长孙。原来刘邦还是平民的时候,就有一个情人,她就是刘肥的母亲曹氏。刘邦称帝后的第二年,分封诸侯王时,将刘肥封为齐王,统辖七十三城池,成为当时势力最强的诸侯王,还让曹参出任齐国的相国,去辅佐刘肥治理齐地。

刘邦死后,刘肥遭到了吕后的迫害,被迫献出了土地。公元前189年,刘肥病死,张良作为朝廷的使者,册封刘襄为齐王。此后,齐国的地盘再度遭到吕后的削夺,刘襄对此心怀不满,不过他没敢发作,而是等待着时机。吕后的死讯传来,刘襄当即起兵,扬言“率兵入诛不当为王者”,将斗争的矛头对准了吕氏外戚。

西汉朝廷派灌婴发兵去抵御,可是灌婴却按兵不动,还与齐王刘襄暗中交往。最终,身居长安的周勃、陈平发动政变,诛杀了吕禄、吕产,除掉了吕氏外戚。在商讨新皇帝的人选时,有人提出“齐悼惠王高帝长子,今其嫡子为齐王,推本言之,高帝嫡长孙,可立也”,也就是说有人建议立齐王刘襄为帝。

按理说,刘襄是刘邦的长孙,而且是第一个打出诛杀吕氏外戚的宗室,皇位非他莫属。可是有人却提出了异议,这个人就是琅琊王刘泽!刘泽说道:“齐王母家驷钧,恶戾,虎而冠者也。方以吕氏故几乱天下,今又立齐王,是欲复为吕氏也。”刘泽的理由是刘襄母亲的家族也非常凶恶,如果立刘襄为帝,相当于吕氏复生。

然后,刘泽推荐代王刘恒,“代王母家薄氏,君子长者;且代王又亲高帝子,於今见在,且最为长。以子则顺,以善人则大臣安”。最终,齐王刘襄没有当皇帝,代王刘恒成为西汉的皇帝,即汉文帝。那么刘泽为何反对刘襄即位呢?其实,事情并不像刘泽所说的那样,原来刘襄在起兵后得罪过刘泽!

刘泽是刘邦的同族兄弟,因战功被封为营陵侯,还娶了吕后之妹吕须的女儿为妻。吕后为了安抚刘泽,将其封为琅琊王。刘襄在起兵后,派人欺骗刘泽说:“齐王自以儿子,年少,不习兵革之事,原举国委大王。大王自高帝将也,习战事。齐王不敢离兵,使臣请大王幸之临菑见齐王计事,并将齐兵以西平关中之乱。”

刘泽很高兴,可是当他来到齐国后,反而遭到刘襄的挟持,琅琊国的军队也被刘襄控制。刘泽心怀怨恨,他也骗了刘襄一回,“齐悼惠王高皇帝长子,推本言之,而大王高皇帝适长孙也,当立。今诸大臣狐疑未有所定,而泽於刘氏最为长年,大臣固待泽决计。今大王留臣无为也,不如使我入关计事。”刘襄相信了刘泽的话,结果没想到被刘泽欺骗。刘襄失去了皇位,一年后郁郁而终。

参考资料:1.《史记》;2.《汉书》

齐王刘襄没有被立为「齐王刘襄是汉高祖长孙为何没能当皇帝他得罪了一个人」

起兵铲除吕后余党的齐王刘襄,作为刘邦长孙,为何不能继承皇位?

起兵铲除吕后余党的齐王刘襄,作为刘邦长孙,为何不能继承皇位?

公元前180年,独揽大权的吕后去世,汉高祖的庶长孙齐王刘襄起兵,一方面是为配合长安功臣集团荡平诸吕,一方面也是为自己争夺帝位,但是最终刘襄却没能继承皇位,皇冠反而花落相对被动的代王刘恒头上。

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刘襄被委托的代理人坑了一把。

尘埃落定之后,齐王刘襄委派琅琊王刘泽(汉高祖刘邦族弟,一作刘邦远房堂兄弟)前往长安说服众臣立自己为帝,但刘泽到了长安之后,却说出了这么一番话:刘襄的舅舅驷钧不是善类,如果拥立刘襄,吕氏当国之事又将重演。诛灭诸吕的长安功臣集团正中下怀,最终拥立汉高祖第四子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委托的代理人坑了委托人一把,原因是什么呢?原来刘襄在起兵时,曾经设计挟持刘泽,夺取琅琊国的军队(刘襄派使者到齐国之东琅邪国——都城东武,今山东省诸城市,说吕氏发动变乱,请琅邪王刘泽赴齐都临淄面商大事,刘泽赶往临淄却被齐王软禁),刘泽怀恨在心,所以来了这么一出。后来刘泽因平乱有功,改封燕王,很大程度上也是文帝对他的酬劳。

第二,长安功臣集团想扶持一个相对弱势的皇帝。

汉初封王,山东大部分地区封给了齐王刘肥,现在为其子刘襄统辖,势力非常大,另外,刘襄表面上给人的感觉比较英武,事实上他的举动虽然符合清除诸吕的政治正确,但也表现出很强的政治野心。



