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金婚》里倔强任性的成年佟多多,
她是电视剧版《手机》里婀娜多姿的大众情人伍月;
她还是《门第》里高贵大气,独立自主的罗小贝。
她就是凭借一身演技打天下的于明加。
作为一名非流量演员,于明加没有绯闻,也从不营销自己,
毕业之后一部部戏拍着,虽未大红大紫,演技不断打磨的同时也从未放弃自己的话剧。
一路走来都非常顺畅的于明加,本可以大力发展自己的演艺事业,
却在27岁时被父母逼着相亲闪婚后,打破了这一切。
她老公是谁?她的这桩闪婚又是否过得幸福呢?
一、
于明加1982年的10月,出生在吉林省长春市的一个小康之家。
父亲是一名公职人员,母亲是一名教师。
尽管思想传统的父亲更希望有个儿子,但作为父母唯一的女儿,
于明加受到了父母全心全意地宠爱。
而父母满满的爱和于明加作为东北大妞的“虎”,基本上奠定了于明加的人生基调。
几乎每一位身为教师的家长,都想将最好的教育方式给自己的孩子。
于明加的母亲也不例外,
她对于明加要求非常严厉,于明加是几乎是被妈妈揍大的,
就连考试99分也会被打,因为于母觉得扣掉的那一分十分不应该,就应该考满分。
为了更好地监督女儿学习,于母经常性跑到教室窗外看她有没有好好学习。
以至于,当同学们和于明加回忆往昔时,站在后面监督大家学习的不是班主任,而是于明加的母亲。
由于母亲的管教太过严格,以至于常年在北京出差的于父,回来见到女儿,被问的第一句话是:“那个女人真的是我妈吗?确定不是后妈?”
于父自然否认,于明加一把搂住爸爸的脖子,说爸爸很严肃地说:“那你和我妈离婚吧。”
这个要求可把于父吓了一跳。
父亲没有办法,只好采取迂回战术,
他让于明加先去上学,回来再商量这件事情。
为了打消于明加这一念头,他还表示:“我也可以答应你,但是离婚了我也得给你找个后妈,还是个当老师的后妈。”
当即唬得于明加再也不提要父母离婚的事了。
这件女儿要求父母离婚的“小事”,直到解决于父母都没让于母操一秒的心。
除了要求女儿成绩好,于母还要求于明加全面发展,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身为老师的母亲全权掌握了培养孩子的大权,父亲就只有听话完成任务的份。
于母对于明加展开了全方位的规划。
每天上课8小时以外的时间,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可是于母越是要女儿学什么,于明加越是厌学。
于明加的“虎气”在这段时间展现得淋漓尽致。
于母给于明加报名绘画班,除了第一次画得不好,后面几次越画越好,于母就非常欣慰。
可惜还没欣慰多久就演变成了心累,
几个月后被同班同学爆料,于明加拿回家交差的作品全是拿钱买回来的。
在母亲严厉地批评与暴打下,于明加很快交代了事情经过。
让活泼好动的于明加,花一个月时间画瓶子简直就是酷刑。
因此,她干脆花2分钱找一起学画的孩子买一副交差。
过了两个月,于明加感觉自己应该有进步,就花5分钱找高一级的同学买画。
于母听后更生气了。
反正最后钱花了不少,画是肯定没学成的。
后来于母又觉得,女孩子搞艺术可以提升气质,就给于明加报班学钢琴。
于明加也没好好学,回来于母要验收成果,她就一通乱弹。
于母自己也不懂,觉得不对,又说不上哪里不对。
实在没办法,就给于明加找了个陪练。
结果,陪练时长40分钟,她有30分钟时间都在和对方聊天。
最后搞得人家陪练都不好意思了,于明加还很自豪地认为,她们这样交流人生体会,缓解不良情绪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授课。
自然,钢琴也只学了个半调子。
二、
父母对于明加的爱是顶级的,
除开母亲太过严厉外,于明加的童年堪称完美。
进入高中后,于明加依旧是父母的乖女儿。
在父母的严格管教下,她每天放学按时回家,从不在外玩耍。
高一下学期,于明加放学后没回家,偷偷和同学去溜旱冰,
本想着没什么事,回到家随便编个理由糊弄过去,
谁知回到家,表哥就是一句“你死定了!”
