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 当成语遇上中医药
古风盛行,国潮迭起。当成语遇上中医药,又将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为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胡博士说中医系列特推出“世”说新语栏目,从中医理论角度出发,重新挖掘成语的中医价值与内涵,分享成语背后的故事与养生方法,让读者感受不一样的中医药文化。
我们常用心惊胆战,提心吊胆来形容十分害怕的情绪,那么心胆是否对我们的情志有主导作用呢?如何养护心胆才能做到神志清明呢?
心惊胆战
【释义】出自元·无名氏《萨真人夜断碧桃花》:“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01 为什么心和胆相互作用?
从经络上看,足少阳胆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中重要的一支,胆经是从头部绕往身体侧面,并达到脚尖的一支非常长的经脉。它与手厥阴心包经在脉络、经别、经筋在行走通路上的许多部位都有交互贯通,这使胆与心有了扯不断的密切关系,这也是心和胆相互作用的关键。
《医学入门·脏腑》云:“心与胆相通”。《灵枢·经脉》云:“足少阳之脉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云“胆气通于心”,故胆与心通过经络系统相互联系。心胆以经络相通,心之气血可输送到胆,滋养胆气,胆气亦可循行上贯于心。
心胆以经络联系相通,心胆相合,精神振奋,则思维清晰,反应敏捷。心神依赖精血濡养,心主血脉,肝藏血,脾生血,肝胆协调合作,胆汁疏泄分泌至肠道,帮助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则气血生化有源,神得血养。
02 为什么焦虑与心胆失司有关?
心惊胆战的焦虑,则与心胆失司有关。心胆失司者,胆失决断,心失所主,因此神明不安。
《内经》认为人的精神情志由五脏所主宰,其中心胆起主导作用。《灵枢·本神》言“所以任物者谓之心”,指心能够接受客观事物,形成意识情志活动。“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神明,神明主导精神思维活动,主宰人体生命活动。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对于胆之决断功能的发挥起着主宰作用,心为君、胆为臣,心属火、胆属木,木火相生,心要发挥其统帅全身脏腑的功能,亦需要借助胆的决断。
在《剂生方·惊悸》提到,“夫惊悸者,心虚胆怯所致也”。《金匮玉函经》也有相似的观点,“烦惊虽系乎心,未有不因于胆,何者?胆为将军之官,失荣则多畏也”。
人只有决断功能正常,心主才能裁决有方,发号施令;若决断功能失常,心主就不明指向无从定夺。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气叙论》明确提出“惊伤胆”的观点,肯定了惊损害胆的决断功能,具有使心无所倚的作用。也更进一步证明了惊能够直接引发心神无所主、不知所从的混沌状态。而这种状态下,心神自然不可能产生情志。
心与胆相互为用,气化相通。如《重订严氏济生方》中云:“心气安逸,胆气不怯,决断思虑,得其所也”此外,人之神,以气为疏、以血为要,气血乃心胆共司神志的物质基础。正如《素问》云“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03 调养心胆有多重要?
胆在心神的主导下,能够抵御和清除不良情志刺激的影响,从而维持人体脏腑功能和气血精津的正常运行。心胆相合,则气血充盈,循行经脉,周流全身,脏腑调和,情志调畅,神志清灵。心胆神合,神志清明;心胆失司,胆失决断,则心主神明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从而出现情志异常变化。
如《剂生方·惊悸》所载:“夫惊悸者,心虚胆怯所致也”《医学心悟》中云:“心惊然后胆怯,乃一定之理”《金匮玉函经》云:“烦惊虽系乎心,未有不因于胆,何者?胆为将军之官,失荣则多畏也”《辨证录·怔忡门》亦云:“夫胆属少阳,心之母也,母虚则子亦虚,胆气一虚而脏腑之气皆无所遵从,而心尤无主,故怦怦而不安者”病理状态下,若胆气过盛,郁滞生痰,痰浊化热,上扰心神,则会出现烦躁不安,恼怒易激,惊悸不寐、甚则癫狂等症。若胆气不足,心气失和,神失所主,则较易出现惊悸、恐惧等情志异常症状。
心胆气虚证
症见精神疲惫、乏力,语声低微,心悸胆怯,心烦少寐,可伴见头晕耳鸣、多愁善感、心烦不宁、坐卧不安、睡浅易惊醒、小便清长、大便无力等,舌淡,苔薄白,脉弱或虚细。针灸处方
心俞、胆俞、脾俞等背俞穴施灸,以调养脏腑气机。
安神定志茶
党参20克,酸枣仁5克,茯神15克、石菖蒲10克。
上述药材洗净后,沸水冲泡。一日多次。
链接
什么是胆心综合征?
