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沱茶 重庆沱茶,沱茶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沱茶,老一辈重庆人应该印象非常深刻。以前的人们吃完火锅,还会约上好友去茶馆或者是在坝子里,聊聊天,再泡上几壶盖碗沱茶来解火锅的油腻,这一碗沱茶,也承载了重庆人大半生的茶饮记忆。

1953年,重庆茶厂正式开始生产沱茶,这种厚似壁碗、圆似面包的上乘紧压茶,一直以高性价比、高耐泡性、醇厚甘甜的特点,牢牢占据川渝地区的主流茶叶消费市场。

60年代至70年代,是重庆沱茶的成长期,重庆茶厂也拥有了我国唯一一条生产流水线,在重庆的各大茶馆或者是街上都能见到人们喝沱茶的身影。

1983年,重庆沱茶迎来了最辉煌的时刻,它为我国制茶业赢得了建国以来第一个世界优质金品奖。

此后,国外的茶叶订单蜂拥而至,导致在重庆本地却很难看到沱茶的影子,甚至于许多时候都只能靠“托关系”才能买到沱茶。

但在后来,因为市场的变化,重庆茶厂于2003年停产,重庆沱茶也渐渐褪去光环,只剩下在南岸老厂区的留守员工。

不过重庆沱茶并没有就此没落,2004年,由老员工重组的“重庆益丰茶叶有限公司”继承了沱茶的制作和“山城”品牌,又结合了新时代重庆的文化气息,注入了长江索道、青狮白象、大礼堂等重庆元素,重新正式生产上市。

如今,在重庆许多店铺都可以看见山城沱茶的身影,无论是从味道还是包装来说,都深受外地游客的追捧,带回家送亲朋好友非常合适。

虽然山城沱茶的包装变了,但依旧不变的是它的味道,冷了喝也有隐隐的甜味,这是一种历经岁月的味道,也是重庆的骄傲。

经过多年的沉淀,山城沱茶对于重庆人来说已经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一代又一代重庆人的记忆。

现在,重庆的茶馆很多,茶叶的种类也比以往增加了不少,但沱茶依然是最受欢迎的,有的茶馆一杯茶只要5元钱,甚至还可以一直续茶,与朋友在这里一杯茶就可以待一下午,享受最休闲的时光。

随着现在社会发展迅速,重庆的特色也越来越多,火锅、8D魔幻城市等标签都非常有名,但作为重庆符号的沱茶,却在默默地发展,很少被外地人知道。

外地游客可以来到重庆最地道的茶馆,感受深厚的茶文化,品一品沱茶的清香。你们喜欢喝山城沱茶吗?欢迎留言讨论。

山城沱茶 重庆沱茶,沱茶的功效与作用

重庆沱茶的惨淡经营

重庆沱茶的好运,伴随着计划经济背影的远去,逐渐走到了尽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搏衫,国家经济体制开始逐渐转向市场经济。茶叶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大量兴起,一口一伍银渗口地抢食重庆沱茶的市场。阙成清说回忆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重庆茶厂迎来了最为猛烈的一场暴风雨:不但要面临满地开花的私营茶厂的竞争,而且它长期享受的统购统销待遇也突然被取消了。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营企业的利税全部上缴给了国家。所以转制之后的重庆茶厂拥有资金很少,更让经营管理层焦心的是,这个企业还遗留了大量老职工。 “在我们的职工队伍中,小学及中学学历的职工居多;而在文革前显赫一时的中国首条立体生产线,在此时也已显得格外寒碜陈旧。”
就在这个时候,重庆茶厂在原料采购上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烦。茶厂以前的原料来自全国各地,在国家取消统购政策后,原料采购成本急剧上升。“一些私营企业比较灵活,马上就提高了收购价抢夺茶叶原材料。”重腔脊庆茶厂一位老职工告诉信报记者,“重庆茶厂属于国有企业,在采购上一直采用国家规定的价格,因此马上就丧失了大量茶源。当时我们的茶叶仍然很受欢迎,但是由于缺少原材料,造成了生产上的严重脱节。”
屋漏偏遭连夜雨,就在重庆茶厂连续下滑的同时,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具有茶叶产地优势的“下关”沱茶趁势冲击重庆市场,其来势凶猛。据了解,到上世纪90年代末,重庆茶厂生产的“山城”沱茶的年销售量已不足100吨,而“下关”沱茶在重庆市场的年销售量则超过了2000吨!同时,从2000年开始,欧盟对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的规定门槛不断加高,出口配额巨减,严重阻碍了我国茶叶的对欧出口,重庆沱茶地出口也受到冲击。
2001年,位于南岸区弹子石的重庆茶厂被迫关门。这个在计划经济时代曾“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明星企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山城沱茶 重庆沱茶,沱茶的功效与作用