原来,因为于明加没有放学后按时回家,父母非常着急,立刻到学校去找人。
那天全校上至校长下到普通学生,全都知道于明加放学后没有回家。
尽管于明加镇定地给父母打电话告知已经安全到家,
但在这人生中最漫长的20分钟里,于明加根本不敢坐着,一直站在家门口。
父亲回到家就扇了于明加一巴掌,这也是父亲唯一一次打她。
到了高二,父母就开始着手安排于明加今后的人生道路。
于明加的小姨曾经是一名外交官,正好于明加所在的高中有保送外交学院的名额。
父母觉得当外交官挺好的,有前途又稳定。
于明加成绩不错,保送外交学院可以说是十拿九稳。
但是怀揣着一颗表演梦的于明加还是选择了走上表演之路。
又因为父亲从小的赞美与表扬,于明加非常自信。
她选择了艺校老师推荐的最好的表演学校——中戏。
上中戏前,于明加从未正式学习过表演。
父母从事的工作也和表演没有任何关系。
于父非常反对于明加读中戏,也认为女儿并不适合从事表演这一职业。
考取中戏过程,除了老师惊叹她被保送外交学院竟然来考中戏外,非常的顺利,
但是真正进入中戏后的于明加却饱受打击,
进班第一天班长就不是她,这让从小担任班干部的于明加一时无法接受。
后来,于明加还发现其他同学大多是从艺校升上来的,都有着扎实的基础,
她却徒有一腔瞬间被现实击碎的自信。
得知女儿的状态后,于母非常担心,她每周赶到北京陪伴于明加两次,这样的陪伴一直持续到大四。
三、
父母其实也给予了于明加一个适合演戏的先天优势,
端正大气的五官,配上笔直的大长腿,她可以说是没有营销过的“九头身美女”了。
为了能够不落人后,于明加一向以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她在中央戏剧学院求学的日子里,几乎日日出“晨功”,是老师眼中的轴学生。
正式参演的首部电视剧就是郑晓龙导演的年代大戏《金婚》,
搭档的都是张国立、蒋雯丽这样的老戏骨。
后来更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独挑大梁的女主角。
事业上没什么波折的于明加,在婚恋问题上却倍受父母的关心、
不论是大学还是高中,于明加都是班上第一个结婚生孩子的。
于明加的父母都非常传统,认为女孩到了26岁就应该结婚了。
于父当时认为,女儿的终身大事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
尽管女儿漂亮优秀,有才艺又能挣钱,
但是毕竟这个圈子很复杂,找个又帅又能挣钱的容易,找个不花心的就太难了。
于父觉得女儿遇到了所有女孩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在生活中她没有碰到合适的适婚对象。
父亲在女儿结婚这件事上有一个明确的要求。
那就是:除了大家都认可的要求外,希望女儿能够找一个成熟的男性,
为此,于父按照中医学和生理学的标准,细化到最好年长于明加5到10岁之间。
一个年纪稍涨又有一定阅历的成熟男人,娶到比自己小几岁的妻子后,自然会宽容她、爱护她、照顾她。
这样一想似乎又合情合理。
于父于母的行动很有效率,很快他们就物色了不少自己认可的青年才俊。
于明加被叫回家后,桌上不再是母亲做的饭,而是摆满了潜在相亲对象的照片。
最让于明加感动的是,父母找女婿,出发点是女儿开心幸福,
曾经也有于父单位的领导特别喜欢于明加,想撮合于明加与自己的儿子。
但是于父向于明加直言,就工作上来说,于明加如果嫁过去,或许对父亲的事业有帮助,但是于明加一定会很受委屈,父亲不希望她找这样的家庭。
于明加能与老公相亲也实属偶然。
于父正为着女儿的婚事发愁,他的一个朋友从广西回来,另一个朋友做东请大家一起吃饭。
饭桌上顺嘴就问到,于明加是不是该着对象了?
于父也承认,这对象不好找啊!
对方当时就说要帮忙介绍。
这人效率还挺高,于明加拍完戏回长春的时候,他一连介绍了三个对象。
本着自己的女儿自己负责的态度。
对于于明加的每一个准相亲对象,父母都会想办法见一面。
这次的三个对象于父于母见了两个。
有一个叫胡俊的小伙子在北京,没见成。
正好于明加也回北京了,于父觉得胡俊的条件非常符合自己的要求,强烈要求于明加和对方见上一面。
一开始于明加非常排斥,她就骗对方晚上有话剧。
父亲知道后怒吼:“你晚上有什么话剧!别装了!赶紧去见人家!”