早在1881年俄国医师第一个提出胆囊与心脏之间存在神经反射性联系,1909年Babcok首先提出了胆心综合征的概念。此后,人们一致把胆道疾病伴有心脏症状及心电图异常的现象称为“胆心综合征”。大多数人接受了这是胆道神经反射所导致的理论。解剖生理基础心脏受T2—T8脊神经支配,而胆囊受T4—T9神经支配,二者在T4—T5脊神经处存在交叉。当胆道疾患所致胆囊胆道压力增高或胆道受到牵拉时,可通过脊髓同节神经反射,即内脏-内脏神经反射的途径,首先刺激该处的迷走神经,然后传入脑干网状结构,再经迷走神经传至冠状动脉,引起其痉挛、收缩,使冠脉血流量减少,导致心肌缺氧,从而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尤其易发生于原有冠心病患者。由于迷走神经反射可引起心肌电活动紊乱,故可发生心动过缓、传导阻滞、严重出现阿-斯综合征。
执行编辑:庄映格
审核校对:刘文婷
责任编辑:宋莉萍
“世”说新语 | 心惊胆战:心和胆如何相互作用?调养心胆有多重要?
“世”说新语 当成语遇上中医药
古风盛行,国潮迭起。当成语遇上中医药,又将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为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胡博士说中医系列特推出“世”说新语栏目,从中医理论角度出发,重新挖掘成语的中医价值与内涵,分享成语背后的故事与 养生 方法,让读者感受不一样的中医药文化。
我们常用心惊胆战,提心吊胆来形容十分害怕的情绪,那么心胆是否对我们的情志有主导作用呢?如何养护心胆才能做到神志清明呢?
心惊胆战
01 为什么心和胆相互作用?
从经络上看,足少阳胆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中重要的一支,胆经是从头部绕往身体侧面,并达到脚尖的一支非常长的经脉。它与手厥阴心包经在脉络、经别、经筋在行走通路上的许多部位都有交互贯通,这使胆与心有了扯不断的密切关系,这也是心和胆相互作用的关键。
《医学入门·脏腑》云:“心与胆相通”。《灵枢·经脉》云:“足少阳之脉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云“胆气通于心”,故胆与心通过经络系统相互联系。心胆以经络相通,心之气血可输送到胆,滋养胆气,胆气亦可循行上贯于心。
心胆以经络联系相通,心胆相合,精神振奋,则思维清晰,反应敏捷。心神依赖精血濡养,心主血脉,肝藏血,脾生血,肝胆协调合作,胆汁疏泄分泌至肠道,帮助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则气血生化有源,神得血养。
02 为什么焦虑与心胆失司有关?
心惊胆战的焦虑,则与心胆失司有关。心胆失司者,胆失决断,心失所主,因此神明不安。
《内经》认为人的精神情志由五脏所主宰,其中心胆起主导作用。《灵枢·本神》言“所以任物者谓之心”,指心能够接受客观事物,形成意识情志活动。“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神明,神明主导精神思维活动,主宰人体生命活动。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对于胆之决断功能的发挥起着主宰作用,心为君、胆为臣,心属火、胆属木,木火相生,心要发挥其统帅全身脏腑的功能,亦需要借助胆的决断。
在《剂生方·惊悸》提到,“夫惊悸者,心虚胆怯所致也”。《金匮玉函经》也有相似的观点,“烦惊虽系乎心,未有不因于胆,何者?胆为将军之官,失荣则多畏也”。
人只有决断功能正常,心主才能裁决有方,发号施令;若决断功能失常,心主就不明指向无从定夺。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气叙论》明确提出“惊伤胆”的观点,肯定了惊损害胆的决断功能,具有使心无所倚的作用。也更进一步证明了惊能够直接引发心神无所主、不知所从的混沌状态。而这种状态下,心神自然不可能产生情志。
心与胆相互为用,气化相通。如《重订严氏济生方》中云:“心气安逸,胆气不怯,决断思虑,得其所也”此外,人之神,以气为疏、以血为要,气血乃心胆共司神志的物质基础。正如《素问》云“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03 调养心胆有多重要?
