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让消费者的信息蒙受重创,进口奶粉抓住这一机会,一举攻破国门。在2008年前,洋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合计不足20%,处于从属地位。随着三鹿事件的影响持续发酵,国产奶粉质量安全失去了国人的信任,国产品牌的话语权也落入洋品牌之手。到2012年,进口奶粉数量已经超过80万吨,市场占有率高达80%以上。
国产奶粉质量和信任的危机引发的蝴蝶效应远不止如此。香港对奶粉的零关税政策以港币及汇率,使得香港地区的进口奶粉价格大约要比大陆便宜三成,差价普遍在50元左右,某些产品的差价可以超过100元。质量和价格的双重优势引发了疯狂的赴港采购浪潮,大量内地赴港游客以席卷之势抢购进口奶粉。香港海关破获的奶粉走私案件更是屡见不鲜。限购令生效后,奶粉代购价格持续看涨,但仍然挡不住内地消费者的需求。
而境外奶粉也同样没有躲过抢购者的目光。网上代购进口奶粉的网店的月销量最高可以突破一万件。
恒天然曝出的肉毒杆菌污染事故,对于过热的中国市场来说,究竟是让消费者重新清醒的一声警钟,还是令年轻父母更加迷茫的打击?本期热点科评就将关注点放在了复杂的中国奶粉市场。
“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是世界上最严的标准之一。”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对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质量标准做出了这样的评判。这一论据是基于我国20多年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经验得出的。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已经针对婴幼儿配方奶粉制定了相关标准,1993年和1997年分别进行了新的修订。2010年3月26日,卫生部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以下简称“新国标”),新国标针对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卫生安全指标、营养指标等方方面面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质量要求。新国标是我国的第四代标准,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严的标准之一。”
国内消费者对于国内奶粉质量标准并不存在一个客观的了解,而盲目相信外国质量标准下的进口奶粉,不得不承认是受到诸如“三鹿奶粉事件”等负面新闻的影响。但就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质量标准而言,我国出台的新国标与“洋标准”究竟孰高孰低,我们通过一组数据就可以管窥。
目前,国际上公认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标准是CodexStan72-1981,这个标准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这一标准在1981年成为国际标准,在2005年进行修订,2011年又增加了一点内容。CAC在全世界公邮160多个成员国,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参照这一标准进行奶粉生产。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Codex标准只是一个中等程度的标准,有些国家和地区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标准比这个要求要更高。”丁宗一是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名誉院长,同时也是参与Codex在2005年修订的国际专家组成员之一。
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对婴幼儿具有关键意义,如果蛋白质含量过低,就不能够给婴幼儿提供足够的营养,而含量过高,又会加重婴儿的肾脏负担。CodexStan72-1981规定每百千卡婴儿配方奶粉蛋白质中牛乳蛋白最低值是1.81,最高是3,而我国的新国标针对这一标准进行了更严格的控制,将下限提高到1.88克,上限降低到2.93克。
除了蛋白质含量外,新国标还将婴儿所必需的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成分及含量首次列入规范。广州奶业协会会长王丁棉也曾经表示,CodexStan72-1981实际上已经不具有足够的先进性。
“正规渠道进口的奶粉,质量必须依据中国标准,如果不符合标准,就会被认定为不合格产品。”在2013年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的抽检中,16个国内生产的品牌(包括国内品牌和在国内生产的国外品牌)全部合格,而9个原装进口产品中有3个不合格。针对这一结果引起的多方质疑,协会秘书长刘美菊如是说。
在三个不合格产品中,两个产品的钙磷比数值不合格,一个产品存在乳糖占碳水化合物比例和钙磷比两项不合格情况。钙磷比直接关系到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如果钙含量过大,无法吸收分解的部分将可能引发肾脏结石,而磷的比例不合适,则可能会产生另外的毒素。乳糖是一种双糖,是儿童声场发育的主要营养物质之一,对新生婴儿的智力发育尤为重要。乳糖含量较高的碳水化合物也与母乳碳水化合物的水平更加接近。
但奶粉标准居于世界前列并不等同于奶粉质量的安全可靠,国产奶粉之所以失信于民根源也不在于奶粉标准的优劣,而是国内品牌企业的商业道德以及国内的市场监管。刘美菊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面对面》采访时曾经表示,中国的乳制品行业从2010年开展了诚信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企业对新国标的执行程度将直接置于国家质检总局的监督之下。
而此次的恒天然奶粉肉毒杆菌污染,同样也是产品质量标准未经过严格执行的结果。对于消费者而言,想要将国产奶粉和进口奶粉的选择落实在对奶粉质量标准的理解上并不现实,这更加需要整个行业的自律和监管共同努力,才能为消费者提供放心安全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