见面当天,于明加一袭长裙,胡俊却穿了一条破洞牛仔裤。
胡俊对于明加的第一印象很好,觉得她像学生会干部。
于明加却觉得哪哪儿都不行。
她的第一反应是他们能够成为很好的朋友,但是绝不会成为男女朋友。
一方面,她认为胡俊的打扮过于时髦,不够严肃,似乎对这次相亲也不够重视。
另一方面,由于胡俊在第一次见面时就表示不喜欢女人结婚后如果每天只知道美容逛商店。
这一观点于明加十分反感,这简直就是一个大写的“直男癌”。
见完面当天于明加就给母亲打电话说这个不行。
可是于父对胡俊很有好感,还通过多种渠道全方位对男方进行了考察。
得出的结论就是:虽然男方家庭条件一般,但是个人能力很强,也非常有上进心,关键是年长于明加7岁。
于父简直是是越看越满意。
在于父的暗示下,尽管于明加认为二人不合适,但是介绍人却传话说于明加觉得对方特别合适。
没过多久,男方主动来北京请于明加吃饭,
没有继续发展想法的于明加果断拒绝,准备当天晚上就回长春。
助攻于父得知后再次出手,极力劝阻女儿回家。
有了第二次见面的机会,就又增加了一分两人在一起的可能。
这一次胡俊穿着比较正式,
二人一个成熟大方,一个心态年轻又幽默,7岁的代沟仿佛不存在一般。
再加上胡俊也比较喜欢艺术,两人有着说不完的共同话题。
之后的两个月时间里,胡俊每周都会从上海飞到北京见于明加。
经过几个月的相处,他也暗自下定决心要和于明加走下去。
因为于明加缺乏生活能力,在感情上又缺乏安全感,胡俊做了一个没有回头路的决定:放弃在上海的一切,辞职前往北京陪在于明加身边。
女人向来无法抗拒对自己不顾一切的男人,
很快,在于明加生日的当天,胡俊求婚了。
他先是试探性的问了一下,于明加说考虑后去了洗手间。
等到于明加点头同意,胡俊才掏出早已买好一个月的戒指。
于明加可以说一直都有自己的小叛逆,却在结婚这件事上表现得像别人家的孩子,听话乖巧得令人匪夷所思。
四、
2010年,于明加和胡俊结婚。
在于明加眼中闪婚不等于草率结婚,更不是一见钟情。
而是在短暂的两三个月相处中,发现双方的品味、价值观都是趋向于一致才做的决定。
婚后没多久于明加暂停了自己的演艺事业,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
长达四年的时间,从北京到上海,没有工作、没有朋友。
于明加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实在是太痛苦了。
于明加说服老公外出拍戏,哪怕一年只拍一部戏。
这就有了和佟大为合作的《门第》。
因为拍摄这部剧,于明加还喜提“贵姐”称号。
因为剧中的罗小贝常被亲哥灌输,咱们是高贵的,
性格上嘚瑟又强势,生活上还特别小资,每晚一杯鲜榨果汁是生活必需品。
再加上长相又是偏明艳贵气型,
原因无他,谁让人家长相看起来就是贵气逼人呢?
这位“贵姐”在家又是如何呢?
于明加在家从不做饭,哪怕是丈夫和女儿强烈要求,她也不会下厨。
她认为,现代女性的优秀已经不以是否会做饭为衡量标准。
其实于明加不愿做饭,与她大学期间第一次做饭有关。
也许有的人,天生就与下厨这件事相克。
为了能吃上一口鸡蛋酱,于明加那天一共打了6个鸡蛋,前面4个全打坏了。
终于打到第5个稍微有点经验了,还是蛋壳全都掉进去了。
第6个稍好些,但是由于不会掌握火候,鸡蛋几乎完全糊掉。
放在往常肯定是难以下咽,但是于明加想到这是自己人生中第一次下厨,还是硬着头皮吃掉了。
从那以后,想让于明加下厨,免谈!
除了不做饭,胡俊还承包了家里大部分的家务。
而于明加的经验就是:好男人都是教出来的。
理工男的浪漫就是,妻子让干啥就干啥。
婚后的情人节,于明加让胡俊送花。
尽管胡俊觉得结婚了没必要搞这些,但是还是依着妻子送了花。
见到于明加第一句却是:“你知道吗?今天的玫瑰花特别贵。”
胡俊不仅爱护她,还教会她很多东西。
于明加脸上的幸福与知足是无法作假的。
几乎每一次对于明加的采访,媒体给出的标签都离不开幸福二字。
成年后的于明加,每次出场,款款走来,就像一条优雅的美人鱼,
父母爱护、事业顺利、毕业后结婚、婚姻又稳定和谐。
两个女儿也是可爱又健康。
她本可以走着父母早已安排好的女外交官之路成为事业型女强人,
却怀揣着一颗文艺梦成为了一名演员。
婚后不愿过上让人豢养的生活,坚持演戏揣摩每一个角色。
不论能够做什么,都想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成为让老公尊敬,让女儿骄傲的人。
这就是于明加,一个知足幸福的“贵姐”。
于明加:27岁被父母逼婚相亲,闪婚嫁大7岁圈外人,被宠成女儿
她是《金婚》里倔强任性的成年佟多多,她是电视剧版《手机》里婀娜多姿的大众情人伍月;
她还是《门第》里高贵大气,独立自主的罗小贝。
她就是凭借一身演技打天下的于明加。
作为一名非流量演员,于明加没有绯闻,也从不营销自己,
毕业之后一部部戏拍着,虽未大红大紫,演技不断打磨的同时也从未放弃自己的话剧。
一路走来都非常顺畅的于明加,本可以大力发展自己的演艺事业,
却在27岁时被父母逼着相亲闪婚后,打破了这一切。
她老公是谁?她的这桩闪婚又是否过得幸福呢?