胆在心神的主导下,能够抵御和清除不良情志刺激的影响,从而维持人体脏腑功能和气血精津的正常运行。心胆相合,则气血充盈,循行经脉,周流全身,脏腑调和,情志调畅,神志清灵。心胆神合,神志清明;心胆失司,胆失决断,则心主神明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从而出现情志异常变化。
如《剂生方·惊悸》所载:“夫惊悸者,心虚胆怯所致也”《医学心悟》中云:“心惊然后胆怯,乃一定之理”《金匮玉函经》云:“烦惊虽系乎心,未有不因于胆,何者?胆为将军之官,失荣则多畏也”《辨证录·怔忡门》亦云:“夫胆属少阳,心之母也,母虚则子亦虚,胆气一虚而脏腑之气皆无所遵从,而心尤无主,故怦怦而不安者”病理状态下,若胆气过盛,郁滞生痰,痰浊化热,上扰心神,则会出现烦躁不安,恼怒易激,惊悸不寐、甚则癫狂等症。若胆气不足,心气失和,神失所主,则较易出现惊悸、恐惧等情志异常症状。
心胆气虚证
针灸处方
心俞、胆俞、脾俞等背俞穴施灸,以调养脏腑气机。
安神定志茶
党参20克,酸枣仁5克,茯神15克、石菖蒲10克。
上述药材洗净后,沸水冲泡。一日多次。
链接
什么是胆心综合征?
大多数人接受了这是胆道神经反射所导致的理论。解剖生理基础心脏受T2—T8脊神经支配,而胆囊受T4—T9神经支配,二者在T4—T5脊神经处存在交叉。当胆道疾患所致胆囊胆道压力增高或胆道受到牵拉时,可通过脊髓同节神经反射,即内脏-内脏神经反射的途径,首先刺激该处的迷走神经,然后传入脑干网状结构,再经迷走神经传至冠状动脉,引起其痉挛、收缩,使冠脉血流量减少,导致心肌缺氧,从而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尤其易发生于原有冠心病患者。由于迷走神经反射可引起心肌电活动紊乱,故可发生心动过缓、传导阻滞、严重出现阿-斯综合征。
【养心大法】哪些方法能最快地强壮心脏?\中里巴人
【养心大法】哪些方法能最快地强壮心脏?5909次阅读 03-18
中里巴人话健康——求人不如求己
中里巴人
精彩导听:
1.转手腕的心经神门穴,就能防止老年痴呆。
2.多揉大陵穴,揉得深点儿,再掐人中,嘴里就不会有味了。
3.为什么心惊会胆战?
4.要想增加阳气,强心壮胆,没事就揉揉辄筋穴、渊腋穴。
5.每天早晨起来,从心窝往上敲,一直敲到嗓子眼以下,对心脏是一种很好的养护。
1. 转手腕的心经神门穴,就能防止老年痴呆
很多朋友想学穴位知识,其实有本专门讲穴的书——《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据说书里很高级的针灸技术、经络导引技术都是扁鹊发明的,所以要冠以扁鹊之名。神应是什么意思呢?神应是宋仁宗给扁鹊的封号,为什么宋仁宗要封扁鹊为神应王呢?