重庆沱茶的辉煌历史

重庆沱茶1980年出口
重庆沱茶1980年起出口日本、意大利、香港等 1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3年8月在罗马举行的第22届世界食品评选会上,经大会常务组织委员会评定:峨眉牌沱茶,经实验室分析测验及独立评判委员会对产品有机生化、工艺过程、外观和产品商品的审定证明,本品完全符合有关规定,被授予金质奖章。1985年12月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
解放初期
刘邓大军在重庆组建了西南区茶叶公司,成立不久后,1951年8月改建成重庆茶厂。这是当时全国最大的茶叶加工企业,其投资达到了1000多万元,职工2000多人,年产量7000多吨。作为全国最大的茶叶加工企业,当时的重庆茶厂享尽了计划经济的各种好处。西南地区的茶原料云集重庆茶厂,由国家实行统购统销,重庆茶厂从来就不缺茶叶原材料,更不用担心生产出来的茶叶没有人买,就连自己的职工想买茶叶也得找主管部门批条子。1952年,国家曾用了 4000吨重庆茶叶与苏联换回了136架战斗机,这让他一直觉得很骄傲。据他回忆说,当时的大米才几分钱一斤,而茶叶则可以卖到两三元一斤。这样的价格差距,凸显了茶叶对当时以农业为主的中国经济的重要性。 “那个时候,中央号召要建立500个年产量1万担(一担相当于现在的100斤)以上的茶叶基地。”阙成清告诉信报记者说,最初重庆有茶园10万亩,到上个世纪70年代,茶叶种植面积翻了一番,达到20万亩。
上个世纪50年代初
重庆镇薯茶厂开始研制生产重庆沱茶,这款茶叶以川东、川南地区14个产茶区的优质茶叶为原料,经精制加工而成,属于上乘紧压茶。当时的加工技术比较落后,茶叶生产基本上属于半作坊式。直至上世纪70年代,重庆茶厂才拥有了一条立体生产线, “这条立体生产线是从意大利进口,当时的价值约为700万元左右。”据了解,在那一时期,全国只有两条立体生产线,除重庆茶厂外,另一条生产线也落户在重庆。获得立体生产线对于重庆茶厂而言意义重大,这使得重庆茶厂在当时快速超越了其他茶叶生产企业。当时大多数茶叶生产企业仍然是手工作坊生产,相对于这些企业而言,重庆茶厂的立体生产线大大提高了生产速度,而且标准化程度更高:“每一包成品茶叶的大小、重量以及口味都差不多,这是手工作坊难以做到的。”阙成清说。这条生产线极大地提高了重庆沱茶的质量,技术改造使重庆沱茶将其他茶叶远远落在了后面。到上世纪70年代末,重庆茶厂的沱茶年销售量已达8000 多吨,数倍于云南“余销下关”沱茶产量。
经过近30年的发展
重庆沱茶声名远扬。1983年8月23日,在意大利罗马举办的第22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大会上,重庆茶厂生产的“峨眉牌重庆沱茶”获得金质奖,这是建国后中国获得的第一块茶叶类世界金奖。获奖后,重庆沱茶的发展更是如日中天,其他各种奖项也纷至沓来,其口碑声名,再一次远超“下关”沱茶。与此同时,重庆沱茶的生产能力也达到一个顶峰,最高时年产量达到2000吨,其营业额若以如今的市值计算,已经达到了近1亿元。而且,随着国际声誉的建立,重御毁者庆沱茶已经走出国门,出口到欧洲、日本等30多个国家,出口金额每年达到了600万美元。
国际金奖
重庆沱茶获得这枚国际金奖,对重庆茶厂并无意外可言,阙成清对当时的重庆沱茶充满信心:“这款积聚了计划经济时代所有宠爱的茶叶,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远远超过了其他茶叶。”那一时期,对重庆市民而言,外形酷似圆面包、底下看似厚壁碗的重庆沱茶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了:“当时,火车、轮船到达重庆时,广播里最先介绍的特产就是重庆沱茶”。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重庆冻猪肉现在多少钱1斤?,江面最便宜的冷冻肉