一、
于明加1982年的10月,出生在吉林省长春市的一个小康之家。
父亲是一名公职人员,母亲是一名教师。
尽管思想传统的父亲更希望有个儿子,但作为父母唯一的女儿,
于明加受到了父母全心全意地宠爱。
而父母满满的爱和于明加作为东北大妞的“虎”,基本上奠定了于明加的人生基调。
几乎每一位身为教师的家长,都想将最好的教育方式给自己的孩子。
于明加的母亲也不例外,
她对于明加要求非常严厉,于明加是几乎是被妈妈揍大的,
就连考试99分也会被打,因为于母觉得扣掉的那一分十分不应该,就应该考满分。
为了更好地监督女儿学习,于母经常性跑到教室窗外看她有没有好好学习。
以至于,当同学们和于明加回忆往昔时,站在后面监督大家学习的不是班主任,而是于明加的母亲。
由于母亲的管教太过严格,以至于常年在北京出差的于父,回来见到女儿,被问的第一句话是:“那个女人真的是我妈吗?确定不是后妈?”
于父自然否认,于明加一把搂住爸爸的脖子,说爸爸很严肃地说:“那你和我妈离婚吧。”
这个要求可把于父吓了一跳。
父亲没有办法,只好采取迂回战术,
他让于明加先去上学,回来再商量这件事情。
为了打消于明加这一念头,他还表示:“我也可以答应你,但是离婚了我也得给你找个后妈,还是个当老师的后妈。”
当即唬得于明加再也不提要父母离婚的事了。
这件女儿要求父母离婚的“小事”,直到解决于父母都没让于母操一秒的心。
除了要求女儿成绩好,于母还要求于明加全面发展,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身为老师的母亲全权掌握了培养孩子的大权,父亲就只有听话完成任务的份。
于母对于明加展开了全方位的规划。
每天上课8小时以外的时间,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可是于母越是要女儿学什么,于明加越是厌学。
于明加的“虎气”在这段时间展现得淋漓尽致。
于母给于明加报名绘画班,除了第一次画得不好,后面几次越画越好,于母就非常欣慰。
可惜还没欣慰多久就演变成了心累,
几个月后被同班同学爆料,于明加拿回家交差的作品全是拿钱买回来的。
在母亲严厉地批评与暴打下,于明加很快交代了事情经过。
让活泼好动的于明加,花一个月时间画瓶子简直就是酷刑。
因此,她干脆花2分钱找一起学画的孩子买一副交差。
过了两个月,于明加感觉自己应该有进步,就花5分钱找高一级的同学买画。
于母听后更生气了。
反正最后钱花了不少,画是肯定没学成的。
后来于母又觉得,女孩子搞艺术可以提升气质,就给于明加报班学钢琴。
于明加也没好好学,回来于母要验收成果,她就一通乱弹。
于母自己也不懂,觉得不对,又说不上哪里不对。
实在没办法,就给于明加找了个陪练。
结果,陪练时长40分钟,她有30分钟时间都在和对方聊天。
最后搞得人家陪练都不好意思了,于明加还很自豪地认为,她们这样交流人生体会,缓解不良情绪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授课。
自然,钢琴也只学了个半调子。
二、
父母对于明加的爱是顶级的,
除开母亲太过严厉外,于明加的童年堪称完美。
进入高中后,于明加依旧是父母的乖女儿。
在父母的严格管教下,她每天放学按时回家,从不在外玩耍。
高一下学期,于明加放学后没回家,偷偷和同学去溜旱冰,
本想着没什么事,回到家随便编个理由糊弄过去,
谁知回到家,表哥就是一句“你死定了!”