有一次,宋仁宗得了厌食症,找太医看了,吃了各种药都不管用。宋仁宗就想到扁鹊,对太医说:“扁鹊要是活着就能给我治病了,干脆你们几个去祭拜祭拜扁鹊墓吧。”
结果太医祭拜了两天,宋仁宗的病就全好了,所以他觉得扁鹊跟他是有神应的,于是封扁鹊为神应王,现在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还有扁鹊庙,而且香火很旺。
其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不是扁鹊写的,而是元代的一个大医家、针灸家写的,他说他写的这些东西,实际上都是扁鹊传下来的祖传秘方,所以叫《扁鹊神应玉龙针灸经》。
这本书好在哪儿?它把很复杂的经络穴位,用非常简单的七言绝句讲述出来,一共说了一百二十个穴位、八十几种病症,每种病症用一首七言绝句表达,理解起来非常容易。
比如痴呆症,《扁鹊神应玉龙针灸经》中怎么说?“痴呆一症少精神,不识尊卑最苦人。神门独治痴呆病,转手骨开得穴真。”
现在很多老人得了老年痴呆,有什么表现呢?就是少精神,谁都不认识,甚至连亲人都不认识了,让人感觉很苦恼。
“神门独治痴呆病”什么意思?告诉您神门穴就可以治痴呆病,而且,也把如何找神门穴的方法告诉您了——“转手骨开得穴真”——把手腕使劲转几次,一直转到手腕有点儿发酸,发酸的地方就是神门穴。
当然,如果您不想转手腕,还有一些很简单的方法——用大拇指和食指攥住手腕,然后一扭一撮,就把神门穴找到了。
2. 多揉大陵穴,揉得深点儿,再掐人中,嘴里就不会有味了
再比如口臭,如何消除呢?书中说:“口臭之疾最可憎,劳心只为苦多情。大陵穴内人中泻,心得清凉气自平。”说口臭这种毛病比较讨厌, “劳心只为苦多情”——一个人为了情劳心,忧思不绝,结果就会抑郁,气血不通,产生淤血了,怎么办呢?“大陵穴内人中泄”——用两个穴位,一个是大陵穴,要多揉,揉得深点儿,甚至可以掐起来;还有一个是人中穴,拿食指使劲掐,一掐人中,就从苦情中解脱出来了。然后“心得清凉气自平”——当您的心气平和的时候,感情纾解开了,气就顺了,气顺了也就清凉了,就没有口气了。
其实,扁鹊自己也写过一本书——《黄帝八十一难经》。什么叫八十一难?有时,我们看《黄帝内经》可能会看不懂,有的人甚至学了十多年都没学明白。《黄帝八十一难经》就能帮您解释,书中有八十一个难题,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帮您解惑答疑。
比如在“第二十五难”中,说到人体有五脏六腑,对应着十二条经脉,但还少一条经脉,那条经脉是谁?它问了这么一个问题,然后回答:“心有两条经脉——心经、心包经。所以就凑足了十二条经脉,就是这么简单。”。
在“第二十六难”中又问:“人体有十二条经络,也就应该有十二个络穴,怎么有十五个络穴,剩下的三个络穴是谁?”完了接着解释:“督脉有一个络,任脉有一个络,脾上有一个络。加上这三条络,就凑足了十五个络。”
如果您觉得《黄帝内经》看着费劲,有好多问题不清楚,也可以参考扁鹊写的《黄帝八十一难经》。
3.为什么心惊会胆战?
《黄帝内经》中也有关于心的描述,比如说有的人心小,心小的人容易忧虑,就会被忧虑所伤,但不会被外邪所伤。
有的人心大,就容易被外邪所伤,也就是说人没心没肺,就不容易被内忧所伤害;
还有的人的心的位置比较高,都接近肺了,这样的人会有什么问题呢?“闷而善忘,难开以言”,闷就是撂爪就忘,做事不在意,不过脑子。“难开以言”就是人们没法劝他,因为他不走心,劝完也白劝;
还有一种是“心下则脏外”——心的位置比较低。“脏外”什么意思?就是往外散,阳气不足。这样的人会“一伤于寒,一恐于言”,就是有点儿寒气先受伤,怕冷;“一恐于言”什么意思?就是别人一吓唬他就会哆嗦,有点儿心惊胆战。
所以,如果您想养心,必须同时养胆,胆是护着心的。《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本来,决断某件事应该由心来做决断,而《黄帝内经》却说胆可以代替心来做主。
