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一、电流对人体作用的生理反应
1、小电流对人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生物学效应,给人以不同程度的刺激,使人体组织发生变异。【组织变异】
2、电流对机体除直接起作用外,还可能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起作用。因此,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一些没有电流通过的部位也会发生强烈反应,甚至重要器官的正常工作会受到影响。【作用中枢神经】
3、电流通过人体,会引起麻感、针刺感、打击感、痉挛、疼痛、呼吸困难、血压异常、昏迷、心律不齐、窒息、心室纤维性颤动等症状。
4、数十至数百毫安的小电流通过人体短时间使人致命的最危险的原因是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时,心脏每分钟颤动1000次以上,但幅值很小,而且没有规则,血液实际上中止循环,如抢救不及时,数秒钟至数分钟将由诊断性死亡转为生物性死亡。
考点二、电流对人体作用的影响因紊
50Hz是人们接触最多的频率,对于电击来说也是最危险的频率。影响因素为如下五个。
1、电流大小的影响
【区分三种阈值】
(1)感知电流,指在一定概率下,通过人体的使人有感觉的最小电流。【轻微麻感和微弱针刺感】
感知概率为50%的平均感知电流,成年男子约为1.1mA,成年女子约为0.7mA。最小感知电流约为0.5 mA,且与时间无关。
感知电流一般不会对人体构成生理伤害。
(2)摆脱电流。在一定概率下,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称为该概率下的摆脱电流。【肌肉强烈收缩、发生痉挛而紧抓带电体】
摆脱电流与个体生理特征、电极形状、电极尺寸等因素有关。
摆脱概率为50%的摆脱电流,成年男子约为16mA,成年女子约为10.5mA。
摆脱电流是人体可以忍受但一般尚不致造成严重后果的极限。
(3)室颤电流。通过人体引起心室发生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称为室颤电流。
室颤电流与电流持续时间有很大关系。
①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跳动周期时,人的室颤电流约为50mA;
②当电流持续时间短于心脏跳动周期时,室颤电流约为500mA。
③当电流持续时间在0.1s以下时,只有电击发生在心脏易损期,500mA以上乃至数安的电流才可能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
④如果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跳动周期,可能导致心脏停止跳动。
总结:电流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心室纤维性颜动,即电击危险性越大。
2、电流持续时间的影响
(1)电流持续时间越长,积累局外电能越多,室颤电流明显减小。
(2)电击持续时间延长,必然重合心脏易损期,电击危险性增大。
(3)电击持续时间延长,人体阻抗由于出汗、击穿、电解而下降,如接触电压不变,将导致通过人体的电流增大,电击危险性增大。
(4)电击持续时间越长时,中枢神经反射越强烈,电击危险性越大。
3、电流途径的影响
【理解 记忆】
人体在电流的作用下,没有绝对安全的途径。
心脏是最薄弱的环节。流过心脏的电流越多,且电流路线越短的途径是电击危险性越大的途径。
从左手至脚的电流途径为参照途径,其相应的心脏电流系数为1。
左手至胸部途径的心脏电流系数为1.5,是最危险的途径。
左脚至右脚的电流途径也有相当的危险,而且这条途径还可能使人站立不稳而导致电流通过全身。
4、电流种类的影响
(1)100Hz以上交流电流的作用。
(2)直流电流的作用。
300mA以上的直流电流,将导致不能摆脱或数秒至数分钟以后才能摆脱带电体,并能使人昏迷。
(3)冲击电流的作用。
5、个体特征的影响
【理解】
身体健康、肌肉发达者摆脱电流较大。
患有心脏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肺病的人电击后的危险性较大。
精神状态和心理因素对电击后果也有影响。
女性的感知电流和摆脱电流约为男性的2/3。
儿童遭受电击后的危险性较大。
【2019年】有关电流对人体伤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电流给人以不同程度的刺激,但人体组织不会发生变异B.电流除对机体直接作用外,还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作用C.数百毫安的电流通过人体时,使人致命的原因是引起呼吸麻痹D.发生心室纤维颤动时,心脏每分钟颤动上万次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选项A,小电流对人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生物学效应,给人以不同程度的刺激,使人体组织发生变异;选项C,数十至数百毫安的小电流通过人体短时间使人致命的最危险的原因是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选项D,发生心室纤维颤动时,心脏每分钟颤动1000次以上。
【2015年】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搏动周期时,人的室颤电流约为( )。A.550mAB.500mAC.450mAD.50mA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周期时,室颤电流仅为50mA左右;当持续时间短于心脏周期时,室颤电流为500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