原来,因为于明加没有放学后按时回家,父母非常着急,立刻到学校去找人。
那天全校上至校长下到普通学生,全都知道于明加放学后没有回家。
尽管于明加镇定地给父母打电话告知已经安全到家,
但在这人生中最漫长的20分钟里,于明加根本不敢坐着,一直站在家门口。
父亲回到家就扇了于明加一巴掌,这也是父亲唯一一次打她。
到了高二,父母就开始着手安排于明加今后的人生道路。
于明加的小姨曾经是一名外交官,正好于明加所在的高中有保送外交学院的名额。
父母觉得当外交官挺好的,有前途又稳定。
于明加成绩不错,保送外交学院可以说是十拿九稳。
但是怀揣着一颗表演梦的于明加还是选择了走上表演之路。
又因为父亲从小的赞美与表扬,于明加非常自信。
她选择了艺校老师推荐的最好的表演学校——中戏。
上中戏前,于明加从未正式学习过表演。
父母从事的工作也和表演没有任何关系。
于父非常反对于明加读中戏,也认为女儿并不适合从事表演这一职业。
考取中戏过程,除了老师惊叹她被保送外交学院竟然来考中戏外,非常的顺利,
但是真正进入中戏后的于明加却饱受打击,
进班第一天班长就不是她,这让从小担任班干部的于明加一时无法接受。
后来,于明加还发现其他同学大多是从艺校升上来的,都有着扎实的基础,
她却徒有一腔瞬间被现实击碎的自信。
得知女儿的状态后,于母非常担心,她每周赶到北京陪伴于明加两次,这样的陪伴一直持续到大四。
三、
父母其实也给予了于明加一个适合演戏的先天优势,
端正大气的五官,配上笔直的大长腿,她可以说是没有营销过的“九头身美女”了。
为了能够不落人后,于明加一向以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她在中央戏剧学院求学的日子里,几乎日日出“晨功”,是老师眼中的轴学生。
正式参演的首部电视剧就是郑晓龙导演的年代大戏《金婚》,
搭档的都是张国立、蒋雯丽这样的老戏骨。
后来更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独挑大梁的女主角。
事业上没什么波折的于明加,在婚恋问题上却倍受父母的关心、
不论是大学还是高中,于明加都是班上第一个结婚生孩子的。
于明加的父母都非常传统,认为女孩到了26岁就应该结婚了。
于父当时认为,女儿的终身大事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
尽管女儿漂亮优秀,有才艺又能挣钱,
但是毕竟这个圈子很复杂,找个又帅又能挣钱的容易,找个不花心的就太难了。
于父觉得女儿遇到了所有女孩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在生活中她没有碰到合适的适婚对象。
父亲在女儿结婚这件事上有一个明确的要求。
那就是:除了大家都认可的要求外,希望女儿能够找一个成熟的男性,
为此,于父按照中医学和生理学的标准,细化到最好年长于明加5到10岁之间。
一个年纪稍涨又有一定阅历的成熟男人,娶到比自己小几岁的妻子后,自然会宽容她、爱护她、照顾她。
这样一想似乎又合情合理。
于父于母的行动很有效率,很快他们就物色了不少自己认可的青年才俊。
于明加被叫回家后,桌上不再是母亲做的饭,而是摆满了潜在相亲对象的照片。
最让于明加感动的是,父母找女婿,出发点是女儿开心幸福,
曾经也有于父单位的领导特别喜欢于明加,想撮合于明加与自己的儿子。
但是于父向于明加直言,就工作上来说,于明加如果嫁过去,或许对父亲的事业有帮助,但是于明加一定会很受委屈,父亲不希望她找这样的家庭。
于明加能与老公相亲也实属偶然。
于父正为着女儿的婚事发愁,他的一个朋友从广西回来,另一个朋友做东请大家一起吃饭。
饭桌上顺嘴就问到,于明加是不是该着对象了?
于父也承认,这对象不好找啊!
对方当时就说要帮忙介绍。
这人效率还挺高,于明加拍完戏回长春的时候,他一连介绍了三个对象。
本着自己的女儿自己负责的态度。
对于于明加的每一个准相亲对象,父母都会想办法见一面。
这次的三个对象于父于母见了两个。
有一个叫胡俊的小伙子在北京,没见成。
正好于明加也回北京了,于父觉得胡俊的条件非常符合自己的要求,强烈要求于明加和对方见上一面。
一开始于明加非常排斥,她就骗对方晚上有话剧。
父亲知道后怒吼:“你晚上有什么话剧!别装了!赶紧去见人家!”