反之,代王刘恒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以孝顺、谦恭著称,在长安功臣集团看来,选择刘恒对自己有利。刘泽虽然是出于私心黑刘襄,但是他提出的刘襄母族势力过大对于有着吕后专权前车之鉴的功臣集团来说,也是必须要警惕的。


由于上述两个主要原因,汉高祖的长孙齐王刘襄与皇位失之交臂,后来郁郁而终。


这里还有一个花絮,刘襄的二弟朱虚侯刘章在诛灭诸吕的过场中一马当先亲斩丞相吕产立了大功,后被汉文帝加封采邑二千户,赏黄金千斤。公元前178年,刘章又被论功行赏封为城阳王。这件事和刘襄没当成皇帝也有关系,当初因为刘章在诛灭诸吕功劳甚大,汉文帝一度许诺封刘章为赵王,但后来汉文帝从其他地方得知,刘章当时意在拥立兄长齐王刘襄即帝位,心中比较不爽,所以只封他为城阳王。

文气的代王刘恒当上来了皇帝,但是,后续事态的发展与长安功臣集团原先的设想并不完全一致。

周勃等人之所以能最终战胜吕氏,是因为他们从吕氏手中骗取了南北军的控制权,如果不掌握长安的军队,此次行动根本不可能成功。


汉文帝刘恒对此当然十分清楚,所以进入长安的当天晚上就入驻未央宫,连夜任命心腹代国中尉宋昌为卫将军,统领两宫卫队南北军;任命张武为郎中令,负责巡视殿中(“拜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军,以张武为郎中令,行殿中”)。代国带来的亲信迅疾直接控制了长安的局势,此时的长安功臣集团对文帝只能俯首听命了。

在诛灭诸吕的长安功臣集团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绛(今山西省运城市绛县)侯周勃,由于立了头功,文帝任命他为右丞相,居百官之首,并赐金五千斤,邑万户。但不久周勃因为被人提醒富贵尊荣之中藏有祸端,所以主动辞去丞相职务,而文帝亦欣然允许。第二年丞相陈平去世,文帝重新任命周勃为丞相,但不久又免去其职务,让他带头“之国(去封地)”去了。周勃之国后仍战战兢兢,甚至有些心理不正常,史载:

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

他如此一惊一乍还严阵以待汉朝官员,导致有人上书“告勃欲反”,使得周勃被廷尉逮捕下狱,几乎丢了性命。周勃后来的这些遭遇表明,文帝对长安功臣侯势力是有所提防,也颇有对付他们的收放自如的手段。


从选择相对弱势的皇帝角度,长安功臣集团也可以算是走了眼,当然,文帝为人总的来说还是宽仁厚道的,如果他们选择了齐王刘襄或者淮南王刘长,后续的走向到底怎样,也实在不好说。

齐王刘襄没有被立为「齐王刘襄是汉高祖长孙为何没能当皇帝他得罪了一个人」

作为长子长孙的刘襄最后为什么会无缘帝位?

刘襄是刘邦的长孙。他的父亲是刘邦的长子,被封为齐王。自己是长子也就世袭了齐王的位置。在吕后离世和吕氏家族纷纷倒台之时,是他最先起兵讨伐吕氏家族,与他的两个兄弟诛灭吕氏家族而为汉朝立下了显赫功绩。他们兄弟三人出力最多,但是君主的位置却是他的四叔刘恒。这是因为刘襄的长孙血统并不纯正、而且刘襄的凶残手段和他的外族十分强悍而让汉朝众臣忌惮于是刘襄就失去了君主之位。

一、刘襄不具备礼法继承权

大家都知道古代君主位置的继承都是按照立嫡长子的制度来执行的。在表面上好像刘襄是合乎礼法的,但是他的父亲刘肥是刘邦的私生子,而刘邦的继承人是刘邦跟吕后所生的刘盈,所以无论是刘肥,还是刘襄都不是封建礼法当中合理的继承人。因此刘襄在礼法上就不合乎继承君主之位的制度;再加上刘邦的兄弟和刘邦的其他儿子都是刘襄的有力竞争者,所以单从身份上来说刘襄根本没有优势。

二、汉朝众臣对刘襄有所忌惮

当吕氏家族倒台以后,控制当时朝政的是陈平在内的几位西汉功臣,而对于他们来说需要上位的是一个容易被他们所操控和好相处的君主,这样不但可以维护政局的稳定,还可以结束与外戚集团的争斗。而这几样刘襄都不具备,刘襄当年对付吕氏的凶残手段让陈平等人十分的惧怕,再加上刘襄的舅舅也是一位手段十分残忍、有谋略的人。所以西汉王朝不能再允许外戚插手朝政,因此刘襄根本不可能坐上君主之位。

因为刘襄的血统不正,不合乎封建制度的继承礼法;再加上刘襄处事不易受控制并且外族势力十分的厉害,对于刚刚经历了外戚弄权的朝局来说,西汉的功臣们不可能让刘襄会上君主的位置。而当时刘邦的儿子当中的刘恒处事低调,容易被西汉功臣们所,再加上他的外戚势力比较弱,于是就成为大家的首选帝君。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怎样卤鹅掌「秘制脱骨鹅掌附特制香卤水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