有很多成语也说明了心和胆的密切关系,比如赤胆忠心,心惊胆战……所以,如果您想强壮胆,就找找胆和心相通的穴位——胳肢窝下面的两个大穴,一个叫渊腋穴,一个叫辄筋穴。
渊腋穴非常好找,胳肢窝往下直下三寸——手掌四横指的位置。渊腋穴再向胸口的方向一横指——一寸的位置,就是辄筋穴。这两个穴位是挨着的。
渊腋是什么意思?“腋”有人说是腋下,有的书上写的是“液”——营养液;渊是什么意思?渊代表心脏。《道德经》上有句话叫“心善渊”,意思就是心在深的地方呆着,渊就是心所藏的地方。渊腋就是给心脏助力,给心脏营养的意思。
辄是什么意思?在古代,车的护板叫辄,按现在说就是车扶手,假如您坐在三轮车上,旁边得有扶手,也是一块板子,它有两个作用,一是扶靠,二是挡泥。筋是什么?谁主筋?肝主筋,辄筋的意思就是保护筋,辄筋就是保护肝的穴位。
怎么保护肝?一方面,咱们的肝火一上来,浊气同时也上来了,就跟溅了泥点一样,而辄筋有平抑肝火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护板,让心能够依靠。让心依靠是指什么呢?肝属木,木能生火。谁属火?心属火,肝是给心供血的,心脏的血要充足,要源源不绝,需要肝给它来供应。但肝在给心供应血的时候,不能把浊气供应上来,不能让心也产生火,只供应好的血液,把浊气排除在外。所以辄筋有两个作用,一是给心脏供血,二是把肝的浊气排掉。
4.要想增加阳气,强心壮胆,没事就揉揉辄筋穴、渊腋穴
女士和男士用辄筋穴的时候,给人的感觉还不一样。女士只要平常揉一揉,就觉得心里的委屈化开了;而男士揉辄筋穴,会感觉阳气提升,胆识增加了。
所以男士只要这么一揉,或者把手指攥成梅花状,轻轻敲打这个穴位,就能助长阳气;女士不用敲,只需要拿四根指头并排轻轻地、慢慢地揉一揉它,揉的时间长点儿,就能把心中的郁结之气散开,心里就觉得舒服了。
实际上,男士和女士在增强勇气方面,要求是不一样的。女士属阴,阴血盛,本身就胆偏小,所以女士胆小的时候,不是一件值得愧疚的事;男士是阳刚之体,阳气足,如果男士胆小,就有种颓丧、懊恼的感觉,就伤了心了。这种伤心是自我而伤,自我的挫败感。男士就要增加阳气,从哪儿增加?就从胆气来增加。所以,男士您没事的时候揉揉这个穴位,就能增强加胆识和胆量。
5.每天早晨起来,从心窝往上敲,一直敲到嗓子眼以下,对心脏是一种很好的养护
另一方面,心脏的气血足了,您的胆量也能增强。如何让心脏气血足?从哪儿足?实际上,有一条直接的通道——胸口上的胸骨。
胸骨上的穴位特别多,从心窝开始叫巨阙穴,它是心的募穴——募集气血最多的地方;然后往上走,膻中穴、玉堂穴、华盖穴、璇玑穴,这条路线,您平常没事的时候可以多按揉,多敲打。其中,心包(膻中穴)尤为重要,就是人的半条命。
如果您找不准膻中穴,也无所谓。胸骨总找得准吧,每天早上您起床后,从心窝往上敲,一直敲到嗓子眼以下——璇玑穴。把所有的穴位全敲了,这对心脏是一个最大的养护。您养护胸骨这条线,实际就是在养护自己的命。胸骨气血畅通,心脏就能保持气血畅通,人就能保持健康。
如果您有好的条件,还可以让人来帮忙,或者自己愿意帮别人养护心脏,那就可以揉后背,后背对应前面胸口上的都是一些护心的大穴——至阳穴、灵台穴、神道穴,都可以揉。而且两边也有,比如心俞穴、膏肓穴,都是护心养心的穴位,揉一揉,或者拔罐、刮痧、艾灸,对家人和朋友都是一种爱护。
结语
做人就是这样的,没有能量的时候,先把自己的能量补足;有能量的时候,就把能量给朋友、亲人,让大家共同获得健康。这么做,您在生活中才会觉得坦然,有尊严,有荣耀,生活有质量。
所以,咱们通过一些穴位的按摩,通过对经典书籍的学习,长期坚持,就可以做到胸有成竹,心中坦然,求人不如求已,自强不息。这就是养心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