见面当天,于明加一袭长裙,胡俊却穿了一条破洞牛仔裤。
胡俊对于明加的第一印象很好,觉得她像学生会干部。
于明加却觉得哪哪儿都不行。
她的第一反应是他们能够成为很好的朋友,但是绝不会成为男女朋友。
一方面,她认为胡俊的打扮过于时髦,不够严肃,似乎对这次相亲也不够重视。
另一方面,由于胡俊在第一次见面时就表示不喜欢女人结婚后如果每天只知道美容逛商店。
这一观点于明加十分反感,这简直就是一个大写的“直男癌”。
见完面当天于明加就给母亲打电话说这个不行。
可是于父对胡俊很有好感,还通过多种渠道全方位对男方进行了考察。
得出的结论就是:虽然男方家庭条件一般,但是个人能力很强,也非常有上进心,关键是年长于明加7岁。
于父简直是是越看越满意。
在于父的暗示下,尽管于明加认为二人不合适,但是介绍人却传话说于明加觉得对方特别合适。
没过多久,男方主动来北京请于明加吃饭,
没有继续发展想法的于明加果断拒绝,准备当天晚上就回长春。
助攻于父得知后再次出手,极力劝阻女儿回家。
有了第二次见面的机会,就又增加了一分两人在一起的可能。
这一次胡俊穿着比较正式,
二人一个成熟大方,一个心态年轻又幽默,7岁的代沟仿佛不存在一般。
再加上胡俊也比较喜欢艺术,两人有着说不完的共同话题。
之后的两个月时间里,胡俊每周都会从上海飞到北京见于明加。
经过几个月的相处,他也暗自下定决心要和于明加走下去。
因为于明加缺乏生活能力,在感情上又缺乏安全感,胡俊做了一个没有回头路的决定:放弃在上海的一切,辞职前往北京陪在于明加身边。
女人向来无法抗拒对自己不顾一切的男人,
很快,在于明加生日的当天,胡俊求婚了。
他先是试探性的问了一下,于明加说考虑后去了洗手间。
等到于明加点头同意,胡俊才掏出早已买好一个月的戒指。
于明加可以说一直都有自己的小叛逆,却在结婚这件事上表现得像别人家的孩子,听话乖巧得令人匪夷所思。
四、
2010年,于明加和胡俊结婚。
在于明加眼中闪婚不等于草率结婚,更不是一见钟情。
而是在短暂的两三个月相处中,发现双方的品味、价值观都是趋向于一致才做的决定。
婚后没多久于明加暂停了自己的演艺事业,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
长达四年的时间,从北京到上海,没有工作、没有朋友。
于明加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实在是太痛苦了。
于明加说服老公外出拍戏,哪怕一年只拍一部戏。
这就有了和佟大为合作的《门第》。
因为拍摄这部剧,于明加还喜提“贵姐”称号。
因为剧中的罗小贝常被亲哥灌输,咱们是高贵的,
性格上嘚瑟又强势,生活上还特别小资,每晚一杯鲜榨果汁是生活必需品。
再加上长相又是偏明艳贵气型,
原因无他,谁让人家长相看起来就是贵气逼人呢?
这位“贵姐”在家又是如何呢?
于明加在家从不做饭,哪怕是丈夫和女儿强烈要求,她也不会下厨。
她认为,现代女性的优秀已经不以是否会做饭为衡量标准。
其实于明加不愿做饭,与她大学期间第一次做饭有关。
也许有的人,天生就与下厨这件事相克。
为了能吃上一口鸡蛋酱,于明加那天一共打了6个鸡蛋,前面4个全打坏了。
终于打到第5个稍微有点经验了,还是蛋壳全都掉进去了。
第6个稍好些,但是由于不会掌握火候,鸡蛋几乎完全糊掉。
放在往常肯定是难以下咽,但是于明加想到这是自己人生中第一次下厨,还是硬着头皮吃掉了。
从那以后,想让于明加下厨,免谈!
除了不做饭,胡俊还承包了家里大部分的家务。
而于明加的经验就是:好男人都是教出来的。
理工男的浪漫就是,妻子让干啥就干啥。
婚后的情人节,于明加让胡俊送花。
尽管胡俊觉得结婚了没必要搞这些,但是还是依着妻子送了花。
见到于明加第一句却是:“你知道吗?今天的玫瑰花特别贵。”
胡俊不仅爱护她,还教会她很多东西。
于明加脸上的幸福与知足是无法作假的。
几乎每一次对于明加的采访,媒体给出的标签都离不开幸福二字。
成年后的于明加,每次出场,款款走来,就像一条优雅的美人鱼,
父母爱护、事业顺利、毕业后结婚、婚姻又稳定和谐。
两个女儿也是可爱又 健康 。
她本可以走着父母早已安排好的女外交官之路成为事业型女强人,
却怀揣着一颗文艺梦成为了一名演员。
婚后不愿过上让人豢养的生活,坚持演戏揣摩每一个角色。
不论能够做什么,都想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成为让老公尊敬,让女儿骄傲的人。
这就是于明加,一个知足幸福的“贵姐”。
演员于明加:相亲嫁普通职员,恩爱多年生两女,被宠成宝
文 / 醒醒
编辑 / 小情书
于明加在事业发展到最好的时候便英年早婚,通过长辈安排的相亲,嫁给了圈外一个普通的 汽车 销售职员,婚后在家相夫教子连生两个女儿,四年后再度复出拍戏。
然而于明加复出时却说:
“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我都拥有,真的很幸运”
01
于明加1982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父亲一家都是从政,母亲则是书香门第,那时候许多亲戚朋友都觉得于明加以后要么从政要么成为艺术家,谁知道于明加竟然去当了演员。
于明加父母对于明加要求非常的严格,别人都考100分,她就不能考99分。
于明加也非常争气,从小到大成绩都特别优秀,在高三的时候更是得到了保送外交官大学的机会。
父母得知此事特别开心,于明加却说自己要去考中央戏剧学院,当一名演员。
原来在高一的时候,于明加的母亲转去艺术学院,于明加因此得到机会去旁听,她觉得很有意思,这才萌生了考中央戏剧学院,以后当演员的想法。
那一瞬间父母肯定都是反对的,但是也不想和女儿吵架,于是说 “如果考得上就去咯。”
在父母眼里,于明加从未接受过正统的艺术培训,觉得她压根不可能考过, 然而他们忽略了天赋这个东西。
于明加真的就去考了,考完了回到家里,父亲也没拿她当回事说:
“考完了,考得上嘛”
于明加也很硬气地说道:
“当然”
后来成绩出来之后于明加乐开了花,父母傻眼了,虽然也反对过,后面还是允许了于明加去读这个大学。
在大学里,于明加算不上美女,但是因为笑起来明媚好看,人缘出奇的好,也有很多追求者, 然而她却没什么兴趣谈恋爱,每天努力的学习知识。
大学毕业之后,于明加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机会,和张国立、蒋雯丽合作出演的家庭伦理剧《金婚》,出演倔强任性的佟多多.
这个角色十分贴合于明加的现实性格,可以说得上是本色出演。
《金婚》一经播出就迅速成为收视率第一的电视剧,于明加也顺势火了一把,然而事业才刚刚开始,家里父母却叫她回去相亲。
相亲对象是一个阿姨介绍的,和于明加父亲说的时候给了两个选择,一个是年纪大一岁,一个是年纪大七八岁.
两个人条件都不错,人也踏实孝顺,两个人都是普通的职员,收入也算可观。
知女莫若父,于明加父亲想到自己闺女那么任性,还是要一个年纪大点,成熟点地包容她,于是选择了年纪大七八岁的小伙子去和于明加相亲。
父亲提前和于明加打好招呼相亲了,但于明加心里特别抵触相亲这件事,总觉得自己很多事情才刚刚开始,干嘛要这么着急.
于是在接到相亲对象邀请见面的电话时,于明加说自己待会要去看话剧,没空。
谁知道电话才挂完没多久,父亲就打电话过来说:
“你要去看话剧,我怎么不知道,你赶快老老实实去相亲”
于明加刚不过亲爹,心里埋怨这是什么相亲对象,还会打小报告,还乖乖地回去换了一身乖巧的打扮去相亲。
因为是父母安排的,所以于明加本身心里就带着怨气去的,自然对胡俊的第一印象就不会特别好了。
于明加回忆那个时候第一次见到丈夫胡俊,穿着个破洞牛仔裤,头发也烫得很拉风,放在马路上谁走过路过都会看两眼,压根不是自己的菜。
然而胡俊却对她很满意,穿着白裙子,斯斯文文,像一个学生会主席,长得也很好看。
这次相亲体验结束之后,于明加回到家逗父亲说:
“这个不太行呀,还有没有好的,再介绍介绍”
以为父亲会因此挫败,没想到父亲接着说:
“有的,再看看,全面考察再重点提拔”
于明加被这番话惊呆了,后来在阿姨的牵线下又和胡俊见了几次面,然而却越发觉得他很可爱,慢慢的两人也就发展成情侣了。
于明加从小生活在比较开放的家庭氛围里,她是个很喜欢表达的人,也特别地逗.
然而胡俊却是个很内敛理性的人,而且还是个直男,两人的相处日常就是理性和感性的碰撞,有趣得很。
02
于明加是个特别二的人,她的朋友们都知道这一点,好朋友张瑶就说过于明加一件特别逗的事情,充分展示了于明加二的本性。
张瑶拍戏的时候和于明加坐一辆车,看到一只苍蝇在车里飞来飞去,张瑶就说:
“这苍蝇真烦人”
谁知道在玩手机的于明加眼皮都不带抬一下说:
“没事,待会这只苍蝇晕车了就掉下来了”
张瑶听到这番话笑得不能自已,直接说于明加:
“你是不是二呀,苍蝇都晕车,我们要晕成什么样”
对待朋友尚且这么二,对待男朋友胡俊就更加好了,于明加分享过那会和丈夫还没结婚的一件事,说的时候还是没忍住还哈哈大笑。
于明加在谈恋爱的时候也是个害羞的小女生,总想问男朋友爱不爱自己,有多爱,也总是主动说我爱你,祈求得到肯定的回答。
偏偏男朋友是个直男,收到于明加说的我爱你之后,竟然无比冷静地说:
“我知道了”
然后没有了后续,于明加得不到想要的答案,就死心眼地一直说一直说,然而直男男友后面觉得于明加可能又犯二了,直接不回了,于明加气的笑出声来。
后来于明加也明白了,面对直男的男朋友,需要教而不是去暗示。
于明加再次对男朋友说“我爱你”的时候,男朋友依旧是回复那四个字,于是于明加就很直白地和男朋友说:
“我和你说我爱你的时候,你也应该回应我,和我说爱我,人的沟通大多数是靠语言的,不是靠意会的,你说了我才真的知道你爱不爱我”
这次之后,于明加之后每次都能收到男朋友认真地回应“我也很爱你”。
其实这样的事情很多,于明加从和丈夫恋爱开始就在教丈夫如何恋爱,如何表达爱,整整十一年的时间,才把丈夫调教的比较满意的样子。
随着两人约会相亲的推进,两人的感情越来越好,于明加事业这边也迎来了新的发展。
这时候胡俊却向于明加求婚了,那时候有许多媒体都评价于明加“英年早婚”会后悔,也并不看好养尊处优的于明加嫁给普通职员的婚姻。
然而如果再给于明加选择一次的机会,她依然会选择这么做, 因为在这段婚姻里,她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安全感和幸福感。
03
丈夫虽然是个直男,但是每次自己说的话都会听,一直在改变一直在进步,而且总是无下限的包容自己。
结婚前,于明加和胡俊说:
“我先说好了,我不会做饭的”
胡俊没把这当回事说:
“没事,可以请阿姨或者我来做饭”
许多人都说婚前男人说的话不可信,然而胡俊做到了言而有信。
婚后十一年里,胡俊真的请了一个阿姨负责做饭打扫卫生,自己下班回来没事就给于明加加餐煮点面或者炒个家常菜,两夫妻一起吃点东西聊聊生活的趣事。
当然于明加在家里没事,也想学着别人老婆那样为胡俊做顿饭菜。
然而做饭也需要天赋的,于明加没有这样的天赋,做出来的饭菜自己都吃不下去,胡俊看着于明加做出来的“菜”,默默的尝了几口叮嘱:
“下次还是不要做了,你吃了会肚子痛”
胡俊除了无限的包容于明加,也会学着如何做一个浪漫的老公。
出差的时候会给于明加带回一支口红或者一个首饰,虽然口红色号奇奇怪怪,但是于明加还是特别喜欢地试了又试。
结婚纪念日的时候,偷偷买一束于明加最喜欢的玫瑰花,给于明加下厨做她最喜欢的菜。
……
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每一件事都会让于明加感觉自己没有嫁错人。
也是这样笨拙真诚的爱让于明加婚后直接淡出 娱乐 圈,让丈夫努力拼搏事业,自己在家当起了家庭主妇生了两个女儿, 二人世界直接晋级为一家四口,幸福不已。
然而每天被老公养着,女儿们有阿姨帮忙照顾,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于明加觉得日子无聊了,于是萌生了复出拍戏的想法。
这一点胡俊是反对的,一来一旦于明加开始拍戏,必然长时间没办法在家,自己就没办法经常见面了,两个女儿也会缺少母亲的陪伴。
二来自己现在事业发展得很好,又不是养不起老婆。
这一次两人难得出现了分歧,于明加温柔地说:
“我倘若不出去工作拍戏,再过几年我会彻头彻尾成为家庭主妇,这样我身上就没有能吸引你的东西了,你就会被外面的世界吸引了。”
对于女儿,于明加也有自己的看法:
“我一年就拍一部戏,不会完全没时间陪女儿,我在家只会带给女儿们一个会照顾人的妈妈,我出去工作能够带给女儿们一个让她们骄傲的妈妈,以身作则的教育更重要”
胡俊看着眼前认真的老婆,无奈地点点头答应支持于明加的决定。
就这样,于明加后续才拍了《天盛长歌》、《爱是欢乐的源泉》等等作品,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没有成为了一个只会在家赋闲的家庭主妇。
04
事实证明,于明加的决定是对的,虽然于明加基本每年一部作品,陪伴老公孩子的时间少了, 但是每一次杀青回家,一家四口都格外珍惜相聚的时间,家庭关系亲密更甚从前。
于明加每次回家的时候,因为太长时间没有看到自己的两个闺女了,于是首先抱抱了自己的女儿们再抱老公。
胡俊看着于明加,不由得吃了醋对于明加说:
“你要搞清楚,谁才是能陪你白头到老的人”
于明加听了哭笑不得,甜蜜地抱了抱长时间没见的丈夫,小别胜新婚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所以,对一个女人来说,嫁对人很重要,这会直接决定你婚后的幸福指数,和钱多钱少无关,只和人有关。
但是更重要的是你的态度,这直接决定了你的婚姻质量,是无限迁就还是互相迁就。
于明加的婚姻幸福就幸福在她的态度,当然她的老公也很好。
她能坚持出去工作,能有自己的事业,不需要多大,至少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才能够一直吸引丈夫,才能成为女儿的骄傲,家庭才会幸福。
婚姻是一门学问,有些学历智商都高的人,尚且都不明白,或许于明加的婚姻爱情经历能够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